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遼(公元907—1125年)

遼(公元907—1125年)

2024-10-11 02:30:13 作者: 劉鈺婷 等

  066 契丹文八角銅鏡 契丹文鏡面最大、文字最多的一面銅鏡

  國寶小檔案

  年代:遼(公元907—1125年)

  尺寸:直徑26厘米,厚0.9厘米,高1.4厘米

  出土地:吉林省博物院

  館藏地:吉林省博物院

  供圖:吉林省博物院

  主講人:牛月

  說起鏡子,您可能並不陌生,畢竟它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那麼,古代的鏡子又是什麼樣呢?今天我就為您介紹一件獨特的國寶「契丹文八角銅鏡」。

  這面鏡子是青銅製品,呈八角形,直徑26厘米,厚0.9厘米。鏡面光亮可鑑,鏡背中央為一半球形紐,高1.4厘米。銅鏡的銘文為契丹文共五行20個字,從右到左豎讀。目前普遍認同的契丹文八角銅鏡譯文是歷史學家陳述先生釋讀的,大意為:「時不再來,命數由天;逝矣年華,紅顏白髮;脫超網塵,天相吉人。」我們不清楚當時鏡子的主人是怎樣的處境,也不知道其身份,但我們能認識到鏡子的主人在感嘆人生的短暫,還表達了對過去美好事物的眷戀。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銅鏡刻有邊款,是「濟州錄事完顏通」七個漢字。邊款為金人所刻,表明此鏡為金人沿用。「錄事」是掌管文書的官職,「完顏通」是金人的名字。從銅鏡所刻文字可以推斷出,它屬於「完顏通」這個人或者在他這裡備過案,他當時的職務是「濟州錄事」。

  失傳數百年的契丹文

  這面銅鏡可不一般,堪稱吉林省博物院收藏中的十大國寶之一。那麼,它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呢?玄機便在於鏡背鑄造的契丹字銘文。契丹字包括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兩種,這件銅鏡上的字為契丹小字。

  契丹大字源於遼神冊五年(公元920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令人參照漢字「以隸書之半增損之,始制契丹大字」,後又在契丹大字基礎上創製契丹小字,前後通行近300年。其後的歲月里,契丹文消失不見,逐漸被後世遺忘,及至近代已經失傳數百年。

  銅鏡的銘文共五行20個字,從右到左豎讀。目前普遍認同的契丹文八角銅鏡譯文是歷史學家陳述先生釋讀的,大意為:「時不再來,命數由天;逝矣年華,紅顏白髮;脫超網塵,天相吉人。」

  1922年,在今內蒙古巴林右旗發現的遼陵《帝後哀冊》,開啟了近現代契丹語言文字研究的先河。1985年8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契丹小字研究》一書,整理的契丹文墓誌大字總數約1700字,小字約400字,其中擬讀132字,譯解338詞,但契丹文字仍未能整句解讀,許多字詞的擬音釋義常常眾說紛紜,不能統一。而這面契丹文八角銅鏡是有契丹文鏡面最大、文字最多的一面銅鏡,對研究遼代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遼代銅鏡的形制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光亮的一面為鏡面,反面中央設紐以穿絛帶便於手執使用。鏡背素麵外,大多數鑄有圖案和銘文,有著強烈的時代特徵。銅鏡最早出現在商代,多為祭祀的禮器;在春秋戰國至秦時期,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地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古代女子出嫁時,銅鏡是必不可少的嫁妝,在成婚之日,新娘要向銅鏡和玉行跪拜大禮,拜鏡表示求平安,拜玉表示求子(因「玉」與「育」諧音)。天圓在中國古代是豐滿、完整、吉祥、美好、富足的象徵,在漢語中團圓、圓滿是祥和的詞語。因此,圓形鏡一直是銅鏡的重要形式。為方便古人的使用,大多數古鏡都是小而薄,除特殊情況,厚度為100~150毫米,大的在150~230毫米之間,小的在100毫米以下,小於50毫米、大於300毫米為罕見鏡種。重量一般在幾十克至三四百克之間,極少數達700~800克。

  遼代銅鏡形制基本為圓形,偶見八角形;紋飾以花草、禽獸、盤龍等為多見,主要包括花枝鏡、花鳥鏡、文字鏡、盤龍鏡等幾種類型:花枝鏡多以折枝花、牡丹花或四花果紋等作為主題紋飾;花鳥鏡主要有仿唐代的牡丹鸞鳥鏡、飛鳥葡萄鏡等;文字鏡以八角形為常見,鏡中字體包括契丹文和漢文兩種。這種契丹文與漢文並存的現象,足見漢族文化影響之大,或者說它正是漢遼文化交融的產物和見證;盤龍鏡就目前出土情況看,遼代銅鏡中也有,且均為單龍鏡。除以上銅鏡的類型,遼代還有紀年銘文鏡,此外還出土有遼代仙人鶴鏡等,但均不多見。總的來說,遼代不是銅鏡的繁榮期。

  遼代銅鏡的不大發達,與遼地銅礦資源貧乏有很大關係。正因為銅資源的匱乏,所以為了讓銅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統治者便禁止人民買賣銅,並且不許將銅錢毀壞做成其他器物。如《遼史》中所說,「辛未,禁民鬻銅」「六月壬辰,禁毀銅錢為器」。為了嚴格限制銅資源的使用,遼代統治者甚至還制定出殘酷的刑罰,《遼史·刑法志下》中記載:「至是,銅逾三斤,持錢及所盜物二十貫以上處死。」足見禁銅之嚴。再加上契丹族銅鏡鑄造業本來就不算發達,所以銅鏡發展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遼代銅鏡也就很難創新。

  契丹女子的面妝

  說到銅鏡,我還想為您介紹一下當時契丹人用它化的面妝。人類的愛美之心,與生俱來。契丹人的面妝很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常見的如「佛妝」、面花等。

  「佛妝」是一種奇異的面妝,在許多出使過遼國的宋人詩文中都有記述。張舜民《使遼錄》說:契丹婦女「以黃物塗面如金」,稱作「佛妝」。朱彧《萍洲可談》卷二說,他的父親出使遼國時,遼使出車馬迎接,只見氈車中有婦人「面塗深黃」,紅眉毛、黑嘴唇,即所謂「佛妝」。彭汝礪有一首詠佛妝詩說:「有女夭夭稱細娘(女子有顏色者稱細娘),真珠絡髻面塗黃。華人怪見疑為瘴,墨吏矜誇是佛妝。」大意說,漂亮的女子頭上戴著珍珠做的髮飾(即瓔珞),臉上塗著黃色。中原人以為她得了病,原來這就是所謂的佛妝。莊綽《雞肋編》卷上說:契丹女子在冬天「以括蔞塗面」,稱作「佛妝」。並說,把括蔞敷在臉上,便不再洗臉,直到春天時才將它洗去。據《本草綱目》的記載,括蔞有滋潤皮膚、使之增白的作用。由於臉面經過一個冬天都不為風霜所侵,所以「潔白如玉」。

  有這麼多的詩文記述「佛妝」,看來「佛妝」確是契丹女子的時尚。不過,一些具體記載也未可盡信。比如,莊綽說把括蔞敷在臉上以後,便不再洗臉,直到春天時才把它洗去,說得十分誇張。臉上所敷括蔞,是不能一個冬天都不掉下來的。這不禁使我們聯想到當今頗為時尚的面膜。其實,契丹佛妝,就是古代美容化妝術中較早出現的一種面膜。那麼,契丹女子為何喜好這種奇異的佛妝?當時人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大體認為還是出於愛美之心,當時的契丹女子又以臉黃為美,所以「佛妝」成為當時這個地區的時尚。

  而面花,又稱「花子」,是古時婦女貼、畫在面頰上的裝飾,大約起源於秦,也有人認為花子起源於唐代。花子的緣起,是為了掩飾面部的「點跡」。「點跡」,也作「黥跡」,是指文面毀容後造成的黑斑、黑記。面花在唐代已廣泛流行,契丹女子直接沿襲了唐人風俗,也以貼面花為時尚。

  關於契丹文八角紋銅鏡就介紹到這裡,歡迎您有機會來吉林省博物院親自看看這件刻有契丹文的銅鏡,感受失傳數百年的古文字魅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