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公元907—960年)
2024-10-11 02:30:07
作者: 劉鈺婷 等
064 彩繪散樂浮雕 穿越千年的盛唐之聲
國寶小檔案
年代:五代(公元907—960年)
尺寸:長136厘米,高82厘米,厚17~23厘米
出土地:河北省曲陽縣西燕川村王處直墓
館藏地:河北博物院
供圖:河北博物院
主講人:吳丹丹
在河北博物院有一件文物,其上面的紋飾被觀眾親切地稱為「古代女子十二樂坊」,吸引了眾多目光。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這件動人心弦的彩繪散樂浮雕。
彩繪散樂浮雕與墓主人
1994年6月,河北省曲陽縣靈山鎮西燕川村村西的墳山上的一座古墓被盜掘,後來相關文物管理部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整理。考古工作者根據墓內遺存文物及墓誌認定這是一座唐末、五代時期的墓葬,墓主人為王處直。
王處直的祖輩世代都是長安城裡的富豪。公元879年,王處直的堂兄王處存因為在平定黃巢起義中立下了功勳,被任命為義武軍節度使。從此,王氏一族開始世襲統治定州。公元907年,中國歷史走到了一個重要的拐點上,朱溫結束了唐王朝的統治建立起後梁政權,拉開了五代十國的大幕,王處直更是成為五代十國戰亂時代中北方地區十分重要的藩鎮領主。公元 924年,王處直去世之後,被葬在了曲陽縣敦信鄉的仰盤山(今靈山鎮西燕川村村西的墳山)。
王處直的墓葬位於一個三面環山的風水寶地之中,從構造上來說屬於前後兩室的雙室墓。他的墓葬保留了大唐王朝的遺風,以青石砌築,整個墓室繪滿了奉侍、山水、花鳥、雲鶴、星象等壁畫。在後室的西壁上就是這件「明星文物」彩繪散樂浮雕。
您可能會問,何謂散樂?「散樂」就是散於四方之樂的意思,它是民間歌舞技藝的總稱。散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到了魏晉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豐富,並產生了帶有喜劇表演的多種形式。隋唐五代時期,散樂又在融合了其他少數民族樂舞的基礎上,出現了故事戲和俳優戲,成為歌舞表演中最具特色的壓軸節目,深受觀眾喜愛。散於四方之樂,它的內容來自民間,以現實生活為主題,所以這件彩繪散樂浮雕表現的正是墓主人王處直生前歌舞昇平的生活場景。
彩繪浮雕上的大唐盛世
這件浮雕長136厘米,高82厘米,厚17~23厘米。畫面中出現了15個人物,表現了樂隊吹奏的熱鬧場景。浮雕右面第一人實際上是一名女性,但她卻身著男裝,頭戴黑色朝天幞頭,身穿褐色圓領長袍。這位女子雙手交叉於胸前,手中橫握一棒,棒上纏有雙環絲帶,專家推測認為這名女子應當是樂隊裡面的指揮,也叫「致辭人」。在進行樂舞表演時,致辭人會首先致辭,「先導樂意」以便使人們能夠看懂樂舞表演的內容。致辭人在樂隊中的作用不盡相同,有的僅在開始時進行致辭,而有的則會貫穿表演始終,指揮樂隊上下場。有學者認為,只有五代時期的致辭人手中才會橫握一棒。
浮雕上的主要內容是12位女性演奏者的形象,體態豐腴,腰肢傾斜,盡顯嫵媚專注之姿。她們都是站立著演奏樂器,應該屬於散樂表演中的立部伎。「立部伎」指的是那些在堂下站立著演奏樂曲的樂伎,參加表演的立部伎人數不等,最多可達到64~180人。由立部伎來擔任伴奏的散樂表演,通常具有節奏鮮明激揚、舞姿歡快優美、氣勢雄渾豪邁的特點。
這12位女性演奏者分為前後兩排來排列,每人手中都持有一件樂器。前排右起第一人至第五人手中樂器分別是:箜篌、箏、琵琶、拍板、座鼓。後排右起第一人至第七人,手中樂器分別是:笙、方響、答臘鼓、兩件篳篥、兩件橫笛。失而復生的箜篌、幾近失傳的篳篥、「民樂之王」琵琶……一件件樂器為世人展現了一幅樂舞繁盛的大唐盛世圖畫。處在封建社會鼎盛期的唐王朝,樂舞藝術極為繁盛。而唐代樂舞藝術在發展過程中也深受異域文化的影響,不僅是篳篥、答臘鼓等異域樂器融入唐代樂舞演奏中並且得到了廣泛使用,在音律編寫甚至是舞蹈表現技法上也都有著異域文化的影子,像大家比較熟悉的胡旋舞就是當時非常典型的異域舞種之一。
除此之外,浮雕的右下角兩人為男性,身材矮小,頭戴高冠,身穿褐色圓領缺胯袍,雙手執物,躬身屈膝,似在進行表演,或是做隊前導引。
人物、樂器如此眾多的一件彩繪浮雕作品,布局滿而不亂,人物刻畫生動傳神,工匠們是如何做到的呢?畫面中的樂者雖然分前後兩排站立,但是人物通過穿插縫隙的方式來呈現,彼此之間沒有絲毫遮掩,可見工匠構思和布局的合理與嚴謹性。在演奏隊伍中,不乏雕刻得十分傳神的人物形象。比方說敲座鼓的這位樂伎,她的身體前傾,雙手持槌,左手捶擊鼓面,右手持槌揚起,手臂的力量感十足,正欲將鼓槌擊下,表情十分專注,我們仿佛可以聽到那穿越千年而來的鏗鏘有力的鼓聲。其實,大鼓在樂隊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舊唐書·音樂志》曾有記載:「自《破陣樂》一下皆雷大鼓……聲震百里,動盪山谷。」
敲座鼓的這位樂伎,她的身體前傾,雙手持槌,左手捶擊鼓面,右手持槌揚起,手臂的力量感十足,正欲將鼓槌擊下,表情十分專注,我們仿佛可以聽到那穿越千年而來的鏗鏘有力的鼓聲。
這件彩繪散樂浮雕可以說是一件繼承大唐餘韻的作品。首先,盛唐時期整個社會的文化開放、兼容程度非常高,女扮男裝的樂隊致辭人形象正是反映了當時兼容並包的社會風氣。另外,畫面上的女性樂者們櫻桃小口,長眉細目,身著寬大飄逸的衣裙,體態豐腴,這些特點也表現出盛唐時期流行的「綺羅人物」的審美風格。所以說,看到這件彩繪浮雕,盛唐風流也就可見一斑了。
五代曲陽石雕的代表作
這件彩繪浮雕由漢白玉石雕刻而成,雕刻技法圓潤細膩,紋飾流暢灑脫,是在中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曲陽石雕技藝在五代時期的一件代表性作品。
曲陽,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南,太行山東麓,有「中國石雕藝術之鄉」的美稱。曲陽城南有座黃山,盛產白石,石質潔白,純淨細膩,既易受刀,又耐風化,是絕佳的雕刻用材。早在漢代,曲陽工匠就開始使用當地優質的石材進行雕刻。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發展,曲陽也迅速成為北方佛造像的中心。隋唐五代時期是曲陽石雕的鼎盛時期。宋元以後曲陽石雕的發展趨緩,並逐漸呈現出世俗化的特點。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基座浮雕也由曲陽工匠雕刻完成。此外,大家熟知的北京金水橋,清東陵、清西陵的丹陛石也多是出自曲陽工匠之手。曲陽石雕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活力,延續了2000餘年而長盛不衰。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浮雕中的這些樂伎是誰,又有著哪些催人淚下的際遇,今天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當我們駐足欣賞這件浮雕時,這穿越千年的盛唐之聲,這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足以驚艷每一個遇見它的世人。「此時無聲勝有聲」,一世浮華,永久定格,曲陽的能工巧匠將這些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記憶鮮活地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