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 昭陵六駿 唐太宗李世民深愛的六匹駿馬
2024-10-11 02:29:48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唐(公元618—907年)
尺寸:每塊寬約2米,高約1.7米
出土地:咸陽九嵕山營建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
館藏地:西安碑林博物館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供圖:西安碑林博物館
主講人:白雪松
魯迅先生在講學時曾經說過:「在長安的昭陵,刻著帶箭的駿馬,簡直是前無古人。」挑剔的魯迅先生情有獨鐘的文物就是「昭陵六駿」——六塊青石浮雕石刻,上面雕刻著六匹形態各異的駿馬。
它們的雕刻手法既寫實又誇張。說其寫實,是因為這六匹駿馬的奔跑、行走、站立姿勢都被雕刻得栩栩如生,甚至連三花鬃、挽繩、鞍韉、束尾、中箭位置都被刻畫得非常準確,一定是藝術家來源於生活的傑作;說其誇張,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馬的奔跑總有一條腿著地,除非跳躍,否則絕無可能四條腿騰空。而這六匹駿馬,三匹做奔馳狀,三匹為站立狀。這種「以躍代跑」的誇張手法,與唐墓壁畫中的奔馬是一脈相承的,意在表現駿馬的矯健迅捷,疾走如飛,因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昭陵六駿能成為西安碑林博物館乃至整個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文物之一,還跟它的主人有關。他就是盛世唐朝偉大的君王——唐太宗李世民。他19歲隨父親李淵在太原起兵征戰天下,28歲悍然發動「玄武門之變」,登基稱帝,在位23年,文治武功,四海昇平,國泰民安,史稱「貞觀之治」。公元636年,38歲的李世民選址咸陽九嵕山營建昭陵,下令把自己六匹愛馬的形象雕刻在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這就是昭陵六駿的來歷。
唐太宗李世民修建昭陵
李世民是於公元649年駕崩的,他為什麼火急火燎地提前13年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呢?原來,這是中國皇帝的傳統。作為中國權力最大的人,皇帝們活著的時候一言九鼎,為了死後也能享受同樣的尊榮,經常是剛登基就修建自己的陵墓,比如秦始皇就是在他13歲時開始修建秦始皇陵的。
不過,有專家分析,有一個人的死直接促成了李世民開始修建昭陵,這個人就是他一生的摯愛——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她是唐初名相長孫無忌的妹妹。13歲嫁給李世民,陪著秦王征戰四方。都說一個成功男人背後肯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長孫皇后不僅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甚至還救過名臣魏徵的性命呢!您應該在歷史課本上讀到過李世民和魏徵間深厚的君臣之情,魏徵死後,李世民痛哭哀嘆自己少了一面鏡子。不過,您知道嗎?李世民曾經差一點兒就殺了魏徵!
有一天,李世民下朝後,氣勢洶洶地往宮中走。長孫皇后看到後詢問:「陛下這是怎麼了?」李世民說道:「這次我一定要殺了那個鄉巴佬。」長孫皇后聽後皺眉追問:「究竟是誰把陛下氣成這樣?」李世民道:「魏徵,他總是在朝中當著大家的面數落我的不是,讓我在眾人面前出醜。」此時皇后感到頗為不妙,以往李世民已經被魏徵諫言多次,一般都是一笑了之,這次怕是動了真怒。皇后思索片刻後,便走進裡屋換上了莊重的朝服,然後畢恭畢敬地走到李世民面前表示祝賀。李世民看到皇后的行為感到很納悶兒,問道:「皇后這是在幹嗎?」長孫皇后笑道:「我聽說君主開明則臣下正直,而當朝大臣魏徵正直敢言,不正是由於陛下的開明嗎,這我當然得祝賀了!」李世民立馬笑了起來,之後反而對魏徵更加重視!
長孫皇后既是為唐太宗生下三子四女的枕邊人,又是賢內助和心靈伴侶。可惜天妒紅顏,公元636年,長孫皇后因病去世,同年,李世民開始修建昭陵。我相信,這不是一個巧合,李世民不是作為一個皇帝,而是以一個丈夫的身份,希望自己的妻子在另一個世界也能住得體面。
「馬上皇帝」與他的六匹愛馬
很多人說李世民絕情,「玄武門之變」,他殺兄弒弟,逼迫父親退位。天家從來就無情,但從李世民對身邊人的態度來看,他絕對是史上少見的有情帝王。他與皇后始終相濡以沫,感情至深;他的開國功臣們不管多麼跋扈,大多也得以善終,甚至連他的戰馬,李世民都牢記在心。我們經常會在電視上看到,退伍戰士和警犬依依惜別、難捨難分的鏡頭,也不難想像在戰場上戰士和戰馬的感情肯定更為深厚!尤其是李世民這樣的「馬上皇帝」。據說李世民打天下時,經常親率精騎衝擊敵方戰陣,每每穿陣而過,謂之「貫陣」。所以李世民的戰馬死亡率特別高!甚至一場戰役會換幾匹寶馬,繼續衝殺,所向披靡!
什伐赤
青騅
特勤驃
颯露紫
拳毛騧
白蹄烏
而在幾大關鍵戰役中,有六匹駿馬戰功卓著,深為李世民所喜愛。公元636年,李世民選址咸陽九嵕山營建昭陵,下令把自己六匹愛馬的形象也刻在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共選用六塊巨大青石,每塊寬約2米,高約1.7米;整體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刀功精細、圓潤,是珍貴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六匹戰馬的名字分別是「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勤驃」「青騅」「颯露紫」。乍一聽這六匹馬的名字有點拗口,那是因為它們都是從國外進口的馬。
比如「特勤驃」,李世民在公元619年乘此馬與宋金剛作戰。「特勤」是突厥汗國的高級官號之一,只有可汗的子孫才能擔任,地位非常高。這種馬是典型的錫爾河流域的大宛馬,即漢代著名的「汗血馬」,也是隋唐時期中原人尋覓的神奇駿馬之一。唐太宗以突厥「特勤」官號來命名自己的坐騎,不僅是為讚揚特勤驃的優良血統,更重要的是以突厥讚美英雄、勇士的風俗來紀念和炫耀自己的輝煌戰績。
再如「拳毛騧」。它是李世民與劉黑闥作戰時所乘的一匹戰馬,嘴黑毛黃,身中九箭。葛承雍先生研究認為,「拳毛」音源於突厥文,可能也是從突厥來的寶馬。拳毛騧名氣很大,「詩聖」杜甫在他的詩中也曾提到過拳毛騧「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時郭家獅子花」。獅子花是唐代宗時范陽節度使李德山進獻給唐代宗李豫的一匹駿馬,這匹馬體毛捲曲似魚鱗,通體有九道花紋,所以又叫「九花虬」。所謂寶馬配英雄,後來唐代宗把這匹馬賜給了戰神郭子儀。由此可見,拳毛騧和獅子花都是名噪一時的寶馬!
昭陵六駿的前世今生
那麼,唐太宗會把如此重任交給誰呢?誰又能雕出如此妙至毫巔的藝術精品?原來這是由閻立本作畫,他的哥哥工部尚書閻立德主持雕刻的。他們也是整個唐太宗昭陵的主持設計者;同時,極負盛名的大明宮也是他們主持修建的。可以說,在藝術極為昌盛的大唐王朝,這兩個人是達到了藝術巔峰的人物。尤其是閻立本,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步輦圖》就出自他之手。當然,昭陵六駿之所以能夠被雕刻得如此栩栩如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閻立本真正見識過李世民騎馬時的颯爽英姿。對於畫家來說,不能只憑藉想像作畫,要胸中有竹,才能畫得胸有成竹,讓別人無法複製。
說到複製,其實西安碑林博物館所展出的昭陵六駿中的「兩駿」也是複製品,分別是「颯露紫」和「拳毛騧」。這兩匹駿馬的石刻原作,流失海外,目前安置在美國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讓我們把視線移回到百年之前。1914年,是一個中國剛剛結束帝制,軍閥割據的混亂年代。掌權者袁世凱想修一個符合自己身份的園林,需要鎮園之寶。「昭陵六駿」名震海內外1300年,又是赫赫有名的唐太宗的座駕,在他的暗示之下,文物商人與軍閥勾結,從李世民的昭陵前盜走「颯露紫」和「拳毛騧」,又經過了數不清的明爭暗鬥,最終兩件國寶被法籍華人古董商盧芹齋運至美國展覽。當時「拳毛騧」和「颯露紫」在美國引發了轟動,報紙紛紛報導這兩件來自東方的藝術瑰寶,很多頂級博物館向盧芹齋求購。經過一番競爭後,盧芹齋以12.5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而在1918年,另外「四駿」也遭盜竊。不過幸運的是,當石雕運至西安北郊草灘時,被愛國人士截獲,並於1950年移交給現在的西安碑林博物館。
如今,「拳毛騧」「颯露紫」已經遠離家鄉一個世紀之久,但它們的命運一直牽動著全球華人的心。2010年,我國專家受邀至美國參與修復「拳毛騧」「颯露紫」,由中美雙方的文物修復專家共同修復中國唐代的傳世文物,此舉的象徵意義較之實際意義更深遠。我們期待著有一天「昭陵六駿」能一起面世,共同向世人展示大唐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