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明永樂青花枇杷綬帶鳥紋盤 古代中外絲綢之路的重要物證
2024-10-11 02:31:18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明永樂(公元1403—1424年)
尺寸:高9.7厘米,口徑50.5厘米,底徑34.8厘米
館藏地:天津博物館
主講人:楊旭
您好,今天我為您介紹的這件文物,是古代中外絲綢之路的重要物證,它見證了鄭和下西洋對世界貿易格局的影響,也深刻影響了中國本土瓷器的發展,它就是明永樂青花枇杷綬帶鳥紋盤。
這件大盤是一件碩大而精美的青花瓷,集美貌和工藝於一身。它的珍貴之處在於器形碩大,紋飾獨特,青色濃艷。從外形上來看,永樂時期的青花瓷普遍圓潤、靈巧、清秀,如此碩大的器形十分少見。這隻盤子口徑足有半米多,以當時的燒造工藝來講,燒造如此碩大而精美的器形也是非常難得。
紋必有意,意必吉祥
大盤的中心紋飾是一棵枇杷樹,樹上果實纍纍,一隻拖著長翎的綬帶鳥棲息枝頭,正在回頭啄食枇杷。這種鳥的羽毛相傳十分鮮艷亮麗,並且尾部羽毛的顏色非常像古代官吏在佩戴官印時所用的一種彩色絲帶,所以取名為「綬帶鳥」。恰巧「綬」與「長壽」一詞中的「壽」字諧音,「帶」與「世代」一詞中的「代」字諧音。枇杷是一種「備四時之氣」的佳果,生產於中國的南方,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之效,深受當時老百姓的喜愛,被稱為「吉祥之果」。我們現在感冒、咳嗽時的常用藥——川貝枇杷膏,就是從這種植物中萃取出來的。所以這種紋飾也寓意著四時吉祥,高官長壽。
大盤內壁還繪有折枝桃、石榴。桃代表著長壽,石榴寓意多子多孫。大盤的口沿處裝飾著纏枝蓮紋,又名「萬壽藤」,由於它的結構連綿不斷,所以又有著「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整件大盤上面的紋飾都蘊含著我國傳統的福壽文化。
中國古代器物的紋飾往往遵循著「紋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則。「吉祥如意」是人們經常使用的祝福語,代表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在生活中,人們常用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來表達對未來的祝福和祈盼。隨著時間的流逝,瓷器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吉祥紋飾,色彩搭配也更加繽紛。而以青花枇杷綬帶鳥紋盤為主題圖案的紋飾,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珍藏在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一件珍藏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最後一件珍藏在天津博物館。
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這件大盤色彩雅致凝重,光彩奪目。其所使用的顏料並非我國所產,而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明永樂時期,鄭和率領船隊將中國的瓷器、絲綢等帶到海外,同時帶回了各國的奇珍異寶和特產,其中就包括燒制青花瓷的上好鈷料——蘇麻離青。永樂、宣德兩朝的官窯瓷器胎質細膩、釉層瑩潤,由於使用了從西亞進口的優質繪瓷原料蘇麻離青,使得青花色澤更為濃艷,結晶斑深入胎骨。這種顏料含鐵量高、含錳量低,所以在適當火候的燒造下,才能讓瓷器呈現藍寶石般的光澤。正是這些特點使得永樂時期的青花瓷有別於其他朝代的青花瓷,因而也造就了一代名瓷。
天津博物館珍藏的這件大盤,是景德鎮官窯採用「蘇麻離青」鈷料燒制而成的;大盤的釉色濃淡變化自然,圖案生動寫實;青花與瓷胎的色澤對比強烈,從而襯托出瓷器瑩潤的質感。「蘇麻離青」這種青花色料發色明艷、呈色穩定,暈散現象更是新穎別致,儼然中國水墨畫中使用焦墨技法所創造的奇特效果。尤其是宣德時期的青花瓷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而被民間稱之為「青花之王」。在曹雪芹的《紅樓夢》中所描寫的「鬼臉青的花翁」,就是永樂、宣德時期蘇麻離青的青花瓷。
鄭和下西洋不僅帶來了新鮮的物產,還深刻地影響了沿線的貿易。他開闢了一條海上航線,從而推動了整個東西方的貿易活動;同時,通過貿易大發展促進了陶瓷的外銷。從大西洋沿岸各國出土的陶瓷標本來看,明代初期和中期的器物占了很大的比重。下西洋以前,銷售於海外的主要是龍泉青瓷和東南沿海一帶的仿龍泉製品,而青花瓷尚未被大規模地燒制和出售。下西洋以後,由於海路交通的拓展,使發展起來的制瓷業受到海外市場的刺激,大量的商人出海販賣瓷器;另一方面,明青花瓷在燒制時,使用了鄭和下西洋從東南亞地區帶回的「蘇麻離青」釉料,製品極為美觀、精緻。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生產,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並且以其胎、釉的精細,青花的濃艷,造型的多樣和紋飾的優美而負盛名,被稱為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
南京是鄭和下西洋船隊的首發地,當時船隊裝載的很大一部分貨物就是青花瓷器,而許多流傳海外的永樂、宣德官窯青花瓷器就是從這裡走向世界的。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生產的鼎盛時期,有「諸料悉精,青花最貴」的說法。因製作年代貼近,工藝方法因襲,永樂和宣德時期的青花瓷有很多相似之處。
永樂早期的官窯青花瓷使用國產料時,與洪武官窯青花瓷是難以區別的。永樂後期以及宣德年間在使用了鄭和下西洋從國外引進的「蘇麻離青」後,由於青料的含錳量少,因而燒成的青花不含紫、紅色,而呈現為純正的「寶石藍」色。同時,由於這種青料的含鐵量高,因而燒成後往往有黑鐵斑。永樂時期的青花瓷,瓷質潔白細膩,釉色深藍中帶黑,所用釉料富於發散性,燒成後青料滲透胎骨,生動靈活,不露絲毫筆痕,有的如紙上潑墨,畫意極濃。
明代的「海上瓷器之路」
中國的青花瓷普遍注重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結合。這件大盤遠比我們吃飯的盤子大得多,那麼,它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呢?說到它的用途,我們還要提到鄭和下西洋。作為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海上絲綢之路在明永樂時期也被稱作「瓷器之路」。鄭和通過這條海上通道將中國的瓷器帶到海外。在此之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大多以木質和竹製的器皿做食器,只有上流社會才用金屬器,但金屬器昂貴的造價使大眾難以承受。
無論是金屬器,還是竹木器,其實用性和耐用性都不及瓷器,當中國的瓷器漂洋過海到了國外,很快就成為當地人理想的飲食用具。無論是上層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對中國的瓷器十分喜愛。隨著瓷器貿易的不斷繁榮,中國的外銷瓷也通過不斷改進以迎合當地人的生活習慣。
這件大盤就是專為阿拉伯人所設計的。阿拉伯人有圍坐在一起吃手抓飯的習慣,這就需要大型的瓷質用具。天津博物館珍藏的這件青花大盤,從紋飾上來看具有典型的伊斯蘭風格,據說這件青花大盤極有可能是永樂皇帝為了贈給阿拉伯國家,而特意命景德鎮御窯廠燒制的禮物。在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瓷器中,除了宮廷用瓷外,還有很多是皇家禮品瓷,專門用於饋贈外國的王室貴族。由於永樂皇帝對瓷器工藝的要求很高,官窯的成品率很低,因此每一件存世的官窯瓷器都堪稱精品,而像本文所介紹的器形如此碩大的大盤更是鳳毛麟角。
鄭和七次下西洋向海外輸出大量中國瓷器的同時,又從國外找到了生產青花瓷的鈷料「蘇麻離青」,使宣德時期的青花瓷成為中國青花瓷之冠,官窯青花瓷器從此被宮廷所接受,景德鎮民窯青花瓷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種互動改變了「海上陶瓷之路」原來的格局,從此,青花瓷成為主流產品並走向世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國內陶瓷同樣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一枝獨秀,而許多古代的名窯因此退出了歷史舞台。如今,全世界各大博物館都收藏了大量明代青花瓷器珍品。在鄭和下西洋所到沿岸各國的古代遺址,都埋藏著大量的中國古陶瓷,這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歷史文化遺產。
經歷了數百年的歷史滄桑和沉浮之後,這樣一件形如16瓣蓮花的精美大盤是如何穿越戰火紛飛和朝代更迭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已經很難想像。我們只能安靜地面對著它,感受著先人的聰明和智慧所帶給我們的無限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