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47 錯金銅博山爐 自帶「仙氣」濾鏡的錯金銅博山爐

047 錯金銅博山爐 自帶「仙氣」濾鏡的錯金銅博山爐

2024-10-11 02:29:16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尺寸:通高26厘米,腹徑15.5厘米,圈足徑9.7厘米,蓋高12.3厘米

  出土地:河北保定滿城縣西漢封國中山國第一代王劉勝墓

  

  館藏地:河北博物院

  供圖:河北博物院

  主講人:王曉陽

  海面壯闊,蛟龍翻騰,孤峰高聳,煙霧繚繞……將亦真亦幻的仙境盛景集於一體,這件自帶「仙氣」濾鏡的錯金銅博山爐是如何做到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錯金銅博山爐的造型和紋飾

  「博山爐暖泛濃香,泛濃香,為壽百千長。」博山爐是古代薰香器具,因其蓋部重疊起伏、猶如海上仙山博山一般而得名,盛於兩漢魏晉時期,在我國薰香器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錯金銅博山爐出土於河北滿城縣陵山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造型精緻,工藝卓絕。爐身似豆形,分為爐座、爐盤、爐蓋三部分,爐座與爐盤之間用鐵釘鉚合在一起,以保持結構穩定與爐身平衡;爐盤與爐蓋之間為子母口,嚴絲合縫,過渡自然,便於開合以放取香熏料;爐蓋因循山勢起伏鏤孔,最大限度地保證煙氣發散。

  錯金銅博山爐的底座透雕三條騰出海面的蛟龍,龍身蜿蜒盤繞于波濤雲霧間,勾勒出一幅澎湃洶湧的遼闊海面之景;其上鑄出高低起伏的山巒,山巒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小猴蹲坐在山巒高處或騎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們扛著弓箭在山間追逐逃竄的野豬,幾棵小樹點綴其間,呈現出一派秀麗生動的自然山景;山間雲氣縹緲,微有流光,為整座山峰氤氳出煙波浩渺的仙山氣象。

  漢代社會文化蓬勃發展,工匠們奇幻瑰麗的創造力使錯金銅博山爐的造型與紋飾跳出單視點構圖的局限,讓觀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視點可以看到不同的獨立畫面,這些獨立的畫面銜接、連續在一起,又可以呈現出一幅完整的場景,可謂動靜相宜,虛實結合。博山爐的底座為蛟龍出海,一片波濤洶湧、海浪席捲的蓬勃之勢;海浪之上,巍峨高山挺拔而立,猶磐石不可摧也;翻湧的大海與堅韌的高山,一動一靜,一急一緩,對比鮮明又融於一器。博山之上,活潑可愛的小猴子有的蹲踞在山巒高處舉目眺望;有的調皮地騎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神情、動作栩栩如生,使觀者心生愉悅。與此同時,山間的神禽異獸、猛虎靈豹若隱若現,仿佛隱匿在暗處悄悄地窺視著獵物,伺機而動。靈猴與猛獸,活潑愜意與劍拔弩張,一張一弛,和諧共生。而金絲勾勒出的樹木,又與活動的動物們形成對比,將動靜之感體現得更加明顯。

  博山之上,金絲勾勒出升騰旋繞的雲氣,煙雲與山石似乎連貫為一體,既是峰巒的邊界,又是雲氣的末梢,留給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錯金銅博山爐底部波濤翻湧的大海並未塑出實體,而是以纖細流暢的錯金紋飾和蛟龍矯健的身姿進行意象表達,避免了器物形體的大小對「大海」的限制。

  靈猴與猛獸,活潑愜意與劍拔弩張,一張一弛,和諧共生。

  在我國傳統藝術創作中,常以留白營造虛實結合之感,有「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的效果,如錯金銅博山爐底部波濤翻湧的大海並未塑出實體,而是以纖細流暢的錯金紋飾和蛟龍矯健的身姿進行意象表達,避免了器物形體的大小對「大海」的限制。博山之上,金絲勾勒出升騰旋繞的雲氣,煙雲與山石似乎連貫為一體,既是峰巒的邊界,又是雲氣的末梢,留給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當點燃薰香時,裊裊輕煙從山巒的起伏處緩緩逸出,繚繞在山巒景物間,虛虛實實,亦真亦幻,猶如海上仙境。

  博山爐的形成

  中國古代的薰香歷史非常悠久,具體的起始年代已無法考證,現在學界普遍認為,最晚在戰國時期古人就已經開始薰香了。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薰香的使用日漸普遍,熏具種類也逐漸豐富,您知道博山爐這種精緻玲瓏的熏具是如何產生的嗎?

  首先,博山爐的出現和古人對仙境的嚮往與追求密切相關。自春秋戰國至西漢,是我國歷史上宗教神話傳說比較盛行的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神仙家的「鬼神之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及《山海經》《莊子》等典籍的記載,為世人構建起縹緲廣博的仙境世界。漢代求仙思想盛行,歷代統治者也都傾心於鬼神之事。故此,靈魂不滅、飛升仙界成為漢代人心目中最渴求的。而且,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對名山大川的崇拜思想,古代典籍記錄了眾多神山仙山,如《山海經》中的俊疾山、大荒山,《淮南子》中「天帝之居」的崑崙山,以及《三輔黃圖》《拾遺記》中明確提到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座海上仙山,充分體現出山嶽在世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名山封禪成為人間帝王與天地溝通的儀式之一。齊威王、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屢次派人尋找神話傳說中的仙山。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出海東渡,尋找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以求長生不死。漢武帝非常喜好方術,一生都在致力於求仙活動。上行下效,所以,在當時不管是皇室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非常崇信神話世界,嚮往神山仙境。這種思想反映在薰香上,就是博山爐的出現和迅速風行。

  其次,博山爐的流行還和香料的不斷發展有關。漢代以前,熏爐的香料來源多為茅香、蕙草等草本植物,乾燥後就可以點燃使用,對熏爐的煙氣發散、通風等方面的要求相對較低。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和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期,社會相對穩定富足,邊疆諸國紛紛臣服朝貢,西去中亞的陸上絲綢之路以及南接東南亞各國的海上絲綢之路相繼開通,地域之間的交流飛速發展,這其中,香料因其便於存儲運輸而成為中外交流的重要物品。西晉張華《博物志》記載了西使獻香的故事:「漢武帝時……帝幸上林苑,西使干乘輿聞,並奏其香。帝取之看,大如燕卵三枚,與棗相似……長安百里,咸聞香氣芳積,九月余日香猶不歇。」這些大量湧入漢境的樹脂類香料,使用時需要在爐身底部放置炭火加以熏燃,這就對熏爐的形制提出了要求。在發展過程中,漢代的能工巧匠們將仙山崇拜等社會思潮融入塑形藝術,通過爐蓋加高、爐腹加深等方式擴大爐內空間,保證香料的燃燒及香氣發散,促進了博山爐的形成與發展。

  漢代的薰香藝術

  古人的薰香藝術極為考究,香料、熏具琳琅滿目,用途也多種多樣,以漢代為例,有祛濕除穢、淨化空氣、燻烤衣服和被褥以及沐浴時使用等多種用途。漢時人們席地而坐,生活環境相對潮濕,薰香最基本的功用就是祛濕除穢、淨化空氣。「女侍史絜被服,執香爐燒熏」,人們對衣物的薰香也極為重視,常在熏爐上加設熏罩等鏤空器皿,將衣物被褥置於其上,讓衣被等物和熏爐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使用時熏爐不會因空氣不流通而熄滅,衣被等物也不至因離火太近而受損。此外,還有沐浴時使用,錯金銅博山爐出土於劉勝墓葬後室旁的小側間,應當就是墓主人沐浴時在室內薰香使用的。

  錯金銅博山爐造型精緻玲瓏,意向磅礴大氣,將思想追求、造型藝術與實用功能相融合,通過西漢工匠超凡卓絕的技藝加以呈現,不僅是漢代工藝發展水平的傑出代表,也是西漢民眾社會生活與思想文化的集中體現。兩漢時期的王侯貴族墓中,博山造型的熏爐多有出土,而錯金銅博山爐不論是工藝、造型還是蘊含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都是獨一無二的,堪稱漢代文物中罕見的藝術珍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