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王朝的背水一戰

2024-10-11 03:01:12 作者: 張程

  一

  蕭道成勢力掌握劉宋實權後,朝野還潛伏著反對他的強大力量。兩股力量的消長,決定著南朝政治的走向。

  原本是四貴之首的袁粲在劉宋王朝做官幾十年,又受宋明帝劉彧的臨終顧命委託,對劉宋王朝多少有感情。他眼看著當年提攜起來的蕭道成凌駕到自己頭上來了,心裡本來就不好受,眼下對蕭道成架空劉宋王朝並意圖逐步篡位的行徑更是看不下去。於是,以袁粲為核心,聚集了一股反對蕭道成的勢力。《宋書》說袁粲是「不欲事二姓,密有異圖」,稱讚了他對劉宋王朝的忠心。就是日後的蕭齊王朝,也對袁粲的忠心表示了讚賞。

  四貴之一的劉秉首先參加了進來。前湘州刺史王蘊是太后的外甥,和蕭道成一向不對付,也參加了進來。此外,將軍黃回、任候伯、孫曇瓘、王宜興、彭文之、卜伯興等人,或是因為忠於劉宋王朝,或是因為反對蕭道成,先後聚集到了袁粲周圍。

  在建康之外,反對蕭道成的最重要人物是荊州刺史沈攸之。袁粲集團的人都在建康,人數雖然不少,但不掌握地方軍政大權,實力有限。而沈攸之長期盤踞地方,是真正有能力和蕭道成較量的實力派。

  沈攸之投靠劉彧後,以英勇奮戰和獻媚奉承博得了劉彧的好感。泰始五年(469),劉彧任命沈攸之為郢(yǐng)州刺史(治所在今武漢)。從此,沈攸之長期盤踞在長江中游,擴充勢力。沈攸之精通政務,但橫徵暴斂,重點發展武備,他為政苛暴,有時還鞭打士大夫,誰不服從自己就當面辱罵。總之,沈攸之在轄區內實現了一元化的強勢領導,導致士民畏憚,令行禁止。劉昱即位後,沈攸之的地位繼續提升,調任荊州刺史,並且都督荊、襄、雍、益、梁、寧、南北秦等八州諸軍事,真正成了長江中游一霸。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沈攸之自以才略過人、功勳卓著,開始有不臣之舉。他調任荊州的時候,挑選郢州的精銳部隊和精良器械,攜帶赴任。到荊州後,沈攸之以討蠻為名,大舉擴充部隊,加緊訓練,始終保持臨戰狀態。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沈攸之在荊州也推行重賦聚斂政策,就連給朝廷的賦稅貢物也敢截留,他一心製造武器,最後養馬兩千多匹,擁有戰艦近千艘。沈攸之還很重視人才建設,經過荊州的很多士子、商旅被他羈留。同時,他藏匿亡命的勇士,對於逃亡的部下,沈攸之不論遠近一律窮追,務求捕獲。最終,沈攸之發展到獨斷專行,不遵從建康號令的地步。作為最大的地方實力派,沈攸之的謀逆跡象已經很明顯了。

  但是蕭道成還不想和沈攸之鬧僵。劉昱死後,蕭道成以宋順帝的名義提升沈攸之為車騎大將軍,依然擔任荊州刺史,以安撫他的情緒。

  可沈攸之根本看不上什麼車騎大將軍。他自認為功勞、能力和實力都超過蕭道成,不甘心居於蕭道成之下,繼續聽從朝廷的指揮。況且蕭道成還有「弒君」的巨大嫌疑,所以沈攸之在昇明元年(477)的十二月以蕭道成殺君另立為名,舉兵反叛。此時,他已經蓄養了十萬大軍。一批批軍隊相繼從荊州順江而下,直指建康。

  建康又一次震動不安。好在蕭道成經歷多次內戰,已經對這種上下游的內戰見怪不怪。他從容安排親信鎮撫東部各郡縣,任命將軍黃回為郢州刺史,督率軍隊反擊沈攸之。

  沈攸之起兵前,派人秘密聯繫建康內部的袁粲集團尋求合作。袁粲等人也躍躍欲試,想和沈攸之內外呼應,推翻蕭道成。袁粲向褚淵透露了一些風聲,希望他能夠合作,如果不願合作起碼也要保持中立。在錯綜複雜的局勢面前,褚淵經過權衡,還是選擇站到蕭道成一邊。恰好蕭道成也來諮詢褚淵的意見,褚淵就提醒蕭道成:「沈攸之發難,事必無成。蕭公倒是要防備內部。」蕭道成覺得很有道理,請袁粲率一支部隊駐屯建康城郊的石頭城,名為防備沈攸之,實際上是將袁粲調出城去。

  蕭道成還親自去拜訪袁粲,袁粲稱病不見。部下認為袁粲此舉不妥,袁粲沒有底氣地說:「蕭道成見面如果藉口皇上年幼、時局艱難,劫持我去朝堂值班,我連推辭的理由都沒有。一旦我跟他走了,可能就回不來了。」袁粲保持了極強的警惕心,抓緊制訂從內部推翻蕭道成的計劃。

  當時,蕭道成入屯朝堂,主持討伐沈攸之的全面工作。劉秉的族弟領軍將軍劉韞在門下省值班;卜伯興是直閣將軍,能接近朝堂;黃回則率領一支軍隊駐紮在新亭備戰。這些人都是袁粲集團的成員,蕭道成對他們疏於防範,為袁粲發動政變提供了便利。袁粲很快制訂了一個詳細的計劃:假冒太后的命令,由劉韞、卜伯興率宿衛部隊進攻朝堂,抓捕蕭道成;黃回率領本部兵馬從城外向城內進攻;劉秉、任候伯等集團成員來到石頭城和袁粲會合,眾人以石頭城為大本營,以石頭城的駐軍為預備隊。

  這是一個很周密、很穩妥的政變計劃。政變集團集結了朝廷內外反對蕭道成的所有力量和忠於皇室的最後力量——如果政變成功,則劉宋王朝延續統治;一旦失敗,劉宋王朝面對圖謀篡位的蕭道成就將毫無還手之力。因此,這也是劉宋王朝的背水一戰。

  二

  一個王朝到了末期,就好似病入膏肓的病人,找不到一塊健康無恙的肌體。劉宋王朝國運將盡,雖然有堅守圖存的忠臣,但缺少有膽魄、有擔當的能臣。袁粲等人的計劃是不錯的,但因為執行者素質太低,最終在倉促間走向了失敗。

  原本計劃集團成員夜晚在石頭城會合,天亮時一同舉兵。可劉秉一向膽小怕事,天還沒有黑就內心騷動起來,坐立不安,喝個水都捧著杯子發抖,灑了自己一身。他住在丹陽郡,等不到太陽落山就用車載著金銀細軟和家眷向石頭城趕去,後面還跟著門客、部下數百人。這樣的架勢連大街都堵塞了,還何談保密。劉秉的反常情況立刻被蕭道成知曉了,他不禁想:劉秉為什麼要慌張地棄家而逃?他又為什麼跑去石頭城?難道他和袁粲有什麼預謀?蕭道成馬上警覺起來,命令心腹王敬則當天參加值班,與卜伯興一起指揮禁衛軍。這就等於分了卜伯興的兵權,讓他成了一枚死棋。

  另一邊,袁粲看到劉秉帶著一大家子人慌慌張張地跑到石頭城來,頓足大叫:「你這麼早來,把整件事都暴露出來了!」劉秉傻乎乎地回答:「我們同生共死,見到袁大人我死也甘心了。」

  袁粲集團的計劃還有一個疏漏,或者說它是蕭道成的過人之處:早前袁粲帶兵鎮守石頭城的時候,蕭道成安插了薛淵、蘇烈、王天生等人一同前行。這三個人名義上是袁粲的部將,其實是蕭道成安排在石頭城的眼線。

  此時,城外的王蘊也聽說了劉秉提前舉家逃奔石頭城的消息,感嘆道:「事敗矣!」王蘊還沒引起蕭道成的懷疑,之前還奉蕭道成的命令去招募兵勇。此時,王蘊帶著自己招募的數百新兵,狼狽地奔向石頭城,希望和袁粲會合,繼續按計劃實施政變。王蘊這一小股部隊趕到石頭城南門的時候,天色已經大暗。傾向蕭道成的薛淵等將領閉門不開,還向王蘊的部隊射箭攻擊。王蘊誤以為石頭城已經被蕭道成占領、袁粲已經失敗,轉身逃命去了。他的部隊也隨即四散而盡。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蕭道成完全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派王敬則帶兵捕殺了王蘊、卜伯興,又加派王僧靜帶部隊去石頭城協助薛淵等人。蕭道成的援兵很快就趕到了石頭城,和薛淵等人合兵一處,在城內與袁粲的部隊廝殺起來。袁粲和劉秉率領重兵把守府邸東門,沒想到蕭道成的軍隊從西門攻了進來。袁粲、劉秉慌忙折返回府內。府內漆黑一片,袁粲舉著蠟燭照明。王僧靜遠遠看到他,埋伏在暗處悄悄走近,準備生擒他。袁粲的兒子突然感覺有危險,挺身護在袁粲前面。王僧靜舉刀砍去,將袁粲的兒子一刀砍死。袁粲抱著兒子大哭,緊接著被王僧靜殺死,死時五十八歲。餘黨四散一空。

  袁粲死後,劉秉趁亂逃出城去,在城外被擒,與兩個兒子一起被殺。任候伯等政變集團成員在當天夜裡坐著輕舸如約趕赴石頭城會合,聽說袁粲失敗的消息後,趕緊往回走,最後還是被捕殺。按照計劃,黃回要率領新亭駐軍向建康進攻。聽說袁粲敗亡後,他按兵不動,裝作沒有參與政變的樣子。蕭道成偵知黃回也參與了政變,可還需要仰仗他與沈攸之作戰,佯裝不知,卻暗中提防著他。

  鎮壓了內部政變後,蕭道成得以全心全意對付沈攸之。

  沈攸之在戰爭初期優勢明顯:備戰多年,兵強馬壯,敵人蕭道成又陷於內患。他派出多路兵馬,順江而下,很快到達郢城郊外。此城城池矮小,又沒有重兵把守,沈攸之本不應該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在此浪費時間,如果想取勝,關鍵是儘快進攻建康。但是據守郢城的宋將柳世隆不僅主動出兵襲擊沈攸之,還派人在城樓上肆意辱罵他。沈攸之被激怒,改變長驅東進的計劃,命令各路軍隊圍攻郢城。叛軍晝夜攻打,逐漸攻陷了外城,築起長堤圍困內城。柳世隆拼命死守,堅持了三十餘日,打退沈攸之的多次進攻。時間很快到了昇明二年(478)的二月。沈攸之開始具有的優勢在郢城下蕩然無存:軍隊傷亡增多,士氣低落,而蕭道成也在解決內患後開始向上游進軍了。

  叛軍開始逃散,而且越來越多,甚至有人向被圍的柳世隆投降。沈攸之為政,一味用強權聚攏,部下並非真心擁護,到最後發展成了大規模的潰散,連將領都陸續離開。沈攸之被柳世隆打得一敗再敗,最後落魄到只剩數十騎跟隨。撤退沿途他收容散兵約兩萬人,勉強組織了一支隊伍,想退守江陵。走到距離江陵百餘里的時候,才得知江陵已被蕭道成派張敬兒占領,好不容易聚攏的士兵馬上一鬨而散。沈攸之窮途末路,只好和三兒子沈文和逃至華容界(今湖北監利)。父子倆走投無路,找了片樹林上吊自殺了。

  沈攸之死後,黃回以為蕭道成沒有懷疑自己,又自視功勞很大,逐漸放鬆了警惕。一次,蕭道成派人召他回來商量軍務。黃回放心地跟著來人去了,一到地方就被伏兵砍下了腦袋。至此,蕭道成大獲全勝。劉宋王朝的背水一戰以失敗告終,再也沒有力量可以阻擋蕭道成篡取劉宋江山了。

  三

  在鎮壓了反對勢力後,朝廷封蕭道成為太尉。蕭道成抓緊內政建設以提升自己的聲望和形象。

  年輕的時候,蕭道成曾經立下過「治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泥土同價」的宏願。一次,他與族弟蕭順之登上武進的金牛台,見枯骨橫道,蕭道成說:「宋文帝之後才幾年時間啊,怎麼又出現了這樣的慘況?」當時他凜然的表情讓蕭順之為之動容。元嘉之治結束後,南朝上流階層奢侈成風,百姓也不事節儉。蕭道成主政後,罷御府,清理宮殿和官府的飾玩,禁止民間的華偽雜物。他以節儉勤政入手,積蓄國力,減輕百姓負擔,推動劉宋王朝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隨著蕭道成威望的增長,昇明二年(478)九月,宋順帝封蕭道成假黃鉞(yuè)、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揚州牧,給予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待遇。蕭道成堅決推辭,朝廷屢次下詔敦勸,他才接受了黃鉞,但是辭去了過高的特殊待遇。第二年,朝廷再次重申前命,蕭道成「被迫」接受。他的接受是一個特殊的信號,朝廷馬上又封蕭道成為相國,總百揆,劃出十個郡來設立齊國,封他為齊公,位在諸侯王之上。依照慣例,蕭道成退讓了三次,朝廷和公卿敦勸請求多次之後,他才接受。

  齊國建立後,褚淵公開向蕭道成表示,自己願意學當年曹魏的司徒何曾,放著司徒不做,願意做晉國的丞相。褚淵也不願意在劉宋當官,而願意去蕭道成的齊國為官。蕭道成婉言謝絕。褚淵的願望沒有實現,但透露出來強烈的政治信號:劉宋不行了,投靠蕭齊才是正道!

  局勢豁然開朗。接下來就該輪到小皇帝劉凖主動禪讓了。但是劉凖還是一個十二歲的貪玩小孩,根本不知道禪讓是怎麼回事。而皇太后、太妃等人又裝聾作啞,不吱聲。蕭道成不可能真的殺入宮中去搶奪寶座。局勢似乎停頓了。

  最後還是禁衛軍起了作用。昇明三年(479)的一個春天,禁衛軍官兵在王敬則的率領下湧入宮中,大喊「齊王當繼大位」的口號,橫衝直撞,逼劉凖遜位。劉凖當時正在一個小房間裡玩捉迷藏,被外面一嚇,不肯出來。禁衛軍才不管這些,據說是將刀架在皇太后的脖子上,逼皇太后親手把小皇帝從某個房間的角落裡拽出來。之後,官兵又架著劉凖完成了「禪讓之禮」。

  劉凖坐在車上,被人急速帶往宮外,在驚嚇過度的情況下反而不哭了。他問王敬則:「你們要殺我嗎?」王敬則回答說:「你不能住在宮中了,要搬到別的地方住。你家祖先取司馬家的天下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劉凖哭泣道:「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王家!」宮中家眷聽到小皇帝的這句話,哭成一片。

  依照慣例,蕭道成在接到劉凖禪位的消息後還要推辭三次,蕭道成都一一做了,宋朝從劉凖到王公貴族又誠懇堅定地請求了三次。其中兼太史令、將作匠陳文建說的一段話,可以作為到那時為止的禪讓歷史的一個小結。他說:「後漢從建武到建安二十五年經過一百九十六年禪位給魏;魏從黃初到咸熙二年經過四十六年禪位給晉;晉從太始到元熙二年經過一百五十六年禪位給宋;宋自永初元年至昇明三年已經有六十年了。占卜的結果是『六』,預示著天命六終六受。請齊王順天時,應符瑞,登基稱帝。」蕭道成這才同意受禪。

  昇明三年(479)四月甲午,蕭道成在建康南郊即皇帝位,設壇柴燎告天。新朝國號齊,史稱南齊。

  蕭道成即位後封劉凖為汝陰王,在汝陰郡建國,全食一郡,位在三公之上。劉凖搬離建康,在曲阿縣(今丹陽市)建宮居住。南齊規定劉凖是新朝的賓客,在封國內行宋朝正朔,上書不為表,答表不為詔。但就是在當年五月的一天,曲阿縣汝陰王府門外馬蹄聲雜亂。奉命監視劉凖的軍隊以為有人想劫持劉凖復辟,自作主張將十三歲的劉凖殺害。從四月遜位到五月被殺,劉凖離開皇位後只活了不到一個月。蕭道成聽到消息後,非但沒有吃驚反而十分高興。五個月後,蕭道成封劉胤繼承劉凖為汝陰王,奉宋祀。汝陰國傳國至南陳。

  蕭道成登基的時候,宋朝諸王都降封為公。這些皇室成員是在宋朝殘酷的骨肉相殘後倖存下來的。在劉凖被殺後,蕭道成將殘存的劉宋宗室不論年紀大小,一律幽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