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上海

2024-10-11 01:21:19 作者: 王志綱

  海風常吹,海浪常襲,海氣常拂,海韻常新……這就是上海。上海離不開海!因為有海,所以上海的文化才如此別具一格,如此引人注目,如此充滿活力,如此海味十足,並順理成章地飄灑或滲漏著無法遮掩的「剪不斷理還亂」的由海浪運來的遙遠卻不可抗拒的西洋風味。

  上海,這顆屹立在中國東海岸上的東方明珠,在它成長為中國第一大經濟都市和國際著名大城市的過程中,一直既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向外邦、外族輸出的最大窗口,又是西方文化向中國內陸滲透必經的最大的篩子、過濾器和變壓器。作為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互動的巨大平台,上海積澱成了它自己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色。而這種特色對當地房地產業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明顯而重大的。

  

  上海是講究規矩的地方。這與她深受歐美法制化文化的影響有所關聯。雖然從法律系統來說,海洋文化發達的英、美等國家是以所謂不成文的判例法著稱的,但其法律規範的完善和法律意識的充分也是有口皆碑的。如果說上海也具有浸淫已久的海洋文化特色的話,那麼它在與歐美海洋文化的接觸碰撞中,也加強了它的規矩意識、慣例意識和法律意識。這大概也是長期以來和洋人打交道必須養成的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需要使然吧。

  所以上海市場在整個中國可以算是很規範的一個典型。它也許不如深圳、廣州那樣活力勃發、熱點迭出,但其發展的穩健和潛力卻是無與倫比的。因其規範性,房地產開發商在這裡不必花費大量精力和心思去做那些蠅營狗苟的暗箱勾兌活動;因其規範性,開發商所要承擔的交易成本就大大降低,故其房價可能並不是很高,但卻依舊可以保有著很可觀的利潤空間,這是規範市場的吸引力所在和優勢的體現。

  這大概也是上海一直始終能夠保持中國經濟大都市龍頭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規範性特色一方面反映了政府的適當作用,另一方面則反映了市民的良好素質和習慣意識。上海素有「小企業、大政府」之稱,政府作用是相當強勁的。市場經濟需要政府作用。世界上並不存在沒有政府控制的所謂純粹市場經濟制度。相反,正是政府得力有效的調控,才促進和保證了市場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自然,政府作用不應也不能取代市場作用,政府永遠只是為市場保駕護航的角色。因此,上海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級超級經濟航空母艦,在有上述規範性地域文化的滋養和庇佑的條件下,若能適度學習廣東經驗,更好地發揮市場和企業的自主能動作用,必然可以始終在世界經濟大潮中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上海是個講究實際效益的城市。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之一是利益至上、效益第一。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所以,上海人看起來是比較缺乏中國傳統的人情味的:在商言商,遵守商界遊戲規則,追求最大實際利益,在統一的遊戲規則下面,一切也就變得比較冷冰冰了。在上海開發樓盤,你得給上海人實際的、可見可觸的好處,否則,你得吃不了兜著走,不好下台。以萬科氣沖牛斗的架勢,當年進入上海時,居然會碰到業主用了一年的馬桶還來退貨的尷尬事件。多不講情理,多不給情面!可你得清醒——你是在上海,上海就得這樣。

  上海人對GG的興趣不大,更別說相信GG了。GG在上海,最大的作用不在於說服採取購買行動,而在於告知和說明。上海人買樓可以說是全中國最挑剔、最不厭其煩的。為買房而全體總動員,看樓幾十次才決定是很普遍的現象。所以,你的樓得經得起看,經得起比較。

  上海是個精細的城市。上海很大,上海也很細。大在地盤表面,細在人心深處——上海人的精細和細膩以及對細微之處所表現出來的精明,早已廣為世人所熟知,在由如此龐大精細人口組成的如此廣袤的大都市裡,你得投其所好,更得「提高警惕」。房地產業雖然是製造龐大產品的行業,但你得分外注意你所生產出來的這些龐然大物的每一個細微細節。否則,你這條「長堤」就很可能因為那小小的「螞蟻洞」而轟然坍塌。

  只要你在上海小住過,打開上海有線電視,瞟一眼其中的房地產GG,你就會對其孜孜不倦地訴求於房子的細枝末節的做法留下深刻印象。那些GG通常會用很長的篇幅來為你介紹房子內部的每一個開發商認為值得介紹並相信會打動消費者的東西,比如地板、門把、天花、廚房裡的每一個細節等。你也許會發笑,但如果你想進入該市場,豈就一個笑字了得。

  上海是中國吸納西方文化最為普遍和深透的城市。從點綴在這座城市各個角落裡的那些雖風塵滿面卻風韻猶存、雖體量不大卻仍直指蒼穹的教堂,從舊日所謂「十里洋場」上至今猶在的、雖風格各異卻同宗歐美的各種古董式建築,從以恆山路、淮海路為代表的各種浸潤著歐風美雨的酒吧(BARS),從白領階層無分老幼各色人等時常冒出洋文的口中,從那視出國留洋如在家門口溜達的洶湧人潮中,你可以知道,也不得不承認:上海,是一個被深深打上了西方文化烙印的地方。

  所以,上海的房地產開發商們身上也多半或多或少地浸染著一種特有的文化氣質。這種氣質使得上海的房地產呈現出一種比較穩健的探索性色彩——既洋溢著無法掩飾的歐美風情,又似乎不僅止於此。正如上海學者趙鑫珊既對西洋建築表示熱愛甚至崇拜,而又能未至於數典忘祖,其心可鑑。

  事實上,上海房地產界確實在試圖將世界潮流與中國特色相結合。所以,豫園和周莊這兩處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群就成為研究、學習的對象。而新近落成的金茂大廈也因成功地將中西文化融合為一體而廣受佳評。一些冠以諸如「新弄里人家」、「江南山水」之類帶有明顯懷舊特色的樓盤名稱和一些冠以諸如「新加坡美樹館」、「家天下」以及「優詩美地」之類怪異稱謂的樓盤同台競爭的局面,是值得每一個對上海房地產感興趣的人思索的一個課題。

  毋庸置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住宅市場,而上海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市場。但由於上海城市所特有的上述人文特徵,也使得上海是中國最艱難的房地產市場,是最能磨鍊開發商能力的地方。征服它,即可縱橫四方而遊刃有餘。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