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63 越窯青瓷皮囊式壺 越窯青瓷中皮囊式壺的孤品

063 越窯青瓷皮囊式壺 越窯青瓷中皮囊式壺的孤品

2024-10-11 02:30:04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晚唐時期

  尺寸:通高20.4厘米,最大腹圍50厘米,底徑9厘米

  出土地:江蘇省南通市南通電影院前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館藏地:南通博物苑

  供圖:南通博物苑

  主講人:陸苒苒

  在南通博物苑內,國家一級文物、鎮苑之寶——「越窯青瓷皮囊式壺」正顯示著它溫潤如玉的光澤。它燒造於晚唐時期,是北方遊牧民族使用的皮製水囊壺的器形,同時又是數量稀少的秘色瓷。

  這件瓷壺通高20.4厘米,最大腹圍50厘米,底徑9厘米,其造型、紋飾都頗具創意。瓷壺的橫樑與下端壺體的連接處做成了相對的龍首形,在二龍首相對的中間部分堆塑了一個近似菱形的小平台,平台上方和橫樑上端都有一個小巧的珠狀凸起物。在提梁和壺身的多處都適當地壓印了圓珠紋。與壺口相對的一側是羽狀尾飾,尾飾下面有一個小孔,為了方便灌注液體時排氣,使出水更為流暢。

  器表的裝飾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塑、堆貼、壓印等手法,特別是工匠們在提梁與壺體的連接處別出心裁地做出了兩個相對的龍頭形,與中間的珠狀凸起形成傳統的「二龍搶珠」式,讓這件貌似平常的皮囊式壺的藝術形象得到了升華。另外,器身通體所施的柔和滋潤的淡青綠色釉,向人們展示著其「如玉」的光澤,正如唐代詩人陸龜蒙在《秘色越器》詩中所讚譽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總體來看,這件越窯青瓷皮囊式壺簡潔而不失精巧,雍容大度卻乾淨利落,結構上也十分科學合理,堪稱越窯青瓷中的精品。到目前為止,這種以陶瓷工藝仿製的唐代的皮囊式壺仍是鳳毛麟角。

  皮囊式壺的用途和特點

  皮囊式壺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日常用器,主要為適應在馬上的生活而製作的。由於皮囊式壺造型別致,在唐代已有金屬、陶的仿製品出現。當時的工匠以其他料模仿皮革縫製而成的囊壺,在造型上做到了酷似皮囊,而且連皮革的縫合線、條、皮扣等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不僅保持了實用性能,還成為獨具特色的工藝製品。這種用陶瓷仿製的皮囊式壺,到遼代發展成為系列的壺,亦被稱為「馬鏡壺」。在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了一件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它出土於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中,現收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其造型也是仿皮囊式壺樣式的。

  與壺口相對的一側是羽狀尾飾,尾飾下面有一個小孔,為了方便灌注液體時排氣,使出水更為流暢。

  縱觀整個瓷器皮囊式壺的演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起先是由中原及南方陶瓷工藝發達的地區吸收和引進北方遊牧民族皮囊的形式,作為瓷器中的一個新的品種而出現。

  《中國陶瓷史》對此類壺式做了較為詳盡的敘述,大體可分為五種類型:扁身單孔式、扁身雙孔式、扁身環梁式、圓身環梁式、矮身橫樑式。其中矮身橫樑式壺是圓體、矮身、平底,上有管和橫曲提梁,南通博物苑所珍藏的越窯青瓷皮囊式壺基本屬於這種類型。另外,越窯青瓷皮囊式壺與陝西西安唐墓出土的白釉皮囊式壺的樣式比較近似,可知與這種器形淵源。

  泱泱華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而處於我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唐王朝,則以其博大的胸襟融合了中外多民族的燦爛文化。越窯位於江南地區錢塘江流域,作為唐代瓷器「南青北白」格局中青瓷的代表,卻燒制出了完全是北方風格的青瓷皮囊式壺,這充分反映了當時各民族間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流。這渾圓飽滿、雍容大度的越窯青瓷皮囊式壺,正是大唐王朝的時代特徵與濃郁的民族風格的完美融合。

  備受珍視的越窯青瓷皮囊式壺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之一。越窯之名最早見於唐代,陸羽在《茶經》中提到:「越瓷類玉,邢瓷類冰。」越窯主要出現在今天的浙江省上虞、餘姚、慈谿、寧波等地,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隋、初唐時期,越窯繼承了南朝風格,生產了碗、盤、盤口四系壺、四耳罐、雞首壺等產品。盛唐以後,越窯的產品因精美而贏得聲譽。

  晚唐五代時期,越窯青瓷被稱為「秘色瓷」。在唐代詩人的詩作中可以看出史籍中也有「秘色瓷器」的記載。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秘色」一說缺乏實物的支撐。1987年,在陝西扶風法門寺塔的唐代地宮中,出土了唐懿宗用來供奉釋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時還出土了記錄這些器物名稱的石刻「物帳」,從而揭開了「秘色」瓷的謎底。

  這件越窯青瓷皮囊式壺作為目前越窯青瓷中皮囊式壺的孤品,同時又是罕見的秘色瓷,它從出土時就受到人們的珍視,歷經國內古陶瓷專家的鑑賞,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在 1994年國家文物局組織對館藏一級品的鑑定中,它被正式定為一級品中的「國寶」,列為江蘇省24件國寶之一。

  越窯青瓷皮囊式壺的出土

  1973年,在南通電影院前人防工地的施工現場,這件越窯青瓷皮囊式壺被施工的民兵挖了出來,其出土點距離地表2~3米深,除零星的瓷片,再沒有其他相伴的出土物,所幸的是壺體絲毫無損。文物的生命力就是如此神奇,如果這位民兵挖得輕一些,那麼這件文物將塵封更久;反之,如果他用力太重,這件文物就會被毀壞。

  越窯青瓷皮囊式壺的出土地點,據地方志記載,在元代曾為萬戶府,明、清兩代為守御千戶所、參將府、總鎮府等。在這裡,還有必要詳細介紹一下南通。南通,古稱「靜海」「通州」,一度又名「崇川」「崇州」。遠在五六千年以前,南通西北部地區就有人類氏族部落生息和繁衍,他們製造石器、骨器、玉器、陶器,馴養動物,過著漁獵和農耕的生活。1973年在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鎮青墩村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江淮東部最重要的遺址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南北朝時期,今南通市區一帶逐漸在長江口漲沙成洲,世稱「壺豆洲」,又稱「胡逗洲」,洲上多「流人」,以煮鹽為業。

  到了唐代末年,胡逗洲與江北陸地漲接,唐政權在這裡設鹽亭場、狼山鎮。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周世宗攻克南唐靜海,改靜海都鎮置制院為靜海軍。同年改為「通州」。建城於五代的南通當時尚不繁華,亦非重鎮,由於戰亂較少,社會相對安定,民風淳厚樸實,所以有「崇川福地」之稱。這件珍貴的瓷器是在何時通過什麼渠道流落到南通的,已難以考證。由於出土時並沒有更多信息,所以這件器物的主人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斷定的是,這件器物不會是普通人家的日常用器。

  在南通博物苑還有很多珍貴的文物,歡迎您走進這座國人自辦的中國第一家公共博物館,來聽聽文物背後更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1] 20世紀60年代,我國修築隴海線的時候,工程推進到洛陽附近,由於工程需要不得不對幾座唐墓進行發掘,就在這次發掘中,唐三彩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2] 陳進海:《世界陶瓷》第 2 卷,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06 年版,第 232 頁。

  [3] 楊永善:《中國陶瓷》,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年版,第 107 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