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94 東珠朝珠 清朝皇家專屬的朝珠

094 東珠朝珠 清朝皇家專屬的朝珠

2024-10-11 02:31:33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清順治(公元1644—1661年)

  尺寸:大圈長137厘米

  館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撰稿人:弓羽臣

  在清宮劇中,我們經常看到皇帝、后妃及官員的胸前佩戴著一串珠子,那就是「朝珠」。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只有在特定場合才會被使用。有一種朝珠被稱為「東珠朝珠」,「東珠」是清朝皇家使用的一種最高等級的珍珠。今天我要為您分享的這件,就是清順治東珠朝珠。

  首先,這件朝珠主要分為兩部分:由108顆大型東珠穿成的長為137厘米的大圈,數字「108」正好是一年12個月、24節氣和72候的總和;大圈上有「三短一長」四個穗子。三個短穗子和大圈都是垂於胸前,一個長穗子垂於後背。

  在白花花一片的東珠里,有4個顯眼的大紅珊瑚珠,被稱為「結珠」。結珠將108顆東珠分隔成四等份,象徵著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正上方的結珠連著長穗子,長穗子上綠松石「佛頭」用黃絛帶繫著一個又大又亮的嵌金鑲貓眼石,名為「背雲」,象徵著「一元復始」。背雲兩側為兩個蝙蝠形的紅珊瑚,寓意為福。兩邊的三個短穗子被稱為「紀念」,每串有10顆綠松石,代表著一個月30天。

  這串朝珠的108顆大東珠中,有4顆紅珊瑚結珠、1個綠松石佛頭、1個貓眼石背雲、兩個紅珊瑚蝙蝠、30個綠松石紀念、8顆青金石、4個紅寶石墜角、7個小東珠,總共有165個種類。

  

  項鍊可不只是為了美

  這種項鍊,或稱配飾,幾乎與人類的歷史同歲。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古人類就把獸牙、石頭、牙齒等穿起來戴在脖子上。最早的項鍊可能沒有裝飾功能,只有統計的作用。直到新石器時代,工藝進步後,古人對項鍊的加工水平也有了提高。隨著圖騰崇拜的出現,項鍊作為裝飾品的屬性也逐漸顯現出來。先民們認為脖子是生命的中樞,必須用一些東西進行保護,這些東西則大多是圖騰的一部分,借用神靈之力護佑自身的周全。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私有制催化了階級的誕生,而階級意味著特權,特權則意味著最高級的生產力,最先進的工藝,以及最稀有的材料。項鍊的原料從獸骨、石頭等,發展為玉石、松石、瑪瑙等稀有材料。人類用200萬年時間完成了原始技術的積累,還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制度——禮制。項鍊便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種重要性直接體現在工藝的進步,產量的增加和制度的完善方面。其中山西博物院的鎮院之寶晉侯夫人玉組佩數量高達204件,長度達1.58米,人在佩戴之後,甚至無法正常走路。

  在博物館珍藏的先秦時期的玉質項鍊數不勝數,但是珍珠的數量不多。因為珍珠屬於有機物,通常都會在土壤中消解於無形,極難保存。

  源遠流長的珍珠

  現存最早的關於珍珠的記載,來自戰國典籍《尚書·禹貢·徐州》記載夏禹時期「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嬪珠」,意思是徐州的四大特產:「羽山之谷中有羽毛五彩的雉鳥,嶧山南面的特產桐木,泗水邊上可以做磬的石頭,以及淮水盛產蚌珠和魚。」其中「淮夷嬪珠」的記載,說明中國早在4000年前的夏禹時代就已經開始了採珠的歷史。

  除此之外,先秦典籍《詩經》《山海經》《爾雅》《周易》中也都記載了關於珍珠的內容。我們熟悉的成語「買櫝還珠」即出自戰國晚期思想家韓非子的記載,說明當時珍珠已不僅流行於宮廷之中。

  秦漢以前,我國的珍珠主要是淡水珍珠,西漢擴大疆域後,帝國的控制範圍直達南方海邊。當時廣西合浦優良的海水珍珠已登上歷史的舞台。在《後漢書·循吏傳·孟嘗》中有記載:漢代合浦太守太貪心,由於過度開採珠貝,導致它們逐漸往交趾(今越南)轉移。失去支柱產業的合浦並不產糧食,民眾被餓死。而新任太守孟嘗革除積弊,在不到一年時間裡,珠貝又重新回到了合浦,這裡又逐漸繁榮起來。成語「珠還合浦」即源於此。

  從西漢到明代,合浦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珍珠產地,持續了1600年。由於過度捕撈,1000多年間合浦的珠貝分別在唐朝天寶年間、明朝嘉靖和天啟年間發生了三次遷移。從此合浦的珍珠產量一蹶不振,直到解放後才在周總理的指示下重新發展養殖珍珠業,恢復產量。

  明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記載:「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這裡西珠指的是通過陸路或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歐洲珍珠,東珠為日本珍珠。而南珠正是合浦珍珠,直到今日,合浦珍珠仍被稱為南珠。

  何為「東珠」

  不過,本文的主角「東珠朝珠」卻並不是日本的舶來品。明代,和田玉的產地不在控制範圍內,其中有明一代的玉器品質普遍較差。傳統玉器質量下降後,人們為了維持尊貴的身份,南珠自然成為一個很好的選擇。《明史》記載萬曆皇帝對南珠的攫取程度「金取於滇,不足不止;珠取於海,不罄不止;錦綺取於吳越,不極奇巧不止」。

  天啟年間合浦的珠貝最後一次逃亡後,南珠從此便難得。清朝入主中原後在合浦數次采撈,收效甚微。於是,他們把目光轉向了老家東北的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鴨綠江等流域的野生珍珠,它們質地圓潤碩大,色澤晶瑩剔透,成為南珠最好的替代品,清人稱之為「東珠」。這自然與明人屈大均定義的東珠不是一回事。

  東珠並非清代才出名,早在北宋宋神宗時期,已經「朝貴已重尚之,謂之北珠」。南宋蔡滫《鐵圍山叢談》中記載:「徑寸者價值二三百萬。」

  皇家專屬物

  故宮太和殿只在重大的朝政典禮、御殿受賀、命將出征以及每年的元旦、冬至、萬壽三大節日的慶賀活動時開放,皇帝需要穿明黃色朝服,佩戴東珠朝珠接見大臣。東珠朝珠也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能夠佩戴。佩戴方式男女有別。比如清代大典時,皇帝只須佩戴一盤東珠朝珠,皇后則須同時佩戴三盤朝珠。《清史稿·輿服志》中記載:「皇后朝服朝珠三盤,東珠一,珊瑚二。」現存的清代皇后畫像,基本上是正面佩戴東珠朝珠,左右斜跨紅珊瑚朝珠。

  除了佩戴方式,清朝對東珠的采捕也有嚴格規定。順治七年(1650年),停止宗室派人於烏拉之處采捕東珠;康熙年間,禁止寧古塔居住的烏拉人采捕東珠;乾隆年間,在山海關設置關卡嚴查,根據獲取珠子的數量給予獎賞。東珠由此成為「非奉旨不准許人取」的朝廷專屬。

  不過康熙中期,東珠捕撈已達到相當大的規模。據記載,採珠時,水師營要備大船7艘,小船399艘;派人1237員,分為64隊;同時,還要準備鐵鍋359口,帳篷359架,一次要花費25000餘兩。早春是採珠季節,船隊分八路出發,在數百條支流中航行數千里,像梳頭髮一樣從頭捋到尾,常常是「易數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直到100年前,還能看到鋪滿沙灘的碎蚌殼,可見當年採珠的規模之盛。天然珍珠怎能禁得住如此規模的捕撈,加之東北地區天氣寒冷,珠貝的天然繁殖速度比不上南方溫暖的海水。在這樣過度的捕撈麵前,東珠必定會成為不可再生資源。

  雍正時期,已經「偶有所獲,顆粒甚小,多不堪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以後,還定額要求每年交珠944顆。咸豐年間,已無珠可采,只得「歇河」。

  如今,真正的東珠成為傳說。2010年香港蘇富比曾拍賣過一串清代的東珠朝珠,僅在10分鐘內就以6000萬元成交。雖然我們不希望國寶以任何形式出現在拍賣場上,但成交價讓我們最直接地了解到文物的經濟價值。

  我們通過項鍊的發展之久、東珠的採集之難以及皇家的威儀之盛,一起感受了東珠朝珠的文化價值,希望您有機會親自到故宮博物院看一看這件文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