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越王勾踐劍 天下第一劍
2024-10-11 02:28:01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尺寸:通高55.6厘米,寬5厘米
出土地: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1號墓
館藏地:湖北省博物館
供圖:湖北省博物館
主講人:魏來
您好,今天我為您介紹的這件文物,曾經多次登上《國家寶藏》等國寶類的節目,它就是「越王勾踐劍」。
勾踐,中國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作為一代春秋霸主,他在稱霸之前的一段臥薪嘗膽的故事也是彪炳史冊:春秋時期,吳越兩國戰爭不斷。公元前496年,吳王夫差率精兵攻打越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淪為階下囚。為了實現復國大計,勾踐忍辱負重為夫差劈柴餵馬,經歷了整整三年的敗將之辱後返回越國。從此他勵精圖治,用艱苦的生活來磨鍊意志,夜裡睡在柴堆上,意志消沉時,就嘗一嘗苦膽來提醒自己不能懈怠。經過了十年休養生息,越國的國力由弱轉強。最終勾踐率軍滅掉了吳國,迫使夫差自盡,成就了越國的霸業。
越王鳩淺,自作用劍
今天介紹的這把劍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勾踐之物。那麼,我們是怎麼判斷它就是越王勾踐的佩劍呢?
這要從1965年的秋天說起。當時湖北省荊州地區正在修建漳河水庫,工人們在楚國郢都紀南城西北方向的望山和沙塚一帶發現了一大片地下墓葬。之後湖北省博物館文物考古隊又陸續發現了25個長滿荒草的大土堆,專家們推斷這些土堆應該是楚國的王陵所在。隨著發掘的深入,人們在這些土堆下共挖出了八座墓葬。其中,最讓考古隊員期待的當數望山1號墓,不僅因為它是其中規模最大的,而且它絲毫沒有被盜墓賊光顧過的痕跡。
劍首向外翻卷呈圓盤形,內鑄有11道精細的同心圓,肉眼很難數清,經準確測量,其中有兩道同心圓的間隔僅僅只有0.2毫米!
這把劍上的鳥篆銘文是「越王鳩淺,自作用劍」。
1965年12月底,考古隊隊長譚維四先生和他的隊員們開始對這座墓葬進行清理,當時發現了很多珍貴的禮器、日常用品和大量的兵器。當清理到棺室的時候,發現有一把劍緊緊挨在已經腐朽的墓主人的身邊。在場的專家學者推測這把劍一定很受墓主人的重視,大家也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這把劍的風采。他們的期待沒有落空,在拔劍出鞘的那一刻,這把劍完好的現狀與精美的鑄造工藝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發出驚嘆:劍首向外翻卷呈圓盤形,內鑄有11道精細的同心圓,肉眼很難數清,經準確測量,其中有兩道同心圓的間隔僅僅只有0.2毫米!相當於我們日常用的尺子上最小一格的五分之一!劍格的正面鑲嵌有藍色的琉璃,反面鑲嵌有綠松石,可惜經過漫長的歲月,有些寶石已經脫落。然而,更令人稱絕的是,在布滿黑色菱形花紋的劍身上,居然找不到一絲半點鏽蝕的痕跡,這把劍看上去高貴而典雅!
一般來說,考古研究人員通常是根據墓葬形制、陪葬器物等判斷墓葬的時期和墓主人的身份,但是如果出土的文物上有文字的記載,那就為鑑定研究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依據,而考古人員在這把劍上就找到了這樣的依據!
在劍身的正面靠近劍格處依稀可見兩行八字的鳥篆銘文。鳥篆,其實是一種藝術字體,流行於東周時期的楚、吳、越、蔡等國,由於鳥篆的寫法詭異多變,辨識困難,專家們費了很大的勁兒才辨認出「越王」和「自作用劍」這六個字。但是這位越王究竟是誰?卻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這個疑惑很快傳遍了全國,來自東南西北的考古專家、文字專家都以書信的形式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經過了熱火朝天的考古學術討論之後,終於得出定論:這把劍上的鳥篆銘文是「越王鳩淺,自作用劍」。在古越語中,「鳩淺」就是「勾踐」,兩者屬於通假字,也就是說,這兩行八字的銘文向我們表明了這把王者之劍的主人正是春秋時期赫赫有名的霸主——越王勾踐!
大家可能會疑問,這是越王的佩劍,為什麼會在一個楚墓中被發現呢?
的確,我們都知道越國在歷史上的疆域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帶,而這把越王的劍卻出現在了千里之外的楚國墓葬中,這個問題到現在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不過目前圍繞這個謎團,專家認為有兩種解釋比較可靠:第一種解釋認為,這把劍是一件陪嫁品,根據文獻記載,勾踐的女兒是當時楚國昭王的寵姬,那麼這把劍很有可能作為一件媵器,在越國和楚國聯姻時陪嫁過來了;另一種解釋認為,這與當時越國為了抗擊吳國所採取的一種外交策略有關,這把劍作為一件禮品被贈送給楚國,希望得到楚國的幫助和結盟。這兩種說法都是目前學術界比較認可的,不過沒有定論,還有待專家做進一步考證。我個人比較傾向於陪嫁品這個說法。
吹毛斷髮,削鐵如泥
我國上古三代,也就是夏商周的青銅器,若論禮樂重器,當數中原地區鑄造的最好;但談及兵器,最精良的莫過於吳越之地。《考工記》上說:「吳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意思就是吳越這個地方很特別,在其他地方使用同樣的配方就做不出來這麼好的劍,原因就是地氣。吳越地區自古水網縱橫,開闊的平原較少,盛行於中原地區的戰車作戰方式在這裡很少有用武之地,所以步兵才是吳越軍隊的主力。步兵所需要的是適合近身作戰的既輕便又鋒利的武器,恰好劍就具備了這些特點。同時,吳地又富藏銅、錫,這也為鑄造寶劍提供了資源上的保障。
我們再來仔細看這件文物,劍通高55.6厘米、寬5厘米。每次為觀眾介紹這把劍的時候,觀眾也會發出感嘆:「原來越王勾踐劍這麼短啊!」其實,這把劍應該不是一件用於作戰的兵器,而是一把掛在腰間的佩劍,作為體現身份和地位的一件藝術品。另外,它雖然短,鋒利程度卻超乎你的想像。這把青銅劍深埋在地下已有2500多年,至今依然寒光閃閃,沒有生鏽。據當時的考古人員回憶說,當時有一位工作人員想試一下它的鋒利程度,結果一不小心就劃破了手指,血流不止。後來,北京科教電影製片廠拍了一部名為《古劍》的影片,片中譚維四先生手拿著越王勾踐劍輕輕一划,就劃破了二十幾層紙。這把劍非常鋒利,用「吹毛斷髮」「削鐵如泥」來形容它也不過分。
千年不鏽,千年不腐
您可能會問我,為什麼這把劍能夠「千年不鏽」「千年不腐」,還能如此銳利呢?
首先,劍本身的選材用料好。專家通過科學儀器測定,越王勾踐劍的劍身為青銅一體鑄造,採用的是經過多次提純和提煉的上等銅料,因此它的純度很高,含雜質極低。
除了劍本身的因素,良好的環境也為勾踐劍的保存提供了保障。這柄劍出土於楚國墓葬,楚墓有深埋密封的風俗,儘管南方雨水充沛,但是經過土壤的層層滲透和過濾,進入墓葬中的中性水對劍有保護的作用,很好地隔絕了氧氣。正如諺語所說:「干千年,濕萬年,不干不濕僅半年。」所以墓葬環境好,便是第二個原因。
而最後一個原因是,它出土時帶有劍鞘,而漆木劍鞘起到了雙重保護的作用。
這把越王勾踐劍出土已有50餘年了,如今,它被安靜地擺放在湖北省博物館「鳳舞九天——楚文物精品展」的展廳里,成為湖北省博物館最受歡迎的「明星文物」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觀眾慕名而來,只為站在這把寶劍面前,透過玻璃感受它來自幾千年前中華文明的強大與力量。
越王勾踐劍見證了春秋末年的紛繁亂世,也承載了中國古代先進、燦爛的文明,所以把它稱作「天下第一劍」或「王者之劍」實屬當之無愧和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