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西夏(公元1038—1227年)

西夏(公元1038—1227年)

2024-10-11 02:30:16 作者: 劉鈺婷 等

  067 鎏金銅牛 西夏陵的神秘文物

  國寶小檔案

  年代:西夏(公元1038—1227年)

  尺寸:全長1.2米,重188公斤

  出土地: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西郊賀蘭山東麓西夏陵第177號陪葬墓

  館藏地: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

  供圖: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

  主講人:周文訸

  您好,今天為您介紹一件出自神秘的西夏陵的文物,它身形巨大、工藝精湛、身世傳奇,它就是「鎏金銅牛」。

  這件銅牛全長1.2米,重188公斤,銅鑄空心,外表鎏金,全身散發著柔和的金光,造型非常生動、逼真。銅牛四肢有力,呈內屈跪臥姿;牛首高昂,雙角彎曲,雙耳呈橢圓狀直立;牛的眼睛圓睜且外凸,鼻子微微上翹,目光炯炯有神;牛頸部的肌肉線條非常清晰,皮膚下面有一根脊椎骨,從頸部延伸到尾部。

  本書首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這件大型金屬鑄造品集鎏金、拋光等工藝於一身,真正達到了以形傳神、神形兼備的境界。它也因高超的金屬鑄造水平和冶煉技術,而被定為國寶級文物。那麼,它是在哪裡發現的?又有什麼用途呢?這就要提到我們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一張著名的旅遊名片——西夏陵。

  鎏金銅牛的出土

  位於我國西北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歷史悠久,自古就是多民族生息繁衍之地。1038年,以党項族為主體的西夏建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銀川市),1227年,西夏被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大軍所滅,歷時189年,傳主10位。在近200年的歷史長河中,西夏曾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以及別具一格的文化體系,而西夏陵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西夏陵是西夏曆代統治者的陵寢,位於銀川西郊賀蘭山東麓的洪積扇地帶,東距銀川約25公里,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11公里,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現有陵寢9座,統治者及其親族重臣的陪葬墓200多座,其規模與北京明十三陵和河南鞏縣宋陵大體相當。明代安塞王朱秩炅的《古冢謠》形象地描繪了當時西夏陵的情景:「賀蘭山下古冢稠,高下猶如浮水漚。道逢古老向我告,雲是昔年王與侯。」

  當時跟銅牛一起出土的還有一件大石馬,是西夏文物中分量最重、體形最大的一件。

  西夏陵的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自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從未停止過。寧夏博物館的這件「鎏金銅牛」就在西夏陵的177號陪葬墓中被發現。當時跟銅牛一起出土的還有一件大石馬,長130厘米、寬38厘米、高70厘米、重355公斤,是西夏文物中分量最重、體形最大的一件。石馬是用一整塊白砂石採用通體圓雕的手法雕成的,馬頭稍垂,頸部彎曲,比例勻稱;馬鬃整齊流暢地披散在脖子上,層次豐富,線條舒展,充分顯示出真實、生動、質樸的西夏馬形象。它是西夏石刻藝術中的精品,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銅牛、石馬在同一陪葬墓的甬道內被發現,但馬頭沖外、牛頭沖內,呈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這種葬式充分體現了西夏人「馬出則征戰,牛入則耕作」的社會風尚,也是他們遊牧和農耕密切結合的見證。

  說起這兩件文物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77年,寧夏考古工作者對西夏陵第177號陪葬墓進行了正式發掘。伴隨著寒冬的到來,考古工作也接近尾聲,但是在這座已經被盜掘過的墓室內還沒發現像樣的文物。正在大家略顯失望時,有人被墓室里一個凸出來的物件絆了一跤,回頭一看,露出來的是個金燦燦的東西,大家以為是暗器,也就是墓道機關,於是非常驚恐地紛紛往墓室外跑。考古隊員們定神之後,打開手電筒一看,才發現是兩隻牛犄角從墓室坍塌的甬道中暴露出來了。原來這座陪葬墓被盜墓者破壞後,甬道塌倒並壓在了兩件文物上,於是大家又精神振奮地重新投入工作。經過一番手刨、細刷,考古隊員們終於從距地面21米深的墓道中發掘出了精美的「鎏金銅牛」和石馬,這讓他們興奮不已。177號陪葬墓是西夏陵陪葬墓中的大墓之一,在5號陵寢附近,墓主人的身份雖已無法考證,但專家們認為墓葬的位置或許與墓主人的地位有關,可能是西夏貴族或重臣。

  牛和馬是西夏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牲畜,也是家庭重要財富的象徵。以銅牛、石馬隨葬,不僅反映了党項族對牛、馬等家畜的崇尚,也反映了西夏畜牧業經濟的興盛和發展,是西夏由遊牧文化走向農耕文化的歷史見證。

  揭開西夏的神秘面紗

  西夏能夠鑄造出如此精美、爐火純青的「鎏金銅牛」,表明當時的金屬冶煉工藝相當先進。這也可以在安西榆林窟第三窟西夏壁畫中的一幅《鍛鐵圖》中得到印證,畫面上繪製的便是一名工匠雙手推拉雙扇木風箱,另外兩名工匠掄錘鍛鐵的圖案,再現了西夏工匠鍛鐵勞動的場面。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所使用的鼓風設備「雙扇木風箱」,在當時最先進,鼓風量大,可大大提高爐火的溫度;雙扇互相更替不斷推拉,將風持續地鼓入煉爐,易於保持爐內的高溫,為金屬鑄造的高精度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國有易代修史的傳統,《二十四史》中卻唯獨沒有西夏,因此這段歷史也顯得頗為神秘。專家們認為大量的西夏檔案文獻可能在蒙古滅夏的戰爭中被付之一炬。慶幸的是,伴隨著西夏遺蹟的考古挖掘和西夏文物的相繼出土,西夏和党項人的神秘面紗也逐漸被揭開。

  西夏的主體民族党項族是古羌族的一支,自稱「彌」或「彌藥」,又稱「党項羌」,他們最早的居住地大致在青藏高原一帶。隋朝,党項羌開始內遷,並接受中原王朝的官職。唐代,其勢力範圍東到今天的甘肅臨潭縣,西與新疆相連:唐代初年,党項羌的勢力已經發展到東邊與今四川省的松潘縣相連,西邊與今天青海省南部相連,北邊與青海湖一帶相連;公元638年,党項羌首領拓跋赤辭歸附唐王朝,被封為西戎州都尉,賜皇室「李」姓;唐高宗即位後,党項羌控制的地區一度遭受吐蕃侵擾,公元663年,党項人被安置在今甘肅慶陽一帶的慶州;唐朝末年,党項羌平夏部首領拓跋思恭率部鎮壓「黃巢起義」有功,被唐僖宗任命為定難軍節度使,封為夏國公,再次賜皇室「李」姓,統轄銀、夏、綏、宥、靜五州,党項羌的勢力範圍逐漸向北擴張,夏州政權形成。

  宋朝時,為解決夏州的割據問題,宋太宗封夏州首領李繼捧為彰德軍節度使,內遷到河南安陽一帶,其族弟李繼遷起兵抗宋,占領靈州,拓展了生存空間。1032年,李繼遷之子李德明分別被宋遼兩國冊封為夏國王,同年李德明病逝,其子李元昊繼承王位。1038年,元昊稱帝建國,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其疆域以寧夏平原為中心,「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抵蕭關,北控大漠,延袤萬里」。西夏疆域最大時達到83萬平米公里,與宋、遼、金成鼎立之勢。1227年,末帝李睍投降蒙古大軍,不久被殺,西夏滅亡。党項族經曆元、明兩代,逐漸融合於華夏民族的大家庭之中,西夏文化也被帶進了博物館。

  種種原因,大部分西夏珍寶都已流失海外。如今我們在博物館裡看到的西夏文物,基本上都是新中國成立後的考古成果。因此這件倖存下來的「鎏金銅牛」便顯得彌足珍貴,它經歷了近千年的歲月洗禮,承載著歷史的滄桑與巨變,在西夏被滅800多年後,讓西夏文明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文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