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2024-10-11 02:27:58
作者: 劉鈺婷 等
020 吳王夫差矛 古代兵器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國寶小檔案
年代: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尺寸:全長29.5厘米,最寬5.5厘米
出土地:江陵馬山5號楚墓
館藏地:湖北省博物館
供圖:湖北省博物館
主講人:魏來
在湖北省博物館珍藏的青銅兵器中,除了馳名中外的越王勾踐劍,還有一件青銅兵器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吳王夫差矛。
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生死故事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說起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他們二位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對死對頭了,關於他們之間的恩怨紛爭和生死較量也被廣為流傳。人們常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兵器,現在再度聚首於湖北省博物館。每次看到這兩件兵器,都會讓人想起2500年前,這對冤家對手所上演的那段驚心動魄的王者之戰。
春秋末年,諸侯爭霸。處於長江中下游的吳、越兩國,曾為了各自的利益進行過長期的激烈戰爭。吳國建都於今天的江蘇蘇州,越國建都於今天的浙江紹興。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吳王闔閭趁著越國國喪之際出兵攻城,新王勾踐無奈之下派出大量死囚來到陣前集體自殺,場面極為血腥。而吳國士兵由於從沒見過這樣的場面,一時間亂了陣腳,於是越國乘機發動了猛攻。衝殺中,吳王闔閭中箭身負重傷,回去後不久就去世了;其子夫差繼承王位後,再度率軍攻打越國一雪前恥,最後越國慘敗淪為吳國的屬國,越王勾踐也淪為人質。
三年後,勾踐又重回越國,終日過著臥薪嘗膽、發憤圖強的生活,並利用了10年時間讓越國休養生息後,又重新強大起來。而夫差自從戰勝了勾踐後,漸漸放鬆了對越國的警惕,一心想著北進爭霸;他徵調人力,開通了貫穿長江、淮河兩大河流的南北大運河,並在當年率軍從都城乘舟出發,一路北上,抵達河南黃池大會諸侯,與晉國爭做盟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率領大軍北上,與齊國、晉國爭雄,而後方空虛,於是越王勾踐便趁這個機會反攻吳國,還俘虜了吳國太子。
在矛身上還鑄有兩行八字錯金銘文,其中「吳王夫差」的字跡依舊清晰可見。
隨後,吳國和越國在長江兩岸對峙,開展了最終對決。在越國的猛攻下,吳國三戰三敗只好退守國都。經過連年的圍戰,公元前473年,夫差派人向勾踐求和,表示願意歸附越國,被勾踐拒絕後,他只好自盡,吳國就這樣走向了滅亡。
吳王夫差矛的出土
1983年,在距離越王勾踐劍出土地約2公里的江陵馬山5號楚墓,發現了這件青銅矛兵器——吳王夫差矛。它全長29.5厘米,最寬的地方5.5厘米,形狀與短劍相似,尾部中空,出土時墓里還殘留著一些竹柲。
吳王夫差矛通身鑄有與越王勾踐劍相似的菱形幾何花紋,線條平滑,中部縱向凸起一道血槽,血槽後端各鑄有一個浮雕的獸頭。另外,在矛身上還鑄有兩行八字錯金銘文,其中「吳王夫差」的字跡依舊清晰可見。矛的鋒刃銳利,雖然經過了2000多年,依然寒光閃閃,鏽蝕部分相對較少。
青銅長矛的演變
在古代的冷兵器里,我們對矛應該不陌生。與「矛」相關的成語有很多,例如自相矛盾、操矛入室、亡戟得矛……矛是中國古代常見的一種兵器,也是中國最早出現、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之一。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雛形就是削尖的木棒,當時矛頭有石質、骨質、木材等多種材質,通常會在木棍上劈出一條縫,然後將矛頭插入,再用繩索將矛頭和木柄紮緊。進入青銅時代後,人們便開始使用青銅造矛。
早期的青銅矛,與石器時代的矛頭造型相似,外觀像柳葉。一直到商代早期,柳葉形矛頭仍是矛的主要形制,外形尖銳,但矛身略顯單薄,很容易被折斷;到了商代中期,柳葉矛的下半部分變寬,矛身整體呈等腰三角形,這樣雖不易被折斷,但由於矛體寬大,殺傷力就相對較弱了;商代末期,等腰三角矛保留了寬葉特點,同時前段收鋒,使矛頭整體呈圭首形,這樣既保證了穿刺力,又不易被折斷。春秋戰國時期,使用最多的青銅矛仍是各種柳葉形的矛頭,其中吳越地區的矛頭與眾不同,它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即銎口普遍內凹,有的甚至深凹成燕尾狀,吳王夫差矛就具備這個典型特徵。
據《周禮》記載,周代有「五兵」,分別是戈、戟、殳、酋矛、夷矛。其中「夷矛」指的是長杆的矛,「酋矛」則指的是相對較短的矛。春秋戰國時期,長杆的矛是極為常見的,而且長度通常都有2~3米,最長的可達5米多。而吳王夫差矛在出土時,矛杆已腐爛,只發現了全長為29.5厘米的矛頭,但是它可能屬於長矛。那麼,當時的矛為何這麼長呢?這可能和當時的作戰方式有關。先秦時期,車戰一直都是當時的主要作戰方式,為了適應車戰,除了弓、矢等遠射兵器以外,使用較多的就是長柄兵器,而矛作為直而尖形的刺殺兵器則占據很大優勢。試想一下,當兩輛戰車相距較遠的時候,士兵只有站在車上使用長杆的矛才更容易擊倒對方,這就印證了古代的一句老話:「一寸長一寸強。」不過自從秦國的弩箭發明以後,長矛這種武器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於是逐漸被淘汰。
止戈為武
每次在博物館看到這些久經沙場的古代兵器,我們似乎都可以感受到當時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大和軍事戰爭的殘酷,但是我們更應當記住的是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的名話:「止戈為武。」公元前597年,楚國與晉國之間發生了著名的邲之戰,楚國大敗晉國,晉國的傷亡非常大。當時有一位楚國大夫潘黨勸說楚莊王把這些傷亡的晉國軍人的屍體堆積起來,築成一座大「骨髏台」,作為戰勝的紀念物留給子孫後代看,以炫耀楚國的武力,威懾諸侯。但是楚莊王制止了這種行為,他說,「武」是由「止」和「戈」兩個字合成的,戰爭不是為了宣揚武功,而是為了禁止強暴,停止動武,給百姓帶來安定的生活。
其實,我們今天發展軍事和國防,並不是為了戰爭,更不是為了稱霸,而是為了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維護世界的和平。這才是古代戰爭或者古代兵器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吧!
參考文獻
a 湖北省博物館. 綻放荊楚傳承文明:走進湖北省博物館[M]. 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7:59.
b 肖夢龍. 試論吳越青銅兵器[J]. 考古與文物:1996(11):17-18.
c 楊英傑. 先秦車戰述略[J].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85(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