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 唐代胡旋舞石刻墓門 再現大唐盛行的胡旋舞
2024-10-11 02:29:40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唐(公元618—907年)
尺寸:每扇門長58.1厘米,寬46.5厘米
本章節來源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出土地: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蘇步井鄉窨子梁唐代墓群M6號墓室
館藏地: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
供圖: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
主講人:周文訸
石刻墓門的出土
198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文物普查隊開展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在蘇步井鄉窨子梁發現了兩座被流沙覆蓋的古墓葬。之後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考古隊派人複查,確定是一處唐代墓群。1985年6—7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文物考古工作隊對這兩座古墓展開發掘工作,在兩座墓葬周圍打了數十條探溝,又探出四座墓葬。按照從西向東的順序,分別將它們編號為M1-M6。
在清理M6號墓室時,專家們發現了兩扇石刻墓門。每扇門均呈長方形,長58.1厘米,寬46.5厘米。上下有圓柱狀榫,兩扇門板皆保持原狀,出土時緊閉並用鐵鎖牢牢鎖住。門扇正面鑿磨光滑,上面清晰地刻畫著人物的圖案,當考古專家們仔細觀察它所表現的內容時,感到非常驚訝。
兩扇石門上用淺浮雕的雕刻手法刻畫出兩名男性舞者,粗眉捲髮,深目高鼻,肩寬腰細,體魄健壯,舞姿健美,充滿了濃郁的西域風情。他們上身穿圓領緊身窄袖衫,下身穿貼腿緊裙,腳蹬長筒皮靴,各自踩在一小圓毯上,兩人對舞,舞姿不同:左邊的舞者側身回首,左腳站立在小圓毯上,右腿後屈,左手微微上舉,右臂彎曲至頭頂;而右邊的舞者則是右腳站立在圓毯上,左腿前伸,雙臂上舉到頭頂上方合攏。兩人都手舉長巾,仿佛在鮮明激昂、扣人心弦的鼓點中熟練揮旋,充滿歡樂的生活氣息。四周淺浮雕有捲雲紋,使舞者猶如騰躍於雲氣之中,造成流動如飛的藝術效果。整個畫面構思巧妙,主題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生動自然,舞姿熱烈奔放,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有專家認為,兩扇石門上的畫面所表現的正是1000多年前流行於大唐盛世的胡旋舞。胡旋舞是昭武九姓中的康國作為貢禮獻給李唐王朝的,正式的稱謂是「康國樂」,以其疾速的節奏、連續的旋轉和艷麗的胡服征服了無數觀眾。一直以來,關於這種舞蹈都只有文字記載,並未發現實物資料。這件石刻墓門的出土,不僅填補了這一空白,還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了胡旋舞的魅力。
左邊的舞者側身回首,左腳站立在小圓毯上,右腿後屈,左手微微上舉,右臂彎曲至頭頂。
右邊的舞者則是右腳站立在圓毯上,左腿前伸,雙臂上舉到頭頂上方合攏。
根據出土墓誌記載,墓主人卒於唐武周久視元年,也就是公元700年,墓誌中使用了許多武周時所造的字。從志文「大周……都尉何府君墓誌之銘並序」「君……大夏月氏人也」等清楚得知,墓主人為月氏人,姓何,正是昭武九姓中的一支。志文還記載墓主人「終於魯州」,也就是今天寧夏靈武、鹽池兩縣界內。
隋唐時期的昭武九姓
昭武九姓是隋唐時期活動於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粟特人,其祖先最早居住在祁連山北的昭武城,也就是今天的甘肅臨澤。漢初,為匈奴所破,向西逃亡逾蔥嶺至河中之地後,建立康國、米國、何國、史國、曹國、石國、安國、火尋、戊地九國,中國史籍稱之為「昭武九姓」,唐代又稱「九姓胡」。
粟特人擅長經商,和中國通商很早,北朝以來,通過絲綢之路,來往於中亞與中國之間,掌控著國際貿易活動,對中西文化的溝通交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唐代中葉平定西突厥後,這九個國家臣服於大唐王朝,隨後開始了與中原漢人的融合,其中的幾個國家成為一些中國姓氏的起源。
1982—1987年間,考古工作者先後在固原市原州區南郊鄉相繼發掘隋唐時期的墓葬九座,其中六座為中亞史姓家族墓,他們是徙居固原的「昭武九姓」中的史國人,這是絲綢之路文化在寧夏的見證。
胡旋舞的藝術魅力
據《舊唐書》記載,胡旋舞主要來自中亞「昭武九姓」中的康國、史國和米國等,唐代傳入中原,非常流行,因舞者旋轉如風而得名。據統計,《全唐詩》里有描寫胡旋舞女的詩共21首,從王維到白居易,幾乎貫穿整個唐代。
白居易曾在《胡旋舞》一詩中寫道:「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飄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詩中描寫的胡旋舞者在鼓樂聲中急速起舞,像雪花在空中飄搖,像蓬草迎風飛舞,連飛奔的車輪都比她緩慢,連急速的旋風也顯得遜色。整首詩將胡旋女左旋右轉不知疲倦,千圈萬周轉個不停的扣人心弦的舞姿描述得入木三分,讓她們的姿態、神情躍然紙上。
岑參是歷史上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田使君美人如蓮花舞北旋歌》也是一首出色的胡旋舞詩,詩中描寫了舞女的曼妙,其舞姿的矯健剛勁,以及音樂舞蹈所產生的邊塞意境。元稹在《胡旋女》一詩中也形容舞者在起舞時轉速非常快,快到觀眾幾乎看不出她的臉和背,形象、生動地突出了胡旋舞流動如飛的藝術效果。
胡旋舞從西域傳入中原後,風靡一時,學跳胡旋舞在京城長安成了一時的風尚。進入宮廷後,這種舞蹈更是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偏愛,他的寵妃楊玉環和寵臣安祿山為了取悅他,也常常在宮廷上眉飛色舞地跳胡旋舞。有一次,楊貴妃領著一群胡旋女在玄宗面前翩翩起舞,玄宗看到高興之處,接過鼓槌,忘乎所以地為貴妃擊鼓,竟把羯鼓都擊破了。安祿山晚年十分壯碩,「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需要兩名隨從自左右兩邊架著他的胳膊才能正常行走,但鼓樂聲一響起,他又旋轉如風、身輕如燕。由於胡旋舞贏得了皇家的青睞與推崇,從而成為大唐最為流行的舞蹈之一,大約50年長盛不衰。
從白居易、岑參和元稹的詩中可以看出,胡旋舞的舞者多為女子,有獨舞,也有三四人共舞。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彩塑舞女造型與這件胡旋舞石刻墓門上舞者的造型也基本一致。關於男性胡旋舞者的實物資料卻不多見,因此這件唐代胡旋舞石刻墓門就顯得彌足珍貴。
這件唐代胡旋舞石刻墓門反映了唐代工匠高超的石刻造型藝術手法,是研究唐代樂舞藝術極其珍貴的原始資料,是大唐文化極度繁榮時的一朵藝術奇葩,折射出中、西亞樂舞對寧夏地區文化藝術的深刻影響,是中西文化交流十分珍貴的遺物,也是寧夏曾經作為絲路要塞和北方民族大融合歷史背景的實物見證,揭示出寧夏在北方國際商貿中的突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