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38 翔鷺紋銅鼓 名副其實的「民族文化瑰寶」

038 翔鷺紋銅鼓 名副其實的「民族文化瑰寶」

2024-10-11 02:28:49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尺寸:高36.8厘米,面徑56.4厘米,足徑67.5厘米,重30.75公斤

  出土地:廣西貴縣(今貴港市)羅泊灣1號墓

  館藏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供圖: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主講人:黃怡

  銅鼓,是我國的南方以及東南亞地區特有的一種打擊樂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發展史。而廣西是我國古代鑄造和使用銅鼓的主要地區之一,目前廣西的國有博物館和文物管理機構所珍藏的古代銅鼓有700多面,散存民間且還在使用的傳世銅鼓有1400多面。廣西銅鼓的文獻之豐富、數量之眾多、品類之齊全、歷史之綿長,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

  今天要為您介紹的這件翔鷺紋銅鼓,紋飾清晰,圖案精美,而且器身保存完好。它高36.8厘米,面徑56.4厘米,足徑67.5厘米,鼓面中心為太陽紋,鼓身裝飾有鋸齒紋、圓圈紋、羽人舞蹈紋以及羽人划船紋,船頭下方刻繪有銜魚而立的鷺鷥和花身水鳥,水中有魚暢遊。鼓腰飾有8組羽人舞蹈紋,每組2~3人,頭戴羽飾,下身系羽裙,翩翩起舞。鼓身足部一側臥刻有篆文「百廿斤」字樣。經實測,翔鷺紋銅鼓重30.75公斤,相當於一個十三四歲青少年的正常體重。

  翔鷺紋銅鼓的用途

  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研究,它被確認為「國寶級文物」,定名為「翔鷺紋銅鼓」。銅鼓,首先是作為祭祀或樂器使用。當銅鼓成為樂器,它的功能與中原古代銅鐘相似,古籍中有許多關於「擊銅鼓以為樂」的記載。隨著社會的發展,銅鼓逐步演變成王權的象徵,為部落頭人或貴族所擁有,正如史書《隋書·地理志》所言:「有鼓者號為都老, 群情推服。」

  大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今天的廣西、廣東及湄公河流域一帶等駱越故地流行燒制和使用一種稱為「釜」的陶器。這種陶器多為夾砂陶,侈口圜底,口徑15~20厘米,高約20厘米,是一種炊煮器,也可用作存儲的容器;周至戰國時期,陶釜繼續流行,體積逐漸增大,同時出現了銅鑄的釜。歷史上,陶釜曾被先民們作為樂器使用,《詩·陳風·宛丘》中就有「坎其擊缶, 宛丘之道」的記載。而早期的銅鼓,與倒置的銅釜形狀極為相似。通過對比早期銅鼓與銅釜的形態、用途,「銅鼓起源於釜」基本成為學界的共識。

  鼓面中心是永恆不變的太陽紋,象徵著人們對太陽的崇拜和敬仰。

  翔鷺紋銅鼓的紋飾內涵

  翔鷺紋銅鼓的紋飾,除了裝飾意義,一些寫實圖案還蘊藏著豐富的社會內容,詳細解讀就會發現。鼓面中心是永恆不變的太陽紋,象徵著人們對太陽的崇拜和敬仰。鼓胸上的划船紋呈現的是龍舟競渡的寫實畫像,繪製的各種船紋,不論是捕魚、水戰,還是遊戲、競渡,從銅鼓本身的社會功能來看,都與祭祀活動有關。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鼓腰上的8組羽人舞蹈紋,這是祭祀場合娛樂神靈的真實記錄,展現了當時化裝成鷺鳥的人們翩翩起舞的優美場景。單獨來看呈現的是二三人的舞蹈,連接起來看卻是一個整體的大型集體舞的壯麗場面。專家推測,這應該是一場規模宏大的祭祀活動。

  鼓胸上的划船紋呈現的是龍舟競渡的寫實畫像,繪製的各種船紋,不論是捕魚、水戰,還是遊戲、競渡,從銅鼓本身的社會功能來看,都與祭祀活動有關。

  翔鷺紋銅鼓的鑄造工藝

  那麼,精美規範的銅鼓又是如何鑄造的呢?儘管鑄造銅鼓的歷史悠久, 但因其工藝嚴加保密, 歷來「傳於子而不傳於女」,在史書上也從未有過記載。其實銅鼓的鑄造工藝十分複雜,為了揭開銅鼓鑄造工藝之謎,考古學者與鑄造學者也進行了艱辛的努力。

  1982年,北京鋼鐵學院冶金史研究室在廣西、雲南兩省(區)博物館的配合下, 對81面銅鼓進行了精確的測量。根據對這些銅鼓鑄造工藝的初步分析, 89%的銅鼓採用了泥型合范法。這種方法往往用泥型做鼓身,用蠟型做鼓耳和各種動物塑像,巧妙地施用以中心頂注式澆注為主的各種澆鑄系統。裝飾花紋的製作方法也靈活多樣,常用雕刻法、滾壓法、印痕法製作各種精美的幾何圖案和生動的畫面。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鑄造技術, 從中原華夏地區到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都曾普遍使用過。

  劫後餘生的瑰寶

  說起這面翔鷺紋銅鼓的發現經過,我想用「劫後餘生」來形容它,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從45年前,在廣西貴港發生的一場考古發掘說起。

  1976年6月,在當時廣西貴港縣城東面鬱江邊的羅泊灣,縣化肥廠的工人正在山坡上動工擴建廠房。當時的羅泊灣荒涼而神秘,放眼望去,南北2.5公里、東西7.5公里範圍內,40餘座土山連綿起伏,有的高大突兀,有的低矮平緩。這天,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幾位民工正忙著揮鋤挖掘土方。突然,叮噹一聲脆響,一個金光閃閃的鉤狀器件從泥土裡蹦了出來。當他們繼續往深處挖時,竟然挖出一條深達四五米的墓道!

  消息很快傳到了當地文物部門,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考古人員隨即趕往現場查看。就這樣,一場廣西考古史上規模空前的發掘工作在羅泊灣展開了。

  隨著挖掘的逐步深入,墓葬結構逐漸呈現出來——高大的封土堆,斜坡墓道,還有白膏泥隔離層……這一切都顯示出湖南楚墓的風格,與長沙馬王堆一、二號漢墓的結構極其相似。那麼,此處墓葬會不會像馬王堆漢墓一樣出土驚世之寶呢?考古人員極度興奮起來。

  在清理墓道封土時,一個陳舊的盜洞出現在眼前時,大家原本激動的情緒頓時平息下來——這個墓可能已經被盜了。不過,大家依然在低落的情緒中繼續往下挖,由28根大方杉木並排平鋪而成的槨室蓋板顯露在眼前,當28根杉木蓋板起吊完畢,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墓室是「一片澤國」。待抽水機日夜作業把水抽乾時,墓室的「廬山真面目」讓現場所有人都陷入極度失望之中——寬闊的槨箱內,所有隨葬物品早已被洗劫一空,甚至屍骨無存!

  鼓腰上的8組羽人舞蹈紋,這是祭祀場合娛樂神靈的真實記錄,展現了當時化裝成鷺鳥的人們翩翩起舞的優美場景。單獨來看呈現的是二三人的舞蹈,連接起來看卻是一個整體的大型集體舞的壯麗場面。專家推測,這應該是一場規模宏大的祭祀活動。

  心有不甘的考古人員繼續泡在泥濘里「撈魚摸蝦」,期望能找到一點盜賊丟失的東西。而墓內仍在不斷滲出泥水。在抽水過程中,考古人員發覺一個異常的現象——底板枕木下方不斷向上冒氣泡,槨室枕木下方似乎還有一個空間存在!於是,他們用電鋸將冒氣泡地方的槨底板鋸斷撬開,清除淤泥後,一個殘破的竹筒現身了。隨後,還發現了7具骨骸分布在不同的葬坑內,經鑑定為一名男性和六名女性,男性不過13歲,女性是16~26歲。這些殉葬者均以棺木裝殮,身穿彩繡衣服,身旁有一定數量的陪葬品,有名有姓,生前應該是主人寵幸的歌舞樂伎和侍從。在我國進入封建社會後,用活人殉葬的野蠻風氣已經被明令廢止。然而,羅泊灣漢墓中的7具骨骸卻以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在當時社會生產力相對落後的嶺南地區,仍然沿襲這一股野蠻之風。

  發掘工作進行到這裡,考古工作似乎已接近尾聲,考古人員帶著絲絲傷感,撤離了墓地。而縣化肥廠的工人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紛紛走進墓室,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2000年前的遺存,卻在無意中發現了與殉葬坑平行的兩個大坑,裡面竟堆滿了器物!接到消息後,考古人員目瞪口呆,再次回到羅泊灣都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他們將槨室後壁塌方的泥土全部清除,一直挖到生土邊。最後起開底板、枕木時,所有人都瞬間驚呆了——重重疊疊的器物,在清水和泥濘中露出美妙的姿容!

  在西邊坑內,一面倒置擺放的大銅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當銅鼓鼓身的泥漿被抹去,其金黃色的光芒和鼓身上的精美圖案,讓在場所有考古專家都驚嘆不已,它正是翔鷺紋銅鼓。依據出土文物的特徵及器物上透露的諸多信息,羅泊灣漢墓的年代最終確定為西漢初期,即趙佗在嶺南割據稱王的南越國時期。而墓主人可能是西漢初年南越國的高級將領,或是當時的西甌君。

  回顧銅鼓的發展演變軌跡,其實與中原的青銅鼎大致相同,它起源於炊具,演變成樂器,又成為權力的象徵。因所在地域、所處社會的發展程度,人們的民族文化和信仰的不同,銅鼓與中原銅鼎的演變又略有不同:鼎在經歷西周的繁華之後,便逐漸消亡;而銅鼓則一直伴隨著民族的發展世代傳承下來,除了祭祀,仍在娛樂、喪葬等場合中使用。無論銅鼓充當何種器皿,它都集合了冶煉、鑄造、繪畫、雕塑、音樂和舞蹈於一身,其獨特的造型和豐富的紋飾,反映著各民族當時的經濟狀況和文化面貌,是名副其實的「民族文化瑰寶」。

  參考文獻

  a 蔣廷瑜. 銅鼓[M]. 廣西人民出版社. 2018(10).

  b 廣西衛視. 千年銅鼓 盛世和鳴. 《廣西故事》電視專題片第11集.

  c 覃彩鑾. 駱越銅鼓文化研究—駱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三[J]. 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4).

  d 北京鋼鐵學院冶金史研究室. 廣西、雲南銅鼓鑄造工藝初探[D]. 中國銅鼓研究會第二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3.

  e 《廣西日報》. 廣西博物館翔鷺紋銅鼓神秘現身. 2014.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