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
2024-10-10 23:33:23
作者: (美)史蒂文·海勒,(美)西摩·切瓦斯特
當代波蘭海報流派興起於二戰後,對於這個飽受戰爭創傷的國家來說,這是對民族重建的一次精神飽滿的嘗試。沒有電視,收音機匱乏,報紙短缺,新的共產黨政府意識到海報是一種重要的傳播力量,他們成立了一個國家機構,委託和出版了各種主題的海報。儘管有一些涉及政治和教育主題,但大多數內容都是文化活動。電影海報領域是風格獨特的波蘭海報的第一塊沃土。海報中很少出現電影中的場景;相反,藝術家們捕捉到了電影的本質,通常用視覺隱喻來展現電影主題。文化海報成為藝術家個人藝術表達的一個重要渠道,因為藝術家的目標就是建立自己的藝術風格和身份。與其說波蘭學派是一個連貫的運動,不如說是一個由畫家和平面設計師組成的相當多元化的社區。
550.弗朗西斯澤克·斯塔洛維耶斯基(Franciszek Starowieyski)設計。《他們》,戲劇海報,約1983年。由設計師提供
551.簡·萊尼卡(Jan Lenica)設計。《生活意象,時光意象》,西德埃森波斯特博物館開幕展海報,1984年。由設計師提供
552.羅曼·西斯萊維茨(Roman Cieslewicz)設計。《波蘭自由》,政治海報,1981年。由設計師提供
553.安德熱·帕戈夫斯基(Andrzej Pagowski)和科里斯蒂娜·霍夫曼(Krystyna Hofmann)設計。《世界之戰》,電影海報,1982年。由設計師提供
554.安德熱·傑切克佐特(Andrzej Czeczot)設計。《鞋匠》,威特卡西戲劇的海報,1985年。由設計師提供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555. 弗朗西斯澤克·斯塔洛維耶斯基設計。《布雷達》,海報,約1984年。由設計師提供
556.愛德華·德沃尼克(Edward Dwurnik)設計。《國家劇院》,海報,約1985年。由設計師提供
557.米奇斯洛夫·戈洛夫斯基(MieczyslawGorowski)設計。《克里斯多福·迪多的收藏》,海報,1983年。由設計師提供
558.萊澤克·澤溫斯基(Leszek Drzewinski)設計。《原點》,反戰海報,1985年。由設計師提供
559.傑里·澤爾尼亞夫斯基(Jerzy Czerniawski)設計。《夜的靜謐》,海報,約1984年。由設計師提供
波蘭
20世紀50—70年代被評論家們視為波蘭海報的黃金時代。雖然波蘭海報也被歸為GG藝術,但它與西方商業GG的呈現截然不同。它典型的奇異獨特的世界觀來自對西方風格的創新應用,這些風格包括新藝術、超現實主義和波普藝術。波蘭設計師不受西方設計規則的束縛,以前所未有的、常常並不協調的方式將繪畫、攝影和手寫字體組合在一起。其中主要的代表藝術家有超現實主義大師弗朗西斯澤克·斯塔洛維耶斯基,以及簡·萊尼卡——她繼承自青年風格的圖像令人過目不忘。20世紀70年代後期的設計開始充滿陳詞濫調,最終導致了的創作萎靡。而80年代初的團結運動(Solidarity Movem),又掀起了視覺傳播創新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