書呆子鬥不過實幹家

2024-10-11 03:01:16 作者: 張程

  一

  在南朝宋、齊、梁、陳四個朝代中,蕭道成建立的南齊是最短命的王朝,只存在了二十四年。它乏善可陳,似乎沒有什麼亮點。整個南齊沿著亂世固有的軌道在滑行:篡奪別人的王朝,最後自己的王朝也被別人篡奪;皇帝走馬燈似的頻繁更替;知道骨肉相殘的危害卻繼續上演同室操戈的悲劇;朝野關係緊張導致地方藩鎮接連造反;對北魏保持消極防禦,不斷挨打……

  開國的齊高帝蕭道成很想有所作為,可是沒能提出有建設性的政策措施來。蕭道成所做的,完全是前朝劉裕、劉義隆等人所謂善政的翻版。比如蕭道成力圖改變奢侈的社會風氣,下令禁止民間製造、銷售奢侈品,不得用金銀製作金箔、銀箔,不准用金銀裝飾馬匹車輛。為此,蕭道成以身作則,從皇宮做起,將後宮器物一律改用鐵裝飾,帳子、宮人穿的鞋子都改用素布,華蓋上的金花爪改用鐵回釘。這些政策好是好,可惜沒有新意,效果也不明顯——世族豪門根本就不搭理朝廷的禁令,朝廷也奈何不了他們。

  又比如蕭道成想給百姓休養生息的寬鬆環境。當時有權勢的人普遍占山封水、兼併土地,蕭道成明令禁止,又以身作則,宣布皇室和諸侯王不得「營立屯邸,封略山湖」。可惜,蕭道成的禁令沒有配套的強制懲罰措施,在現實中成了一紙空文,根本不能杜絕土地兼併。

  相反,蕭道成為增加政府賦稅而進行的「校籍」,即清理戶籍政策,還引起了軒然大波。南北朝時期戶籍管理混亂,大批百姓託庇在世族權貴門下躲避賦稅,又有世族豪門不斷擴大蔭庇的人口,為己所用。在南朝,還存在普通地主編造先輩官爵、冒充世族騙取各種特權的問題。蕭道成下令以劉宋元嘉二十七年(450)的登記記錄為準,整理戶籍。校籍工作嚴重侵犯了世族豪門乃至普通地主的利益,加上執行過程中弊端百出,有關部門和官員將整理工作當作敲詐勒索的良機,誣陷貧苦百姓戶籍造假來巧取豪奪,最終弄得天怒人怨。校籍不當,引發了浙東唐寓之起義。蕭道成死後不久,其子蕭賾(zé)就宣布停止整理戶籍,維持校籍之前的狀況,才穩定了局面。

  和建立劉宋王朝的劉裕一樣,蕭道成在位時間也很短,只有四年,駕崩時五十六歲。長子蕭賾即位。臨終前,蕭道成回顧一生成敗,語重心長地告誡蕭賾:「宋朝如果不是骨肉相殘,我們家哪能取而代之。你必須引以為戒!」

  

  蕭賾牢牢記住了父親的告誡,在位期間盡力維護皇室團結,沒有妄殺親屬。蕭道成生前最不放心四皇子長沙王蕭晃。蕭晃有勇無謀、好勇鬥狠,蕭道成怕他惹出麻煩,導致兄弟兵戎相見。幾年後,蕭晃卸任南徐州刺史,攜帶可武裝數百人的軍械回京。按照規定,親王在京,身邊武裝侍衛以四十人為上限。有關部門發覺蕭晃違制攜帶兵器,就報告了蕭賾。蕭賾大發雷霆,要懲辦四弟。另一個弟弟豫章王蕭嶷苦勸蕭賾。蕭賾最終下令將多餘的兵器都扔進長江了事,並沒有懲罰蕭晃。如果放在劉宋時期,蕭晃完全可能被抄家滅門。

  蕭賾時期,南齊只發生過一例宗室親王被殺的事件。蕭賾的第四個兒子巴東王蕭子響也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王爺。他出任荊州刺史,身邊聚集了一批和他一樣頭腦簡單又貪圖榮華富貴的傢伙。蕭子響在任上私自製造服裝,準備和山區少數民族交換武器。這原本是一件小事,但因為處置不當,導致了一場動亂。先是荊州的官員向朝廷舉報,蕭賾命令查究,蕭子響知道後,怪地方官監視催逼,一怒之下殺死了舉報的官員,致使事態擴大。接著,蕭賾派人帶幾百名武士前往荊州查辦。到此為止,他都不覺得這是一件大事,只覺得蕭子響不再適合擔任荊州刺史這個關鍵職位,想把他帶回建康。但是帶隊的使節把問題看得很嚴重,到荊州後態度傲慢。蕭子響主動認錯服軟,還送上飲食犒勞建康來的武士,不想被對方全部倒入長江。蕭子響暴怒,集合幾千人與來使作戰,並將對方打敗。這一下,事件變質為動亂。蕭賾派將軍蕭順之帶兵討伐。蕭子響主動投降,被蕭順之用繩子勒死。蕭子響成了蕭賾時期唯一一個被殺的宗室成員,而且人們普遍認為錯在蕭子響。

  不過,蕭賾很快就後悔逼死了兒子。有關部門奏請將蕭子響剔除出皇族,蕭賾沒有答應,只是追貶蕭子響為魚復侯,並以禮相葬。至於殺死蕭子響的將軍蕭順之,是蕭道成的族弟,如今又討伐有功,滿心以為能得到封賞。不料,蕭賾根本沒有獎賞他,還對他殺死兒子的事情耿耿於懷。蕭順之嚇得鬱鬱寡歡,沒幾年就死了。

  除了維護皇室內部的親睦外,蕭賾在其他方面做得怎麼樣呢?

  蕭賾即位時已經四十二歲,他此前在劉宋王朝歷任縣令、太守等職,橫跨中央地方、文武各界。二十多年的政治經驗使他知道真實的國情民意,形成了自己的執政思路和風格。而南齊得以建立,充滿了戲劇性,就在幾年前他還以為自己會在劉宋王朝的宦海中終老一生,又怎會預料到最後竟然當了皇帝!所有這一切使得蕭賾執政思路清晰、剛毅果斷,同時又雷厲風行、專斷獨裁。

  《南齊書?武帝紀》概括蕭賾「剛毅有斷,為治總大體,以富國為先,頗不喜游宴、雕綺之事,言常恨之,未能頓遣」。可見他繼承了蕭道成儉樸的作風和富民強國的思路,關心百姓疾苦。同時,為了保證有一個安定發展的環境,蕭賾與北魏通好,南北邊界安定了十幾年。蕭道成篡位和在位期間,成年的蕭賾都參與其事,自認為與父親「同創大業」,登基前就頗為剛愎自用。散騎常侍荀伯玉曾把太子自負和任用親信的行為報告蕭道成,蕭道成因此責罰過蕭賾,還將他任用的親信斬首。蕭賾即位後就殺了荀伯玉。五兵尚書垣崇祖和荀伯玉一向關係密切,且屢破魏兵,蕭賾覺得是個威脅,也將他殺死了。車騎將軍張敬兒是蕭道成的老部下,一路捨命拼殺,才有了今天的身份地位。遺憾的是,張敬兒在政治上極端幼稚,像個孩子一樣向別人宣揚自己經常做夢,不是夢見自己全身發光發熱,就是夢見老家的樹長得同天一般高。這些夢境通常預示做夢的人「貴不可言」,傳到蕭賾耳中後,便認為張敬兒有野心,也把他殺了。

  蕭賾一共在位十一年,年號永明,幾乎占了南齊歷史一半的時間。期間國泰民安,沒有出什麼亂子,被一些人稱為「永明治世」。所謂的治世,要看和什麼時段來比,如果和之前劉宋末年及之後的南齊末年相比,完全沒問題。但若是和之前東漢的光武中興及之後隋朝的開皇盛世相比,則完全不值一提,就連劉宋前期的元嘉之治也比不上。

  二

  蕭賾一生最大的痛也許是品嘗到了白髮人送黑髮人之苦:太子蕭長懋(mào)死在了自己的前面。

  蕭長懋是蕭賾的長子,遺傳了家族肥胖的體形,一直體弱多病,又是個「宅男」,喜歡待在宮中不願意出去,加上沾染了酗酒的惡習,飲酒可至數斗,三十六歲就死了,死後被追諡為文惠,史稱文惠太子。史書對蕭長懋的記載很少,卻很不客氣,說他「善制珍玩之物」,把孔雀毛織成裘,「器物服飾多有僭越」。蕭長懋還公然違背祖父的禁令兼併東田建造「小苑」——名字是小苑,估計是別墅群。

  蕭長懋生前和同母的二弟竟陵王蕭子良關係親密。兄弟二人都是佛教信徒,一起切磋佛經,還建造了「六疾館」照顧窮人,大做慈善。他死後,兒子蕭昭業就由二弟蕭子良代為撫養。

  蕭賾痛失長子後,開始思考將皇位傳給誰。主要候選人有兩個:次子蕭子良和太子的長子蕭昭業。蕭昭業眉目如畫,容止優雅,寫得一手好隸書,很討蕭賾的喜歡,蕭賾於是決定傳位給孫子,立蕭昭業為皇太孫。

  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竟陵王蕭子良。他是永明文學的主持人,同時也是佛教傳入中國早期的虔誠信徒和慷慨支持者。

  永明時期社會安定,文學繁榮。蕭子良好結儒士,身邊聚集了一批文友,其中以范雲、蕭琛、任昉、王融、蕭衍、謝朓、沈約、陸倕等最知名,這些人號稱「竟陵八友」。蕭子良就組織文人抄寫五經和百家著述,還編成《四部要略》千卷。這些都是可圈可點的文壇盛事。此外,蕭子良崇尚佛學,召集僧人講佛論法,熱心操辦佛事,不惜屈尊親自在活動期間打雜。這些事發生在南方佛教大興的背景之中,蕭子良的崇佛又助推了佛教的進一步興盛。

  和後世許多權貴借信佛禮佛沽名釣譽不同,蕭子良是表里如一,真心信佛。他居家修行,奉戒極嚴。有人提出「食蚶蠣不算食肉」的觀點,遭到蕭子良的怒斥。對於當時宣揚無神論的范縝,蕭子良更是極為不滿,組織力量圍攻他。王琰攻擊范縝說:「嗚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靈所在!」范縝反擊道:「嗚呼王子!知其先祖神靈所在,而不能殺身以從之!」蕭子良見駁不倒范縝,派王融勸他不要再講《神滅論》了,以免妨礙前途,還許諾只要范縝放棄無神論,就讓他做中書侍郎。范縝笑道:「我如果肯賣論求官,早已做到尚書令、左右僕射了,何止中書侍郎呢!」值得肯定的是,儘管在思想上蕭子良和范縝勢如水火,但在現實生活中范縝依然是

  竟陵王府的座上客,范縝依然有宣傳、辯論的自由,他在朝廷的官位也一直保留著。蕭子良的心胸可見一斑,同時也可見南朝社會相當寬容,思想還算活躍。

  蕭子良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他將佛教的慈悲和善念體現在了為官行政上。他體恤百姓,遇到災荒帶頭上奏朝廷寬減役稅、開倉賑濟,深受百姓愛戴。朝野存在一股擁護蕭子良即位的力量。

  以上是蕭子良作為文壇領袖和佛教信徒的一面,他還有圖謀皇位、爭權奪利的一面。

  永明十一年(493),齊武帝蕭賾病重,命蕭子良進殿服侍醫藥。蕭子良不分日夜,留在殿內服侍父皇,還將王融、蕭衍、范雲等黨羽帶進了宮中。一時間,蕭子良一派的人圍繞在蕭賾的身邊,占據了最高權力交接之時的便利條件。外界也在揣測,齊武帝有沒有要廢皇太孫蕭昭業改立蕭子良的意思。

  蕭賾喜歡蕭子良,但最終沒想把皇位傳給他。蕭賾草擬的遺詔是將皇位傳給皇太孫蕭昭業,讓竟陵王蕭子良和西昌侯蕭鸞一同輔政。蕭鸞是齊高帝蕭道成的侄子、蕭賾的堂弟。他少年喪父,由叔叔蕭道成一手撫養,蕭道成對他視同己出。蕭鸞在二十歲時就去外地擔任縣令,之後摸爬滾打幾十年,閱歷豐富,以嚴格果敢聞名,和蕭賾頗為相似。蕭道成當皇帝後,任命蕭鸞為侍中,封西昌侯。蕭賾即位後,蕭鸞先後任尚書僕射、尚書令,是個擁有實權的人物。

  遺詔寫得明明白白,蕭子良呆若木雞,一旁的王融卻不甘心,假造了一份傳位蕭子良的遺詔。他用竟陵王府的衛士換下了病房內外的侍衛,親自戎裝上陣,守著彌留之際的蕭賾,不讓他人靠近,就等蕭賾駕崩後拿出篡改的遺詔。

  皇太孫蕭昭業聽說祖父蕭賾病危,匆匆趕來。王融率衛士凶神惡煞地宣布:皇上有旨,無論何人,不得擅入宮門一步。蕭昭業辯解說自己是皇太孫,身份特殊,要求入宮服侍祖父。王融任憑他百般辯解,就是不放行。無奈,蕭昭業只好怏怏而歸。

  朝堂上,百官都預備好了喪服,就等王融宣布遺詔。蕭子良即位的事情似乎板上釘釘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彌留之際的蕭賾迴光返照,突然甦醒過來,開始神志清醒地發號施令起來。他見皇太孫不在身邊,知道情況有變,急忙叫來親信的近侍太監,讓他去召蕭昭業率甲士入宮。傳完這個命令,蕭賾就死了。王融還想掙扎,命令竟陵王府的衛士把守宮門,和蕭子良商議對策。事到如今,蕭子良一派還有成功的機會。他們可以一不做,二不休,提前發布假遺詔,推出蕭子良,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可是蕭子良、王融等人談文寫字是好手,搞陰謀詭計卻不在行,商量來商量去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捂著蕭賾的死訊秘不發喪。

  外頭的大臣們都知道皇上突然召皇太孫進宮,而且是帶甲士進宮,一時議論紛紛。高度的政治敏銳感讓蕭鸞意識到宮中情況有變。他匆忙就向堂兄的寢宮趕去。門口衛士不讓他進宮,蕭鸞假傳聖旨:「皇上召我入宮,我看誰敢攔我?」衛士頓時被蒙住了,蕭鸞於是硬闖了進去,發現堂兄蕭賾已經死了。他馬上跑出寢宮,公開宣布皇上駕崩,然後率人擁戴蕭昭業登殿接受群臣跪拜,同時派人將蕭子良攙扶出宮。至此,大局已定。

  在整個過程中,蕭子良消極猶豫,沒有和王融配合,最終被排擠出局。王融則被逮捕。幾天後,蕭昭業以「險躁輕狡、招納不逞、誹謗朝政」的罪名將他誅殺,絲毫不提偽造遺詔、謀立他人的問題。王融出身著名的琅琊王氏,死時二十七歲。

  竟陵王蕭子良表面上仍受尊重,是兩位輔政大臣之一。但蕭昭業也好,蕭鸞也好,都對他不放心,聯合起來排擠他,將他進位太傅,剝奪了實權。蕭子良也怕被追究,積鬱在胸,第二年(494)四月便鬱郁而死,時年三十五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