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小雁塔 千年古剎所蘊含的中國智慧
2024-10-11 02:29:54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唐(公元618—907年)
尺寸:高43.38米
所在地:陝西省西安市南郊
館藏地:西安博物院
供圖:西安博物院
主講人:王筱玥
您好,今天我為您介紹的是西安博物院中的一件不可移動文物——小雁塔。它不僅有挺拔秀麗的身軀,還有1300多年的滄桑歷史,更有著「千年不倒」「三開三合」的神奇傳說。
小雁塔位於西安城南,在唐代長安城的中軸線朱雀大街東側。它始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707—710),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38米,歷經唐、宋、元、明、清、民國等歷史時期的1300多年,其間因風雨侵蝕、地震毀壞和戰事與社會動盪等各種因素,雖多次受損,卻巍然屹立,基本完好。歷史上小雁塔雖然有過不同程度的修繕,但都是局部小範圍的,對塔的整體影響不大,到今天它仍然保持著唐代初建時的風貌。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小雁塔的緣起、建造及命名
唐代以來的文獻與碑石記載中,小雁塔的名稱是「薦福寺塔」「薦福寺浮屠」,因此,對小雁塔的了解應從薦福寺開始。
薦福寺是唐代著名的皇家佛寺。在隋代,它是隋煬帝楊廣在藩舊宅;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後,將這裡收為皇產,也曾作為英王(即後來即位的唐中宗)李顯的王府;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在東都洛陽逝世。次年,即位僅55天的唐中宗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幽禁於別所。唐中宗原來的舊宅就被用來立為「獻福寺」,武則天登基後又將其更名為「薦福寺」,並親自題寫寺額。
薦福寺的緣起也與當時佛教的昌盛有關。佛教自兩漢之際隨絲綢之路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初興。到了隋唐,佛教則進入了黃金時期,教義精神也逐漸漢化,日益為皇室所重視;由於歷代帝王的扶持,寺院經濟也迅速發展,僅唐長安城內的佛寺就多達百餘所。佛教的傳入,也帶來了佛塔。早期佛經上說,塔是保存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舍利」的建築,也被音譯為「窣堵波」「浮屠」。我們經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意思就是救人一條性命,功德勝過造一座七層佛塔。
佛塔後來也用於供奉佛像,收藏佛經、聖物或保存高僧的骨灰舍利。舍利是印度梵文的音譯,指佛的屍身或屍骨。據佛經說,釋迦牟尼死後,弟子們火化其遺體時,其屍骨竟變成了許多晶瑩明亮、五光十色、擊之不碎的珠子,被稱為「舍利子」。另外,還將他的牙齒、毛髮等也稱為「舍利」。在佛教中,舍利是至高無上的神聖物。為了表達對佛祖的虔誠和信仰,信徒們都爭相供奉舍利,頂禮膜拜。為了保存舍利,就要有保存膜拜的場所,於是「塔」便應運而生了。大、小雁塔以及全國各地的塔無一例外都是由此而產生的。
那麼,小雁塔又是何時建造的呢?為何在「雁塔」前加個「小」字?這就要從《西遊記》中唐僧的歷史原型——玄奘說起。
公元645年,玄奘經由西域絲綢之路,從印度取經回到長安,住在慈恩寺,譯講佛經。公元652年,玄奘親自設計營造了慈恩寺塔(即大雁塔)。與此同時,一位年輕的僧侶義淨備受其震動和激勵,暗暗發誓,一定要繼玄奘之宏志,赴西天印度求法學習。公元671年,義淨如願從廣州起航,由海路到達印度,潛心學習二十餘載,於公元700年回到洛陽,並帶回了400部佛教經典,以及300粒舍利。
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81歲的武則天崩於洛陽仙居殿,廬陵郡王李顯繼位。在唐中宗李顯大倡佛法的推動下,薦福寺空前發展。為了進一步完備寺院體系,廣度僧眾,唐中宗下御旨,專請江南的佛門律宗著名的大師道岸主持營擴薦福寺禪院。
道岸不僅是律宗佛門一代傳戒大師,也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古建築師。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由道岸、義淨倡議和設計,並奏請朝廷在薦福寺翻經院建一座浮屠寶塔,以珍藏義淨從印度帶回的舍利及佛典經卷。唐中宗下詔准允,特令工部尚書張錫共同監造,並在此年秋末開工營造。因「造浮屠(塔)建功德,必受報」的說法為國人所崇信,加之薦福寺本來就是皇家廟產,因此宮內上下爭相出資。道安和張錫「博施慈悲」,使參加造塔的工匠們備受激勵,最終歷時二年多,小雁塔以高質量告竣,從此巍巍寶塔屹立古城……因此,大雁塔是玄奘設計營造的,而小雁塔則是由道岸、義淨倡議和設計的。
另外,「雁塔」一詞究竟從何而來, 說法不一。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佛教在印度早期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兩個宗派。大乘佛教完全戒食葷腥,而小乘佛教沒有特別嚴格的限定。小乘佛教的信徒可以吃「不是我殺」「不是為我殺」「不是我看見殺」的三種肉食。某天,一群信奉小乘佛教的僧人已多日沒有吃肉,這時有一隊大雁飛過,一位僧人仰天嘆氣說:「我等多日沒有肉吃,菩薩知道嗎?」話音未落,只見領頭的大雁自折翅膀墜落在眾僧面前。眾僧見狀,大為震驚,以為這是菩薩顯靈教育他們。於是眾僧跪拜,並把大雁埋葬在院中,建窣堵波取名「雁塔」以表恕罪。玄奘回國將此名帶回,建成大慈恩寺浮屠,取名「雁塔」。第二種說法是:根據《天竺記》記載,達親國有個供奉伽葉佛的寺院,穿鑿山石建成一座五層高的塔,最下面一層很像「雁」的形狀,被稱為「雁塔」。還有第三種說法:自唐中期以來,考中的科舉進士有去慈恩寺塔下會集題名的風習,並刻在碑石上。他們的名字排列有序「婉若雁陣」,因而「雁塔」一詞出現,並逐漸被人們接受和認可。於是就出現了「雁塔」這個名字。
屹立千年而不倒的奧秘
今天,當您駐足小雁塔下,會發現在小雁塔北門楣上有記載:「明成化末,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這段話記載了1487—1556年間,小雁塔遭受地震破壞的情況。其中以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陝西臨潼和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陝西華縣的大地震對小雁塔的影響最大。這兩次地震導致小雁塔頂部的兩層倒塌,塔身開裂,但小雁塔危而不圮,一直巋然屹立,表現了其優良的抗震性能,因此被稱為「神塔」。甚至老百姓在每年的年初都要來看小雁塔,通過觀察塔的裂縫大小變化來預測豐年。
那麼,小雁塔歷經千年的500多次大小地震而不倒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經專家們的研究證實,傳說只反映了人們對小雁塔的敬仰與崇拜,而它真正屹立千年而不倒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現在建築材料與古塔的結構上。
我們先來看古塔的建築材料。小雁塔通體上下完全用青磚和黃泥壘砌而成,建築外壁採取嚴絲合縫的「磨磚對縫」工藝,為的是抵抗外部風雨的侵蝕與沖刷,使得雨水少從磚的縫隙中漫入塔體,從而減少對塔的傷害。唐代沒有水泥黏磚,黏合劑是經過多遍淘洗、沉澱黏性較大的黃土後,取其中沉澱出來的最細的粉土,再按比例加上石灰、糯米汁混合而成的。這種黏合劑與磚緊密結合後,便會形成牢不可破的共同體。由此可見,唐人在造塔時的嚴謹與用心,也體現著我們今天所說的「工匠精神」。
更令人驚嘆的是古塔的結構,古塔下面有一個階梯狀的半球體,從邊緣向中間逐層加深,裡面還有木質地梁和青石基礎,這些都對於分散塔底壓力,緩衝地震波的強度,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同時,小雁塔的塔身也深藏奧秘。古塔由下向上越來越窄,形成自然緩和的錐形體,這樣有利於重心的穩固。當地震來臨時,塔的垂直壓力和水平震動產生的「應力分散」效應,使塔的重力均勻分散,又得以化解和轉移地震產生的能量。
而老百姓通過觀察小雁塔裂縫的大小來預測豐年的說法也確有其事,原因很簡單:小雁塔在清代已荒蕪不堪,塵土會落在塔的縫隙中,風和鳥兒也會將草籽帶到縫隙中,在雨水、陽光和時間的共同作用下,塔縫中雜草叢生。豐年時,雨水多,莊稼長得好,塔縫中的雜草也很茂盛,塔縫就小;歉收年,天必乾旱,莊稼不長,雜草也枯萎,塔縫就寬大了許多。因此,小雁塔確實可以「預測」當年莊稼人的收成。
時光荏苒,我們今天看到的小雁塔是1965年國家按「修舊如舊」的原則撥專款整體維修的。2014年,小雁塔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歡迎您走進西安博物院,來感受這座千年古剎所蘊含的唐人精神、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