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超級國寶(全二冊)> 018 晉侯鳥尊 晉國誕生的最佳見證

018 晉侯鳥尊 晉國誕生的最佳見證

2024-10-11 02:27:53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尺寸:高39厘米,長30.5厘米,寬17.5厘米

  出土地:2000年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114號墓出土

  館藏地:山西博物院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供圖:山西博物院

  主講人:李惠

  您好,今天我要為您介紹的這件文物,作為山西博物院的標誌(LOGO)形象常常出現在山西大地,它就是我院的鎮館之寶——晉侯鳥尊。

  山西簡稱「晉」,在兩周時期,曾屬於中原地區最強大、最輝煌的諸侯國「晉國」。它從西周初期一個方圓百里的小諸侯國,不斷地發展壯大,一躍成為春秋時期中原的霸主。在當時的春秋五霸里,晉國的文公重耳可謂赫赫有名。他因驪姬之亂,被迫在外流亡19年,最終在62歲時回到晉國,登上國君之位。之後他任賢選能,晉國的國力進一步增強,歷經城濮之戰、踐土之盟後,成就了他的霸業。晉國當時的實力有多強大呢?晉文公甚至可以用周天子的命令來指揮其他諸侯。

  晉國的霸業持續了近150年。晉文公之後,又經歷了晉襄公接霸、晉景公失霸、晉悼公復霸。雖然有起有落,但晉國始終牢牢占據著中原霸主的位置,就連之後一統中原的大秦也是在晉國覆滅以後才逐漸壯大起來的。孟子曾經說過,當時的晉國「天下莫強焉」。可以說,強大的晉國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對後世,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而今天我要為您介紹的晉侯鳥尊,正是晉國誕生的最佳見證。

  古代青銅器中罕見的珍品

  晉侯鳥尊是一件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的青銅禮器。它高39厘米,長30.5厘米,身形健碩而飽滿,鳳首微微上昂,高冠直立,翅膀上卷,尾巴下垂。鳳鳥背部有蓋,器蓋的捉手巧妙地鑄成了一隻小鳥形狀,與鳳鳥呼應。鳳鳥身上裝飾有細密的鱗紋,翅膀和足部裝飾捲雲紋,尾部是華美的羽翎紋。在鳳鳥的尾部下方,一隻可愛的大象探出了腦袋,長長的象鼻子下垂,並向內捲起,與鳳鳥的雙足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如此精美的青銅器,我們今天看來也是一件非常完美的藝術品。

  鳳鳥背部有蓋,器蓋的捉手巧妙地鑄成了一隻小鳥形狀,與鳳鳥呼應。鳳鳥身上裝飾有細密的鱗紋,翅膀和足部裝飾捲雲紋,尾部是華美的羽翎紋。

  在鳳鳥的尾部下方,一隻可愛的大象探出了腦袋,長長的象鼻子下垂,並向內捲起,與鳳鳥的雙足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

  那麼,也許您會問:鳳鳥和大象這兩種動物形象有特殊的含義嗎?大象是從哪裡來的呢?

  古代的氣候與今天有很大的不同。實際上,3000多年前的商代,山西這一帶的氣候比較溫暖濕潤,植被也很茂密,有點像今天的長江流域。那時候,山西及周邊地區生活著很多大象,甚至還有犀牛、河馬等現在只能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看到的動物。而且除了山西,河南也是這樣。河南簡稱「豫」,豫字的右半邊就是「象」字,左半邊是給予的「予」字,而「予」字在古代也通「邑」,代表城市的意思。所以,在古代,河南也被稱為「有大象的城市,或有大象的地方」。文獻中還有記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意思是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就已經能馴服大象了。商代青銅器中的大象形象還是比較多的,而且都是憨態可掬的幼年象。

  接著再來介紹鳳鳥,在西周時期鳳鳥又被認為是神鳥、祥瑞。關於周族的興起有一個鳳鳴岐山的傳說。《國語·周語》記載,「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鸑鷟」(音「越灼」)就是紫色的小鳳凰。至今,陝西寶雞一代還有鳳縣、鳳翔縣這樣的地名。所以,一個是商朝人喜愛的大象,一個是周朝人尊崇的鳳鳥,晉侯鳥尊將這兩種動物形象組合於一體,構思巧妙,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寶庫中罕見的珍品。

  鳥尊與晉國、晉侯

  那麼這件鳥尊的擁有者是誰?它到底與晉國和晉侯有什麼關係呢?

  公元前1046年前後,周武王聯合眾多方國,經歷牧野之戰後,消滅了荒淫無道的商紂王,建立了周朝,成為當時的天下共主。因為當時周王朝的都城鎬京,在今天陝西省西安市附近,史稱西周。晉國是西周初期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它的分封和建立,則要從一個有趣的故事講起。周武王去世後,他年幼的兒子周成王繼位。一天,成王與弟弟叔虞在庭院裡玩耍時,隨手撿起一片梧桐葉,把它剪成玉圭的樣子,遞給弟弟叔虞,然後像「天子分封諸侯」似的說:「我要把唐國封給你。」雖然這是一場「過家家」的兒戲,但在周公和史官「君無戲言」的教育和建議下,周成王正式將叔虞分封到了「河汾之東」的古唐國。這個故事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桐葉封弟」。叔虞去世之後,他的兒子燮父繼位,將國號改唐為晉,晉國就這麼誕生了。

  在其器蓋和器內腹部兩個位置都發現了一模一樣的兩行九個字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鳥尊是當時晉侯在宗廟祭祀時所用的重要禮器。

  關於晉國最初的分封地「唐」和「晉」到底在什麼地方,學術界一直眾說紛紜,有的說在太原,有的說在晉南。直到1992年,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的發現,為我們研究晉國早期歷史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實物資料,基本澄清了史學界長期爭論的晉國早期都城的確切位置——應該是在今天的山西南部臨汾一帶。並且,根據出土的鑄有晉侯名號的青銅器,結合歷史文獻,能夠清晰地排列出晉國早期9代晉侯的世系,為我們研究中國西周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這件精美的青銅禮器「晉侯鳥尊」的主人正是晉國的開創者——第一代晉侯「燮父」。在其器蓋和器內腹部兩個位置都發現了一模一樣的兩行九個字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鳥尊是當時晉侯在宗廟祭祀時所用的重要禮器。

  太室,就是宗廟、祠堂。就像今天我們祭祖時一樣要準備祭品供奉,尊和彝是祭祀祖先和神靈時用來盛放美酒的青銅容器,獻祭給祖先、神靈,希望得到護佑。《左傳》有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意思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兩件事是祭祀和戰爭。祭祀是穩定國家社會、調和內部矛盾、規範等級制度等的重要手段,而戰爭是決定一個國家生死存亡發展的大事。由此可見,這件鳥尊的意義非凡。

  我們再來說說銘文中的「晉」字。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的:「晉,進也。」晉侯鳥尊上的「晉」字,上半部像是兩支箭插在箭靶上,下半部為「日」,即太陽。它們結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像箭追著太陽一樣上進。所以,「晉」最本來的含義為「上進」,所以才會有我們現在的「晉升」「晉級」。還有一種說法,晉國地處多山林,出產檀木,是製作弓箭的好木材,這裡的人擅長製作弓箭,也擅長射獵。據古史記載,唐叔虞曾用弓箭射殺青色的犀牛,可見當時晉國貴族的勇武英姿。從中我們也許可以體味,晉侯夑父「改唐為晉」的初心。

  晉侯鳥尊的發現,還為學術界研究晉國的建國綱領「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提供了側面依據。

  叔虞被封的古唐國,原來是夏族人的故土,當時夏族人土著還生活在這裡,同時周邊還有眾多戎、狄等非華夏族群存在。如果不處理好與這些夏人、戎狄的關係,國家生存、發展就面臨著很大的困難。所以,當叔虞被封唐的時候,周天子就頒布誥令,為他規劃了「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建國方略,意思是既要發揚夏民族的文化傳統,又要尊重少數民族的習慣、法規。這樣因地制宜、因事而異地針對不同文化採用不同的政策予以治理,能夠保證穩定、和平發展,這也形成了獨特的晉文化面貌——華夏為根,兼容並蓄。因此,鳥尊的這種鳳鳥回眸的造型應該是來源於北方草原文化,大象的造型來源是西周和晉國所繼承的中原地區的商文化。

  驚世之器重現人間

  這件晉侯鳥尊現在看起來非常精美,但它在2002年剛出土的時候,可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因為這座墓葬曾慘遭爆破式盜掘,很多珍貴文物被破壞。鳥尊因為距離爆破點最近,成為碎片散落,更是近乎粉末狀。考古工作者將墓室北端殘餘的兩堆「青銅渣」整體打包到實驗室進一步清理,經過辨認,在「銅渣」堆里發現一些紋飾特殊的殘片,推測應該是同一件器物的碎片。經過仔細收集,總共獲得了100多塊碎片,在此後一年半的時間裡,經過反覆拼對、修補、去鏽,這件驚世之器才得以重現人間。

  考古發現往往是驚喜伴隨著失望、遺憾!鳥尊的故事也是如此。「浴火重生的鳳鳥」仍略有缺憾,所以您現在看到大象鼻子靠下部沒有紋飾的那一小段,當時並沒有找到。慶幸的是,2018年傳來了一個喜訊——在考古工作者持續進行出土文物整理和修復工作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疑似鳥尊尾部的殘片,通過與鳥尊原物比對,基本確認了殘片應該就是鳥尊后部象鼻子的缺失部分。晉侯鳥尊終於能夠以最完整華麗的樣貌展現在世人面前了!

  當你面對這件姿態昂揚、健碩有力的晉侯鳥尊時,肯定能從中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的活力,還有當年唐叔虞和燮父等九代晉侯勵精圖治的壯志雄心。一個「河汾之東,方百里」的小國最終能夠「砥礪前行」逐漸強盛,並在戰亂紛爭、強國林立的春秋時期,稱霸中原百餘年,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進程。

  這件精彩絕倫的鳥尊無疑是濃縮著三晉文明之魂,也正因為「晉侯鳥尊」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它被評定為了國家一級文物,永久禁止出境展覽,也成為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