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92 家誡碑 狀元家誡

092 家誡碑 狀元家誡

2024-10-11 02:31:27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清(公元1616—1911年)

  

  尺寸:長160厘米,高61.5厘米,厚9厘米

  發現地:江蘇省南通軍山東麓東奧山莊倚錦樓前庭院

  館藏地:南通博物苑

  供圖:南通博物苑

  主講人:陸苒苒

  中國人一向重視「家庭」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所以,素有「天下之本在家」之說。今天我將帶您了解南通博物苑創始人、晚清狀元、愛國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先生家廟前的一塊家誡碑。

  愛國企業家的典範之一——張謇

  張謇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從1895—1926年間,他創辦了實業、教育金融、慈善等多方面的企事業。正是他對南通的全方位經營,推動了南通的現代化進程,讓一個封閉落後的封建城鎮過渡到了具有現代化規模的新型資本主義城市,從而被經濟史學界稱為「南通模式」。

  1905年,為了輔助學校教育,普及科學知識,張謇創辦了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建苑初期,博物苑共占地2萬多平方米,藏品分天產、歷史、美術、教育四部,至1933年,文物藏品增至3605號。早期博物苑先後築建了中館、南館、北館作為主要展館,還在苑區內分別建有鳥室、獸室、溫室花房、風車、水塔、假山、水池、藤棚等園林設施,由此營造出高雅精緻又輕鬆閒適的氛圍。這種「館園結合」的獨特風格,體現了張謇建設中國特色博物館的辦館理念。

  張謇先生

  七位古人的誡子語錄

  「家誡」,又稱「家訓」,是一種用以訓導、警戒子孫行為的文體,也是社會倫理的規約。1921年8月,69歲的張謇漸漸感到暮年臨近,懷著對子孫的摯愛和期許,他挑選了數位古人的誡子語錄,作為《家誡》。這篇《家誡》被刻寫在了一塊石質屏風上,放置於東奧山莊倚錦樓前的庭院裡。而東奧山莊位於南通城南郊的軍山東麓,是張謇準備安度晚年的一座別墅。張謇希望自己的子孫在出入寓所的時候能夠看到家誡碑,並時刻對照古人的要求以自省,還希望子孫牢記「家誡」,傳承張氏家風,增進道德修養,進而繼承家業。

  張謇按時間順序輯錄了古代七位名人誡子的語錄,構成了具有張氏特色的《家誡》:首段以「禍福相依」的哲學思想統領全文,強調立誡的迫切性,是「誡」之綱;第二段寫修身養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誡」之基;其餘五段都是圍繞這個「根本」展開。綱舉目張,思路清晰,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文辭簡練,寓意深刻,耐人回味。《家誡》的全文如下:

  我之愛子孫猶之古人也,愛之而欲勉之以進德而繼業亦猶古人也。與其述己意,毋寧述古人,乃掇古誡子語,書庭之屏,俾出入寓目而加省,若先世言行之足資師法者,自有述訓在。

  董生有云:「吊者在門,賀者在閭。」言有憂則恐懼敬事,敬事則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賀者在門,吊者在閭。」言受福則驕奢,驕奢則禍至,故吊隨而來。

  ——漢·劉向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諸葛亮

  言思乃出,行詳乃動,皆用情實道理,違斯敗矣。

  ——魏·王修

  百世小人,知讀論語孝經,尚為人師,若能保書,終不為小人。諺曰:積財千萬,無過讀書。

  ——隋·顏之推

  凡門地高,可畏不可恃。立身行己,一事有失,則得罪重於他人。門高則驕心易生,族盛則為人所妒,懿行實才,人未信之,少有疵累,人皆擯之。

  ——唐·柳玭

  立心以忠信不欺為主本,行己以端莊清靜見操執,臨事以明敏果斷辨是非。

  ——宋·胡安國

  勿妄與人接,只是勤儉,循之而上,有無限好事,吾不敢言,而竊為汝願之,反之而下,有無限不好事,吾不欲言,而未免為汝憂之。

  ——朱熹

  民國十年辛酉八月

  張謇遴選《家誡》格言的初衷

  《家誡》選取的格言分別來自漢代的劉向、三國時期蜀漢的諸葛亮、三國時魏國的王修、隋代的顏之推、唐代的柳玭、宋代的胡安國以及朱熹。張謇為什麼遴選這七位古人的格言作為張氏家誡呢?這與張謇的育人理念、家事家境密切相關。

  其中第一條,是西漢著名經學家劉向的誡子警言。劉向引用董仲舒「吊者在門,賀者在閭」「賀者在門,吊者在閭」的名言,說明禍因福生、禍藏於福,禍福相互轉化的道理。他告誡兒子得志時不要驕傲,保持清醒,以免禍患。「吊者在門,賀者在閭」一句中,「吊」是慰問之意,「閭」是指里巷,鄉親。這句話意為家裡出了值得憂慮的事(鄉親上門來慰問),就會小心謹慎地做人做事,而小心謹慎地做人做事,就會有好的結果,福運便會隨之而至(鄉親接著前來祝賀)。「賀者有門,吊者在閭」這一句的意思則相反。

  張謇十分讚賞董仲舒與劉向關於禍福相互轉化的觀念,依他當時的社會地位、事業規模,他迫切希望張氏後人牢記古訓,並且以自身行為影響兒子。張孝若在《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里這樣敘述:「我父一生,無論在個人得意時不得意時,事業轟轟烈烈時困頓不堪時,他的心地意態總是一樣。就是碰到很大失意和棘手的事,也是處之泰然,不改常態。」

  張謇的這種常態,還表現在企業管理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際,正是大生紗廠最興旺之時,張謇給紗廠同人的通告就是一例:「……大凡失敗都在轟轟烈烈之時,今吾實業正在此時機。惟望吾實業諸君居安思危,持盈保泰;更須堅定守分,此鄙人所希望於諸君者,在長久之道也。」張謇說:「能至大冷不覺其冷,大暖不覺其暖之一境,即莊子所謂入水不濡,入火不熱者,便可以處世,便可以成事。」張謇還集莊子此語,做成濠南別業大廳的楹聯:「入水不濡,入火不爇,與子言孝,與父言慈。」這是他對家誡的強調與補充。[1]

  張謇把諸葛亮《誡子書》中的名言「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作為家誡,期望後世子孫能夠寧靜反省,修養自身。他還用了「積財千萬,無過讀書」的家訓,希望張氏後人懂得「讀書最為重要」的道理。

  張謇引用唐代柳玭的警言,完全是因為考慮到張氏當時已是名重天下的望族。張謇總結自古經驗教訓:門地高,驕心易生,得罪則重他人,行事不當,易招指責。所以,他認為後人更應該謙虛謹慎,行為端正。張謇不僅言之懇切,而且以身作則。

  清末時候,南通制定了一個違警規則:車轎夜間不點燈要被罰。有一天晚上,張謇坐轎進城時沒有點燈,警察就上前來問。轎夫因為自己抬的是張謇,就毫不顧忌地說:「您不認識他是誰?問什麼呀?」張謇在轎子裡聽到後,才知道自己忘記點燈,觸犯了規則。於是他立刻下轎,招呼點燈,併到警局照章領罰;同時,他問明了警察的姓名,嘉獎他恪盡職守,還給了賞錢。

  傳承流芳,生生不息

  《家誡》中提出的修身養德具有豐富的內涵,比如忠、信、仁、義、孝、惠、讓、敬等道德行為,強調了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這種責任意識和責任擔當在士大夫中得到了普遍認同,比如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提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齊家的目的,不只是整治自己的「小家」。因為家庭是個體向社會發展的第一個層級,個人齊家之後便自然地走向治國平天下的道路。張氏家誡中責任優先、義務優先等的價值觀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融通的一面,值得後人學習和借鑑。家誡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所反映的價值觀要優於西方的價值觀。

  張謇的《家誡》對子孫所產生的影響長久而深刻。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堪為楷模。1894年,張謇以一甲一名,考中甲午恩科狀元。然而,這年正是家國多事之秋,張謇父親張彭年病逝,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面臨日益嚴峻的民族危機,張謇心中救亡圖存的強烈願望陡然而增,他認為,「中國振興實業,其責任須在士大夫」「言思乃出,行詳乃動」D,張謇於是脫離官場,投身實業。

  張謇首先在南通唐閘規劃籌建大生紗廠,又歷經艱辛創辦了大生紗廠,產銷兩旺,聲譽日隆。隨後,張謇興辦了大生二廠、三廠、八廠,成為當時中國的棉紡大王,還開辦了鐵廠、油廠、麵廠、酒廠、印刷廠等30多個民生企業。

  另外,張謇還認為:「一國之強基於教育。」於是,他用實業所得,大力興辦普及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乃至大學教育。在南通,張謇興辦了中小學校370多所,各類職業學校10多所,還創辦了養老院、殘廢院等16個公益慈善機構。

  張謇的言傳身教給家人留下極好、極深的影響。他的兒子張孝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歸國後,便在南通創設自治會,希望以全民自治的模式經營南通。1923年,張孝若作為北洋政府所派專使,對法國、比利時、荷蘭、德國、奧地利、瑞士、義大利、英國、美國、日本10國進行實業考察,回國後被任命為駐智利國公使。1926年,他被任命為揚子江水道委員會會長。張謇逝世後,張孝若繼承先志,承擔起經營、建設南通的重任。張謇的兒媳陳石雲曾回憶說:「公公雖身處高位,平時卻總教育我們要刻苦勤儉,並以身作則,不該花的錢多一分也不花,但用於南通地方自治事業,特別是公益教育事業,即使花費數以萬計也毫不吝惜。」[2]張謇的後輩中曾湧現出一位烈士,他在解放戰爭中,冒著危險為地下黨開展各類活動提供掩護;改革開放後,他還積極地維護祖國的統一,回到家鄉設立助學金,以激勵南通學子。

  張謇的家誡誠如宅後濠河,源遠流長、滔滔不絕;又如堂前紫藤,根深葉茂、生生不息。在曾經生養他的江海大地之上,這份家誡更會傳承流芳,綿延年年。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