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家皖江溯源
2024-10-11 01:58:00
作者: 薛永應
改革開放18年來,中國的經濟已步入了一個重要階段,即區域經濟全面競爭與發展的時期 王志綱戲稱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春秋戰國」時代。
在這一時期,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正逐漸被現代的市場經濟體制所取代。為了能夠順應經濟發展的新潮流和新趨勢,占領21世紀的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全國各省市都在加快制定和調整自己的經濟發展戰略,千方百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捕捉發展良機,不斷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迅速提升自己的發展水平。
蕪湖市在我國為數眾多的大中型城市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許多方面堪稱餃餃者:它是國家級的沿江開放城市,擁有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安徽省沿江對外開放城市的龍頭,是安徽省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的門戶。
面對這樣一個風雲變幻,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蕪湖市能否在這一重要的歷史時期展示非凡的作為,推行占領21世紀經濟發展「制高點」的戰略,不僅直接決定著蕪湖自身經濟發展的道路和前景,而且對安徽省經濟的發展也將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
本世紀末萬里長江上最後一座,同時也是規模最大、技術最新的一座長江大橋——蕪湖長江公路鐵路兩用橋的開工建設,不僅將「圓」蕪湖市、安徽省乃至整個江淮地區人民多少年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夢想,而且對大橋南北廣大地域在人員、物資、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和流通,也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更為關鍵的是,蕪湖長江大橋的建設將為蕪湖市、安徽省的經濟發展提供一個千載難逢的騰飛契機,如何及時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用什麼思路把握這一機遇,不僅是蕪湖市、安徽省面臨的重大課題,而且也是受命於關鍵時刻的策劃家王志綱面臨的重大課題。
即使是對策劃作業己經駕輕就熟,被企業家尊稱為策劃大師的王志綱,面對這個超級項目,也覺得任重道遠,不敢稍有疏忽,更不敢掉以輕心。
一個陌生的領域,一個複雜的課題,一個特大的任務!
大橋投資40億元——多少人的汗水,多少年的積蓄啊!但是泡在長江里,站在大橋下,眼光局限於橋頭,心思離不開蕪湖,都是不能鍛造出這條光彩奪目的金項鍊的。王志綱運用了他一貫遵循的「跳出去」的思維方式,實行「跳出長江去,設計新理念」的策劃學原理。
王志綱帶領一支非常精悍的小分隊,上黃山、跑徽州、下安慶,在蕪湖市,在安徽省,在安徽省以外的有關地區,考察了大大小小几十個地方,搜集了上百萬字的素材,從文字到圖片,從經濟到文化,從歷史到現實,掌握了大量異常生動的,非常可靠的,十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足足地須采了一次地氣。
安徽徽州。王志綱的目光透過霧靄掩映,靜靜地注視著古而凝重的白牆黑瓦。他被徽派民居散發出的質樸無華的美所深深震撼。五百里皖江(本文中用作安徽省境內長江的代名詞)在經歷了干年歲月的沈煉沖刷後,撫去塵封,讓人仍能陶然於其醉人的靈光之中。
上蒼對安徽似乎特別偏愛。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著名的山嶽風景和旅遊勝地黃山;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和風景旅遊聖地九華山;被譽為「江南武當」的齊雲山;位於黃山、九華山之間,被譽為「美人湖」、「知音湖」、「仙人湖」、「黃山明珠」的太平湖;與黃山遙相呼應的秀麗的新安江紫陽古城、披之古道……著名的唐朝大詩人、「詩仙」李白也曾被這裡綺麗的湖光山色所深深吸引,晚年歲月,流連皖江,留下的詩篇少說也有幾十篇,其中不少是遺世稱頌的著名佳作。
朱熹、曹操、周渝、朱元障、胡雪岩、胡適、陳獨秀……這些被歷史畫卷記錄下的名字,更是燦若星辰,而與安徽有著道不盡的淵源。
王志綱每到一地都力求發掘出當地最傳統、最富有價值的風土人情,從每一個掌故,乃至一草一木的身上,尋找歷史的摺痕,汲取文化的營養,許多陪同王志綱考察的隨行人員對此都有極深的感觸。
熟悉王志綱的人都知道,他極擅吃。這並不是指他偏好珍饈美味,而是指正志綱的吃法與眾不同。他從不為吃而吃,吃就吃出文化,吃出品位,最好有傳說「調味」,有典故「助酒」。因此,雖是農家粗茶淡飯,只要有故事,就足以讓王志綱張膽酣暢。
跑遍了安徽,王志綱對安徽的基本狀態已瞭然於胸,尤其是對於皖江文化有了自己獨到見解。於是,在王市長精心安排的一次座談會上,王志綱談了他對皖江文化的基本感受:
中國境內存在多個特色鮮明的文化板塊,諸如齊魯文化,燕趙文化、秦晉文化、吳越文化等,如果講厚重,皖江文化比不過齊魯文化、燕趙文化、秦晉文化,但是在中國這個大的東方文化板塊里,皖江文化因其具有濃重的商業文化色彩,具有流通性、商業性、擴張性的神韻,得以獨樹一幟,並且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得以張揚。其物化的載體就是頗具傳奇色彩的「徽商」。
王志綱很早以前就對「徽商」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南方,許多企業的老闆,如果追根溯源,都與徽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今,王志綱一針見血地點明了「徽商」的特質,即商而兼仕,賈而好儒,或是封建官僚與商人合為一體,或是二者相互依託,其做法是「以南從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從而達到官商一體,王志綱戲稱為「生物鏈」。正是這個「生物鏈」使得徽商在封建時代得以迅速發展和繁榮。
徽商脫胎於農民,當農民形態向小市民社會形態轉換的時候,小商品經濟得以萌生和擴散,徽商也與之相隨;當徽商從商品經濟中集聚了財富之後,他們便要用手中的錢來營造自己的文化夢。於是,他們可以建造如此氣派大方的徽派民居,他們可以讓自己的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崇尚儒學,他們建起了世界上最為壯觀的牌坊群;崇尚文化,他們推動了文房四寶的興盛,甚至用他們雄厚的財力,推動了近代文化事業的發展。徽班進京,連皇帝都驚嘆他們有如此精美絕倫的行頭、裝飾,從而使「徽劇」在繁花似錦的梨園中衍生出後來被推崇為「國劇「的京劇,成為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徽商走到哪裡,哪裡便有錢莊、商埠,成為人氣、財氣的旺地,於是也便有了「無微不成鎮」之說。
如今,中國進入了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換時期,舊的經濟秩序被打破,新的經濟秩序逐步建立,一個前所末有的轉型期已全面到來。但是有著深厚的商業文化積澱,而且還首創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創了中國農村經濟改革先河的安徽,為什麼不能在區域經濟發展的「百舸爭流」的格局中脫穎而出呢?這並非安徽人不如別人聰明勤勞,也並非安徽各級幹部缺乏改革創新意識。
在過去的計劃經濟年代,在生產力布局上,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實行的是均衡發展戰略,不可能也不允許各大區域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和特點來發展;在管理體制上實行的又是條塊分割的「諸侯」制和高度集權的國有制。這些無疑嚴重阻塞了安徽和蕪湖人民發揮聰明才智,再創輝煌的機會。
在改革開放的最初十幾年,由於「歷史悠久」的計劃經濟思維方式很難一下子完全消除,傳統經濟體制本身也有很大慣性,因此,在區域發展「百舸爭流」的競爭中,各地都面臨思路上的大調整,而這種調整又很艱苦,很難立竿見影。
正是上述原因,尤其是後一原因,使安徽省和蕪湖市的經濟始終處於難有突破性發展的困惑之中。
王志綱一席話語驚四座。許多安徽人聽到王志綱將安徽的文化寶藏如數家珍地娓娓道來,都由衷地被他折服。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王志綱雖然更信奉「太陽每天都是新的」這句格言,但王志綱也懂得唐太宗的「三鏡」名言和他自己的「要超越歷史就要了解歷史」這個原則的重要性。他認為,尤有傳統的東西,必定是沉重的,沒有傳統的東西,必定是淺薄的。
安徽有如此豐厚的文化資源,但是從來沒有人將這些寶貴的資源有機地鉤沉出來,整合起來,這不能不說是安徽作為一個文化資源大省的遺憾。那麼,如何對整個皖江文化進行鉤沉、整合,其意義在哪裡,如果能把皖江文化鉤沉出來!結合古今中外的成功經驗和方法,找到同大橋工程的建設及節奏的切入點,那就有可能找到借橋帶動皖江經濟的突破點。
王志綱根據這個思路和大量調查研究的結果,從做好「橋」文化和「江」文化這篇大文章入手,提出了蕪湖長江大橋聯動項目開發的總體理念:
以長江大橋為槓桿,以蕪湖為支點,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撬起安徽文化板塊,並采文化之光華反哺自身,極大地提高蕪湖市乃至安微省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強化蕪湖作為安徽乃至全國交通樞紐的功能,匯聚強大的、高質量的經濟流,迅速提高蕪湖乃至安徽的經濟實力,為蕪湖市和安敬省未來的經濟騰飛打下良好的基礎!
1997年5月下旬,王志綱帶著自己對大橋聯動開發項目理念設計的初步想法二赴蕪湖。在王名軫副市長的協調下,蕪湖市年輕的市委書記親自出面,召集蕪湖市各方面的幹部,專門聽取了王志綱的一番有關理念設計的講演。
王志綱的演講深入淺出。
「什麼叫理念設計?理念設計就相當於寫出一個『劇本』。在這個『本子』基礎上,導演、演員才有條件去充分發揮。理念設計是第一步,如同器物的神韻,規劃及建築設計是後一步,是用來示形的。所謂形神兼備,畫龍點睛,實質上講的就是理念設計和建築設計互為表里的相互依存關係。
再用一個比喻,操作項目就好像是江里行舟,左邊是一片樹林,右邊是一個村莊,你很容易就能辨清方向,但當你們的船駛出了長江口,面對浩潮無邊的海洋,過去賴以識途的參照物都沒有了,這時你們就需要用航海圖,用羅盤計,策劃就是為你們制定這個航海圖,而理念設計就是你們的羅盤針,有了這些裝備,小艦板就會變成大輪船,船老大變成船長,水手變成大副……整個項目的進程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聽了王志綱的一席話,蕪湖市的許多領導幹部感到豁然開朗,先前大家對大橋經濟聯動開發的一系列爭論都緣於陷於就事論事的常規思維。有了理念設計這一環節,大家的思維似乎就容易統一起來了。
看到大家認識到了理念設計的重要性,王志綱因勢利導:在蕪湖長江大橋的建設上,如果想以大橋建設為契機,來提升蕪湖乃至安徽經濟發展的實力,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運作方式下,可能有三種不同的結果:及格,良好和優秀。
所謂「及格」,就是用線性的和封閉的傳統思維方式來做文章,就大橋建設論大橋建設,就交通論交通,那麼,在大橋建成通車,實現「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以後,就達到及格了。
但是,目前長江中下游已經有不三座長江大橋,因此,這種「及格」的做法並不具有唯一性、權威性和排它性,因而,也不會產生「先發效應」和「裂變效應」。所以,這種做法既不是蕪湖市所希望的結果,也不是這次策劃的最高目標。
所謂「良好」,就是以大橋建設為契機,通過一般性包裝宣傳以及在大橋兩端搞一般模式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初級整合手段來作文章,以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毫無疑問,這種效果亦是很有限的。因為蕪湖長江大橋的地理位置固然使其具有一定的排它性。然而,這種作法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擴大蕪湖的知名度,從而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提升蕪湖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不可能對蕪湖今後乃至21世紀的經濟發展起重大的、決定性的作用,更不可能對整個安徽的經濟發展起重大作用。因此,這只是蕪湖市期望達到的中級目標,而不是最高目標,也不是此次策劃的最終目的。
所謂「優秀」,就是通過獨到的、高質量的策劃,給蕪湖一個辯證的、動態的、發散性的思路和對策,從而使大橋建設和聯動項目達到「優秀」的結局。
那麼,賦予「優秀」什麼內涵呢?
要回答這個關鍵問題,首先必須對安徽乃至整個中國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趨勢,在宏觀上有一個準確的把握。
第一,正確認識不同的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模式及其變化。
我國區域經濟的傳統理論是「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理論,其基本思路是把全國看作一個整體,各區域經濟只是全國經濟的一個部分,強調區域間生產力布局和分工的協調性,而忽視各區域經濟原有的比較優勢、資源配置狀況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否認區域經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不允許各區域根據自己和周圍的實際情況獨立發展。走向市場經濟以後,這種理論已極揚棄,形成了「百舸爭流」的格局。在這種競爭中,誰能夠領先一步,誰就能掌握主動,贏得勝利。
第二,安徽現狀的分析和反思。「八五」期間,國家對長江流域九省一市的20-30項主要經濟參數的統計和比較結果表明,以綜合實力和發展程度來看,安徽省的多數項目排在第6位,少數項目排在第5位或第7位。如果按傳統模式來發展,安徽省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的排序只可能在上下1一2位範圍內浮動,根本不可能脫穎而出。若以這種理論為依據,安徽省的地位不可能發生明顯變化,也不可能策劃出「優秀「來。
然而,當我們用一種全新的理念和思路來考查中國的現實,就會發現不同地區、不同區域的經濟競爭已經上開為不同「文化板塊」間的競爭。從這個角度看,一個區域的經濟資源配置和產業間的分工協作格局,只相當於一個人的骨架和身體,而文化則相當於一個人的經絡。一旦把文化這個經絡鉤沉和提煉出來,就會起到一種提綱擎領、綱舉目張的傳神作用,如同使一個瘦弱的人變成一個健壯的人,使一個矮小的人變成高大的人一佯。所以,文化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強化文化這個經絡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意義非常重要。
第三,中國相對發達地區和相對富裕階層的消費傾向。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有明顯提高。以廣東珠江三角洲為代表的東南沿海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已經形成一個較大數量的相對富裕階層,他們在經了一個「暴食暴飲」的消費階段後,已經開始崇尚甚至追求「返璞歸真」的生活,崇尚和追求生活的「文化含量」,這是中國今後消費的一個發展趨勢。在這種背景下,那些文化底蘊相對深厚的地區,那些更多地把文化融朝進市場經濟的地區,都極有可能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點」地區。
文化,不是一個只會花錢的東西。文化形成產業之後,其收益率將是無可比擬的。安徽是一個潛在的旅遊大智和潛在的文化大省,但它目前還是粗放的、零散的。如果提煉出來,整合起來,就將發揮非常巨大的作用。
第四,旅遊業及其發展趨勢。
目前,旅遊業已逐漸成為滿足人們「返璞歸真」心態的重要依託,同時也逐漸成為一些具有豐富旅遊資源的經濟區域的支柱產業。無論從世界還是中國的旅遊業發展趨勢看,人們正從單一的跋山涉水式的觀光旅遊,轉向集觀光、購物、文化、體育、娛樂和休閒於一體的多元化旅遊或綜合性旅遊,而且無論是哪種旅遊,人們都更加注重旅遊目標的人文景觀和文化含量,在旅遊的時空、觀念方面,人們很欣賞那些在現實中可以看到周圍乃至世界的旅遊勝地。為了充分滿足「返璞歸真」的欲望,人們在旅遊中往往熱衷於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某一真實過程的「親臨感」和「參與感」。這就給旅遊業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誰先搶占灘頭,誰就可以獲得唯一性、權威性和排他性,誰就可能擁有廣闊的市場;而擁有眾多的旅遊者,寓招商於旅遊,外引內聯,招商引資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因此,所謂「優秀」就是,使蕪湖市通過大橋契機在百舸爭流的局面中實現「領先一步」,搶占到21世紀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這種做法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面對這一挑戰,首先必須實現觀念的革命,實現三個轉變:
一是將傳統的「量入為出」觀念轉為「量出為入」觀念,不是有多少米做多少飯;而是要做多少飯,就去找多少米。將蕪湖大橋項目放在整個安徽的大背景下來考慮,將本不屬於蕪湖、但屬於安徽的一大批傑出的歷史人物,遠的如曹操、朱喜,近的如陳獨秀、胡適等,將獨具特色的徽商和徽派文化集中、整合起來,進行鉤沉和升華,為我所用。
二是將封閉型思維轉變為開放型思維,但凡可為我用的資源,包括安徽及其周邊地區歷史的、經濟的、文化的、旅遊的、交通的資源,都大膽地進行發掘,儘量為我所用。
三是將單線性思維轉變成複合型思維。具體來說,算帳不僅要算經濟效益帳,而且要算社會效益帳和文化效益帳,要算長遠效益帳和綜合效益帳。長袖才能善舞。只有確立了這樣的大視野,才能有大手筆,才能讓強大的「聚光燈」長時間地在蕪湖上空聚光照耀,使蕪湖乃至安徽成為全國關注的超級話題,讓國內外的商家和投資者充分了解蕪湖,了解蕪湖長江大橋在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文化流等方面的強大匯聚作用,形成「蕪湖適合於大規模投資和長遠投資」的概念,形成實際的投資熱點,即產生一種高強度的「先發效應」,從而取得收益最大化的最終效果。
這樣做,就不僅僅是大橋建設本身的問題,也不僅僅是蕪湖市當前經濟發展的問題,而是涉及到蕪湖甚至整個安徽經濟發展的大問題。
這就要求,不單要出色地完成建橋任務,不單要把它當做一件影響蕪湖市發展的大事來抓,而且必須胸懷大志、百折不撓,站在安徽省的高度,站在安徽省「第二次創業,再上新台階」的高度,考慮這個項目所能發揮的功能和作用。
從這個角度看,創造「優秀」是極高的標準,而且對於蕪湖市和王副市長來說無異於自找麻煩。
王志綱把這道「及格、良好、優秀」的命題擺在王副市長面前,他要看看這位大橋市長如何回答。沒想到王副市長沒有絲毫的猶豫,他乾脆地對王志綱說:「及格,自不必說。要建這座大橋,推動蕪湖的經濟,我們的工作起點就是『良好』,盡最大的努力向『優秀』衝刺,我作為總指揮,請到王老師就是想同體協手來我這個麻煩!我是『死』要。『優秀』!」
中國人講究「士為知己者死」,王副市長的氣魄、膽識令王志綱十分欽佩,其敬業精神也讓他十分感動。王志綱搞策劃歷來有一個基本觀點,叫做「因人設事」,也可叫做「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即無論策劃一個什麼項目,無論其難易程度有多大,一定要根據操作者的能力來定奪。沒有合適的操作者,策劃決不往深處和廣處走。在蕪湖,王志綱碰到了王副市長如此一位有抱負有能力的操作者,頓時點燃了他胸中的激情之火。於是,他決定走下去。他同正副市長和盤托出了大橋要創優秀的有關要素。他說:
對於創造「優秀」,蕪湖市具有五個有利條件:
第一,從資源條件看,安徽原本就是一個旅遊大省,有眾多的名勝古蹟和旅遊資源,同時又是一個文化大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而中國目前文化旅遊業的發展正處在成長時期。
第二,從交通條件看,蕪湖歷史上就是水陸交通的樞紐和商業流通的中心;著名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南京國際機場距蕪湖不到60公里,可以說修到了家門口,蕪湖長江大橋的建成,必將進一步強化安徽旅遊產業的發展和蕪湖交通樞紐的功能。
第三,從政治條件看,大橋項目不僅獲得省委省府的高度重視,而且蕪湖市各級領導也已取得共識,並一心追求這個遠大的目標,爭取優秀。另外,在中央決定浦東開放以後,安徽省又確定蕪湖開放,提出「開放皖江,呼應浦東」的方針。皖江開放,主要包括4個市,3個縣,其中蕪湖是開放的龍頭。第四,從能力水平看,項目的操作者具有相當到位的理性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
第五,從市場條件看,大橋項目能夠有效地取得國內外各方面的合作,能夠與國內外資本市場、文化市場和旅遊市場對接和掛鉤,容易做到八面來風。
僅有這些仍然不夠,王志綱細心地勾勒出蕪湖必須創造的五個必要條件:
第一,對項目內容的選擇,要順應中國消費市場發展的趨勢,並保持適度超前,因此「文化含量高的項目」應是首選項目;
第二,在選定項目範疇之後,應避免就文化談文化,而應該以產業化、市場化和商業化的理念及方式來運作項目使其具備有儘可能廣闊的市場幅射力和聚合力;
第三,項目的理念設計、資源整合、內容編排等,必須充分、準確而生動地鉤沉出「安徽板塊」的文化淵源和特點,同時有機地融入項目所需的其它文化,堅持和確保大橋項目的商業性文化工程在一定時空範圍內具有唯一性、權威性和排他;
第四,該文化工程必須與整個蕪湖長江大橋工程有機地融為一體,確保完美而巨大的整體效應;
第五,該文化工程的「剪彩」必須與蕪湖長江大橋的通車同時推出,確保「重錘響鼓」的震撼效應。
創造優秀項目,從一開始需要用大手筆來運作。文化既然是區域經濟的經絡,文化項目的素材就必須通過「采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光華」的方法進行廣泛的搜集,然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加以整合。
貫徹這一理念的最佳切火點,就是發展旅遊文化大產業,培育超級旅遊大市場。這個切火點,顯然不是建設一兩個景點景觀,不是引導人們單純遊山玩水。這些已經遠遠不夠了。它要求發展多點、多面、多行業、大地域的旅遊文化大產業和超級旅遊大市場。
根據這個對策性思路,王志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借建設大橋之機,創建「中國旅遊文化產業博覽會」。
在區域經濟激烈競爭的今天,那種單純以工業投資和產業升級來推動經濟發展的思路和方式,不僅單調、落後,而且效果有限,缺乏持續的後勁。要想促進經濟的超常規發展和多元化發展,就必須先「造勢」,以聚人氣;而舉辦博覽會不失為最捷近、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博覽會不但能在「彈指一揮間」聚集起強大的經濟流,有力地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地區的知名度,而且對本地區的科技文化和社會發展也都能帶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因此,這個博覽會必需有很豐富的內容,是一個用全新理念作指導的博覽會,其主旨在於通過展示藝術的手法,反映旅遊文化產業發展的成果。這個博覽會與一般展覽會的最大不同在於:它不以買賣一般性商品為主要目的,而側重於旅遊觀光活動和旅遊文化產業成果的展出以及信息的交流。
這樣,經過精心的培育和策劃,用三年的充裕時間,藉助2000陰年蕪湖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剪彩時所釋放出來的巨大的轟動效應,盛裝推出這個「博覽會」,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蕪湖,「博覽會」成為承載蕪湖無形資產的載體,就象人們一提到大連就知道那裡有個「服裝節」,一提到上海就知道那裡有個「電影節」一樣,成為蕪湖市宣傳自我的一張「名片」。
具體的操作步驟,王志綱稱之為「上半場,下半場,分步走。」
上半場——古為今用,發掘和鉤沉安徽省的歷史遺產和文化特色,把安徽文化板塊用全新的理念進行整合併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下半場——洋為中用,結合大橋建設,博採世界優秀的橋文化和有啟發意義的現代商業文化,以強化功能。
一「古」一「洋」的手筆,可以確保古色古香的安徽文化與現代化大橋形象的有機結合與配套;為「今」為「中」的手筆,則可以為世人提供物質和精神的雙重享受,提供歷史和哲學的雙重啟迪,提供用市場經濟手段來運作文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