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的前提
2024-10-11 01:24:43
作者: 王志綱
相當一部分人口袋裡有錢了,開始追求文化、品位和品質時,品位在哪裡?品質在哪裡?他們猛然發現,品位在歷史的胡同里,品位在茶壺的茶垢上,品位在時間的沉澱中。
文化要想產業化,必須把握兩大前提,一是發展階段,二是商業模式。社會經濟沒有發展到那個階段,你怎麼折騰都不行;階段一到,只要找准商業模式,人人皆堯舜,即使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也是水漲船高,較之過去潦倒落魄的生活,文化人的日子要滋潤得多,風光得多。
過去我們搞策劃,也想儘量為項目多注入文化元素,但可惜的是,大多數老闆起步階段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和積累的第一桶金,而消費者也還處於溫飽階段,文化的東西沒有市場,所以那時的文化充其量也就是一抹口紅,大餐中的一點調料而已,文化人是無能為力的。而現在卻不同了,中國開始進入富裕階段,人們願意花大錢為文化埋單,資本開始追捧文化產業了。
偶然中有必然。一個人年收入10萬元,關注的主要是衣食住行;到了30萬元時,也許會拿出10萬元用於休閒度假;而到了100萬元時,他就需要享受許多精神生活,也許其中有10萬被用來觀看歌劇、芭蕾、崑曲等比較高雅的演出;如果到了500萬元時,收藏古玩和字畫就成為必然。
說到發展階段,我們不妨來回顧一段歷史。
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陳占祥先生共同為新中國首都北京做了一套規劃方案,主要觀點包括把行政中心放到西郊,以避免對北京古城進行大規模拆遷等。眾所周知,這套方案沒有被採納,但這件事也幾乎成了一段歷史公案,人們一直在討論。回過頭來看,人們多是肯定「梁陳方案」的,甚至有很多知識分子認為,如果當時保留了北京城的一切,那麼北京現在的文化遺產就相當了不起了。但我認為,這種觀點只是部分學者的一家之言。
其實,任何社會的發展,都有個小道理服從大道理的過程。如果按照很多學者的觀點,真的把老北京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那除非中國社會停滯不前,除非繼續保持農耕文明,除非繼續是封建社會。
所謂存在決定意識,「屁股指揮腦袋」,物質決定精神,任何一個城市形態和居住形態,都是跟它特定的經濟形態、意識形態和生產力結合在一起的。比如當初的北京,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駱駝、馬、三輪車,還有少數汽車。記得看末代皇帝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裡面有兩個細節就很有意思:溥儀在宮裡學騎自行車,因為到處是門檻不方便,他就逼著太監們砍門檻。這在當時看來是大逆不道的事啊。還有就是學人家趕時尚,在天津他要坐汽車。這就是當時的情景。所以我們要考慮到進城後社會和國家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老北京是不符合一個首都或者說急於發展的新中國的雄心、願望和功能的。因此,「梁陳方案」從理論上、學術上來說,非常可取、非常有價值,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的確會有一些問題。沒辦法,最後只能讓路於現實中的大拆大建。
這是傳統文化不幸而遭遇的第一個階段。但是,由於當時城市化的速度很慢,舊城改造的破壞還不是很大,只是到了後來,隨著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就變成了一個悲哀的、野蠻生長的過程。不光是北京,全國都一樣,所有的文物保護在金錢、利潤面前,在人們的急功近利面前,都成了犧牲品,很多基本都被顛覆掉了。這的確是有著巨大的教訓。但這已經是第二個階段了。
中國最早的經濟學家管子說過一句話,叫作「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這話我覺得太深刻、太精彩了。如果說新中國剛成立時談文物保護有點「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但好在那時的主要問題是解決溫飽,和繼續「革命」,大規模的建設並未在全國鋪開;到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中國進入了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軌道,這好比是洪太尉放妖魔,在釋放出巨大生產力和消費力的同時,也點燃了人們一夜暴富的欲望,加之資本的貪婪、政府的好大喜功,殺雞取卵式的短期行為、粗放發展盛行。尤其是過去十年,隨著財富的積累,中國進入一個高速城市化的發展時期,不少城市的歷史積澱可以說在這股巨大洪流的衝擊下,打個滾就不見了蹤影。而那些城市保護者、學者的微弱呼喚,大多成了堂吉訶德挑戰風車的笑談。
那麼怎麼辦呢?我認為當下迎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機,我把它叫作「全民自覺」。終於,當中國人都「吃飽了撐」的時候,突然發現人不能一味是大胃王啊,要追求質量的提升、品位的提升。這時候再回過頭來看,原來上千年沉澱下來的東西,就像茶壺裡的茶垢,其實是最有價值的。之前沒有吃飽時是意識不到這點的。這時候,這種保護和認同才成了一種全民自覺。而全民自覺的核心、原動力,還是以商業為驅動的。這種商機意味著什麼呢?就是文化可以賣出好價錢,賣出大價錢!人們意識到,茶垢是茶壺的價值之所在,越有沉澱的東西才越有價值,歷史是可以用來賣錢的。麥當勞那種工業化、規模化的東西正逐漸被拋棄,人們越來越願意為那些有文化沉澱、手工打造、個性化、貼近自然的東西埋單,急功近利的東西反而賣不到錢了。
說一千,道一萬,文化為什麼能夠產業化了?因為文化能賺錢了。過去文化賺不到錢,人們棄之如敝屣,避之唯恐不及,現在文化能賺大錢了,能產生效益、帶來利潤了,又開始趨之若鶩。
這時候,相當一部分人口袋裡有錢了,開始追求文化、品位和品質時,品位在哪裡?品質在哪裡?他們猛然發現,品位在歷史的胡同里,品位在茶壺的茶垢上,品位在時間的沉澱中。但等我們終於明白了,人們才會珍惜那些過去曾被棄之如敝屣的東西,由此才形成了一種全民的反思和自覺,才有可能把學者們的微弱呼號變成了一種大眾的自覺和意識,其核心和真正的原動力還是消費者願意花大價錢去購買這種看得見、摸不著、原來覺得一錢不值的東西。這個時候,商人願意做有歷史價值的事情,政府也覺悟了,我們的傳統文化才算是有了社會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