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現實之間
2024-10-11 02:43:10
作者: 王志綱工作室
說起歷史來,洛陽竟然比十三朝古都的西安還要久遠。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之始,洛陽成為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朝代的都城,可謂 「千年帝都 」、「百代帝王城」,是中國古都中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依託歷史文化資源,以節事、論壇等活動為手段吸引眼球、聚集人氣、塑造形象、積累口碑,是許多城市必不可少的基本運作手段,洛陽也不例外,運作了很多年的河洛文化節和牡丹花會已經成為洛陽城市的標誌性節事活動,而洛陽的旅遊最最主要的旺季,就是每年四月牡丹花開的時候。所謂「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並非浪得虛名——「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數據顯示,牡丹花會對洛陽旅遊貢獻率幾乎占到40%。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相同,觀光旅遊的性質明顯,既沒有普遍均衡帶動洛陽旅遊發展,也難以對帝都文化品牌形成強力支撐,更未形成國際影響力。
洛陽旅遊的其他主力產品包括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黃河小浪底等也都是典型的觀光旅遊產品,休閒度假對於洛陽而言,路途尚遠。當麗江已經是國際高端度假酒店雲集的時候,在洛陽還難以發現國際酒店品牌的蹤影,麗江多個高爾夫球場早已運作多年,洛陽還沒有一個標準球場。最簡單同時也可能是最典型的遊客在洛陽的消費行為模式是:龍門石窟一小時,白馬寺半小時,然後就可以趕去鄭州了。遊客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洛陽成了留不住客的通風口。
洛陽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蹟眾多、名人名家數不勝數,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但是,眾多資源並未成為旅遊產品,已有的產品無論內涵、能級還是規模,都不足以代表國際旅遊之潮流所趨,不足以形成聚合輻射力。
洛陽人對此有清晰的認識,時任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的郭洪昌先生認為,洛陽有什麼?第一個歷史厚重——文明史5000多年,城市史4000多年,建都史1500多年,十三代王朝;第二個文化厚重。第三是工業和科技厚重。洛陽幾千年的歷史,是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洛陽旅遊的問題很多,人均滯留天數最低1.5,人均消費496元,入境遊客少,相當於西安二分之一;數量很多,景點,深度,質量不夠;景點很多,滯留很短;歷史遺存很多,開發不夠;總體策劃規劃還不到位。旅遊資源的多樣性上,洛陽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從發展的眼光看,還有很多的空間,潛力很大。
簡而言之,洛陽的文化旅遊發展態勢,可以說是:千年風流載於書本之中、五都輝煌藏於黃土之下,可閱讀者眾,可觀覽者寡,可體驗者尚無。既缺少展現千年帝都的城市形象區,也缺乏規模化的古都文化休閒體驗平台。這種狀況,與西安、成都、杭州乃至開封相較而言,都令人驚訝。這其中必有原委。
當我們策劃小組入駐洛陽的第一天就被帶到西工區考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留下的工業遺產建築群落時,我們仿佛頓悟了洛陽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遲滯的歷史性根源——城市定位與產業戰略的錯位。這有歷史原因,而歷史的包袱背到現在,才開始在思想意識上發生與時代融合的轉變。這種轉變也許晚了一些,但畢竟已經是可喜的開端。
時空倒轉,洛陽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的起起落落,可謂極具戲劇性,而且是大起大落,極盛之際是當時的國際化大都市,極衰之時則僅為人口數萬的小市鎮了。所以早在北宋,司馬光就感嘆道:「欲知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東周時期的周襄王二年(前650年),洛陽人口達到11.7萬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公元100年,城內居民達到51萬人。到了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強遷河洛百萬之民到關中地區,洛陽「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絕而無民」。 唐初洛陽僅有3000戶1.7萬人。武周時期,武則天從關中強制移民到洛,人口達到歷史最高峰,當在百萬以上。
1954年1月,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安排在洛陽西郊澗西區由蘇聯援建7個大型重工業:東方紅洛陽拖拉機廠、礦山機器廠、滾珠軸承廠、銅加工廠、柴油機廠、耐火材料廠、熱電廠;黃河冶煉廠。洛陽的歷史角色悄然發生重大改變,成為一座重要的新興重工業城市,而古都的背影,似乎漸行漸遠。在十二五規劃的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洛陽工業與研發的自豪:「2010年底,全市共有國家級各類研發機構16家,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4家、國家工程實驗室1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位居河南省前列。科技成果豐碩,五年共榮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1513 項,其中國家和省級獎168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7項,位居全省第一)」…….
洛陽是一個科技重鎮。但即便如此,在國家戰略層面的中原經濟區規劃中,鄭汴一體化的出台似乎暗示洛陽的邊緣化的危險。
洛陽,魂在何處?路在何方?
儘管「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口號也打了許多年,但是古都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卻一直是波瀾不驚。直到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戰略的提出,古都文化旅遊產業的振興才顯得空前的緊迫。
2011年5月14日,洛陽黨政辦公大樓21樓東會議室,洛陽市委書記毛萬春、市長郭洪昌、副書記魏小東等一干領導與應邀從西安「戰場」過來的王志綱匯聚一堂。此前,魏副書記已經專程到北京與王志綱進行過溝通。
洛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毛萬春同志對洛陽如何發展有深刻的認識。他認為洛陽目前的城市發展目標是:富民強市。洛陽到底怎麼著力,最根本的是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把機制轉換成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動力,該成為市場經濟主體的,必須成為市場經濟主體,黨委政府主要的任務,就是打通有關環節。
第二個問題,就是發展方式的轉變,主要是產業結構調整。最大的結構調整就是經濟的轉型,就是由原來的231變成321。所以提出打造國際旅遊文化名城這樣一個戰略目標。「國際旅遊文化名城」決不僅僅是單從旅遊單方面來說,而是洛陽整體經濟轉型的一個方向性定位。以此把三產做大,帶二產,帶一產。同時讓二產為三產服務,讓一產也能成為三產的支撐,三篇文章一起做。其次是搞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
第三是觀光、旅遊、休閒度假、體驗結合起來。如果整個區域一產、二產、三產都能夠旅遊的話,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必然高。旅遊決不僅僅是經濟活動,它既是經濟的一種提升,在某種意義上它也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環境軟實力和環境硬實力相輔相成。
為此,洛陽提出了自己的發展策略:文化為魂,水係為韻,牡丹為媒,產城融合:
首先是文化為魂。洛陽最大的優勢和特色是文化。河洛文化是根。河出圖、洛出書,伏羲八卦等,意義非凡。在唐以前,中國文明就是以洛陽和西安為魂的。一段是西安,一段是洛陽。真正從文化這個角度,西安和洛陽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文化中國的縮影。在文化上,在產業上,洛陽和西安完全可以一起共享。資源共享、產業互動,集合優勢就出來了。
其次是水係為韻。中西部一般缺水,但是洛陽不僅是五湖匯聚,還有五水匯洛。伊水、洛水、瀍水、澗水和黃河。黃河小浪底,我們要在明年把水引到澗河,這樣洛陽就不比任何一個水城差。文化與水緊密相連,洛陽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很有韻味的北方水城。
第三,牡丹為媒。武則天時期就把牡丹作為國花,「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改革開放以後,洛陽已經召開了29屆牡丹花會了,升級為國家級節事活動。通過牡丹這個媒介,把田園生態城市真正打造好。
第四點產城融合。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最後的落腳點是城。城市建設必須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目標是生態宜居,還要宜游、宜購、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