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5臨川先生文集下4
2024-10-10 23:53:17
作者: 王安石
臨川先生文集卷六十六 論議
周南詩次解
王者之治,始之於家,家之序,本於夫婦正,夫婦正者,在求有德之淑女為后妃以配君子也,故始之以《關雎》。夫淑女所以有德者,其在家本於女工之事也,故次以《葛覃》。有女功之本,而后妃之職盡矣,則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求賢審官者,非所能專,有志而已,故次之以《卷耳》。有求賢審官之志以助治其外,則於其內治也,其能有嫉妬而不逮下乎?故次之以《樛木》。無嫉妬而逮下,則子孫眾多,故次之以《螽斯》。子孫眾多,由其不妬忌,則致國之婦人亦化其上,則男女正,婚姻時,國無鰥民也,故次之以《桃夭》。國無鰥民,然後好德,賢人眾多,故次之以《兔罝》。好德,賢人眾多,是以室家和平,而婦人樂有子,則后妃之美具矣,故次之以《芣苡》。后妃至於國之婦人樂有子者,由文王之化行,使南國江漢之人無思犯禮,此德之廣也,故次之以《漢廣》。德之所及者廣,則化行乎汝墳之國,能使婦人閔其君子而勉之以正,故次之以《汝墳》。婦人能勉君子以正,則天下無犯非禮,雖衰世公子皆能信厚,此《關雎》之應也,故次之以《麟之趾》焉。
禮論
嗚呼,荀卿之不知禮也!其言曰:「聖人化性而起偽。」吾是以知其不知禮也。知禮者貴乎知禮之意,而荀卿盛稱其法度節奏之美,至於言化,則以為偽也,亦烏知禮之意哉?故禮始於天而成於人,知天而不知人則野,知人而不知天則偽。聖人惡其野而疾其偽,以是禮興焉。今荀卿以謂聖人之化性為起偽,則是不知天之過也。然彼亦有見而云爾。凡為禮者,必詘其放傲之心,逆其嗜欲之性。莫不欲逸,而為尊者勞;莫不欲得,而為長者讓,擎跽曲拳以見其恭。夫民之於此,豈皆有樂之之心哉?患上之惡己,而隨之以刑也。故荀卿以為特劫之法度之威,而為之於外爾,此亦不思之過也。
夫斲木而為之器,服馬而為之駕,此非生而能者也,故必削之以斧斤,直之以繩墨,圓之以規,而方之以矩,束聯膠漆之,而後器適於用焉。前之以銜勒之制,後之以鞭策之威,馳驟舒疾,無得自放,而一聽於人,而後馬適於駕焉。由是觀之,莫不劫之於外而服之以力者也。然聖人舍木而不為器,舍馬而不為駕者,固亦因其天資之材也。今人生而有嚴父愛母之心,聖人因其性之欲而為之制焉,故其制雖有以強人,而乃以順其性之欲也。聖人苟不為之禮,則天下蓋將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此亦可謂失其性也。得性者以為偽,則失其性者乃可以為真乎?此荀卿之所以為不思也。
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欲繩之以尊卑而節之以揖讓,則彼有趨於深山大麓而走耳,雖畏之以威而馴之以化,其可服邪?以謂天性無是而可以化之使偽耶,則狙猿亦可使為禮矣。故曰禮始於天而成於人,天則無是而人慾為之者,舉天下之物,吾蓋未之見也。
禮樂論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氣之所稟命者,心也。視之能必見,聽之能必聞,行之能必至,思之能必得,是誠之所至也。不聽而聰,不視而明,不思而得,不行而至,是性之所固有,而神之所自生也,盡心盡誠者之所至也。故誠之所以能不測者,性也。賢者,盡誠以立性者也;聖人,盡性以至誠者也。神生於性,性生於誠,誠生於心,心生於氣,氣生於形。形者,有生之本。故養生在於保形,充形在於育氣,養氣在於寧心,寧心在於致誠,養誠在於盡性,不盡性不足以養生。能盡性者,至誠者也;能至誠者,寧心者也;能寧心者,養氣者也;能養氣者,保形者也;能保形者,養生者也;不養生不足以盡性也。生與性之相因循,志之與氣相為表里也。生渾則蔽性,性渾則蔽生,猶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也。先王知其然,是故體天下之性而為之禮,和天下之性而為之樂。禮者,天下之中經;樂者,天下之中和。禮樂者,先王所以養人之神,正人氣而歸正性也。是故大禮之極,簡而無文;大樂之極,易而希聲。簡易者,先王建禮樂之本意也。世之所重,聖人之所輕;世之所樂,聖人之所悲。非聖人之情與世人相反,聖人內求,世人外求,內求者樂得其性,外求者樂得其欲,欲易發而性難知,此情性之所以正反也。衣食所以養人之形氣,禮樂所以養人之性也。禮反其所自始,樂反其所自生,吾於禮樂見聖人所貴其生者至矣。世俗之言曰:「養生非君子之事。」是未知先王建禮樂之意也。
養生以為仁,保氣以為義,去情卻欲以盡天下之性,修神致明以趨聖人之域。聖人之言,莫大於顏淵之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則仁之道亦不遠也。耳非取人而後聰,目非取人而後視,口非取諸人而後言也,身非取諸人而後動也,其守至約,其取至近,有心有形者皆有之也。然而顏子且猶病之,何也?蓋人之道莫大於此。非禮勿聽,非謂掩耳而避之,天下之物不足以干吾之聰也;非禮勿視,非謂掩目而避之,天下之物不足以亂吾之明也;非禮勿言,非謂止口而無言也,天下之物不足以易吾之辭也;非禮勿動,非謂止其躬而不動,天下之物不足以干吾之氣也。天下之物豈特形骸自為哉?其所由來蓋微矣。不聽之時,有先聰焉;不視之時,有先明焉;不言之時,有先言焉;不動之時,有先動焉。聖人之門,惟顏子可以當斯語矣。是故非耳以為聰,而不知所以聰者,不足以盡天下之聽;非目以為明,而不知所以明者,不足以盡天下之視。聰明者,耳目之所能為;而所以聰明者,非耳目之所能為也。是故待鐘鼓而後樂者,非深於樂者也;待玉帛而後恭者,非深於禮者也。蕢桴土鼓,而樂之道備矣;燔黍捭豚,污尊杯飲,禮既備矣。然大裘無文,大輅無飾,聖人獨以其事之所貴者何也?所以明禮樂之本也。故曰:禮之近人情,非其至者也。
曾子謂孟敬子:「君子之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觀此言也,曾子而不知道也則可,使曾子而為知道,則道不違乎言貌辭氣之間,何待於外哉?是故古之人目擊而道已存,不言而意已傳,不賞而人自勸,不罰而人自畏,莫不由此也。是故先王之道可以傳諸言、效諸行者,皆其法度刑政,而非神明之用也。《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去情卻欲而神明生矣,修神致明而物自成矣,是故君子之道鮮矣。齊明其心,清明其德,則天地之間所有之物皆自至矣。君子之守至約,而其至也廣;其取至近,而其應也遠。《易》曰:「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變化之應,天人之極致也。是以書言天人之道,莫大於《洪範》,《洪範》之言天人之道,莫大於貌、言、視、聽、思。大哉,聖人獨見之理,傳心之言乎,儲精晦息而通神明!
君子之所不至者三: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不失足於人。不失色者,容貌精也;不失口者,語默精也;不失足者,行止精也。君子之道也,語其大則天地不足容也,語其小則不見秋毫之末,語其強則天下莫能敵也,語其約則不能致傳記。聖人之遺言曰:「大禮與天地同節,大樂與天地同和。」蓋言性也。大禮性之中,大樂性之和,中和之情通乎神明。故聖人儲精九重而儀鳳凰,修五事而關陰陽,是天地位而三光明,四時行而萬物和。《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故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充塞乎天地之間。」揚子曰:「貌、言、視、聽、思,性所有,潛天而天,潛地而地也。」
嗚呼,禮樂之意不傳久矣!天下之言養生修性者,歸於浮屠、老子而已。浮屠、老子之說行,而天下為禮樂者獨以順流俗而已。夫使天下之人驅禮樂之文以順流俗為事,欲成治其國家者,此梁、晉之君所以取敗之禍也。然而世非知之也者,何耶?特禮樂之意大而難知,老子之言近而易曉。聖人之道得諸己,從容人事之間而不離其類焉;浮屠直空虛窮苦,絕山林之間,然後足以善其身而已。由是觀之,聖人之與釋老,其遠近難易可知也。是故賞與古人同而勸不同,罰與古人同而威不同,仁與古人同而愛不同,智與古人同而識不同,言與古人同而信不同。同者道也,不同者心也。
《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昔宓子賤為單父宰,而單父之人化焉。今王公大人有堯、舜、伊尹之勢而無子賤一邑之功者,得非學術素淺而道未明歟?夫天下之人非不勇為聖人之道,為聖人之道者,時務速售諸人以為進取之階。今夫進取之道,譬諸鉤索物耳,幸而多得其數,則行為王公大人;若不幸而少得其數,則裂逢掖之衣為商賈矣。由是觀之,王公大人同商賈之得志者也,此之謂學術淺而道不明。由此觀之,得志而居人之上,復治聖人之道而不舍焉,幾人矣?內而好愛之容蠱其欲,外有便嬖之諛驕其志,向之所能者日已忘矣,今之所好者日已至矣。孔子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又曰:「吾見其進,未見其止也。」夫顏子之所學者,非世人之所學。不遷怒者,求諸己;不貳過者,見不善之端而止之也。世之人所謂退,顏子之所謂進也;人之所謂益,顏子之所謂損也。《易》曰:「損,先難而後獲。」顏子之謂也。耳損於聲,目損於色,口損於言,身損於動,非先難歟?及其至也,耳無不聞,目無不見,言無不信,動無不服,非後得歟?是故君子之學,始如愚人焉,如童蒙焉。及其至也,天地不足大,人物不足多,鬼神不足為隱,諸子之支離不足惑也。是故天至高也,日月星辰陰陽之氣可端策而數也;地至大也,山川丘陵萬物之形、人之常產可指籍而定也。是故星曆之數、天地之法、人物之所,皆前世致精好學聖人者之所建也,後世之人守其成法,而安能知其始焉?《傳》曰:「百工之事,皆聖人作。」此之謂也。
故古之人言道者,莫先於天地;言天地者,莫先乎身;言身者,莫先乎性;言性者,莫先乎精。精者,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厚,聖人所以配之。故御,人莫不盡能,而造父獨得之,非車馬不同,造父精之也。射,人莫不盡能,而羿獨得之,非弓矢之不同,羿精之也。今之人與古之人一也,然而用之則二也。造父用之以為御,羿用之以為射,盜跖用之以為賊。
大人論
孟子曰:「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夫此三者皆聖人之名,而所以稱之之不同者,所指異也。由其道而言謂之神,由其德而言謂之聖,由其事業而言謂之大人。古之聖人,其道未嘗不入於神,而其所稱止乎聖人者,以其道存乎虛無寂寞不可見之間。苟存乎人,則所謂德也。是以人之道雖神,而不得以神自名,名乎其德而已。夫神雖至矣,不聖則不顯,聖雖顯矣,不大則不形,故曰此三者皆聖人之名,而所以稱之之不同者,所指異也。
《易》曰:「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夫《易》之為書,聖人之道於是乎盡矣,而稱卦以智不稱以神者,以其存乎爻也。存乎爻,則道之用見於器,而剛柔有所定之矣。剛柔有所定之,則非其所謂化也。且《易》之道,於乾為至,而乾之盛莫盛於二、五,而二、五之辭皆稱「利見大人」,言二爻之相求也。夫二爻之道,豈不至於神矣乎?而止稱大人者,則所謂見於器而剛柔有所定爾。蓋剛柔有所定,則聖人之事業也;稱其事業以大人,則其道之為神、德之為聖可知也。
孔子曰:「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此言神之所為也。神之所為,雖至而無所見於天下。仁而後著,用而後功,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及其仁濟萬物而不窮,用通萬世而不倦也,則所謂聖矣。故神之所為,當在於盛德大業。德則所謂聖,業則所謂大也。世蓋有自為之道而未嘗知此者,以為德業之卑不足以為道,道之至在於神耳,於是棄德業而不為。夫為君子者皆棄德業而不為,則萬物何以得其生乎?故孔子稱神而卒之以德業之至,以明其不可棄。蓋神之用在乎德業之間,則德業之至可知矣。故曰神非聖則不顯,聖非大則不形。此天地之全,古人之大體也。
致一論
萬物莫不有至理焉,能精其理則聖人也。精其理之道,在乎致其一而已。致其一,則天下之物可以不思而得也。《易》曰「一致而百慮」,言百慮之歸乎一也。苟能致一以精天下之理,則可以入神矣。既入於神,則道之至也。夫如是,則無思無為寂然不動之時也。雖然,天下之事固有可思可為者,則豈可以不通其故哉?此聖人之所以又貴乎能致用者也。
致用之效,始見乎安身。蓋天下之物,莫親乎吾之身,能利其用以安吾之身,則無所往而不濟也。無所往而不濟,則德其有不崇哉?故《易》曰「精義入神以致用,利用安身以崇德」,此道之序也。孔子既已語道之序矣,患乎學者之未明也,於是又取於爻以喻焉。非其所困而困,非其所據而據,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以小善為無益,以小惡為無傷,凡此皆非所以安身、崇德也。苟欲安其身、崇其德,莫若藏器於身,待時而後動也,故君子舉是兩端以明夫安身、崇德之道。蓋身之安不安、德之崇不崇,莫不由此兩端而已。身既安、德既崇,則可以致用於天下之時也。致用於天下者,莫善乎治不忘亂,安不忘危;莫不善乎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孔子之舉此兩端,又以明夫致用之道也,蓋用有利不利者,亦莫不由此兩端而已。
夫身安德崇而又能致用於天下,則其事業可謂備也。事業備而神有未窮者,則又當學以窮神焉。能窮神,則知微知彰,知柔知剛。夫於微彰剛柔之際皆有以知之,則道何以復加哉?聖人之道,至於是而已也。且以顏子之賢而未足以及之,則豈非道之至乎?聖人之學至於此,則其視天下之理皆致乎一矣。天下之理皆致乎一,則莫能以惑其心也。故孔子取《損》之辭以明致一之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也。」夫危以動、懼以語者,豈有他哉?不能致一以精天下之理故也。故孔子舉《益》之辭以戒曰:「立心勿恆,凶。」勿恆者,蓋不一也。
嗚呼!語道之序,則先精義而後崇德,及喻人以修之之道,則先崇德而後精義。蓋道之序則自精而至粗,學之之道則自粗而至精,此不易之理也。夫不能精天下之義,則不能入神矣;不能入神,則天下之義亦不可得而精也。猶之人身之於崇德也,身不安則不能崇德矣;不能崇德,則身豈能安乎?凡此宜若一,而必兩言之者,語其序而已也。
九卦論
處困之道,君子之所難也,非夫智足以窮理、仁足以盡性、內有以固其德而外有以應其變者,其孰能無患哉?古之人有極天下之困而其心能不累、其行能不移、患至而不傷其身、事起而不疑其變者,蓋有以處之也。處之之道,聖人嘗言之矣。《易》曰:「《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辯義,《巽》以行權。」此其處之之道也。夫君子之學,至於是則備矣,宜其通於天下也,然而猶困焉者,非吾行之過也,時有利不利也。蓋古之所謂困者,非謂夫其行自困者,謂夫行足以通而困於命者耳。蓋於此九卦者,智有所不能明,仁有所不能守,則其困也,非所謂困,而其處困也疏矣。夫惟深於此九者而能果以行之者,則其通也宜,而其困也有以處之,惟其學之之素也。
且君子之行大矣,而待禮以和,仁義為之內,而和之以禮,則行之成也。而禮之實存乎謙。謙者,禮之所自起;禮者,行之所自成也。故君子不可以不知履,欲知履,不可以不知謙。夫禮雖發乎其心,而其文著乎外者也。君子知禮而已,則溺乎其文而失乎其實,忘性命之本而莫能自復矣。故禮之弊,必復乎本,而後可以無患,故君子不可以不知復。雖復乎其本,而不能常其德以自固,則有時而失之矣,故君子不可以不知恆。雖能久其德,而天下事物之變相代乎吾之前,如吾知恆而已,則吾之行有時而不可通矣,是必度其變而時有損益而後可,故君子不可以不知損益。
夫學如此其至,德如此其備,則宜乎其通也,然而猶困焉者,則向所謂困於命者也。困於命,則動而見病之時也,則其事物之變尤眾,而吾之所以處之者尤難矣,然則其行尤貴於達事之宜而適時之變也。故辯義行權,然後能以窮通。而《井》者,所以辯義;《巽》者,所以行權也。故君子之學至乎《井》《巽》而大備,而後足以自通乎困之時。孔子曰:「作《易》者其有憂患乎?」謂其言之足以自通乎困之時也。嗚呼!後世之人一困於時,則憂思其心而失其故行,然卒至於不能自存也。是豈有他哉?不知夫九者之義故也。
臨川先生文集卷六十七 論議
九變而賞罰可言
萬物待是而後存者,天也;莫不由是而之焉者,道也;道之在我者,德也;以德愛者,仁也;愛而宜者,義也。仁有先後,義有上下,謂之分;先不擅後,下不侵上,謂之守。形者,物此者也;名者,命此者也。所謂物此者何也?貴賤親疏所以表飾之,其物不同者是也。所謂命此者何也?貴賤親疏所以稱號之,其命不同者是也。物此者,貴賤各有容矣;命此者,親疏各有號矣。因親疏貴賤任之以其所宜為,此之謂因任。因任之以其所宜為矣,放而不察乎,則又將大。必原其情,必省其事,此之謂原省。原省明而後可以辨是非,是非明而後可以施賞罰。故莊周曰:「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是說雖微莊周,古之人孰不然。古之言道德所自出而不屬之天者,未之有也。
堯者,聖人之盛也,孔子稱之曰「惟天為大,惟堯則之」,此之謂明天;「聰明文思安安」,此之謂明道德;「允恭克讓」,此之謂明仁義;次九族,列百姓,序萬邦,此之謂明分守;修五禮,同律度量衡,以一天下,此之謂明形名;棄后稷,契司徒,皋陶士,垂共工,此之謂明因任;三載考績,五載一巡狩,此之謂明原省;命舜曰「乃言底可績」,謂禹曰「萬世永賴,時乃功」,「蠢茲有苗,昏迷不恭」,此之謂明是非;「皋陶方祗厥敘,方施象刑,惟明」,此之謂明賞罰。至後世則不然,仰而視之曰:「彼蒼蒼而大者何也?其去吾不知其幾千萬里,是豈能知我何哉?吾為吾之所為而已,安取彼?」於是遂棄道德,離仁義,略分守,慢形名,忽因任,而忘原省,直信吾之是非,而加人以其賞罰。於是天下始大亂,而寡弱者號無告。聖人不作,諸子者伺其間而出,於是言道德者至於窈冥而不可考,以至世之有為者皆不足以為,言形名者守物誦數,罷苦以至於老而疑道德,彼皆忘其智力之不贍,魁然自以為聖人者此矣,悲夫!
莊周曰:「五變而形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語道而非其序,安取道?」善乎,其言之也!莊周,古之荒唐人也,其於道也盪而不盡善,聖人者與之遇,必有以約之,約之而不能聽,殆將擯四海之外而不使之疑中國。雖然,其言之若此者,聖人亦不能廢。
夫子賢於堯舜
孟子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聖之為稱,德之極;神之為名,道之至。故凡古之所謂聖人者,於道德無所不盡也。於道德無所不盡,則若明之於日月,尊之於上帝,莫之或加矣。《易》曰:「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此之謂也。由此觀之,則自傳記以來,凡所謂聖人者,宜無以相尚,而其所知宜同。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而世之解者必曰:「是為門人之私言,而非天下公共之論也。」而孟子亦曰:「生民以來,未有如夫子。」是豈亦門人之私言,而非天下公共之論哉?為是言者,蓋亦未之思也。
夫所謂聖賢之言者,無一辭之苟。其發也,必有指焉,其指也,學者之所不可不思也。夫聖者,至乎道德之妙而後世莫之增焉者之稱也,苟有能加焉者,則豈聖也哉?然孟子、宰我之所以為是說者,蓋亦言其時而已也。
昔者道發乎伏羲,而成乎堯、舜,繼而大之於禹、湯、文、武。此數人者,皆居天子之位,而使天下之道寖明寖備者也;而又有在下而繼之者焉,伊尹、伯夷、柳下惠、孔子是也。夫伏羲既發之也,而其法未成,至於堯而後成焉。堯雖能成聖人之法,未若孔子之備也。夫以聖人之盛,用一人之知,足以備天下之法,而必待至於孔子者何哉?蓋聖人之心不求有為於天下,待天下之變至焉,然後吾因其變而制之法耳。至孔子之時,天下之變備矣,故聖人之法亦自是而後備也。《易》曰「通其變,使民不倦」,此之謂也。故其所以能備者,豈特孔子一人之力哉?蓋所謂聖人者,莫不預有力也。孟子曰「孔子集大成者」,蓋言集諸聖人之事,而大成萬世之法耳。此其所以賢於堯、舜也。
三不欺
昔論者曰:「君任德,則下不忍欺;君任察;則下不能欺;君任刑,則下不敢欺。」而遂以德、察、刑為次,蓋未之盡也。此三人者之為政,皆足以有取於聖人矣,然未聞聖人為政之道也。夫未聞聖人為政之道,而足以有取於聖人者,蓋人得聖人之一端耳。且子賤之政使人不忍欺,古者任德之君宜莫如堯也,然則驩兜猶或以類舉於前,則德之使人不忍欺,豈可獨任也哉?子產之政使人不能欺,夫君子可欺以其方,故使畜魚而校人烹之,然則察之使人不能欺,豈可獨任也哉?西門豹之政使人不敢欺,夫不及於德而任刑以治,是孔子所謂「民免而無恥」者也,然則刑之使人不敢欺,豈可獨任也哉?故曰:此三人者,未聞聖人為政之道也。然聖人之道有出此三者乎?亦兼用之而已。昔者堯、舜之時,比屋之民皆足以封,則民可謂不忍欺矣。放齊以丹朱稱於前,曰:「嚚訟,可乎?」則民可謂不能欺矣。四罪而天下咸服,則民可謂不敢欺矣。故任德則有不可化者,任察則有不可周者,任刑則有不可服者。然則子賤之政無以正暴惡,子產之政無以周隱微,西門豹之政無以漸柔良,然而三人者能以治者,蓋足以治小具而高亂世耳,使當堯、舜之時所大治者,則豈足用哉?蓋聖人之政,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然後天下無或欺之者矣。
或曰:刑亦足任以治乎?曰:所任者,蓋亦非專用之而足以治也。豹治十二渠以利民,至乎漢,吏不能廢,民以為西門君所為,不從吏以廢也,則豹之德亦足以感於民心矣。然則尚刑,故曰任刑焉耳。使無以懷之而惟刑之見,則民豈得或不能欺之哉?
非禮之禮
古之人以是為禮,而吾今必由之,是未必合於古之禮也;古之人以是為義,而吾今必由之,是未必合於古之義也。夫天下之事,其為變豈一乎哉?固有跡同而實異者矣。今之人諰諰然求合於其跡,而不知權時之變,是則所同者古人之跡,而所異者其實也。事同於古人之跡而異於其實,則其為天下之害莫大矣,此聖人所以貴乎權時之變者也。
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不為。」蓋所謂跡同而實異者也。夫君之可愛而臣之不可以犯上,蓋夫莫大之義而萬世不可以易者也,桀、紂為不善而湯、武放弒之,而天下不以為不義也。蓋知向所謂義者,義之常,而湯、武之事有所變,而吾欲守其故,其為蔽一,而其為天下之患同矣。使湯、武暗於君臣之常義,而不達於時事之權變,則豈所謂湯、武哉?
聖人之制禮也,非不欲儉,以為儉者非天下之欲也,故制於奢儉之中焉。蓋禮之奢為眾人之欲,而聖人之意未嘗不欲儉也。孔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然天下不以為非禮也。蓋知向之所謂禮者,禮之常,而孔子之事為禮之權也。且奢者為眾人之所欲而制,今眾人能儉,則聖人之所欲而禮之所宜矣,然則可以無從乎?使孔子蔽於制禮之文而不達於制禮之意,則豈所謂孔子哉?故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不為。」釋者曰:「非禮之禮,若娶妻而朝暮拜之者是也。非義之義,若藉交以報仇是也。」夫娶妻而朝暮拜之,藉交以報仇,中人之所不為者,豈待大人而後能不為乎?嗚呼,蓋亦失孟子之意矣!
王霸
仁、義、禮、信,天下之達道,而王、霸之所同也。夫王之與霸,其所以用者則同,而其所以名者則異,何也?蓋其心異而已矣。其心異則其事異,其事異則其功異,其功異則其名不得不異也。
王者之道,其心非有求於天下也,所以為仁、義、禮、信者,以為吾所當為而已矣。以仁、義、禮、信修其身而移之政,則天下莫不化之也。是故王者之治,知為之於此,不知求之於彼,而彼固已化矣。霸者之道則不然,其心未嘗仁也,而患天下惡其不仁,於是示之以仁;其心未嘗義也,而患天下惡其不義,於是示之以義。其於禮、信,亦若是而已矣。是故霸者之心為利,而假王者之道以示其所欲;其有為也,唯恐民之不見而天下之不聞也。故曰其心異也。
齊桓公劫於曹沫之刃而許歸其地,夫欲歸其地者,非吾之心也,許之者,免死而已。由王者之道,則勿歸焉可也,而桓公必歸之地。晉文公伐原,約三日而退,三日而原不降,由王者之道,則雖待其降焉可也,而文公必退其師,蓋欲其信示於民者也。凡所為仁、義、禮、信,亦無以異於此矣。故曰其事異也。
王者之大,若天地然,天地無所勞於萬物,而萬物各得其性,萬物雖得其性,而莫知其為天地之功也。王者無所勞於天下,而天下各得其治,雖得其治,然而莫知其為王者之德也。霸者之道則不然,若世之惠人耳,寒而與之衣,飢而與之食,民雖知吾之惠,而吾之惠亦不能及夫廣也。故曰其功異也。
夫王、霸之道則異矣。其用至誠,以求其利,而天下與之,故王者之道,雖不求利而利之所歸。霸者之道,必主於利,然不假王者之事以接天下,則天下孰與之哉?
性情
性、情一也。世有論者曰「性善情惡」,是徒識性情之名而不知性情之實也。喜、怒、哀、樂、好、惡、欲未發於外而存於心,性也;喜、怒、哀、樂、好、惡、欲發於外而見於行,情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故吾曰性、情一也。
彼曰性善,無它,是嘗讀孟子之書,而未嘗求孟子之意耳。彼曰情惡,無它,是有見於天下之以此七者而入於惡,而不知七者之出於性耳。故此七者,人生而有之,接於物而後動焉。動而當於理,則聖也、賢也;不當於理,則小人也。彼徒有見於情之發於外者為外物之所累,而遂入於惡也,因曰情惡也,害性者情也。是曾不察於情之發於外而為外物之所感,而遂入於善者乎!蓋君子養性之善,故情亦善;小人養性之惡,故情亦惡。故君子之所以為君子,莫非情也;小人之所以為小人,莫非情也。彼論之失者,以其求性於君子,求情於小人耳。
自其所謂情者,莫非喜、怒、哀、樂、好、惡、欲也。舜之聖也,象喜亦喜,使舜當喜而不喜,則豈足以為舜乎?文王之聖也,王赫斯怒,使文王當怒而不怒,則豈足以為文王乎?舉此二者而明之,則其餘可知矣。如其廢情,則性雖善,何以自明哉?誠如今論者之說,無情者善,則是若木石者尚矣。是以知性、情之相須,猶弓、矢之相待而用,若夫善、惡,則猶中與不中也。曰:「然則性有惡乎?」曰:「孟子曰:『養其大體為大人,養其小體為小人』,揚子曰『人之性,善惡混』,是知性可以為惡也。」
勇惠
世之論者曰:「惠者輕與,勇者輕死。臨財而不訾,臨難而不避者,聖人之所取,而君子之行也。」吾曰不然。惠者重與,勇者重死。臨財而不訾,臨難而不避者,聖人之所疾,而小人之行也。
故所謂君子之行者有二焉:其未發也,慎而已矣;其既發也,義而已矣。慎則待義而後決,義則待宜而後動,蓋不苟而已也。《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言動者賢、不肖之所以分,不可以苟爾。是以君子之動,苟得已,則斯靜矣。故於義有可以不與、不死之道而必與、必死者,雖眾人之所謂難能,而君子未必善也;於義有可與、可死之道而不與不死者,雖眾人之所謂易出,而君子未必非也。是故尚難而賤易者,小人之行也;無難無易而惟義之是者,君子之行也。《傳》曰:「義者,天下之制也。」制行而不以義,雖出乎聖人所不能,亦歸於小人而已矣。
季路之為人,可謂賢也,而孔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夫孔子之行,惟義之是,而子路過之,是過於義也。為行而過於義,宜乎孔子之無取於其材也。勇過於義,孔子不取,則惠之過於義,亦可知矣。
孟子曰:「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蓋君子之動,必於義無所疑而後發,苟有疑焉,斯無動也。《語》曰:「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君子之行當慎處於義爾。而世有言孟子者曰:「孟子之文,傳之者有所誤也。孟子之意當曰『無與傷惠,無死傷勇』。」嗚呼,蓋亦弗思而已矣!
仁智
仁者聖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未有仁而不智者也,未有智而不仁者也。然則何智、仁之別哉?以其所以得仁者異也。仁,吾所有也,臨行而不思,臨言而不擇,發之於事而無不當於仁也,此仁者之事也。仁,吾所未有也,吾能知其為仁也,臨行而思,臨言而擇,發之於事而無不當於仁也,此智者之事也。其所以得仁則異矣,及其為仁則一也。
孔子曰:「仁者靜,智者動。」何也?曰:譬今有二賈也,一則既富矣,一則知富之術而未富也,既富者雖焚舟折車無事於賈可也,知富之術而未富者則不得無事也,此仁、智之所以異其動靜也。吾之仁足以上格乎天,下浹乎草木,旁溢乎四夷,而吾之用不匱也,然則吾何求哉?此仁者之所以能靜也。吾之知欲以上格乎天,下浹乎草木,旁溢乎四夷,而吾之用有時而匱也,然則吾可以無求乎?此智者之所以必動也。故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者,靜而利物者也;水者,動而利物者也。其動靜則異,其利物則同矣。
曰:「仁者壽,智者樂。」然則仁者不樂,智者不壽乎?曰:智者非不壽,不若仁者之壽也;仁者非不樂,樂不足以盡仁者之盛也。能盡仁之道,則聖人矣,然不曰仁而目之以聖者,言其化也。蓋能盡仁道則能化矣,如不能化,吾未見其能盡仁道也。顏回,次孔子者也,而孔子稱之曰「三月不違仁」而已,然則能盡仁道者,非若孔子者誰乎?
中述
君子所求於人者薄,而辨是與非也無所苟。孔子罪宰予曰:「於予與何誅!」罪冉有曰:「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二子得罪於聖人若當絕也,及為科以列其門弟子,取者不過數人,於宰予有辭命之善則取之,於冉求有政事之善則取之,不以不善而廢其善。孔子豈阿其所好哉?所求於人者薄也。管仲功施天下,孔子小之。門弟子三千人,孔子獨稱顏回為好學,問其餘,則未為好學者。閔損、原憲、曾子之徒不與焉,冉求、宰我之得罪又如此,孔子豈不樂道人之善哉?辨是與非無所苟也。
所求於人者薄,所以取人者厚。蓋辨是與非者無所苟,所以明聖人之道。如宰予、冉求二子之不得列其善,則士之難全者眾矣,惡足以取人善乎?如管仲無所貶,則從政者若是而止矣;七十子之徒皆稱好學,則好學者若是而止矣,惡足以明聖人之道乎?取人如此,則吾之自取者重,而人之所處者易。明道如此,則吾之與人,其所由可知已。故薄於責人,而非匿其過,不苟於論人,而非求其全,聖人之道本乎中而已。春秋之旨,豈易於是哉?
行述
古之人僕僕然勞其身以求行道於世,而曰吾以學孔子者,惑矣。孔子之始也,食於魯,魯亂而適齊,齊大夫欲害己,則反而食乎魯。魯受女樂不朝者三日,義不可以留也,則烏乎之?曰:「甚矣,衛靈公之無道也!其遇賢者,庶乎其猶有禮耳。」于是之衛。衛靈公不可與處也,於是不暇擇而之曹,以適於宋、鄭、陳、蔡、衛、楚之郊,其志猶去衛而之曹也,老矣,遂歸於魯以卒。孔子之行如此,烏在其求行道也?
夫天子、諸侯不以身先於賢人,其不足與有為明也,孔子而不知,其何以為孔子也?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價者也。」僕僕然勞其身以求行道於世,是沽也。子路曰:「君子之仕,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蓋孔子之心雲耳。然則孔子無意於世之人乎?曰:「道之將興歟,命也;道之將廢歟,命也。苟命矣,則如世之人何?」
臨川先生文集卷六十八 論議
夔說
舜命其臣而敕戒之,未有不讓者焉,至於夔,則獨無所讓,而又稱其樂之和美者,何也?夫禹、垂、益、伯夷、龍,皆新命者也,故疇於眾臣而後命之,而皆有讓矣。棄、契、皋陶、夔當是時,蓋已為是官,因命是五人者而敕戒之焉耳,故獨無所讓也。孔氏曰禹、垂、益、伯夷、夔、龍皆新命者,蓋失之矣。聖人之聰明雖大過於人,然未嘗自用聰明也,故舜之命此九人者,未嘗不咨而後命焉,則何獨於夔而不然乎?使夔為新命者,則何稱其樂之和美也?使夔之受命之日已稱其樂之和美,則賢人之舉措亦少輕矣。孔氏之說,蓋惑於「命汝典樂」之語爾。夫「汝作司徒」「汝作士」之文,豈異於「命汝典樂」之語乎?且所以知其非新命者,蓋舜不疇而命之,而無所讓也。舜之命夔也,亦無所疇,夔之受命也,亦無所讓,則何以知其為新命乎?
夫擊石拊石,而百獸率舞,非夔之所能為也,為之者,眾臣也。非眾臣之所能為也,為之者,舜也。將有治於天下,則可以無相乎?故命禹以宅百揆也。民窘於衣食,而欲其化而入於善,豈可得哉?故次命棄以為稷也。民既富而可以教矣,則豈可以無教哉?故次命契以為司徒也。既教之,則民不能無不帥教者,民有不帥教,則豈可以無刑乎?故次命皋陶以為士也。此皆治人之所先急者,備矣,則可以治末之時也。工者,治人之末者也,故次命垂以為共工也。於是治人之事具,則宜及於鳥獸草木也,故次命益以為虞也。夫其所以治,至於鳥獸草木,則天下之功至矣,治天下之功至,則可以制禮之時也,故次命伯夷以為典禮也。夫治至於鳥獸草木,而人有禮以節文之,則政道成矣,可以作樂以樂其成也,故次命夔以為典樂也。借使禹不能總百揆,稷不能富萬民,契不能教,皋陶不能士,垂不能共工,伯夷不能典禮,然則天下亂矣。天下亂,而夔欲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其可得乎?故曰為之者眾臣也。使舜不能用是眾臣,則是眾臣亦不能成其功矣,故曰非眾臣之所能為也,為之者,舜也。夫夔之所以稱其樂之和美者,豈以為伐耶?蓋以美舜也。孔子之所謂「將順其美」者,其夔哉!
鯀說
堯咨孰能治水,四岳皆對曰鯀。然則在廷之臣可治水者,惟鯀耳。水之患不可留而俟人,鯀雖方命圮族,而其才則群臣皆莫及,然則舍鯀而孰使哉?當此之時,禹蓋尚少,而舜猶伏於下而未見乎上也。夫舜、禹之聖也,而堯之聖也,群臣之仁賢也,其求治水之急也,而相遇之難如此。後之不遇者,亦可以無憾矣。
季子
先王酌乎人情之中以制喪禮,使哀有餘者俯而就之,哀不足者企而及之。哀不足者,非聖人之所甚善也,善之者,善其能勉於禮而已。
延陵季子其長子死,既封而號者三,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於禮,其合矣乎!」夫長子之喪,聖人為之三年之服,蓋以謂父子之親,而長子者為親之後,人情之所至重也。今季子三號遂行,則於先王之禮為不及矣。今論者曰:當是之時,季子聘於齊,將君之命。若夫季子之心,則以謂不可以私義而緩君命,有勢不得以兩全者,則當忍哀以徇於尊者之事矣。今將命而聘,既聘而返,遂少緩而盡哭之哀,則於事君之義豈為不足而害於使事哉?君臣父子之義,勢足以兩全而不為之盡禮也,則亦薄於骨肉之親而不用先王之禮爾。其言曰:「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所不之矣。」夫骨肉之復於土,魂氣之無不之,是人情之所哀者矣。君子無所不言命,至於喪則有性焉,獨不可以謂命也。昔莊周喪其妻,鼓盆而歌;東門吳喪其子,比於未有。此棄人齊物之道,吾儒之罪人也。觀季子之說,蓋亦周、吳之徒矣。
父子之親,仁義之所由始,而長子者繼祖考之重,故喪之三年,所以重祖考也。今季子不為之盡禮,則近於棄仁義、薄祖考矣。
孔子曰:「喪事不敢不勉也。」又曰:「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臨人之喪而不哀,孔子猶以為不足觀也,況禮之喪三年者乎?然則此言宜非取之矣。蓋記其葬深不至於泉,斂以時服,既葬而封,廣輪掩坎,其高可隱。孔子之稱之,蓋稱其葬之合於禮爾。獨稱葬之合於禮,則哀之不足可知也。衛有送葬者,夫子觀之,曰:「善哉,此可以為法矣!」若此,則夫子之所美也。聖人之言辭隱而義顯,豈徒然哉?學者之所不可不思也。
荀卿
荀卿載孔子之言曰:「由,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曰:「賜,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貢曰:「智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子曰:「回,智者若何?仁者若何?」顏淵曰:「智者知己,仁者愛己。」子曰:「可謂明君子矣。」
是誠孔子之言歟?吾知其非也。夫能近見而後能遠察,能利狹而後能澤廣,明天下之理也。故古之欲知人者必先求知己,欲愛人者必先求愛己,此亦理之所必然,而君子之所不能易者也。請以事之近而天下之所共知者諭之。
今有人於此,不能見太山於咫尺之內者,則雖天下之至愚,知其不能察秋毫於百步之外也,蓋不能見於近則不能察於遠,明矣。而荀卿以謂知己者賢於知人者,是猶能察秋毫於百步之外者,為不若見太山於咫尺之內者之明也。今有人於此,食不足以厭其腹,衣不足以周其體者,則雖天下之至愚,知其不能以贍足鄉黨也,蓋不能利於狹則不能澤於廣明矣。而荀卿以謂愛己者賢於愛人者,是猶以贍足鄉黨為不若食足以厭腹、衣足以周體者之富也。由是言之,荀卿之言,其不察理已甚矣。故知己者,智之端也,可推以知人也;愛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愛人也。夫能盡智、仁之道,然後能使人知己、愛己,是故能使人知己、愛己者,未有不能知人、愛人者也。能知人、愛人者,未有不能知己、愛己者也。今荀卿之言,一切反之,吾是以知其非孔子之言而為荀卿之妄矣。揚子曰:「自愛,仁之至也。」蓋言能自愛之道,則足以愛人耳,非謂不能愛人而能愛己者也。噫!古之人愛人不能愛己者有之矣,然非吾所謂愛人,而墨翟之道也。若夫能知人而不能知己者,亦非吾所謂知人矣。
楊墨
楊、墨之道,得聖人之一而廢其百者是也。聖人之道,兼楊、墨而無可無不可者是也。墨子之道,摩頂放踵以利天下,而楊子之道,利天下拔一毛而不為也。夫禹之於天下,九年之間三過其門,聞呱呱之泣而不一省其子,此亦可謂為人矣。顏回之於身,簞食瓢飲以獨樂於陋巷之間,視天下之亂若無見者,此亦可謂為己矣。楊、墨之道,獨以為人、為己得罪於聖人者,何哉?此蓋所謂得聖人之一而廢其百者也。是故由楊子之道則不義,由墨子之道則不仁,於仁義之道無所遺而用之不失其所者,其唯聖人之徒歟!二子之失於仁義而不見天地之全,則同矣,及其所以得罪,則又有可論者也。楊子之所執者為己,為己,學者之本也。墨子之所學者為人,為人,學者之末也。是以學者之事必先為己,其為己有餘而天下之勢可以為人矣,則不可以不為人。故學者之學也,始不在於為人,而卒所以能為人也。今夫始學之時,其道未足以為己,而其志已在於為人也,則亦可謂謬用其心矣。謬用其心者,雖有志於為人,其能乎哉?由是言之,楊子之道雖不足以為人,固知為己矣;墨子之志雖在於為人,吾知其不能也。嗚呼!楊子知為己之為務,而不能達於大禹之道也,則亦可謂惑矣。墨子者,廢人物親疏之別,而方以天下為己任,是以所欲以利人者,適所以為天下害患也,豈不過甚哉?故楊子近於儒,而墨子遠於道,其異於聖人則同,而其得罪則宜有間也。
老子
道有本有末。本者,萬物之所以生也;末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乎人之力而萬物以生也;末者,涉乎形器,故待人力而後萬物以成也。夫其不假人之力而萬物以生,則是聖人可以無言也、無為也;至乎有待於人力而萬物以成,則是聖人之所以不能無言也、無為也。故昔聖人之在上而以萬物為己任者,必制四術焉。四術者,禮、樂、刑、政是也,所以成萬物者也。故聖人唯務修其成萬物者,不言其生萬物者,蓋生者屍之於自然,非人力之所得與矣。
老子者獨不然,以為涉乎形器者皆不足言也、不足為也,故抵去禮、樂、刑、政,而唯道之稱焉。是不察於理而務高之過矣。夫道之自然者,又何預乎?唯其涉乎形器,是以必待於人之言也、人之為也。其書曰:「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夫轂輻之用,固在於車之無用,然工之琢削未嘗及於無者,蓋無出於自然之力,可以無與也。今之治車者,知治其轂輻,而未嘗及於無也,然而車以成者,蓋轂輻具,則無必為用矣。如其知無為用而不治轂輻,則為車之術固已疏矣。
今知無之為車用,無之為天下用,然不知所以為用也。故無之所以為車用者,以有轂輻也;無之所以為天下用者,以有禮、樂、刑、政也。如其廢轂輻於車,廢禮、樂、刑、政於天下,而坐求其無之為用也,則亦近於愚矣。
莊周上
世之論莊子者不一,而學儒者曰:「莊子之書,務詆孔子以信其邪說,要焚其書、廢其徒而後可,其曲直固不足論也。」學儒者之言如此,而好莊子之道者曰:「莊子之德,不以萬物干其慮而能信其道者也。彼非不知仁義也,以為仁義小而不足行已;彼非不知禮樂也,以為禮樂薄而不足化天下。故老子曰:『道失後德,德失後仁,仁失後義,義失後禮。』是知莊子非不達於仁、義、禮、樂之意也,彼以為仁、義、禮、樂者,道之末也,故薄之雲耳。」夫儒者之言善也,然未嘗求莊子之意也;好莊子之言者固知讀莊子之書也,然亦未嘗求莊子之意也。
昔先王之澤,至莊子之時竭矣,天下之俗,譎詐大作,質樸並散,雖世之學士大夫,未有知貴己賤物之道者也。於是棄絕乎禮義之緒,奪攘乎利害之際,趨利而不以為辱,殞身而不以為怨,漸漬陷溺,以至乎不可救已。莊子病之,思其說以矯天下之弊而歸之於正也。其心過慮,以為仁、義、禮、樂皆不足以正之,故同是非,齊彼我,一利害,則以足乎心為得,此其所以矯天下之弊者也。既以其說矯弊矣,又懼來世之遂實吾說而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也,於是又傷其心於卒篇以自解。故其篇曰:「《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由此而觀之,莊子豈不知聖人者哉?又曰:「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用,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皆有所長,時有所用。」用是以明聖人之道,其全在彼而不在此,而亦自列其書於宋鈃、慎到、墨翟、老聃之徒,俱為不該不徧一曲之士,蓋欲明吾之言有為而作,非大道之全雲耳。然則莊子豈非有意於天下之弊而存聖人之道乎?伯夷之清,柳下惠之和,皆有矯於天下者也,莊子用其心亦二聖人之徒矣。然而莊子之言不得不為邪說比者,蓋其矯之過矣。夫矯枉者,欲其直也,矯之過則歸於枉矣。莊子亦曰:「墨子之心則是也,墨子之行則非也。」推莊子之心以求其行,則獨何異於墨子哉?
後之讀莊子者,善其為書之心,非其為書之說,則可謂善讀矣,此亦莊子之所願於後世之讀其書者也。今之讀者,挾莊以謾吾儒曰:「莊子之道大哉,非儒之所能及知也。」不知求其意,而以異於儒者為貴,悲夫!
莊周下
學者詆周非堯、舜、孔子,余觀其書,特有所寓而言耳。孟子曰:「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讀其文而不以意原之,此為周者之所以詆也。
周曰:「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而為天下用。」又自以為處昏上亂相之間,故窮而無所見其材。孰謂周之言皆不可措乎君臣父子之間,而遭世遇主終不可使有為也?及其引太廟犧以辭楚之聘使,彼蓋危言以懼衰世之常人耳。夫以周之才,豈迷出處之方而專畏犧者哉?蓋孔子所謂隱居放言者,周殆其人也。然周之說,其於道既反之,宜其得罪於聖人之徒也。
夫中人之所及者,聖人詳說而謹行之,說之不詳,行之不謹,則天下弊。中人之所不及者,聖人藏乎其心而言之略,不略而詳,則天下惑。且夫諄諄而後喻,譊譊而後服者,豈所謂可以語上者哉?惜乎,周之能言而不通乎此也!
原性
或曰:「孟、荀、揚、韓四子者,皆古之有道仁人,而性者,有生之大本也。以古之有道仁人而言有生之大本,其為言也宜無惑,何其說之相戾也?吾願聞子之所安。」
曰:吾所安者,孔子之言而已。夫太極者,五行之所由生,而五行非太極也。性者,五常之太極也,而五常不可以謂之性。此吾所以異於韓子。且韓子以仁、義、禮、智、信五者謂之性,而曰天下之性惡焉而已矣。五者之謂性而惡焉者,豈五者之謂哉?孟子言人之性善,荀子言人之性惡。夫太極生五行,然後利害生焉,而太極不可以利害言也。性生乎情,有情然後善惡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惡言也。此吾所以異於二子。孟子以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因以謂人之性無不仁。就所謂性者如其說,必也怨毒忿戾之心人皆無之,然後可以言人之性無不善,而人果皆無之乎?孟子以惻隱之心為性者,以其在內也。夫惻隱之心與怨毒忿戾之心,其有感於外而後出乎中者有不同乎?荀子曰:「其為善者偽也。」就所謂性者如其說,必也惻隱之心,人皆無之,然後可以言善者偽也,為人果皆無之乎?荀子曰:「陶人化土而為埴,埴豈土之性也哉?」夫陶人不以木為埴者,惟土有埴之性焉,烏在其為偽也?且諸子之所言,皆吾所謂情也、習也,非性也。揚子之言為似矣,猶未出乎以習而言性也。古者有不謂喜、怒、愛、惡、欲情者乎?喜、怒、愛、惡、欲而善,然後從而命之曰仁也、義也;喜、怒、愛、惡、欲而不善,然後從而命之曰不仁也、不義也。故曰:有情,然後善惡形焉。然則善惡者,情之成名而已矣。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吾之言如此。
「然則『上智與下愚不移』,有說乎?」
曰:此之謂智愚,吾所云者,性與善惡也。惡者之於善也,為之則是;愚者之於智也,或不可強而有也。伏羲作《易》,而後世聖人之言也,非天下之至精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孔子作《春秋》,則游、夏不能措一辭。蓋伏羲之智,非至精至神不能與,惟孔子之智,雖游、夏不可強而能也,況所謂下愚者哉?其不移明矣。或曰:「四子之云爾,其皆有意於教乎?」
曰:是說也,吾不知也。聖人之教,正名而已。
性說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吾是以與孔子也。韓子之言性也,吾不有取焉。然則孔子所謂「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惟上智與下愚不移」,何說也?曰:習於善而已矣,所謂上智者;習於惡而已矣,所謂下愚者;一習於善,一習於惡,所謂中人者。上智也、下愚也、中人也,其卒也命之而已矣。有人於此,未始為不善也,謂之上智可也;其卒也去而為不善,然後謂之中人可也。有人於此,未始為善也,謂之下愚可也;其卒也去而為善,然後謂之中人可也。惟其不移,然後謂之上智;惟其不移,然後謂之下愚。皆於其卒也命之,夫非生而不可移也。
且韓子之言弗顧矣,曰:「性之品三,而其所以為性五。」夫仁、義、禮、智、信,孰而可謂不善也?又曰:「上焉者之於五,主於一而行之四;下焉者之於五,反於一而悖於四。」是其於性也,不一失焉,而後謂之上焉者;不一得焉,而後謂之下焉者。是果性善,而不善者,習也。
然則堯之朱、舜之均,瞽瞍之舜、鯀之禹,后稷、越椒、叔魚之事,後所引者,皆不可信邪?曰:堯之朱、舜之均,固吾所謂習於惡而已者;瞽瞍之舜、鯀之禹,固吾所謂習於善而已者。《后稷》之詩以異雲,而吾之所論者常也。《詩》之言,至以為人子而無父。人子而無父,猶可以推其質常乎?夫言性,亦常而已矣。無以常乎,則狂者蹈火而入河,亦可以為性也。越椒、叔魚之事,徒聞之左丘明,丘明固不可信也。以言取人,孔子失之宰我;以貌,失之子羽。此兩人者,其成人也,孔子朝夕與之居,以言、貌取之而失。彼其始生也,婦人者以聲與貌定,而卒得之,婦人者獨有過孔子者邪?
對難
予為揚孟論以辨言性命者之失,而有難予者曰:「子之言性則誠然矣,至於言命則予以為未也。今有人於此,其才當處於天下之至賤,而反處於天下之至貴;其行當得天下之大禍,而反得天下之大福;其才當處於天下之至貴,而反處於天下之至賤;其行當得天下之至福,而反得天下之至禍。此則悖於人之所取,而非人力之所及者矣。於是君子曰,為之者天也。所謂命者,蓋以謂命之於天雲耳。昔舜之王天下也,進九官,誅四凶;成王之王天下也,尊二伯,誅二叔。若九官之進也,以其皆聖賢也;四凶之誅者,以其皆不肖也。二伯之尊者,亦以其皆聖賢也;二叔之誅者,亦以其皆不肖也。是則人之所為矣。使舜為不明,進四凶而誅九官,成王為不明,尊二叔而誅二伯,則所謂非人力之所及而天之所命者也。彼人之所為,可強以為之命哉?」
曰:「聖賢之所以尊進,命也;不肖之所以誅,命也。昔孔子懷九官、二伯之德,困於亂世,脫身於干戈者屢矣。遑遑於天下之諸侯,求有所用,而卒死於旅人也。然則九官、二伯雖曰聖賢,其尊進者,亦命也。盜跖之罪浮於四凶、二叔,竟以壽死,然則四凶、二叔雖曰不肖,其誅者,亦命也。是以聖人不言命,教人以盡乎人事而已。嗚呼,又豈唯貴賤禍福哉?凡人之聖賢不肖,莫非命矣!」
曰:「貴賤禍福皆自外至者,子以謂聖賢之貴而福,不肖之賤而禍,皆有命,則吾既聞之矣,若夫聖賢不肖之所以為聖賢不肖,則在我者也,何以謂之命哉?」
曰:「是誠君子志也,古之好學者之言,未有不若此者也。然孟子曰:『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知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由此而言之,則聖賢之所以為聖賢,君子雖不謂之命,而孟子固曰命也已。不肖之所以為不肖,何以異於此哉?」
臨川先生文集卷六十九 論議
祿隱
孔子敘逸民,先伯夷、叔齊而後柳下惠,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也,柳下惠降志辱身矣。」孟子敘三聖人者,亦以伯夷居伊尹之前,而揚子亦曰:「孔子高餓顯,下祿隱。」夫聖人之所言高者,是所取於人而所行於己者也;所言下者,是所非於人而所棄於己者也。然而孔、孟生於可避之世而未嘗避也,蓋其不合則去,則可謂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矣。至於揚子,則吾竊有疑焉爾。當王莽之亂,雖鄉里自喜者知遠其辱,而揚子親屈其體,為其左右之臣,豈君子固多能言而不能行乎?抑亦有以處之,非必出於此言乎?
曰:聖賢之言行,有所同,而有所不必同,不可以一端求也。同者道也,不同者跡也,知所同而不知所不同,非君子也。夫君子豈固欲為此不同哉?蓋時不同,則言行不得無不同,唯其不同,是所以同也。如時不同而固欲為之同,則是所同者跡也,所不同者道也。跡同於聖人而道不同,則其為小人也孰御哉!
世之士不知道之不可一跡也久矣。聖賢之宗於道,猶水之宗於海也。水之流,一曲焉,一直焉,未嘗同也,至其宗於海,則同矣;聖賢之言行,一伸焉,一屈焉,未嘗同也,至其宗於道,則同矣。故水因地而曲直,故能宗於海;聖賢因時而屈伸,故能宗於道。
孟子曰:「伯夷、柳下惠,聖人也,百世之師也。」如其高餓顯,下祿隱,而必其出於所高,則柳下惠安擬伯夷哉?揚子曰:「塗雖曲而通諸夏,則由諸;川雖曲而通諸海,則由諸。」蓋言事雖曲而通諸道,則亦君子所當同也。由是而言之,餓顯之高,祿隱之下,皆跡矣,豈足以求聖賢哉?唯其能無繫纍於跡,是以大過於人也。如聖賢之道皆出於一而無權時之變,則又何聖賢之足稱乎!聖者,知權之大者也;賢者,知權之小者也。昔紂之時,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此三人者,道同也,而其去就若此者,蓋亦所謂跡不必同矣。《易》曰「或出或處,或默或語」,言君子之無可無不可也。使揚子寧不至於耽祿於弊時哉?蓋於時為不可去,必去,則揚子之所知亦已小矣。
太古
太古之人不與禽獸朋也幾何?聖人惡之也,製作焉以別之。下而戾於後世,侈裳衣,壯宮室,隆耳目之觀以囂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皆不得其所當然,仁義不足澤其性,禮樂不足錮其情,刑政不足網其惡,蕩然復與禽獸朋矣。聖人不作,昧者不識所以化之之術,顧引而歸之太古。太古之道果可行之萬世,聖人惡用製作於其間?必製作於其間,為太古之不可行也。顧欲引而歸之,是去禽獸而之禽獸,奚補於化哉?吾以為識治亂者當言所以化之之術,曰歸之太古,非愚則誣。
原教
善教者藏其用,民化上而不知所以教之之源。不善教者反此,民知所以教之之源,而不誠化上之意。
善教者之為教也,致吾義忠,而天下之君臣義且忠矣;致吾孝慈,而天下之父子孝且慈矣;致吾恩於兄弟,而天下之兄弟相為恩矣;致吾禮於夫婦,而天下之夫婦相為禮矣。天下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皆吾教也。民則曰:「我何賴於彼哉?」此謂化上而不知所以教之之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