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公元1127—1279年)
2024-10-11 02:30:33
作者: 劉鈺婷 等
073 朱漆戧金蓮瓣式人物花卉紋奩 古代女子精緻的化妝盒
國寶小檔案
年代: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尺寸:通高21.3厘米,直徑19.2厘米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出土地:1978年江蘇常州武進區村前蔣塘南宋墓出土
館藏地:常州博物館
供圖:常州博物館
主講人:姚眉清
今天我要為您介紹一件漆器,它就是出土於常州武進南宋時期的朱漆戧金蓮瓣式人物花卉紋奩。它的名字很長,但準確描述了特徵,其中最後一個字為「奩」。奩,即古代女子的梳妝盒,用來盛放梳妝用品。早在戰國時期,奩就已經開始流行了,一直延續到明清,其功能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細化。南宋流行這種筒狀的多層奩,既節省空間,又方便攜帶。
漆奩的設計及用途
這件漆奩通高21.3厘米,直徑19.2厘米,整體為12棱蓮瓣筒狀造型,由蓋、盤、中、底四部分扣合而成。宋人酷愛蓮花,北宋周敦頤《愛蓮說》一文中那句「出淤泥而不染」不知戳中了多少風雅名士的內心,這種喜好也體現在這件漆奩的12瓣蓮花形奩體的設計上。
打開以後,整個奩內一共三層,滿滿當當。第一層是一面菱邊形的銅鏡,第二層裝著木梳、竹篦、竹剔子、漆制的粉盒,底層放著錫制的胭脂罐,還有陶瓷的香盒。和現代女性的那些瓶瓶罐罐差不多。
宋代女性非常注重儀表修飾,化妝品及工具門類豐富,品種繁多。說起來,她們的化妝技術在當時還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臉上美白遮瑕用的是鉛粉,早晚護膚用的是面膏。當時甚至還出現了一款孫仙少女膏,化水洗面,可保持肌膚水嫩,也就是古代的洗面奶。眉毛天天畫,還在書上總結出了各種眉形。唇部主要用的是胭脂,胭脂既能塗臉也能點唇,放罐子裡,用手指直接蘸取,也有色號:胭脂就是現在的血紅色,硃砂是正紅色,檀色接近豆沙紅色。
打開以後,整個奩內一共三層,滿滿當當。第一層是一面菱邊形的銅鏡,第二層裝著木梳、竹篦、竹剔子、漆制的粉盒,底層放著錫制的胭脂罐,還有陶瓷的香盒。
蓋面中央戧刻有一幅「仕女消夏圖」,花園內山石嶙峋,柳蔭扶疏。
漆奩的製作工藝
整個奩為木胎,外髹朱漆,細勾戧金。漆器的胎體一般是木頭的,也有金屬或者陶的,但木胎用得最早,也用得最多。然後在胎體外面塗漆,不是現代用的化學漆,而是純天然、無毒無害的大漆,是在漆樹上採到的天然汁液。割漆的時候,要用特定的刀片劃開樹皮,用樹葉引流,再一滴一滴地採集到木桶里。漆的產量極低,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產漆量只有250克,所以采漆的工作非常辛苦。老話說「百里千刀一兩漆」,也就是說一個漆農要跑百里、割千刀之後,才只能獲得一兩漆。因此漆的價格十分昂貴,是不折不扣的貴族奢侈品。
剛採下來的漆叫「生漆」,加工之後才是真正的「大漆」。一斤大漆需要消耗三斤生漆,首先要熬製,經過加溫、不斷攪拌,除去生漆里的水分和雜質,使它快速氧化,並轉變成透亮的棕紅色熟漆;熬好之後,要用細密的紗布反覆過濾,最後得到絲滑如綢緞的大漆。大漆被稱為「塗料之王」,能防腐、防酸鹼、防蛀、防潮,還能讓漆器在地下歷經數千年不褪色、不腐朽。這件漆奩所用朱漆的配料里,還加入了硃砂和桐油。
這件漆奩的主要顏色是朱紅色和金黃色,其中金黃色就是戧金部分所呈現的顏色。戧金是中國古代髹漆工藝的一種裝飾技法:首先在朱色的漆地上,用針或刀尖鏤刻出纖細的花紋,花紋之內再填漆;然後將金箔貼上去,使金箔附著在鏤刻的線紋中,這樣所有刻畫的線條輪廓都金黃燦爛、經久不衰。
戧金工藝最遲出現於西漢中期,然而漢朝至唐五代時期並沒有得到完善的發展,在歷代實物資料中也很少見到戧金漆器,所以人們普遍認為戧金工藝是從元代至明代才真正發展成熟的。所以我館的這件南宋戧金漆器意義重大,它將戧金工藝的成熟期至少提前至南宋時期,也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戧金漆器中製作時間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漆制工藝品之一。
另外,這件漆奩還運用了銀扣的裝飾技法。每層的口沿處鑲包銀圈,一共六道銀扣,既有加固器身的作用,又增強了美觀性。
漆奩上的圖案
這件漆奩的器身上,在12棱間戧刻的折枝花卉,包括蓮花、牡丹、梅花、山茶等六組。蓋面中央戧刻有一幅「仕女消夏圖」,花園內山石嶙峋,柳蔭扶疏。方格的花徑上立著仕女、童僕三人,二主一仆。二主衣著華麗,梳著高高的髮髻,外穿花羅直領對襟衫,長裙拖至地面,一人手持摺扇,一人懷抱團扇,兩人挽著手,腦袋湊在一處,輕聲細語地說著閨閣趣事。小丫鬟捧著一個膽瓶,隨侍在旁,似乎在等候主人採花插瓶。樹下設有坐墩,坐墩下方栽著兩叢花草。
圖中仕女穿的直領對襟衫,是宋代仕女的常服,紋飾華麗,整體較為束身。上衣不綴扣子,直領,兩邊衣襟是分開的,在當時稱為「不制衿」,「衿」意為交領。這種衣著樣式始於宣和末年,當時外患頻頻,直領服飾的流行,與契丹、女真婦女的直領風俗不無關係。
方格的花徑上立著仕女、童僕三人,二主一仆。二主衣著華麗,梳著高高的髮髻,外穿花羅直領對襟衫,長裙拖至地面,一人手持摺扇,一人懷抱團扇,兩人挽著手,腦袋湊在一處,輕聲細語地說著閨閣趣事。小丫鬟捧著一個膽瓶,隨侍在旁,似乎在等候主人採花插瓶。
仕女手中所持的摺扇,又稱「聚頭扇」。收則摺疊,用則撒開。在此之前,人們一直以為摺扇是明代從朝鮮傳入中國的,這件漆奩卻讓我們知道,其實早在宋代,中國就開始使用摺扇了。摺扇在宋代並不流行,雖然有專門經營的鋪子,但售賣點少,價格又高昂。直到明代,摺扇的扇面開始用於書畫裝飾,成為新的藝術載體,當時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在扇面上題字、作畫、賦詩,相互品評、贈送。在這股流行之風的帶動下,摺扇成為文人的標配,隨身攜帶,隨時把玩,不論春夏秋冬,都要使用摺扇以顯示自己的風度。這樣一來,摺扇不再是純粹用來扇風的日常用具,而成為一件展示風雅與品位的時尚單品。不過,這件南宋漆奩上的摺扇,還是用於扇風的招涼物,是少數江南仕女的閨中物品。
圖中另一位仕女手上的團扇起源於中國,最初是帝王外出巡視時用於遮陽、擋風、避沙的,西漢以後開始用來扇風。仕女們持扇而立,儀態嫻雅文靜。
柳樹下有一坐墩,用藤條編織而成,側面為七個依次相連的藤圈,自然形成七處開光。墩上放著坐墊,底部有矮足支撐。坐墩是一種坐具,伴隨著高坐起居方式的發展日益流行。古人在起居制度上有一個轉變的過程,殷商時期一般席地而坐;漢代盛行坐床、榻;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漢人和漢化的少數民族仍堅持跪坐,部分名士改為蹲踞;唐五代時期是跪坐、盤腿坐和垂足坐並行;一直到兩宋,垂足高坐的習慣才成為主流並延續至今,人們也算是徹底解放了雙腿。
坐姿改變了,坐具也要與時俱進,於是坐墩應運而生。因為坐墩材質輕便,多是藤條做的,所以挪動方便,既可用於室內,也可用於室外,供人在遊園賞玩時就坐、休息。此處雖是蓋面上一個很小的局部,卻為我國研究宋代家具的使用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我們再看小丫鬟手捧的膽瓶,長頸圓腹,略似垂膽,是插花時所用的。宋代流行插花,與點茶、焚香、掛畫並稱「生活四藝」。其實在宋代以前也有插花藝術,但一般只流行於宮廷和貴族家庭,或表現為佛堂供花。到了宋代,插花才真正實現了日常化、大眾化,成為整個社會生活的時尚,深入尋常百姓家。那時候的人們家家戶戶都愛插花,在家裡擺一瓶插好的鮮花來點綴生活,既反映了宋人對於雅致生活的追求,也展現了老百姓生活的富庶和安逸。
漆奩的製作者
看完蓋面之後,我們再來看蓋的內側,用朱漆書寫了10字銘文「溫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銘文中「溫州新河」是地名,指的是溫州城內的一處街巷,「金念五郎」是工匠的名稱,「上牢」意為上等、牢固。這句話類似現代的商標GG,說明那時的商人已經有了宣傳意識,懂得品牌推廣。他們把自家商號寫在漆器的蓋子裡,還要夸一下品質,也是出於對自己技藝的自信。
我們從蓋面上所戧刻的圖就能看出,工匠五郎的髹漆技藝十分高超,人物描摹得細膩生動,場景的細節也處理得很到位。雖然是一個世俗題材,但呈現了宋代器物一種普遍的典雅秀麗的特點。
漆器的發展
這種以漆為紙、以刀為筆、以金箔為墨的戧金技法在元朝時傳入日本,日本以漆為名,其英文名「Japan」便有漆器之意。但我們知道,漆器源於中國,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原始漆器,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並使用漆、發明漆器、創造漆藝術的國家。那為什麼中國發明了漆器,「Japan」卻被日本當成了英文名?究其原因,倒不是中國漆器不如日本,只是中國的瓷器做得實在太好了,搶了漆器的風頭,所以中國的英文名叫「China」,也有瓷器的意思。
宋代是漆器發展的高潮,文獻中對這一時期的漆器多有稱道,但傳世品卻不多,而存世的宋代戧金漆器更是鳳毛麟角,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件漆奩便是其中最為精美的。
漆奩的主人
如此精美的漆器,它的主人到底是誰呢?目前尚無定論,但已有推測。與漆奩同墓出土的「中興復古」香餅,出自皇家禁苑,所以漆奩的所有者不會是一般的官僚貴婦。再結合其他資料,專家推測這位女主人極有可能是南宋毗陵郡公薛極的家屬。薛極是常州武進人,官至副相,身份顯赫,地位崇高。
這件漆奩長伴主人近800年,終於在1976年重見天日,受到文物專家的廣泛關注,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將它評定為一級甲等文物,也就是貨真價實的「國寶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