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怎麼辦
2024-10-11 01:23:52
作者: 王志綱
如果不是為項目而做項目,而是按照市場需求去開創一個時代,打造一種生活,提供一個平台,峨眉山必能找到一條全新的科學發展之路,其旅遊工程的示範意義和時代價值,怎麼評估也不為過。
再以四川的峨眉山為例。記得有一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做了一期專刊,題目就很震撼人心,叫作:「上帝為什麼造四川?」我覺得這標題說得非常好,像四川這樣的風光景物和人文地貌,的確在整個中國甚至全球都是不可多見的。但是初級階段的峨眉山旅遊是什麼樣的呢?
我一共去過三次峨眉山。第一次是30年前,那時的痛苦情形直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常現腦海。我不是佛教徒,如果是,和一些老頭老太太一樣爬上兩三天,倒也心安理得,為的是全心向佛。但我只是一個遊客,幾天爬下來,就有了當年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感覺。一路上有很多轎夫要抬我,使我產生了一種罪惡感:我這麼一個年輕人,怎麼忍心壓在那些瘦弱的挑夫肩上呢?所以,我不是在考慮錢的問題,而是在考慮人道主義的問題,結果沒有讓人家抬。回想起來,有點後悔,其實,我讓他們抬不就是在創造消費嗎?十多年後,市場經濟教育了我,開始明白了這個道理。那會兒在途中,只有一種餐飲可吃,就是所謂的「豆花飯」;只有一種動物可看,就是猴子。經過兩三天的攀緣,終於到了山頂住下。第二天早上,五點半被喊起床,披上一件五毛錢租來的髒兮兮、汗濡濡的軍大衣,坐在那裡等日出,結果失望而歸。最後才知道,能看日出的天數只有十之一二。然後,下山又走一天,四天峨眉之旅留下的僅有痛苦的回憶。這恰恰印證了古話,「看景不如聽景」。最好是聽景,至少不會把美好的夢喚醒。
實際上,不是中國的旅遊不會去粗取精,而是遊客購買力太弱,到峨眉山花10元買張門票都嫌貴的年代,能夠養活峨眉山嗎?顯然不行。那個時代的中國,溫飽都沒有解決,所以旅遊頂多就是門票經濟、觀光經濟。我還發現那時有很多逃票者,他們從後山繞進去。幾乎是無米之炊,峨眉山的旅遊經濟靠什麼發展?這些情況,正是當年中國旅遊真實寫照的縮影。
10年後我再訪峨眉山,情形已大不相同。首先,有了客運纜車,甚至可以開車把你直送半山腰;其次,門票漲價不少;再有,環境有所改變,增添不少旅遊設施,減少了遊客不必要的折騰。但這樣一來帶出了新的問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遊客根本無法從容地體驗峨眉山,融入峨眉山。
又過了十多年,我三訪峨眉山,最深刻的感受是,峨眉山正面臨著一個千年未遇的大變局。此時的中國人已具有強大的購買力用於精神消費、愉悅消費和休閒消費,以至於有經濟學家開始把這種消費定義為「第一消費力」了。於是,我告訴峨眉山的領導,峨眉山不管休閒做得怎麼好,但與雲南——這個休閒業的先行者相比,差距太遠了。
那麼,在一個吃飽了撐的時代,峨眉山還有沒有機會呢?峨眉山作為中國的千古名山,不僅有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也絕對一流。我覺得,峨眉山有個法寶,就是體驗,如果把握得法,演繹得當,必將非同小可。所謂體驗,就是流連忘返,就是要有靈魂,要有底蘊,要有精氣神。這一切,峨眉不缺。
大家記得,國內的新聞界曾經炒作過一件事情,搞得重慶縉雲山有個叫李一的道士非常火。因炒作才火嗎?不,人家已經火了十多年了。為什麼要炒作?因為有幾個大佬級的人物去拜他為師,一個是阿里巴巴的老闆馬雲,還有一個是拍金庸小說的導演張紀中,還有一些香港的歌星,像王菲、黎明等人。這些人一去就住半個月,辟穀、修煉。這時媒體開始炒作:連這些掙了上百億的老闆都承認自己是迷途的羔羊,都要拜這位年輕的道士為師,那該道士的能耐大小怎麼想像也不過分。儘管後續事件的發展證明這一切只是個傳說。是什麼在這些巨賈、明星身上發揮那麼大的作用呢?我相信,富人掙錢越多,心理壓力就越大,他們的「財商」可能很高,但他們的心智可能更糟糕。如果確有一處,有心靈寄託的功效,口口相傳就是必然的了。不管後來的人們怎麼爭論這個現象,它確實凸顯了一個現實問題,中國伴隨著30年的高速發展,越是成功的人士,就越需要心靈的慰藉,就越需要停下腳步來,讓靈魂趕上身體。
近十年來,我們在做成都以及周遭各地發展戰略的時候,一直在追問,為什麼學術界和宗教界把四川稱作「道源」?為什麼叫「道源」?我去龍虎山,看到了張天師;我去武當山,看到了張三丰;我去山東崑嵛山,看到了丘處機;我走四方,看到了道教的各樣人物,很多人跟我說不清。最後我發現,佛教講的是來世,特別典型的是喇嘛教,就是修來世,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而道教講的是享受、享樂、幸福、愉悅,看起來都是今生的東西。那為什麼「道源」會在四川這個天府之國呢?我想這與「雨旱從人、永無饑饉、幸福安康、千年不變」的成都這方水土有很大關係。我曾與號稱中國第一個道教學博士討論,什麼叫道教?他有句話,倒是對我有所啟發。他說道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哲學。後來我就接著想,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道教可能真的不是宗教,因為宗教第一具有排他性,第二有清規戒律。然而,道教似乎很寬鬆,很包容,吃葷也可以,娶老婆也行,這怎麼能叫宗教呢?但是,恰恰這些道家的東西反而符合了人們享受現代生活的需求。
峨眉山是千古名山,佛道兩家在此沉澱了無數的文化,不管是心靈的皈依、人生的參悟,還是養生、養心、養性和休閒,它們的附加值都會非同一般。如果不是為項目而做項目,而是按照市場需求去開創一個時代,打造一種生活,提供一個平台,峨眉山必能找到一條全新的科學發展之路,其旅遊工程的示範意義和時代價值,怎麼評估也不為過,因此,峨眉山在整個中國也將會重新煥發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