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場中的君臣際會
2024-10-11 03:00:50
作者: 張程
一
宋武帝劉裕是個奉獻型的皇帝。他戎馬一生,打下江山,還來不及享受就駕崩了,把大好河山留給了子孫。
誰讓劉裕出身草根呢?他的起點太低了,好不容易奮鬥到頂點當皇帝時已經五十八歲,在古代這是徹徹底底的高齡。劉裕永初三年(422)五月病死,長子劉義符即位,當時只有十七歲,史稱少帝。
劉裕有子七人,按長幼排序分別是:劉義符、劉義真、劉義隆、劉義康、劉義恭、劉義宣、劉義季。劉裕年過四旬才有了第一個兒子,他擔心劉義符還小,不能治理好一個新成立的王朝,臨終前指定了四個顧命大臣輔佐兒子。這四個人分別是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和鎮北將軍檀道濟。
徐羨之,和劉裕一樣出身草根,沒正經念過書,但是把握全局、處理政務的能力很強。更重要的是,他在劉裕初起時就進了劉裕的幕府,開始是做劉穆之的副手,劉穆之死後成了劉裕的大管家,稱得上是劉宋王朝的元老重臣。由徐羨之來領銜顧命大臣隊伍,朝野上下都沒有意見。
本書首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傅亮,我們在上一節已經熟悉了。他是替劉裕向司馬家族逼宮的關鍵人物,在劉宋王朝建立的關鍵時刻立下大功。所以劉裕把他也安排進了顧命隊伍。
謝晦,長於謀略,在劉裕北伐中原收復兩京的行動計劃中,十策有九策是謝晦出的主意。同時,他在四人中出身最好,是著名的陳郡謝氏的成員,讓他當顧命大臣,也是在拉攏江南世家大族的勢力。
檀道濟,是北府兵的舊將。北府兵是劉裕發家的基礎,是他南征北戰的私家軍。可惜在北伐戰爭中先勝後敗,北府兵精銳損失殆盡,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毛修之、朱齡石等名將相繼隕落。檀道濟是僅存的重要將領,指揮著北府兵餘部。
這樣一個顧命大臣班子,不僅能力出眾,兼顧各方利益,而且成員絕對效忠劉宋皇室,是一個成功的、可以有所作為的領導班子。但問題就出在這個班子太強勢,把朝政權力抓得太緊,反而讓皇帝成了擺設。
宋少帝劉義符也實在是不成器。他即位後,不理朝政,嬉戲無度,讓朝野上下失望。史書說他居喪無禮,又好為游狎之事,在給父皇劉裕守孝期間就不遵喪禮,召集樂工伶宮歌唱奏樂取樂。還在宮中華林園開辦市場,親自開店沽酒叫賣。後來覺得做買賣不過癮,又開瀆聚土,挖人工湖、造龍船,和隨從們一起呼喊號子拉船取樂。朝臣諫阻,劉義符根本就不聽。
既然小皇帝不聽勸,徐羨之等人也沒客氣,直接替老皇帝劉裕教訓了劉義符。方法很簡單——廢帝!
要廢帝就先要想好立哪位為新皇。按照長幼順序,應該擁立劉裕的第二個兒子廬陵王劉義真。這個劉義真就是當年劉裕留在長安鎮守關中的那個小孩子,北方大敗後僥倖從長安逃了回來。大難不死後,劉義真比較排斥軍事,反而與謝靈運、顏延之、僧人慧琳等人交好,好到什麼程度呢?劉義真揚言如果自己當了皇帝,要任命謝靈運、顏延之為宰相,讓僧人慧琳做西豫州都督——這西豫州都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官,要指揮宋朝精銳軍隊鎮守南北交戰前線,權勢之大、責任之重,可想而知。說者也許無心,聽到傳言的徐羨之等人就擔心了:一旦劉義真成了新皇帝,我們權位不保啊!於是決定放棄劉義真,並找機會剷除掉。恰好劉義符、劉義真兩兄弟關係不好,徐羨之等人就告發劉義真「潛懷異圖」,以皇帝的名義廢劉義真為庶人,安排在新安郡軟禁。
再選下去就是劉裕的第三個兒子、遠在荊州刺史任上的宜都王劉義隆。徐羨之覺得這個小孩子沒什麼問題,決定以劉義隆取代劉義符。
廢帝計劃開始了!首先得準備軍隊,沒有槍桿子就沒有底氣。謝晦是領軍將軍,手上有兵。他藉口自家府舍房屋破敗,要翻新修理,讓家人都搬出去,調集了一撥將士進府,名義上修房子,實際上準備動刀子。之後,就是在班子內部統一思想認識。在建康的徐羨之、傅亮和謝晦三個人都意見一致,關鍵是鎮北將軍檀道濟在外地統兵,不知道他的心意如何。檀道濟名聲在外,又統率著北府兵,他的立場如何關係到廢帝行動能否成功。於是,徐羨之把檀道濟叫到建康來,告訴了他廢帝計劃。檀道濟起初不贊成,但是少數服從多數,最後也同意參與廢帝行動。
行動的前一天晚上,檀道濟和謝晦一起夜宿領軍府。兩人同居一室,世家出身的謝晦緊張得輾轉反側,夜不能寐;行伍出身的檀道濟睡得又快又沉。謝晦自嘆不如。
第二天清晨,檀道濟率領尖兵打前陣,徐羨之等人帶著大部隊跟進,沖向皇宮。當天值日的中書舍人已經被買通,警衛們都木然不動,看著一行人魚貫進入皇宮。前一天,宋少帝劉義符在華林園玩到很晚,睡在龍船上。亂鬨鬨的政變隊伍把劉義符驚醒了。他看到全副武裝的將士衝殺過來,知道不妙,趕緊指揮左右隨從抵抗。一場小規模的戰鬥爆發了,政變將士殺死了兩名皇宮隨從,劉義符手指被砍傷,疼得嗷嗷大叫起來,最終束手就擒。徐羨之等人沒收了劉義符的皇帝璽綬,扶著他走出皇宮,先安排他在東宮居住,很快就送往吳郡軟禁。劉義符前腳剛走,徐羨之等人就擔心將來遭到報復,隨即派人去吳郡刺殺劉義符。劉義符暫居在吳縣金昌亭,看到殺手嚇得拔腿就跑。殺手用門栓將劉義符打倒,再補上一刀,將其殺死。同時,徐羨之等人還派人去新安郡殺死了劉義真。兄弟倆死的時候,一個十九歲,一個十八歲,正是走向成熟的大好年紀。
宋少帝劉義符被廢的理由是嬉戲胡鬧。不過,和之後孝武帝、前廢帝、宋明帝、後廢帝等人的荒唐行徑相比,劉義符的行為太小兒科了,充其量也就是小孩子的不懂事瞎胡鬧而已。劉義符被廢得實在是有些「冤」。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二
劉義符被廢後,傅亮率一行人逆江而上,到江陵奉迎宜都王劉義隆到建康即位。
劉義隆並不知曉徐羨之他們的廢帝計劃,如今聽傅亮說大哥劉義符被大臣們從龍椅上趕下來,而且已經死了,二哥劉義真也死了。他無比震驚。不知道傅亮是如何向劉義隆解釋的,但劉義隆確信兩位哥哥是被謀殺的。他悲從心來,當著迎接他登基的人就號啕大哭。過了許久,劉義隆又拉住傅亮詳細詢問大哥、二哥遭廢和遇害的詳細情況,一邊問一邊悲號嗚咽。他哭得如此傷心,以至於部下、侍從們都低下頭,不敢仰視。傅亮不知如何解釋,汗流浹背,呆若木雞。他知道不管有什麼樣的理由,自己和徐羨之等人的行為都是弒君。一顆蒼涼、恐懼的種子開始在傅亮的心底紮根、發芽。
好在,劉義隆沒有過分糾纏兩位哥哥的死,同意繼任皇帝,改號元嘉,史稱宋文帝。
劉義隆在心底對兩位哥哥的死耿耿於懷,更對徐羨之等人擁有輕易廢殺、更立皇帝的能力如骾在喉。在皇權至高無上的時代,沒有帝王會允許大臣們對皇權構成威脅,更不用說能夠弒君換帝了。劉義隆的皇位是徐羨之政變集團「賜予」的,他是兩位哥哥之死的最終受益者,但他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好事。他要懲治徐羨之等人。但劉義隆深知徐羨之等人盤踞朝野,掌握大權,不是能輕易剷除的,所以對徐羨之等人採取了迷惑和安撫的策略。他登基後並沒有動徐羨之等人,而是給他們加官晉爵,由他們繼續掌權。
宋文帝劉義隆比宋少帝劉義符要合格得多,他學習認真、工作勤奮、待人謙虛,很符合明君聖主的標準,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認可。隨著劉義隆的成年,徐羨之四人已經沒有理由繼續輔政了。
元嘉二年(425),徐羨之與傅亮上表,要把實權歸還給劉義隆。劉義隆開始還不同意,推辭了三次。徐羨之兩人就連續請求了三次。最後劉義隆才同意。徐羨之遜位,退居私第。
歸政前,徐羨之的侄子徐佩之、侍中程道惠、吳興太守王韶之等人都苦苦勸他不要放棄實權。徐羨之沒有聽從,不過他也留了一手。劉義隆當皇帝前是荊州刺史,荊州和揚州是南方政權最重要的兩個地方州府。兩地人口密集、經濟繁榮,是王朝賦稅和兵源的主要來源。首都建康隸屬揚州,揚州處於長江下游,以江陵為首府的荊州在它的上游,對建康形成逼迫之勢。所以,荊州的軍事重要性更勝揚州。歷任荊州刺史的不是朝廷重臣、權臣就是皇族子弟。東晉以來,叛亂者也多次以荊州為割據地和建康的朝廷對抗,比如王敦、桓玄、劉毅。荊州刺史的人選非常重要。劉義隆當皇帝後,荊州刺史就出缺了。徐羨之不等劉義隆動身,便任命謝晦繼任荊州刺史,作為外援。徐羨之退位後,謝晦還在荊州擁有重兵。他們一派的力量依然不容小覷。
劉義隆親政後,不露聲色,暗中抓緊積蓄力量。他任命自己當荊州刺史時的親信到彥之為中領軍,掌握首都的軍隊,還努力爭取世族豪門的支持。默默等待時機成熟。
元嘉三年(426)正月的一天,正是南方最冷的時節。建康城裡陰冷刺骨,街上少有行人。皇宮裡傳出詔書,宣召徐羨之、傅亮二人進宮。傅亮接到詔書,乘車就向皇宮趕去。走到宮門口的時候,傅亮遇到了謝晦的弟弟謝皭。謝皭是當天皇宮值班的黃門郎。他攔住傅亮,輕聲對他說:「殿內有異,皇上可能要處分大臣。」傅亮心中的隱憂終於爆發了。他慌忙藉口嫂子病重,讓人傳話申請暫時回家。不等劉義隆回復,傅亮就奪了一匹馬,向城外跑去。
傅亮逃命前,不忘派人通知徐羨之。徐羨之正乘車前往皇宮途中,聽到警報也趕緊驅車向城外跑去。出城後,徐羨之可能覺得車輛目標太大了,舍車步行。在這個南方寒冬的早晨,已經六十三歲的徐羨之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一直走到了新林。劉義隆知道徐羨之、傅亮兩個人都沒來,便派到彥之和大臣王華帶兵追捕。徐羨之後有追兵,又前路茫然,最後逃入一個陶灶中,拔劍自剄而死。
傅亮出城後,也茫然不知所去。冥冥中,他知道自己犯的是抄家滅族的大罪。想到自己為權位奔波一生,到頭來落得如此結果,傅亮不甘心又無可奈何。他騎馬來到哥哥傅迪的墓前。在之後的時辰里,傅亮就待在墓地,直到追兵將他逮捕。在被押解回城的途中,劉義隆派人送來了誅殺傅亮的詔書,還給傅亮帶了一句話:「我想起了當日你在江陵無言以對但還算坦誠的表現,決定只殺你一人,不株連你的家人。」傅亮被殺,時年五十三歲。
劉義隆旗開得勝後,立即公布徐羨之、傅亮、謝晦殺害宋少帝和廬陵王的罪行,宣布捕殺三人。謝晦不在建康,他的兒子謝世休和弟弟謝皭等家人受到株連,同時遇害。
四個顧命大臣中還剩下領兵在外的謝晦和檀道濟。劉義隆決定對他們區別對待、分化合併。檀道濟是廢帝弒君行為的脅從,並不是主謀,加上他掌握北府兵,劉義隆還要仰仗他去打敗謝晦,所以對其安撫利用。他將檀道濟從廣陵召回建康,開誠布公地說:「廢立之事,你未參與謀劃,我不加追究。」檀道濟心中的一塊石頭頓時落地,不禁對劉義隆感恩戴德。接著,劉義隆說:「如今謝晦割據荊州,抗表犯上,不知你有何良策?」檀道濟馬上分析:「謝晦老練干達,富有謀略,但他未曾親臨疆場,軍事非其所長。若陛下信任,請讓我率兵征討他。我可一戰擒之。」劉義隆大喜。
謝晦至此被徹底孤立。誅殺徐羨之的第二個月,劉義隆就迅速組織大軍,宣布御駕親征荊州,以到彥之為先鋒,檀道濟隨後,率水師溯長江西上。
謝晦得知劉義隆親征,留下另一個弟弟謝遁帶領一萬士兵留守江陵,親率水師兩萬人,以長史庾登之為參軍,順江而下迎戰。出師要有名,不然對軍心和民心不利。戰前,謝晦很高調地上表劉義隆,盛讚徐羨之、傅亮等人忠貞為國,不幸為「奸臣」所害。謝晦不敢說幕後兇手就是皇帝劉義隆,把當時主政的王弘、王華和王曇首等人指為奸臣,高舉「清君側」的大旗。劉宋王朝第一次內戰就此爆發。
謝晦和到彥之兩軍在現在的長江湖南嶽陽段相遇。謝晦行軍打仗全靠長史庾登之。庾登之率軍占領了巴陵(今湖南嶽陽),開局有利,卻不敢對到彥之發起主動進攻。適逢連日大雨,庾登之每天待在船中,不發一令。謝晦催他進兵,庾登之藉口要等天晴後發動火攻,一味拖延戰機。過了半個月,陰雨散去,天空放晴,庾登之沒了藉口,不得已主動進攻。到彥之部隊的戰鬥力很弱,將士怯懦無能,棄營而逃。首戰失利後,部將建議到彥之退守夏口(今湖北武昌)。到彥之擔心劉義隆譴責,堅持屯守巴陵前線,並派人敦促檀道濟部前來會師。檀道濟率領北府兵很快抵達前線。宋軍走出戰敗陰影,士氣大振。
謝晦首戰告捷,高興地向劉義隆上表,先誇耀自己旗開得勝的「輝煌戰果」,然後以此為籌碼要求和談。表文剛送走,探子就來報說檀道濟率北府兵已與到彥之會師,宋軍水師已遍布長江江面。謝晦大吃一驚。他原以為檀道濟是弒君的同謀,肯定不會被劉義隆赦免,應該會站在自己這邊,結果發現檀道濟不僅被赦免,還率軍前來討伐自己!謝晦深知論領兵打仗自己遠不及檀道濟,惶恐起來,越想越害怕,幾乎手足無措。
雙方很快又打了一仗。謝晦的部隊剛有戰敗的跡象,但謝晦已經徹底喪失了信心,這一點兒失敗在他內心擴大為全局的慘敗,拔腿就逃奔江陵,導致全軍大亂,四處奔散。謝晦逃到江陵後,見部眾散盡,難以堅守,帶著弟、侄等七人出城北逃。一行人逃到安陸(今湖北大悟)被擒,押送建康斬首。
劉裕留下的顧命大臣集團勢力就此灰飛煙滅。這不僅意味著劉義隆剷除了能對皇權構成威脅的力量,也宣告他以全新的姿態閃亮登場,準備大幹一番了。這一年他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