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三件女性陶俑 漢代女俑的典範之作
2024-10-11 02:28:58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尺寸: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高34.3厘米,下擺寬12.3厘米;塑衣式舞女俑高53.3厘米,下擺寬21.5厘米;塑衣式彩繪站立侍女俑高63厘米,肩寬13厘米,底寬25厘米
出土地:漢景帝劉啟的陵園陽陵
館藏地: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供圖: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主講人:賈子鈺
您可能看過一些以西漢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比如《漢武大帝》《美人心計》《雲中歌》等,劇中女性容貌姣美、衣著華麗,一定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三件陶俑也是如此,它們是在西漢第四位皇帝漢景帝劉啟的陵園漢陽陵中發現的,她們色彩鮮艷,妝容精美,造型獨特,受到觀眾的一致喜愛,成為漢代美女的代名詞。
那麼今天,我們就追本溯源,通過漢陽陵出土的陶俑,來認識真正的漢代美女。
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
這三件陶俑的第一件,考古學家給她起了一個很專業的名字,叫作「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
「塑衣」就是用陶泥直接塑造出陶俑的衣服,經過陰乾,經1000°C左右的高溫燒制後,再在塑好的衣服上面施以彩繪。在博物館親眼看過它的觀眾基本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2000多年了,它們顏色依然保存得這麼好?其實,這是因為陶俑身上的顏色都是礦物質顏料,顏料直接繪製在陶俑身體上,附著力很好。而且礦物質顏料的原材料多為天然晶體礦石,具有光澤特殊、色相美麗的特性。它們在自然界中經數萬年或更長時間演化形成,特點就是色性穩定,覆蓋力強,不易變色。所以經過了2000多年,這些陶俑的顏色依然看起來那麼鮮艷。這裡塑衣的難度在於,除了要表現出衣服的款式、色澤,還一定要表現出衣服的質感。因此,我們能看出深衣寬敞而不臃腫,衣紋細膩而貼身,明顯是用絲綢之類的材料製成。
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側面)
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背面)
而「跽坐」是指人雙膝跪地,臀部坐在腳後跟上,由於身體彎曲成幾道彎,像是一個「自己」的「己」字,所以將這種坐姿稱為「跽坐」。這種坐姿可以顯現出對人特別恭敬,也非常能體現出漢代的禮儀風範,是當時最正規的禮儀坐姿。
透過坐姿,我們再來看陶俑的面容:長眉細目,鼻樑纖巧,表情自然而略顯羞澀。她身著彩衣,以拱手的姿態半遮面部。若說她是美女,真是一點兒都不誇張。除了陶俑面容秀美的設計,在其他方面上也顯現出藝術家的用心。她頭髮中分,髮髻綰於頸後,又分出一縷自然下垂,通過這個設計,一下子把飄逸脫俗的感覺表現出來了,可謂獨具匠心。
塑衣式舞女俑
第二件陶俑是一位舞女俑,她身材高挑,雙膝微曲站立,右臂上揚,左臂向內自然彎曲,動作舒緩而典雅。舞女俑身材苗條,舞姿曼妙,仿佛正隨著音樂節拍舞動,靜態的形象中蘊含了豐富的動態美,活脫脫再現了漢代美女趙飛燕掌上起舞的風采。
在這裡,她的體態是通過極為巧妙的塑造手法勾勒出來的。漢代 「以瘦為美」,所以藝術家就特別勾勒出了這件女俑纖細的腰身。然而,太瘦了會有一種纖弱感,為了彌補這一缺陷,藝術家在塑造時,又特意將她的衣裙做成喇叭形。從腰部開始,衣裙逐漸增大、增寬,兩側的輪廓線也就形成了非常優美的雙曲線,為整件作品帶來了妙不可言的線條變化;同時,這逐漸攤開的衣裙也形成了一個碩大的基座,使整件作品能夠穩穩地立定,給人一種堅實的穩定感。
就這樣,漢代女俑既完美強調了「以瘦為美」的審美理念,又完成了具有時代特色的藝術形象。而唐代女俑的表現手法與漢代舞俑正好相反,是腰身粗而下面逐漸收緊,最後落腳在一個比較小的基座上。這是為了既能強調出「以胖為美」,又讓人感覺體態輕盈不笨拙。兩個時代的藝術家通過截然不同的造型手法,不但彌補了單純體現瘦、胖的缺陷,而且造就了具有很強的時代和審美對比性的女俑作品。我們熟悉的成語「環肥燕瘦」,在漢唐兩代女俑的創作過程中得到了完美的實踐和體現。
塑衣式舞女俑(正面)
塑衣式舞女俑(背面)
塑衣式彩繪站立侍女俑
塑衣式彩繪站立侍女俑(正面)
塑衣式彩繪站立侍女俑(側面)
陽陵三件陶俑的最後一件是一位身著四重深衣的女子,她屈膝、含胸,雙手攏於寬大的袖筒內,端莊肅穆,這種站姿是漢代宮廷里宮女「肅立」的形象。據西漢賈誼的《新書》記載,最正規的站姿叫作「經立」,經立時,要挺胸抬頭,臂如抱鼓,這種站姿便於在重要場合行禮叩拜。我們可以設想,當鼓樂響起,她就會展開雙臂,合攏於額前,進行大禮叩拜。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漢代女性雍容嫻靜、沉穩莊重的儀態和神韻,也看到了已進入高度文明的漢代社會對女性在儀容儀態方面的要求與影響。
到了西漢時期,「禮」(或者「禮儀」)早已進入成熟階段,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誌,「禮治」覆蓋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所以,世人總是用「禮儀之邦」來描述中國。
總之,這三件女俑為古代女俑的造型樹立了里程碑式的參照系,因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和深刻的藝術感染力,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從而成為漢代女俑的典範之作。三件陶俑的形象不同,身份不同,姿態也不同,卻都那麼端莊秀雅、儀態大方;它們的氣質神韻,表明它們都有著深厚的文化藝術修養,從而也折射出她們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漢代女性的獨特魅力
那麼,這些陶俑是如何產生的?概括來說,我認為有三點:第一是文化影響。漢代有著輝煌燦爛的文化,而當時社會對女性的審美要求,讓她們具有了溫柔、內向、含蓄的陰柔之美,同時又有典雅華貴的人格稟賦,展現出一種外柔內剛的精神氣質。此外,她們的舞姿滲透著那個生氣勃勃的時代的浪漫、開放、大氣,但她們的曼妙舞姿,她們的舉手投足,又都完全符合禮治的要求,絕無半點「行止逾禮」,說明那個已經進入文明禮治的西漢社會對女性所帶來的深刻影響。而陽陵的喪葬理念是「事死如事生」,去世後的地下世界要和生前一樣,因此陶俑們代表的就是當時女性最真實的特性,所以我們得以看到漢代女性的精氣神。
第二是國家教育影響。漢代對女子有規範而嚴格的智育、美育和德育,這些教育以家庭教育為主。她們需要掌握紡織、女紅這些生活必備技能,學習音樂、繪畫、舞蹈的藝術才能,進一步還要接受詩、書、經、史的文化教育。正如我們高一課本里《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她「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一樣,這雖然是東漢時的故事,但推演到西漢,對女子一定也有成熟的教育手段。在這幾種教育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德育中的禮治教育。我們看到的幾位美女,舉手投足都顯得那麼高雅,彬彬有禮,那麼合乎禮儀的規範,說明她們都受過嚴格的禮儀教育和培訓。
第三是當時女性的地位,這裡不能不提西漢成帝時的班婕妤。《漢書》記載,西漢時期,漢成帝的寵妃班婕妤知書達理,才華蓋世,被成帝視為良師益友。從魏晉到清代,文學評論家都給予她的文采以最高的評價,甚至被評為古代第一;然而,班婕妤最為後人稱道的還在於她的人格風範、道德操守。有一天,成帝下令專門為他們兩人製作一輛大型車輦以備出遊,班婕妤說:「不可,聖賢之君,都應該是名臣在側。夏桀、殷紂王和周幽王都是因為寵幸妃子,落到了國破君亡的下場。」王太后知道後,對班婕妤大加讚賞,說她知禮儀、識大體,是後宮嬪妃的道德楷模。現在,許多人以「中國古代最完美的女人」來歌頌班婕妤,可見她的歷史影響。班婕妤代表了在禮治教育下,漢代女性在精神文明方面所達到的水平和高度,也可見西漢時期對女性「德智美」教育的巨大成功。
今天我們通過了解三件珍貴的陽陵陶俑的故事,學到了它們背後的文化。文物是會說話的,文物是有故事的,三件陽陵的珍貴陶俑,可能不足以代表中國漢代陶俑雕塑的最高水平,但是它們卻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古代第一個經濟文化發展高峰——「文景之治」的燦爛輝煌,讓我們看到了2000多年前「文景之治」時代漢代女性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