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 青釉寒食元無火瓷壺 海上絲綢之路的明珠
2024-10-11 02:30:00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唐(公元618—907年)
尺寸:高23.6厘米,腹徑16.2厘米,底徑12.5厘米
出土地: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石渚湖彩陶源村一帶
館藏地:長沙市博物館
供圖:長沙市博物館
主講人:吳婉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您好,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件青釉寒食元無火瓷壺。為什麼這件瓷壺要用「寒食元無火」來命名呢?這正是長沙窯的一大特點,我先留個懸念,後文細說。
這件瓷壺高23.6厘米,腹徑16.2厘米,底徑12.5厘米,敞口,頸部長且粗;圓肩,瓜棱形腹部,頸肩處有一半環形系,系的正對面有一多稜柱短流,流下方則以褐彩書寫有詩歌一首;胎質為灰色,通體施青釉不及底,有流釉現象。
千年前的世界工廠
這件瓷壺是長沙窯的一件代表性器物。長沙窯曾驚艷地出現在世人眼前,那是在1998年。當時一家德國公司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海域一塊黑色大礁岩附近打撈出水一艘唐代沉船,名為「黑石號」。這艘阿拉伯式的沉船上裝載了約6萬多件中國瓷器,其中56,000多件陶瓷都來自湖南長沙窯。其數量之巨、品相之精、藝術之美,舉世震驚!
長沙窯是興起於中晚唐時期的商業性瓷窯,窯址位於長沙市所轄的望城區石渚湖的彩陶源村一帶,今人名為「長沙窯」,唐時稱為「石渚窯」。晚唐詩人李群玉寫過一首名為《石渚》的詩:「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回野煤飛亂,遙空爆響聞。地形穿鑿勢,恐到祝融墳。」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明確記載長沙窯的詩詞。
自1956年被發現以來,長沙窯出土的文物數量已過萬,從而被考古學家稱為千年前的世界工廠。同時,其窯址所在地長沙更是出土了大量的長沙窯遺物,這其中以長沙市博物館收藏得最多,共計7000餘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長沙市博物館是國內收藏長沙窯器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寒食元無火
這件瓷壺的腹部用褐彩書寫著一首詩歌:「寒食元無火,輕鬆自有煙。鳥啼新上柳,人拜古墳前。」故得名「寒食元無火瓷壺」。壺上的詩文字跡清楚,內容語出自然,立意精簡;通篇對仗,雖為「寬對」形式,但亦可稱之為工整。第三、四句本應為「新柳」對「古墳」,「上」對「前」,最終將「柳」與「上」的次序調換,「上」之詞性亦隨之改變,使「鳥啼新上柳」成為寫時間之早,而非原來的季令之早。儘管打破了對仗,但通觀全篇,不得不承認這一變動確有別出心裁之妙。
瓷壺上提到的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關於它的起源,據研究,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便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卻不願為官,躲在山裡。於是,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古人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寒食節風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不過韓國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這件瓷壺的詩文重點放在了寒食節之上,可以說既出於緬懷先賢的傳統,又表現了民間的情興所在,同時將目光盯住民間節假日,用以擴大瓷銘詩的民間影響,並將寒食節的傳統文化和風俗傳播到各地。
中國瓷器上最早出現的詩文
長沙窯是第一個將詩歌用書法的形式裝飾在瓷器上的瓷窯。據統計,長沙窯留下的詩歌近百首,其中許多未見於《全唐詩》,此外還有一些教人如何處事做人的警句。詩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面極其廣泛,有酒詩、離別詩等。
長沙窯瓷銘詩,是中國瓷器上最早出現的詩文,也是唐代「詩到元和變新體」的見證,還是唐代文學史家公認的唐德宗貞元至穆宗長慶(785—824)期間「唐文學的第二個繁榮階段」所發展的產物。「寒食元無火」這首詩及其他瓷銘詩在長沙窯的大量湧現,是這一特定文學環境與土壤造就的。長沙窯瓷器上的題銘詩是根植於民間沃土,並以民間喜好與愉悅為基點,形成了一種連接民間情感的鏈條,滿足了民眾的精神需求,從而在瓷器裝飾上開闢了一條人文關懷的渠道。
長沙窯彩瓷藝術的特徵
長沙窯之所以能夠在唐代晚期揚名世界,成為與越窯青瓷、邢窯白瓷並駕齊驅的窯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釉下多彩的創燒和廣泛使用。我國瓷器發展到唐代,有人概括為「南青北白」,即南方以製造青瓷著稱,北方以生產白瓷盛名。長沙窯在秉「青」承「白」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褐、綠、藍、紅、黑等多種釉色的藝術表現手段,從而形成了長沙窯彩瓷藝術的一個鮮明特徵。
以釉彩繪畫則是長沙窯彩瓷藝術的另一個主要特徵。長沙窯是第一個以生產彩瓷為主的瓷窯,彩瓷所占比例幾乎達到一半。更重要的是長沙窯不僅是一窯多彩,甚至有一器多彩現象,彩有褐彩、綠彩、藍彩、紅彩、黃彩等,這些色彩往往兩種相間使用,既有北方的釉上彩,也有南方傳統的釉下彩。
除了這些多姿多彩的釉彩,長沙窯還將繪畫題材和釉彩創造性地融合在一起,進而運用到瓷器的裝飾上,這可以從國內外不斷出土的長沙窯瓷上得到驗證。據統計,長沙窯瓷上的繪畫題材包括人物、花鳥、山川、動物、建築塔廬以及隨意畫等。長沙窯瓷上的繪畫是在文人或准文人的參與下完成的,或者得到了他們的指點,這些繪畫既吸取了宗教畫、文人畫的一些表現手法,同時又更多地表現出了民間繪畫的特色,突出了自己的個性。
海上絲綢之路的明珠
長沙窯是在安史之亂後特殊的歷史環境下,南北制瓷工藝融合的產物,其焙燒技術多繼承岳州窯的工藝,而產品的種類及其釉彩、裝飾工藝則與中原特別是河南瓷業有著較深的淵源。長沙窯的燒造年代主要是唐代,因此,其產品也有著明顯的大唐風範,造型多圓潤飽滿,體態豐盈,圓形是主要的造型元素,並運用大量大角度的弧線,而且陶瓷產品非常富於變化,常以細節取勝。同樣是壺,長沙窯瓷壺的口、腹、流、系就有不同的變化,同一造型元素也能以不同的方式應用。
唐代中期以後,隨著造船業的興盛及新的海上航線的開闢,中國瓷器大量銷往海外。長沙窯抓准這一機遇,大膽創新,充分利用湘江通江達海的水路優勢,將產品遠銷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最遠抵達非洲東北部,被譽為第一個外銷型瓷窯,還將異域文化元素融入產品設計,當時只有長沙銅官窯根據國外市場需求而設計、製作、包裝產品。
由此可見,正是工藝的不斷創新,成熟的市場意識,外域文化的融合,讓長沙窯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真正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