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會戰
2024-10-11 02:44:17
作者: 王志綱工作室
舞台已經搭建,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演員。
回到高新區發展新階段所面臨的共性問題——當土地、政策招商的動力已經顯示出疲態,要如何培育自身的發展動力。這對於要打造世界一流園區為目標的高新區來說更為關鍵,本身做的就是領先世界的工作,當然不能靠引進和招商來解決創新的問題,而應該引進與培育相結合,在自己已有的企業中培育出一批能夠代言中國的全球品牌和領軍企業,全面激發和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
新時期的高新區要大手筆地推進科技企業的孵化。正是在這一問題上,大慶高新區以東北人典型的大手筆做了極有意義的探索:其一是一下子聘請國內五家頂級諮詢機構按照新的戰略方向梳理十九個產業的產業發展戰略;其二是開始企業孵化的叄佰工程。
大慶人做事有著典型的大慶風格,在確定了戰略發展方向之後,一下子聘請王志綱工作室、北京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正略鈞策公司、賽迪公司和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五家國內外知名策劃諮詢機構,進行了一輪產業發展會戰會戰。
按照高新區「三主三高」產業總體布局,各諮詢機構深入地細分產業研究,形成高新區重點產業實施方案策劃。以新的理念思維和發展戰略,突出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清晰勾勒出重點產業發展「路線圖」,進一步明確了高新區未來產業發展的目標方向、產業定位、運營模式、戰略舉措和招商重點企業,報告的出爐,將加快指導和促進「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落地實施,同時為下步加快產業發展和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成效奠定了基礎。
產業發展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以龍頭企業為主導的發展模式,一種是以龍頭項目為主導的發展模式。這兩種不太完全一樣,通常的服務業、旅遊業這一類的項目,通常是以龍頭項目來帶動的發展模式,不是以龍頭企業帶動的發展模式。它是若干個企業的集聚,是個混合體,並不是有一個企業了就能形成了一個產業。比如大學科技園是多個大學集合在一起,實際上是大學研究機構集合在一起的一種比較特殊的大學科技園,它也會呈現出必須形成若干個項目帶動型模式。剛才可以看到,我們介紹的模式更側重在用項目,用龍頭項目或引擎項目來帶動產業集聚或形成項目集群,最後形成產業集群或者是產業鏈。
對高新區發展來說,無論是無錫還是南京曾嘗試過,高新區出錢將人才的孵化、項目孵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台灣做成了一個全世界IC業最強的科技園或者說最重要的一個區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們做出了一套機制,政府出錢把一部分優秀的人引進來,研究出成果就能享受股權。最後就形成了企業群,帶來整個台灣IC業發展的契機。
王志綱工作室北京戰略策劃中心總經理任國剛建議高新區積極尋求產業突破點,以產業基礎和人才結構為條件標準,明確主導產業與培育產業、延伸產業等產業發展層次與類別,推動產業協同、集成發展;以聯想科技城雲計算中心、物聯網中心和移動互聯中心業務為龍頭帶動,以新一代信息產業為核心,打造創智島核心業務板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以小型化、單體化為方向,立足油田產業發展需求,大力發展太陽能產業潛力巨大;加快發展以產業、人才市場為基礎,以氫能源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高新區新興產業發展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所謂「三百工程」即「對外招商百家龍頭企業、吸引百名全球創新人才、助推百家重點企業創新發展」。如果說前兩項還是目前全國高新區的「標準動作」,那麼「助推工程」就屬於「自選動作」,具有開創性意義。
高新區選取了一百家有潛力的重點企業作為重點推進對象,由高新區管委會、王志綱工作室和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聯合組成了「百家重點企業創新發展助推計劃」課題組,為期四個月,調研企業發展狀況,並給出發展戰略與商業模式的策略建議。寄希望通過探索一條從傳統的「送政策、送土地」到「送智慧、送戰略」的創新道路,幫助企業理清發展思路,推動跨越成長,從而培育和孵化出一批國家級、甚至世界級企業,為大慶轉型提供動力引擎。
「創新發展助推工程」主要包括三大任務,首先是對百家企業的問卷調研和資料收集,並撰寫出企業現狀調查分析報告,以便對企業現狀有全面的了解;在前期調研與深入訪談的基礎上,對發展戰略和商業模式提出建議,最後在前期調查、分析、策劃與諮詢的基礎上,總結出高新區支持重點企業發展的建議。這三大任務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2011年10月10日,雙十節,一個十全十美的好日子。這一天,清晨的陽光格外明媚,透過高大明淨的玻璃牆,溫暖地灑落在大慶規劃展館的廊道里。走廊里人頭攢動、氣氛熱烈。這一天由高新區精心挑選的100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的老總或主要負責人齊聚於此,共同參加「高新區100家重點企業創新發展助推計劃」啟動儀式。這也許將是新一輪大會戰的發號令。
這是一次新的大會戰。
工作室和長城所都給予高度重視,長城所由王德祿所長親自督戰,派出骨幹隊伍,駐紮大慶;工作室則由北京戰略策劃中心總經理任國剛領銜,全員上陣。工作室一直將「創新引領、手工打造、量身定製」作為自己的特色與核心競爭力。與一些公司「流水線工作」的做法不同,每個企業都由總經理親自走訪、交流,力求現場溝通,當場解決。時間安排非常緊湊,訪談密集,行業各異、又要求現場解決問題,因此既是一次體能的考驗,又是一次思想的狂飆。課題組苦中作樂,將其笑稱為「諮詢旋風」。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策劃旋風也往往開始得波瀾不驚。開頭無非是簡單介紹公司的發展情況、未來發展戰略以及希望高新區給予什麼支持。由於很多企業對工作室不太熟,所以一開始要麼比較拘謹,要麼有所保留,但戲劇性的轉折一般會在半個小時後出現。高手對決,見招拆招,越是深入,越是精彩,企業老總或靜聽沉思、或豁然開朗、或熱血沸騰。
且看幾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