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尉
2024-10-11 02:01:44
作者: 徐興無
五月,大宦官侯覽受到彈劾,罪名是專權驕奢。接著詔令收回他的長樂太僕和高鄉侯的印綬。次日,侯覽估計還有更大的打擊會到來,自縊而亡。在士大夫的力量剛被重創的時候,這樣一位炙手可熱的人物竟被搞垮,完全出於他所在的利益集團內部的爭鬥。侯覽之死,只是一個開頭。
六月,京師發了大水,氣候反常。幽居在南宮的竇太后生了大病,病中得到自己的母親死於流放地的噩耗。十六日癸巳,年僅三十多歲的太后崩於南宮雲台。去歲十月初七日戊子,她與天子見了最後一面。那天是她的生日,天子率群臣向她朝賀,並親自向她敬酒,行人子之禮,並感謝她擁立自己的功勞。這使她感到非常意外。事後,她又發現自己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過了些日子她才知道,天子的回心轉意,是由於黃門令董萌的努力。他勸說天子善待太后,好在天下樹立孝道和威望。不過,這一切並未能改善太后的心情,撫今感昔,反而讓她備加心酸,憂思成疾。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太后的死,又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太尉李咸一直在家生病。他是去年三月由太僕升為太尉的,因為發生了日食,原太尉聞人襲按例免職。竇太后死後的一天,他掙扎著要起來參加朝會,並且命令備車的僕人將一種有毒的大椒搗碎了,用布囊裝好,放在馬車裡。僕人嚇壞了,老爺的脾氣一向很大,但今天又變得古怪起來。僕人忙著去告訴了老爺的太太和公子們。
李太尉穿好朝服,對聚在面前的家人說:「太后有援立天子之大功,可身陷大難。駕崩之後,中官競以衣車載太后之屍,置於城南市舍之中,欲以貴人之禮葬之。幸而天子聖明,詔以太后之禮發喪於天下。可中官曹節、王甫又起歹念,阻止太后進入孝桓皇帝的陵寢,使之不得配食先帝。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天子詔令公卿,大會朝堂,商議此事,老夫定要去辯白是非。倘若太后別葬他處,老夫吞椒自盡,絕不生還!」
公卿們來到了北宮,在議事朝堂外,摘下佩劍,脫去靴履,文武分列,進入大堂。天子沒有到場,詔令中常侍趙忠主持會議。趙忠用一種挑戰的口吻宣布開會,並讓大家主動地提出看法。
會議前的那種小聲嘀咕而形成的嗡嗡的聲音一下子沒有了,幾百個公卿大臣相互觀望,莫肯先言。趙忠很高興,他知道會有這種結果。現在,誰還敢公開與中官們對抗呢?他裝出一副公道的樣子,對大家說:「諸公請儘快議定,天子有詔,讓在下一定在今天的朝會上定下此事。」
這時,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皇太后出自盛德良家,母臨天下,宜配先帝,這是無庸置疑的事情!」
趙忠一看,是廷尉陳球。他想:你真是膽大,就再讓你出一次風頭,看你敢不敢?
「那就請陳廷尉執筆,擬定決議。」趙忠笑著說。
陳廷尉吸了口氣,操筆疾書:「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聰明母儀之德;遭時不造,援立聖明承繼宗廟,功烈至重。先帝晏駕,因遇大獄,遷居空宮,不幸早世。家雖獲罪,事非太后。今若別葬,誠失天下之望!」
趙忠看了,臉上變了顏色,冷笑一聲,對陳球道:「陳廷尉此議甚是果敢!」
陳球和李太尉一樣,來時與家人告了別。他也冷笑著回敬趙常侍道:「陳太傅和大將軍之事,本為冤案,太后又被無故幽閉,為臣常常痛心不已,天下為之憤慨嘆息!球今日直言,會後倘若獲罪,正是宿昔之願!」
趙忠知道,陳球把話說到底了,不僅是他本人打算決一死戰,而且也坦白了士大夫們借竇太后的葬儀想要做的文章。
這時,李太尉又說道:「臣以為陳廷尉的建議合情合理,這也是臣的意思。」
嗡嗡的聲音又響了起來,而且越來越大,終於有好幾個人大聲叫著:「陳廷尉、李太尉言之有理!」「就依此議!」
趙忠收拾不了局面了,他朝曹節、王甫望去。
大長秋和王常侍私語了幾句,然後由王常侍說道:「先帝梁後,因其兄大將軍梁冀犯逆,別葬懿陵。前朝孝武皇帝黜廢衛後,由李夫人配食陵墓。今竇氏罪深,豈能與先帝合葬?」王常侍引據故事反駁大臣,得意非常。
李太尉起身走到大堂中央,再坐下,將奏章板拿在左手,右手則拿著裝了大椒的布囊。他緩緩地說:
「臣以為,梁後先於孝桓皇帝而崩,大將軍誅後,先帝下詔,廢其陵墓為貴人冢;衛後因其子戾太子作亂,為孝武皇帝所廢。此皆出自天子生前聖裁,不可與竇太后相比。當初秦始皇幽閉母后,感於茅焦之言,立即駕迎母后,供養如初。以秦後之悖亂,始皇之殘暴,尚能聽納直臣之言,不失母子之恩,何況竇太后尊號在身,援立聖明,光隆皇祚,且又不因為獲罪而駕崩呢?太后以當今天子為子,天子豈能不以太后為母!子不能黜母,臣不能貶君,此乃天經地義!如果太后不與先帝合葬,即陷天子於不仁不義,過失之大,重於始皇!臣現在左手持章,右手執藥,自去詣闕,親奏天子。倘天子不省臣奏,臣當吞藥自裁,於黃泉之下,覲見先帝,具陳得失!」
說完,李太尉起身而去。會議不了了之。
還是由於黃門令董萌的作用,天子下詔,葬太后於孝桓皇帝的宣陵。七月二日癸丑成禮。
八月,黃門令董萌被捕,罪名是謗訕永樂宮董太后,死於獄中。
事情還沒有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