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87 九旒冕 唯一可見的古代冕冠實物

087 九旒冕 唯一可見的古代冕冠實物

2024-10-11 02:31:12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明(公元1368—1644年)

  尺寸:通高18厘米,長50厘米,寬30厘米

  出土地:山東省鄒城市魯荒王墓

  

  館藏地:山東博物館

  供圖:山東博物館

  撰稿及主講人:蔣彬

  在中華文明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傳統服飾逐漸沉澱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誌性符號,所謂:「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在中國古代服飾制度中,「冕服」是帝王最華美、隆重的禮服。冕服一般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舄等主體部分,以及敝屣、綬、佩等其他配件。今天我為您介紹的正是一件跟服飾和禮制有關的文物,它就是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九旒冕。

  冕是一種戴在頭部的冠,其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那時人們在接觸自然的過程中,觀察日月星象,模仿鳥獸冠角,創製了冕冠來裝飾自己。隨著文明的進步,冕逐漸成為古人在祭拜天地、祖先以及舉行其他重大典禮時佩戴的禮冠,與禮制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古代在祭祀時著冕服始於商代,至西周時期形成規定,歷朝歷代雖有演變,但都有各自的嚴格規定。不僅如此,在這些有資格使用冕的人群中,因其地位高下,所佩戴的冕的形制也不相同。

  旒就是一種體現冕冠等級差別的存在。旒指的是冕前後下垂的串珠,數量不同,含義也不同。一般來說,地位最高的帝王是十二旒,諸侯是九旒,上大夫是七旒,下大夫是五旒。顧名思義,今天為您介紹的這件九旒冕就是有九旒的冕冠。

  冕冠飾件的象徵意義

  這件九旒冕通高18厘米,長50厘米,寬30厘米,為藤篾編制,表面敷羅絹黑漆以示莊重,鑲以金圈、金邊以示高貴。冠的兩側有梅花金穿,中間貫一金簪。冕冠一般包括冕板、旒、充耳等,冕服是禮制的產物,所以冕冠中的每個飾件都有不同的象徵意義,都蘊含著傳統的宇宙觀、道德觀和傳統文化的理念。

  通高18厘米,長50厘米,寬30厘米,為藤篾編制,表面敷羅絹黑漆以示莊重,鑲以金圈、金邊以示高貴。前後各垂9道旒,每道旒上有9顆五彩玉珠,共計162顆。

  冕冠頂部覆蓋的長形木板稱為「冕板」。冕板又稱為「延」,一般會用細緻的布帛包裹,板的形狀前圓後方、前低後高。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寓意著天子是奉上天旨意來治理天下的;前低後高,呈俯伏之狀,象徵皇帝有謙恭的美德,能傾聽民意,關懷天下百姓。

  冕板前後有垂旒,前後各垂9道旒,每道旒上有9顆五彩玉珠,共計162顆。這些下垂的旒,除了表明佩戴者的身份,更重要的是遮擋住佩戴者的視線,使其目不斜視,不視非、不視邪,我們現在常說的成語「視而不見」就是由此而來。

  另外,在兩耳的位置還各垂一段絲繩,絲繩垂至耳邊,末端繫著一塊兒青玉,好像用這塊玉塞住了耳朵,因此被叫作「充耳」。佩戴這種玉石的目的是「止聽」,也就是提醒佩戴者切勿輕信讒言,這就是所謂的「充耳不聞」的由來。以上種種都有規勸人君不尊大、不聽讒,明是非、求大德而不記小過等意思。

  九旒冕的主人

  那麼,這件九旒冕的主人究竟是誰呢?這就要從它的出土地說起。在山東省鄒城市東北的九龍山南麓,有一片總面積約92萬平方米的陵區。九龍山是一座連綿的群山,有連峰九座,由南而北入曲阜境內,蜿蜒如龍,故名九龍山。整個陵園從選址、設計到建造,都有一套完整的規劃,是經過精心選擇和構築的。陵園南面是一片沃野,與朱山遙遙相對;東有臥虎山,西有玉皇山,陵園前面為白馬二泉,應是白馬河源頭。整個陵區居高臨下,向陽瀕水,四望山川拱衛,藏風聚氣,頗具王家氣派。

  1970—1971年,由山東博物館主持對該墓葬進行了一年多的考古發掘。隨著這座地下宮殿的緩緩開啟,千餘件文物得以展露真顏。出土了包括冠冕佩飾、家具服裝、筆墨紙硯、琴棋書畫、彩繪木俑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其中就包括這件九旒冕。

  從這些文物中,我們得知墓主人是朱檀,生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生母為郭寧妃,深受朱元璋寵愛,曾攝六宮事務。朱檀出生兩月後即被封為「魯王」,自幼聰慧過人,博學多識,琴棋書畫無不精通,因而備受父親朱元璋的喜愛。他15歲時就藩山東兗州,然而在此之後便沉溺於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中,並一心追求長生不老,終日焚香誦經、燒煉「仙丹」,終致毒發傷目,最後病入膏肓、百醫無效,在19歲時便去世了。朱元璋得知後,認為他的行為十分荒唐,因此賜其諡號「荒王」。自朱檀開始,魯王共傳10代13王,前後延續達283年,貫穿整個明代。

  朱檀年少早逝,其王陵的營建在明代親王中應屬首例,其陵墓的建築布局、形式、規制等,為明代前期王陵建制提供了完整的實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其墓葬中的許多隨葬品,具有明顯的元末明初的時代特徵,是明代「藩王級」文物的最早代表,為研究明初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因此被稱為「大明第一王墓」。

  在魯荒王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冠冕服飾,九旒冕便是其中一件。墓中還出土了九縫皮弁、烏紗折上巾和交領、盤領織金龍袍數件。從出土的大量隨葬品可以看出朱元璋對這個兒子的喜愛。《明史·輿服志》中記載皇帝、太子、親王之禮服和常服上都繡紋有龍紋。魯荒王朱檀薨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而明代輿服制度則是洪武元年(1368年)、二十六年(1393年)、永樂三年(1405年)分別定製完善,因此其隨葬的生前之服的衣紋、服色與制度不甚相合,但已初具規模。

  從遼、金時期開始,佩戴冕成了皇室特權。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服飾制度做了重新規定,在周代規定的六冕制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簡化,只保留了其中的袞冕。明代冕服的使用僅限於皇帝、太子、親王、郡王及其世子。明代禮制規定:皇帝用冕前後各12道旒,每道旒上有紅、黃、青、白、黑共12顆玉珠,太子和親王只能用9旒、9珠。山東博物館珍藏的這件九旒冕的主人朱檀是分封到山東的親王,使用9旒、9珠是符合當時禮制規定的,九旒冕的等級正與他的身份相匹配。

  歷朝各代,都以冕服為最高禮儀之物。朱元璋做了皇帝後,更是強調「復漢官之威儀」。朱氏王朝持續了276年,冕冠和冕服的崇高地位也保持了276年,直到愛新覺羅氏入主中原,冕服制度才被廢止。全國只有兩件冕冠文物,其中一件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民國初年袁世凱登基稱帝時穿的一套仿古冕服中的冕冠;另一件就是現藏於山東博物館,魯荒王墓出土的600多年前的明初親王冕冠,也是唯一存世的古代冕冠實物,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與歷史價值。

  從遠古聖人到歷代帝王,無一例外都把冕當作身份地位的象徵,正所謂「輿服藏瑞氣,旒冕配聖王」。而山東博物館珍藏的這件九旒冕作為唯一可見的冕冠實物,顯得彌足珍貴。

  參考文獻

  a 楊波,王斌主編. 走進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M]. 山東:青島出版社,2011年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