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的方式
2024-10-11 02:44:46
作者: 王志綱工作室
六月的馬賽馬拉草原,陽光強烈,雨量充沛,洶湧著蓬勃的生命力。成千上萬的動物遷徙,更是體現了最原始最本質的生命衝動,不能不讓每一個見過其盛況的人感到震撼。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思八達的最高端培訓課程——三弦選擇了這樣的一個地方,帶著一幫需要拓展人生境界的老闆,到這裡感受驚天動地的氣場,打開自己的心結。
在跟思八達的討論會上,王志綱老師分析道:首先,思八達所做的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是這些年經濟繁榮的根基所在,而這些企業家的生存狀態並不好。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一樣,「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關注這個群體,並且提升這個群體,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情;其次,針對對於這個群體有用的方式,不是舶來的西方文化,而是本土的智慧,思八達已經觸摸到這一規律,已經找到深入老闆的方式,關鍵是如何按照這一規律去擴大戰果。第三,我們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這個新時期的光輝前景甚至是我們現在都難以想像的,但是要能夠抓住這一時機,必須抓緊現在的調整期,實現轉型升級。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怎麼抓住機遇,轉型升級?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李自成,占領北京後沒有強根健體,當皇上了,部隊還是老一派土匪作風,把北京整的污七八糟,最終導致吳三桂反目投清,兩個月就被趕出了北京。
而抗日時期的毛澤東則不同,放手建立革命根據地,人多,槍多,建立很多山頭,也不一定聽指揮。當時毛澤東很清醒,他不是想當「山大王」,抗日要持久戰,毛澤東胸有大志,首先用了一年進行「延安整風」,把所有的幹部全部調回來,這才形成「七大領袖」。
「整風運動」第一個回答我們是誰?明確目標綱領,建立「合法性」,走上主流化,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和執行者。第二、對於事物的很多看法進行學習改造,發表了矛盾論和實踐論進行黨的核心思想重塑。通過整風運動,共產黨的隊伍思想和素質有了很大提高,變成縱橫南北的正規軍。抗戰勝利後,毛澤東認為東北是中國的戰略高地,派了10萬幹部去占領,一下子打開全中國的局面。國民黨之所以輸很重要一點就是「諸侯經濟」。而毛澤東贏在戰略上,實現了對內思想高度統一,對外搶占戰略制高點。
這兩個例子,王志綱覺得對思八達很有參照價值。
出身草根的思八達「野蠻生長」,銷售為王,自下而上,開始是沒有集團總部的,都是各省經銷商賣課,片面追求銷售,渠道非常強勢,是孫中山的「軍政、訓政和憲政」三階段的第一階段。軍政就是軍政府,由軍隊暫時管理國家,在思八達就是銷售員。訓政,則施行約法,由中央派人去各地依法治理。憲政,就是依據憲法的民主設計而形成的社會政治治理狀態。所以,思八達首先要從軍政走向訓政,否則就會出現中央對地方控制不力,造成各種資源浪費和負面影響,管理能力低下,嚴重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危及企業命運。
經過縝密分析和精準把脈,工作室從戰略角度將思八達定位為「創業家孵化器」。所謂「創業家」不僅指的是創業者,更指的是那些一直保持著創業精神的企業家。但凡從優秀走向卓越的企業,都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保持創業的精神,經歷多次「鳳凰涅槃」,才修成正果。所謂孵化器,就是引導、提升和服務這些以民營企業主為對象的人群,從精神世界上,從企業戰略上,為他們提供新鮮的血液,幫助他們升級換代。
在此基礎上,應該「強幹弱枝」。「集中優勢兵力」,必須「捨得」,摒棄一些不相關的產業,立足主業,打造「中國最好的商業智慧傳播機構」,這是思八達最大的價值。未來的思八達要通過傳播草根創業的原生智慧,「為老闆換晶片,為企業找魂」,造就中國新一代商界精英和創業家群體,並為他們營造智慧服務平台與智慧交流平台,進而成為千千萬萬民營企業家的精神家園。
從策略上,要「逃離射程」。脫離常規的企業發展渠道,在眾多培訓企業中「脫穎而出」從而「鶴立雞群」,使其它同類企業永遠無法超越。這就要加快高端化進程,儘快打造成「中國創業家孵化器」,完成從「培訓企業家」到「孵化企業家」的超越。花三年時間「重塑金身」,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別人再想扼殺,圍剿,也只有「望塵莫及」的份兒了。
另外,要確立「服務導向」意識。必須轉變如今培訓業盛行的「強勢營銷」方式,使思八達從「以銷售為導向」轉變為「銷售與服務並重」,最終過渡到「以服務為導向」。
最後,是「合縱連橫」。利用好數萬企業家學員這個平台,打造具有時代特徵的創業家「互助組」、「合作社」,把上下游產業鏈打通,打造中國創業家聯盟,讓民營企業實現抱團取暖,共同成長。一句話,就是促使中小民營企業聯合起來。
配合戰略升級,還要做很多活動,如企業家遊學、創業家聯盟大會和論壇等,把思八達推出去,提昇平台的價值,還可以幫很多地方政府招商。通過戰略升級,整合資源,占領制高點,把思八達打造成為服務民營企業的權威機構。
今天,很多人看到的,往往是諸如思八達這類的培訓企業強大的財富聚集能力,看到得是參與者的激情投入,看上去說不清楚的收穫,但是他們往往沒有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實際上這件事情最為根本的意義在於構築了一個共同體,這些孤軍奮戰多年的草根們在這個共同體之中尋找進一步奮鬥的動力和意義。
實際上,無論對於一個國家也好,一個企業也好,生產的發展、市場的擴大-即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經濟繁榮發展,其實並不意味著共同體真正意義上、最終意義上的「強大」,如果沒有理想的引導,沒有有組織的推動,共同體增加的體重並不能自動變成肌肉。
思八達首先賦予老闆的,是建立共同體的意識。放權與放下,真正與員工稱為一家人,為別人創造機會,這些都是很好的理念。然而,並非所有好的理念,都能自動轉換稱為好的機制,變成生產力。思八達所欠缺的,也正是它所教導的草根老闆要去嘗試的,就是完成組織力。
思八達頭一個8年完成了原始草創期,2012年走入第二個階段-高速增長期。必須轉移到以客戶為中心,不僅讓老闆顯現,也要讓我們自己的員工顯現,顧客不滿意員工第一時間必須解決,讓一個人顯現,他什麼都顯現出來了,包括陰暗的,轉型後那些員工就混不下去了。
這一群人的夢想里是東方的哲學思維體系能讓精英生活好,說實話就是人像人一樣活著,老闆不能整成工具,把自己糟蹋。在中國雖然難,但是土壤也是最鮮活的。思八達通過一個商業模式去改變100萬精英企業家的思維模式、生活模式、健康模式,然後他們用健康向上的力量在他們企業里形成一個和諧的環境,一旦商業文化和諧之後就會改變家庭,最後不斷從社會底部反饋到上面。
2011年7月底,思八達「深入服務、深入沉澱」主題半年會在北京舉行。面對思八達所有股東、核心團隊和2000個學員代表,工作室做了《思八達戰略策劃報告》的匯報,反響熱烈,工作室的方法論、核心思想都得到了思八達管理層和企業家學員的充分認可,對旁聽的企業家學員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和思路的開拓,很多企業都提升了戰略思維,也在思考要像思八達這樣去做自己企業的戰略。
戰略報告一出,思八達上下一條心,按照工作室為其制定的總體戰略,雷厲風行地貫徹執行戰略措施,出台「百日飛躍」計劃。
企業戰略策劃遠不是「賣一個報告」那麼簡單,工作室歷來堅持「扶上馬送一程」的做法,深入服務,幫助執行。在幫助思八達戰略轉型升級的短短3個月內,已經看到很多成效。
依據「百日飛躍」計劃,銷售人員停止強勢營銷,深入學員企業服務客戶。工作室和思八達集團運營部組成專家組,指導各地思八達進行戰略升級,同時走進學員企業進行深入服務。
工作室還為思八達開闢了新的營銷模式,通過複習會、同學會、智慧沙龍等形式,讓智慧思想落地,讓企業用得出來,帶來改變。
這是一次痛苦的轉型,也是一次必然的轉型,有痛苦,也遭受很多質疑。思八達的很多智慧助理不理解,好好的營銷模式不准用了,簡單賺錢的道理給顛覆了,要去提升自己,去做短期見不到多少利益的事情,也有很多客戶企業家認為這只是在走過場,形式主義而已……
但更多的人是勇敢的跨出去第一步,在逐步的戰略升級過程中,明白了很多戰略意義,給集團和工作室更大的信心。老闆們特別驚喜,第一感覺是「在沙漠中喝到了第一口水」。
「要是『百日飛躍』計劃早點實施該多好,這樣可以更早地為我們帶來價值」,「思八達專家組一下子抓住企業困惑的根源,而且已經拿出了行動計劃,太出乎意料了。」接受深入服務的企業家學員紛紛感嘆。
此外,「創業智慧」系列叢書的謀劃與出版,思八達企業網站改版,新的產品宣傳手冊出爐,內部管理理順,信息化改造等等,這是一場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很多學員企業家談到,「跟隨思八達已經好多年了,但思八達一直沒有更好的戰略方向,工作室這次給思八達戰略升級,實在是太及時了。」「戰略升級很及時,正規化和思維提升是思八達的必經之路。」河北一位做乳業的老闆說:「這次戰略升級救了思八達,尤其是逃離射程。」
2011年12月17日,中國創業家聯盟成立。由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中創聯(北京)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主要發起,由惠豐集團等150餘家企業聯合發起。中國創業家聯盟將以推動企業「智慧創新成長、培育智慧人才、促進學習交流、履行社會責任」為核心,以「弘揚創業精神,助力轉型升級」為目標,整合產學研及企業資源,促進企業快速健康成長及履行社會責任。
2012年1月1號,中國創業家論壇在北京飯店舉行。龍永圖、王志綱、秦朔等一批長期關注中國民營經濟的知名人士與會,對於在寒冬重提創業精神,成立組織機構表示祝賀。
在龍永圖看來:整個民族在改革開放的精神感召之下,爆發出來強勁的創業精神。80年代、90年代許多官員下海,許多國有企業的中高層的管理者也走向創業的道路,當然更不要提成千上萬草根企業家創造出中國經濟的奇蹟。這是創造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重大成就的根源。所以我們在今天遇到調整的時候,遇到挑戰的時候,不應該自滿,應該繼續點燃創業的精神,繼續點燃我們追求發展,追求進步的民族精神。
加入世貿對於中國意味著很多的機遇,許多中小企業家也藉此機會走出去。那麼下一步,本著「規則和開放」的世貿精神,倒逼國內對於民營企業家採取更平等的待遇,開放更多的領域。現在全國上下,中央到地方十分重視解決微小企業發展問題。這不僅僅關係到我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同時也關係到我們中國的經濟能不能夠成功轉型。中央專門把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問題提到戰略性、全局性的問題。我們要珍惜這樣的一個機會,珍惜這樣的一個機遇,我們中國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才能夠得以真正的發展。
在秦朔看來,我們今天重提創業精神,重提創業家這個話題,不僅是要解決當前企業發展乏力的困難,更是要從長遠的角度,歷史的眼光去宣揚和塑造一種新的企業家精神,一種新的商業文明。
企業家精神固然需要一定的外部制度條件(尤其是保障企業家權益的制度條件)和社會文化支持,但在終極意義上,選擇做企業家,乃是一種與生俱來、發自肺腑、透徹靈魂的內生動力,是任何外部條件變化所不能剝奪、打垮、侵蝕的精神選擇。這就是企業家的信仰,它決定企業家行為背後最深刻、最重要、最持久的驅動力與價值倫理,它回答「我為什麼要辦企業」、「我為什麼要這樣而不是那樣辦企業」、「我辦企業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我辦企業的價值究竟在哪裡」這樣一些最基本又最核心的問題。
怎麼思考這些問題,如何回答這些問題,並不能決定企業家一輩子賺多少錢,但是可以決定企業家能夠走多遠,走多久;並且可以決定企業家在探索跋涉的遙遙時光和漫漫長途上,始終保有內心的充實。
企業家的精神信仰,與所處時代、市場環境、社會文化、政經制度相關,脫離這些背景去談中國企業家信仰的不足,也並不公允。事實上,如果當代中國企業家都是些沒有信仰理想的蠅營狗苟之徒,也不可能在30年間劈波斬浪建功立業。但是,從總體上看,不能不說,當代中國企業家對於信仰問題的思考還比較粗淺。這導致他們缺乏深刻的使命感和持久性的動力,也導致他們在創建偉大公司方面的動力遠遠趕不上快速獲得財富和社會聲名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