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54 越窯荷葉盞托 越窯青瓷中難得的精品之作

054 越窯荷葉盞托 越窯青瓷中難得的精品之作

2024-10-11 02:29:37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唐(公元618—907年)

  尺寸:通高6.6厘米,口徑11.8厘米,底徑6.6厘米

  出土地:寧波市和義路唐代海運碼頭遺址

  館藏地:寧波博物館

  

  圖片:李安寧攝

  主講人:陳寧

  您好,今天為您介紹的這件越窯荷葉盞托,在1975年出土於寧波市和義路唐代海運碼頭遺址,是越窯青瓷中難得的精品之作。

  古代南方著名窯系——越窯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窯系,主要分布在現今浙江省上虞、餘姚、慈谿、寧波等地。早在商周時期,這裡就開始了原始瓷器的生產。東漢中晚期,隨著燒制技術的進步,在曹娥江中游上虞地區和濱海寧波地區誕生了一種面貌一新的青瓷,胎質細膩,釉色均勻,叩擊之聲如金石,被稱為「成熟瓷器」。它的燒製成功,是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進步,使人類結束了由制陶到制瓷的漫長曆程。

  隨後的三國兩晉時期,越窯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其精湛的燒造工藝代表了當時全國制瓷業的最高水平,可以說當時越窯正處於南方青瓷一枝獨秀的時代。隨著越窯生產區域的不斷擴大,中國第一個瓷窯體系——越窯系也開始形成。

  之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以及青瓷製作工藝的不斷改良,唐代晚期至五代,越窯青瓷的生產進入了第二個高峰期,今天要介紹的這件越窯荷葉盞托正出自這個時期。

  越甌荷葉空

  盞托是一種古代盛放茶湯的器具,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位於上部的叫「盞」,位於下面的叫「托」。

  盞的口沿作五片開口的荷花花瓣狀,外部壓出內凹的五條瓜棱,讓素淨的器面有了層次分明的節奏感,質樸大方。

  盞下的托盤像一片荷葉,葉子的四邊微微捲曲。

  這件越窯荷葉盞托的造型猶如一朵盛開的荷花,盞的口沿作五片開口的荷花花瓣狀,外部壓出內凹的五條瓜棱,讓素淨的器面有了層次分明的節奏感,質樸大方。盞下的托盤像一片荷葉,葉子的四邊微微捲曲。整體來看,仿佛一片荷葉托著一朵盛開的荷花,在清波漣漪的水面上隨風漂蕩,花與葉珠聯璧合,令人賞心悅目。

  唐代詩人孟郊作「越甌荷葉空」,即是對其造型的生動寫照。釉色之美是它的另外一大優點,通體飽滿青翠,呈清水般的湖綠色,玲瓏像冰,剔透似玉,看上去就像杯盞中倒了半碗清水,令人傾倒,給人一種神秘而又高貴的感覺。

  唐代的飲茶風尚

  越窯荷葉盞托的杯盞較淺,看起來更像是一隻碗的造型,這與唐代的飲茶風尚有關。

  唐代「風俗貴茶」,宮廷飲茶之風盛行。最高統治者唐太宗直接提倡飲茶,熱衷茶事。為滿足皇室自身的飲茶需求,朝廷大規模推行貢茶制度,設置皇家貢茶院。上行下效,崇茶風俗很快在官僚貴族、文人士大夫和僧侶階層中推廣開來,「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當時,在皇室崇茶、士大夫揚茶、佛教重茶、商人賣茶、舉國飲茶的背景下,與茶相關的行業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繁榮。毗鄰湖州,在歷史上擁有制瓷淵源與技術基礎的越州,於是率先成為這一時期製作瓷器茶具的中心。

  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就給予了越窯很高的評價,他將越窯列為唐代「六大名窯」之冠,認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在這段文字中,陸羽這樣描述茶碗,越州窯出產的是最佳的,鼎州的稍遜一些,婺州的又差一些,岳州的再差一些,壽州、洪州的更差。也有人將邢州出產的瓷器排在越州瓷器之前,實際情況根本不是這樣。如果邢窯瓷像銀,越窯瓷則像玉,這是邢窯瓷不如越窯瓷的第一點;如果邢窯瓷像雪,越窯瓷則像冰,這是邢窯瓷不如越窯瓷的第二點;還有,邢窯瓷色白而使茶湯泛紅色,越窯瓷色青而使茶湯呈綠色,這是邢窯瓷不如越窯瓷的第三點……越州瓷和岳州瓷都呈青色,青色瓷能凸顯茶湯的色澤,茶湯呈白紅色。邢州瓷顏色白,茶湯呈紅色;壽州瓷顏色黃,茶湯呈紫色;洪州瓷顏色褐,茶湯呈黑色,這些都不宜用來盛茶。在這些內容中,您一定能感受到陸羽對飲茶器具的挑剔和品位。

  中國的茶文化,經歷了唐代的煎茶,宋代的點茶以及明代的泡茶。唐代的飲茶習慣與今天有很大的不同,流行煎煮法飲茶,飲茶時要先有一整套細緻的加工茶葉的程序。首先會在春天將茶樹上的嫩葉採摘下來,蒸灸搗揉,和以香料,壓成茶餅;喝的時候用一種特殊的工具茶碾(就像現在縮小版的藥碾子)將茶葉碾成細末並進行過篩備用。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抹茶,跟唐代的碾茶極為相似。

  按照唐代陸羽的煮茶三沸法所示:在水面開始有小熱氣泡冒出來時,加適量的鹽調味;等鍋具邊沿開始有小水泡湧起時,加入適量的茶粉並攪拌均勻;然後趁著茶湯在沒有完全沸騰前,將煮好的茶等份地盛到茶盞中供人飲用。由於飲用時要趁熱連湯及茶末一起喝下,這就要求茶碗不宜太深。另外,為了防止茶盞燙手,還須用盞托在底下托著茶盞。現今,日本傳統茶道就保留了較多唐代茶道的形態。

  一件不可多得的秘色瓷器

  唐代是各個藝術門類都得到高度發展的時期。越窯青瓷取得的突出成就是唐代窯業發達的生動體現,因其溫潤如玉的瓷質,美艷如翠的釉色,柔和優美的造型,舒展流暢的紋飾,而深受海內外偏愛。在越窯青瓷中最優秀的作品中,一直被猜測、被傳說,卻一直無法確認含義的就是秘色瓷。

  「秘色」一詞,最早出現於陸龜蒙的《秘色越器》這首詩,之後唐代詩人徐夤在他的《貢余秘色茶盞》一詩中也有提及,可見「秘色」一詞最早來源於熱衷茶事、喜愛越窯茶具的民間文人雅士,是他們在赴會雅集、茗茶吟詩之時,凝視手中精美的越窯茶具所抒發的優雅讚嘆。陸龜蒙在詩中將這種青瓷的釉色比喻為「千峰翠色」,而徐夤更是以「捩翠融青」「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綠雲」「古鏡破苔」「嫩荷涵露」等華麗的辭藻對其極盡讚美。再結合《說文解字》對於「秘」「色」的解釋:「秘,神也」「色,顏氣也……凡色之屬皆從色」,因此唐代人們口中的「秘色」應該是指神秘的顏色。

  因唐代茶具以越窯青瓷為冠,所以「秘色」一詞多被用來讚美越窯青瓷,以致唐五代以後的文人墨客多認為「秘色瓷」即是青瓷的專用詞,其秘色的意義被不斷衍化。尤其是五代吳越時期統治者錢氏以大量「秘色瓷」頻繁上貢中原王朝,讓後來的宋人更加關注秘色瓷的功用,認為「秘色瓷」就是「錢氏有國日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秘色」因此又被賦予了另一層更深的含義。總之,千百年來「秘色瓷」究竟作何解釋,始終像一團迷雲縈繞著世人。

  直到1987年在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唐代地宮中2199件精美文物的驚人發現,尤為可貴的是在地宮中一併發現的物帳碑上明確記載了13件秘色瓷,秘色之謎水落石出。在進行實物對比後,寧波博物館的這件越窯荷葉盞托也被證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秘色瓷器。另外,目前越窯青瓷可以說擁有了史料記載的最早皇家用瓷的記錄。

  中國瓷器的發展源遠流長,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可以複製出與之相似的器形、接近的釉色,卻複製不出它們的靈魂,以及其沉澱千年的古瓷韻味。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先民用他們的雙手和智慧製作出了這些精美的器物,千年之後,當我們回頭再看,不得不驚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