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還是旅遊

2024-10-11 01:25:03 作者: 王志綱

  在一個大多數人都渴望立竿見影的時代,只有用心做、耐得住寂寞、願意沉下心來做長線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個性化的產品,需要漫長時光的千錘百鍊,實物易得,唯獨光陰難得,就像我們喝的一杯紅酒,沒有原料、工藝和時間的沉澱,也就體現不出應有的價值。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前幾年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最火爆的房地產業,最出風頭的房地產老闆,那些所謂的企業明星、輿論寵兒開始褪色和失寵。相反,幾乎所有地方領導們都在打聽擅長做旅遊的企業,昨天我們還不太在意的一些企業成了座上賓,而且請也請不到。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他們的蹤跡,別的不講,光一個華僑城就進入了幾乎中國大部分的一線和二線城市。這個現象說明,時代已經來到了一個轉折點,常規的住宅地產已走到盡頭,再往下只能是大鱷們的遊戲了。

  大家知道,房地產是中國人才最集中、資金最密集、市場能量最強大的一個行業,而且成了整個中國的支柱產業,對GDP的貢獻,占到總量的8%,甚至到10%,有上千萬的人靠房地產為生,由此形成了建設開發、設計規劃、園林景觀、營銷GG,包括物業維護等關聯產業。這麼一支規模龐大且能征善戰的隊伍,一旦傳統地產走向窮途末路,那麼,他們將何去何從?

  在這個背景下,一個新的市場空間已經展現出來,就是休閒度假地產。只有在旅遊領域,企業才可能不受傳統遊戲規則的制約,如果能摸索出一條「業態創新,模式為王」道路,一不小心就會開創一個嶄新的時代。

  在這個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個分歧,不少人認為旅遊地產必須依託已經是旅遊熱點的旅遊目的地才能有良好的發展,而不是通過興建一個旅遊地產項目去帶動該地區的旅遊興旺。就好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一樣,旅遊目的地和旅遊項目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旅遊項目需要依託旅遊目的地,而反過來,旅遊項目也可以推動旅遊目的地的發展。開發商如何認識這個問題,實際上取決於對形勢的戰略判斷。在一個成熟的地方建設旅遊項目,是誰都能做的事情,占據旅遊資源,稍加整理和開發,只要產品過得去,都能獲得相應的回報。但也正是因為大家都能做,所以競爭很激烈,利潤率也不會很高。然而,在一個有潛力,但鮮為人知、條件不成熟的地方,通過大手筆的投入打造出一片新天地,到時候市場都將是你的,回報也會更加豐厚。

  我跟很多老闆講,項目分兩種,一種是常規型項目,一種是戰略型項目。在成熟地方做旅遊項目屬於常規型,按正常程序走就行。企業應該有這樣的項目,但不能只有這樣的項目,因為如果不著眼於長遠,不開發新模具,三五年後,這樣的機會就可能漸漸消失。有抱負的企業應該同時將相當的精力用來打造戰略型項目,就是在那種有潛力,但是別人還沒看清楚,或者實力不夠無法進入的地方,打造能夠創造未來的黑馬。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未來的領先。

  企業要做好戰略型項目,必須具備「三力」——實力、能力和心力。

  首先是實力。今天做旅遊項目都不是小投入,無論是基礎設施的投入,還是一個休閒產品的打造,企業必須有相當的實力,能夠在一段時間內不斷進行大投入;其次是要有能力。消費者品位在不斷提高,而打造一個成功的休閒產品光有錢還遠遠不夠,必須懂這個行道,必須有打造精品的能力,在明確了戰略方向的同時要有一流的操作能力,包括執行力和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還有就是有心力。主要體現在老闆能否為一個項目盡心盡力,能投入多少熱情和精力,這也直接關係著項目最終的成敗。

  實力、能力固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心力,要以打磨藝術品的心態進行長期、耐心的精雕細琢。必須記住,在一個追求個性化的年代,凡是可以快速克隆的、快速規模化的,都是不值錢的。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土地資源是有限的,一是要挖掘土地的最大價值,二是要能讓土地持續產生價值。過去,地方政府土地拍賣,好像實現了價值最大化,其實,這面臨著一個問題:土地的價值和城市及其所處區域的價值相關,城市的價值沒有被挖掘出來的時候,土地的價格也不會很高。此外,賣地最大的缺陷是它的短期行為,這屆政府把地賣光了,後面的人怎麼辦?

  那麼,怎樣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一塊看起來貧瘠的土地,只有植入相應的產品,土地才會升值,就像種葡萄一樣,如果光種葡萄,價值和種蘋果的價值差不多,葡萄釀成紅酒,價值就又不一樣了。但釀酒的價值也有不同,是批量生產大眾化的酒,還是精雕細琢成為名牌的酒莊酒,差別也非常大。

  在一個大多數人都渴望立竿見影的時代,只有用心做、耐得住寂寞、願意沉下心來做長線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個性化的產品,需要漫長時光的千錘百鍊,實物易得,唯獨光陰難得,就像我們喝的一杯紅酒,沒有原料、工藝和時間的沉澱,也就體現不出應有的價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