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別獨自用餐> 20 丁零零——不斷聯繫

20 丁零零——不斷聯繫

2024-10-10 23:25:07 作者: (美)基思·法拉奇 塔爾·雷茲

  伍迪?艾倫(Woody Allen)曾經說,80%的成功都是自然而然出現的;那也可以說,80%的社交活動就是保持交流聯繫。

  我把這個叫作「問候聯繫」:迅速而隨意的一聲問候,方式多種多樣,不受拘束。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你會發現很容易與更多的人保持聯繫,而且花的時間還比想像的少。

  這樣做有時候比較繁瑣枯燥。做到這一點需要費心費力,難就難在這兒。你要不斷問候、問候,再問候,千萬不能停。如果不為人際關係添柴加火,它就會漸漸微弱甚至熄滅。

  你自問過多少次「他長什麼樣兒來著,那個人……」或者「我認識她,只是想不起她的名字了……」,我想我們常常面對這些情況。每次我聽見這些話,我都能感覺到一張關係網正在風乾枯萎。

  現在,我們被大量信息裹挾,大腦只能優先處理最新的信息。信息過載帶來嘈雜,怎樣才能突破呢?

  在人們心裡留下突出的印象,需要依靠一個巧妙的小技巧:重複。

  如果你要結交新朋友,至少要讓你接觸的對象通過三種不同方式看見或者聽見你的名字,比如電子郵件、電話以及見面,之後他才能真正認得你。

  一旦給別人留下了初步印象,為了讓這份關係保持發展,至少一個月用電話或者郵件交流一次。

  如果你想把認識的人變成朋友,至少要與對方單獨見面兩次。保持二等關係需要每年問候兩三次。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社交媒體上的互動(動態更新、信息回復、評論等)對正在發展的關係十分重要,尤其是處於你社交圈邊緣的人,但是這些做法不能代替對最高關係層級朋友的單獨問候,即有必要單獨聯繫與你當前目標相關的人。

  以上這些經驗法則應該讓你感受到了需要哪些努力才能保持社交圈處在活躍狀態。我每天都會打幾十個電話,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語音郵件發送的簡單問候。我還經常發電子郵件。藉助手機和平板電腦,我基本上可以在火車、飛機和汽車上問候我的朋友。我記得——至少我的設備記得——朋友生日和其他紀念日,我會在這些時候特意聯繫他們。

  在保持人際關係這件事情上,你要一年365天,一周7天,一天24小時,時時刻刻留心。

  你必須把一部分精力用在這個「系統」上,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這只是我做事的方式,你會找出你自己的辦法。主導原則就是重複:找到自己聯繫朋友的節奏,而且這種方法不會讓你的時間安排更加緊張。

  我找到一些簡便辦法來規範與新知舊友保持聯繫的行動,其中之一就是根據接觸的頻度建立等級系統。首先,我把朋友分為五大類。「私交」條目下的都是好友和熟人。一般我與他們的交流很有規律,因此我不會把他們列入聯繫名單。我們的關係很穩固,我們談話的時候就像每天都聯繫過一樣。「客戶」和「准客戶」一類不言自明。「重要合作夥伴」特指業務交流密切的人。要麼我們正有商業往來,要麼我希望與他們建立商務關係,因為他們包括在我的「社交關係行動計劃」當中。這一組是事關社交成敗的重要對象。在「渴望結交的人」一項里,我列出了我想認識的,或者只見過一眼但想發展深層關係的人(比如老闆的老闆和社會名流)。

  讀過前面有關記名字的方法那一章之後,可能你已經開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把朋友分門別類——這些辦法不用統一。創造一種對你和你的目標都有效的分類辦法。這是一個好習慣,值得不斷重複。所有成功人士都是有計劃的人。他們把自己思考的東西留在紙上。如他們所說,沒有計劃就等同於計劃失敗。而計劃就包含在列有活動和姓名的清單里。

  下一步就是列印通訊總表,包含經過你分類的所有人。列印紙質資料可能顯得過時了,但是我發現在連續不斷的數字信息流之中,這個辦法現在比以前甚至更好用了,因為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手裡那一份實實在在的東西上。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利用你正在使用的任何應用軟體。

  現在的問題則是,你多久聯繫一次名單上的人?我這個系統比較簡單,你完全可以根據你自己的實際情況改進。我會順著總名單,挨個兒在名字旁邊標上數字「1」「2」「3」。

  「1」表示至少一月聯繫一次。這表示我與這個人交流活躍,無論他是朋友還是新的商業夥伴。對於剛建立的友誼關係,「1」一般表示需要像前面提到的那樣,至少用三種交流方式鞏固友情。每次與人聯繫時,我習慣看看他們的名字旁邊簡單的筆記,提醒自己上次聯繫他們的時間和方式。如果上個月我給一位「1」級別的「准客戶」發了問候郵件,這個月我就會打電話。我還把這個類別的人放在電話簿「最常聯繫」那一欄。這樣我就能方便快捷地找到他們了。如果乘車時有空閒時間,我會瀏覽「最常聯繫」目錄,打幾個電話或者發幾條簡訊,問候一下最近沒有說過話的人。

  標記為「2」的一類是我要「再次聯繫」的人。他們要麼是隨和的熟人,要麼是我比較了解的人。每個季度我會給他們打一個電話或者發一封郵件,同時我還會關注他們在社交媒體上更新的信息,了解他們的變化,找到能為他們提供幫忙的機會。我偶爾會向他們集體發送與我的商業有關的郵件。與其他朋友一樣,他們每年都會在節假日或者生日那天收到賀卡。

  標記為「3」的一類人是我還不熟悉的,因為時間和環境有限,我無法有效地聯繫他們。這些人都只是見過面,以前辦其他事情的時候順便認識的。我希望跟他們做朋友,至少每年用更直接的方式聯繫一次。他們總會給我驚喜,因為還不熟悉,他們收到賀卡或者郵件就會做出別樣的回應。

  收到不熟悉的人發來的信息,無論多麼短,大部分人都會十分高興,而且感到特別好奇。

  第三步就是把你的朋友按照不同標記分類。總名單不久就會變得龐雜,用起來很不方便。詳細的名單有利於節約時間,集中精力。你可以按照等級、地域、行業等對他們分類。這完全可以靈活對待。如果我要飛去紐約,舉個例子,我會列印一份「紐約名單」,下飛機的時候打電話給幾個「1」級別的朋友。「簡,你好!我來紐約了,剛下飛機就想起了你。可惜這次沒時間見面,但我還是想跟你多聯繫。」出行前一周安排行程時,這份名單對填補日程中的空閒時光大有好處。

  這幾年來,我的助手已經讓這個過程銜接得完美無瑕;而現代技術終於趕上來了。比如,領英具有突出的社交特徵,讓你能通過標籤篩選名單,然後可以選擇給對方發郵件、打電話,或者直接在手機App里他們的個人信息條下面添加注釋。

  時間從哪裡來呢?有的是時間。我在計程車里、自己的車裡,或者洗手間(只發信息)聯繫別人。開會開得厭煩時,我會發發郵件聯繫別人。我養成了保存往來郵件的習慣。一收到郵件,我就立即放進相應的類別,處理郵件的軟體會記錄我有沒有回郵件。然後我可以直接打開文件夾回覆郵件。我習慣每周末回顧總名單,查看下周的活動,根據行程方便判斷應該問候哪些人。這樣一來,我不斷更新,整周手邊都有一份可靠的聯繫名單。

  另一個節約時間的辦法就是留心你打電話的時間。這的確很滑稽,不過很多時候我打電話都是為了不去見朋友。有時候沒有時間長談,我只想打個電話問聲好。我會注意記住人們打電話的習慣,如果我只想給他留個話,我會趁他們不在我附近時打過去。一大早或特別晚的時候打他們辦公室的電話,往往都能達到這個效果。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你把聯繫朋友這件事情融入了你的工作。有些機構甚至把這件事規定為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我聽說麥肯錫諮詢公司在實踐中總結出一條工作經驗:新任CEO接管一家公司滿一百天之後,麥肯錫公司會安排一位諮詢職員給他打電話,詢問是否需要麥肯錫的幫助。麥肯錫公司認為,一百天足夠讓新任CEO覺察到公司存在的問題,但又不足以想出辦法來解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