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5
2024-10-10 22:46:04
作者: 席代岳
[1128] [譯註]埃阿斯是僅次於阿喀琉斯的勇士,阿喀琉斯戰死後,他的甲冑給了尤利西斯,埃阿斯憤而自殺。
[1129] [譯註]約夫是朱庇特降臨世間的稱呼;赫克托耳是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的長子,他殺了希臘大將帕特洛克羅斯,阿喀琉斯為友報仇將他殺死。
[1130] 對船隻的處理是將他們拖上岸來,至於埃阿斯和阿喀琉斯設置的崗哨,荷馬敘述得非常清楚。
[1131] 在不同種類的魚獲當中,以金槍魚最為出名,我們從波利比阿、斯特拉博和塔西佗(Tacitus, Publius Cornelius, 55—120 A.D.,羅馬元老院議員,執政官和行省總督,著有《歷史》和《編年史》,記述羅馬帝國的初期史實)的作品中,得知拜占庭的稅收主要來自漁業。
[1132] 希臘人賽奧法尼斯(752—818 A.D.,神父,教士,神學家和教會編年史家)、錫德雷努斯(11世紀拜占庭歷史學家)以及亞歷山大里亞編年史的作者,局限於含混籠統而且全憑想像的表達方式。為獲得更特別而且更深入的看法,我們不得不求助於拉丁文作家,像是瑪姆斯伯里的威廉(死於1143年的英國歷史學家)。
[1133] 這些遷移者在典禮舉行時挖一個洞,每人把從出生地帶來的一抔泥土放進去,象徵他們在此成立新的家園。
[1134] [譯註]斯達底亞是古希臘的長度單位,約為607—738英尺。
[1135] 狄奧多西在公元431年修築一道新城牆,到公元447年被地震摧毀,經過統領居魯士三個月的努力全部重建,到赫拉克利烏斯在位時,首次把城郊的布拉契尼併入城區之內。
[1136] 在《職官志》里記載的長度是14075尺,單位很可能是希臘尺,丹維爾曾經換算出與英尺的比例。很多作者提到聖索菲亞教堂的高度是78哈希麥特腕尺,相當於180英尺,也就是說每腕尺等於法國的27寸。
[1137] 做事認真的泰弗諾(1633—1667 A.D.,法國旅行家),用步行測量三角形的兩個邊,就是從基奧克斯的後宮走到七座塔,花費時間是1小時45分鐘。丹維爾很仔細地查證,認為按照這樣的計算,整個城市的周長大約是10—12英里。圖內福爾(1656—1708 A.D.,法國旅行家和古物學家)的估算太誇大,沒有將斯庫塔里包括在內,就有30—34英里,這種說法沒有根據,有違他平素做學問的原則,倒是令人覺得奇怪。
[1138] 查士丁尼為美化市容,種植很多樹木,用成列的無花果樹將城市劃分為十三個區。佩拉和加拉塔位於北面郊區,最初佩拉的意義是「袋子」,這跟它的地勢有關,一看就清楚,至於加拉塔的取名就不知道含義何在了。
[1139] 整個長度是111個斯達底亞,每一希臘里是七個斯達底亞,合660法國腕尺(每一法國腕尺等於1.95米或6.4英尺),但有時算為600腕尺。
[1140] 古籍里提到巴比倫和底比斯的大小都很清楚,並沒有誇大而且計算準確。這兩座歷史上的偉大城市,巴比倫的周長是25英里,底比斯有30英里。
[1141] 若將君士坦丁堡和巴黎做比較,用50個法國腕尺平方作為1面積單位(1腕尺等於1.95米,所以50個腕尺平方,約是100平方米,相當於1公頃的面積),君士坦丁堡有850個面積單位,而巴黎有1160個面積單位。
[1142] 金額相當於6萬磅重量的黃金,是從科迪努斯那裡得知費用的總額,但是作者的名聲不佳,除非資料來源沒有問題,否則憑他對古代計算方式的不熟悉,很難令人相信這個數據會很正確。
[1143] 這個法規是在公元334年頒布,傳送給義大利一體遵行,轄區包括阿非利加在內。戈德弗羅伊(1587—1652 A.D.,法國歷史學家和法學家,曾編纂《狄奧多西法典》)對這方面做過研究,他的評述可以用來參考。
[1144] [譯註]伯里克利和亞歷山大的時代相當於公元前5世紀和公元前4世紀,希臘的文治和武功均已達巔峰。馬克思說:「希臘內部極盛的時期是伯里克利時代,外部極盛時期是亞歷山大時代。」
[1145] [譯註]菲迪亞斯(490 B.C.—430 B.C.)是希臘的雅典雕刻家,在古代極負盛名,平生代表作以衛城的三座雅典娜神像以及奧林匹克神廟的宙斯像最為出色,現無作品傳世。利西波斯為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雕刻家,作品以大理石為主,人物雕像體態修長,富於視覺效果,除仿製品外無原件留存。
[1146] 他曾經描述過這些雕像,對荷馬的半身像更是抱著欣賞的態度,可以看出,錫德雷努斯在模仿前代的風格,要創造出更幸福的時代。
[1147] [譯註]德謨斯提尼(384 B.C.—322 B.C.)是雅典雄辯家和民主派政治家,反對馬其頓入侵希臘,發表《斥腓力》等演說,終因當時要組成希臘聯軍擊滅波斯,使得他對抗專制極權的努力失敗,隨後他自殺身亡。
[1148] [編注]這裡的「日神」指「光明之神」,即阿波羅,太陽神則是赫利俄斯,人們常常把他們倆搞混。
[1149] 身為神聖遺蹟的管理人,若知道下列證據很可疑,一定會感到高興。(1)最早獻祭用的三足青銅鼎和圓柱,陳設在德爾斐神廟,這點從希羅多德到保薩尼阿斯(143 B.C.—76 B.C.,希臘旅行家及地理學家),都曾證實過。(2)異教徒佐西穆斯和優西比烏(公元4世紀,愷撒里亞主教,歷史學家及辯論家)、蘇格拉底(380—450 A.D.,拜占庭教會歷史學家)、索德曼(400—450 A.D.,希臘律師及教會歷史學家)這三位教會歷史學家一致同意,是君士坦丁下令將德爾斐神廟的神聖裝飾搬到君士坦丁堡,並提到放在橢圓形競技場的盤蛇石柱。(3)所有歐洲遊客到君士坦丁堡遊歷,從布翁德蒙特到波卡克(1604—1691 A.D.,英國東方學者),他們參觀的地方和描述方式都大同小異,不同之處是因為土耳其人造成的破壞。穆罕默德二世用戰斧,把盤蛇石柱上一條蛇的下顎砍掉。
[1150] 拉丁文Cochlea意為「螺旋」,希臘人指稱「螺旋樓梯」,拜占庭歷史裡常提到。
[1151] 這裡有地形上的三個要點,可指出皇宮位置:(1)從橢圓形競技場(或稱為阿特梅丹)到皇宮,有一條樓梯連接;(2)在普羅蓬提斯海邊建築一個人工港,經過一段大理石階梯,可走上皇宮花園;(3)奧古斯提姆是面積廣闊的外廷,有一邊據有整個皇宮的正面,另一邊鄰接聖索菲亞教堂。
[1152] 宙克西普斯是朱庇特的稱號,此浴場位於拜占庭的老舊市區。迪康熱(1610—1688 A.D.,法國東方學者和語言學家)認為指出真正位置並不難,從歷史上的事件來看,浴場與聖索菲亞大教堂和皇宮都有關聯。但班杜里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若按照最早的計劃,浴場位於城市另一邊,靠近港口。
[1153] 羅馬的大型建築經統計有1780座,使用的拉丁文是domus,一般是指富麗堂皇的大廈;君士坦丁堡也沒有將寓所和住宅算在裡面。舊都城有424條街道,新都城有324條。
[1154] 現代希臘人非常奇怪,對古老的君士坦丁堡抱著不屑一顧的態度。我們對土耳其和阿拉伯作家的錯誤可以原諒,但希臘作家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們的語言裡就保存著很多可靠的史料,但是他們寧願道聽途說,受傳統的擺布,也不肯面對真正的史實。科迪努斯的作品中,僅僅1頁,就可以找出12個不可原諒的謬誤,像是塞維魯和尼格爾的和解、他們子女之間的婚姻、馬其頓人圍攻拜占庭,以及高盧人入侵、將塞維魯召回羅馬等等,而且從塞維魯去世到君士坦丁堡奠基,其間有60年的歷史沒有交代。
[1155] 科迪努斯說,君士坦丁比照自己在羅馬的宮殿,為元老院議員構建住屋,他們在驚喜之餘真是感恩不盡。事實上這些都是虛構的故事,而且內容前後矛盾。
[1156] 這是蘇格拉底一廂情願的說法,每天定量配發糧食的人數高達8萬人。根據瓦列西烏斯的翻譯,所說的糧食可能是穀物,要是說成麵包也沒有錯。
[1157] [譯註]阿非利加努斯·西庇阿是普布里烏斯·西庇阿的兒子,公元前202年在扎瑪會戰中擊敗漢尼拔,摧毀迦太基,使得阿非利加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與西西里同是供應羅馬人民的谷庫,由於糧食不致匱乏,才能爭雄天下。
[1158] 君士坦丁堡的行政區域,在《查士丁尼法典》提過,狄奧多西二世的《職官志》也有詳盡說明。但十四個區中最後四個,並沒有包括在君士坦丁所建的城牆之內,所以城市的劃分,是否歸功於奠基者的高瞻遠矚,這點令人感到懷疑。
[1159] 在尤里安的第十一封書信中,提到元老院議員的職務,不是榮譽而是一種負擔。布萊特里(1696—1772 A.D.,詹森教派神父)認為他在信件中所說的狀況,不是指君士坦丁堡。
[1160] 尤里安為君士坦丁堡感到慶幸,因為它的地位不如羅馬,所以沒有在帝國的城市中位居榜首,免除樹大招風之危,當代人認為他的話確是執平之論。等到狄奧多西的兩子將帝國分治以後,東帝國日益繁盛,佐西穆斯、蘇格拉底和索佐曼誇耀新都和舊都已成平分秋色的局面。
[1161] 錫德雷努斯和佐納拉斯(11世紀拜占庭歷史學家)推崇當時流行的迷信方式,我們因此知道,君士坦丁堡名義上被奉獻給無垢聖母瑪麗亞。
[1162] 在《亞歷山大里亞編年史》中,對於這種很特殊的典禮儀式,很早就有詳盡的記載。蒂爾蒙特(1637—1698 A.D.,法國教會歷史學家)對異教風氣的蔓延感到不滿,認為在基督教君王的統治下,不應有這種狀況發生。君士坦丁的友人覺得此風不可長,但是他們沒有權利不予記錄。
[1163] 現存君士坦丁頒發的獎章上,可以看到君士坦丁堡的名字。
[1164] 豐特內勒用鮮明的筆調,經常嘲笑人類好大喜功的虛榮心,君士坦丁的遭遇似乎讓他感到高興,原來使用「君士坦丁堡」這個名字,好建立萬世不朽的基業,現在改為平民化的稱呼伊斯坦堡,這是土耳其人對希臘語誤解所致,但是在很多方面仍舊沿用原來的稱謂,比如,(1)歐洲各國;(2)現代希臘人;(3)阿拉伯人的著作,隨著在非洲和亞洲所征服的地區,散布到很廣的範圍;(4)一般有知識的土耳其人,就是皇帝在公布的敕令中還是照舊使用。
[1165] 《狄奧多西法典》在公元438年頒布。
[1166] [譯註]《職官志》登錄羅馬帝國所有民政和軍事的職務以及任職者的姓名資料,現在留下的原始文件有1551份,涵蓋的時間是4世紀中葉和5世紀,是研究當時政府組織的最好史料。
[1167] 潘奇羅盧斯在立論精闢的著述中指出,《職官志》與《狄奧多西法典》好像在同個時期頒行,也就是438年,但是證據很薄弱,只能算是臆測之詞。就我個人的看法,這部辭書完成的時間,是在帝國最後分治的395年,以及蠻族入侵高盧的407年之間。
[1168] 格拉提安皇帝把瓦倫提尼安視為神聖的父皇,非常肯定他發布《官階尊榮法》的功績,保證要貫徹執行。
[1169] 在安東尼皇朝統治期間所編纂的《法典全書》,元老院議員合法的稱呼是「克拉里西穆斯」,它的含義是世家子弟。
[1170] 我沒有提到兩種地位較低的階級,就是Perfectissimus和Egregius,可以賜給還未獲得議員身份的任何人士。
[1171] 根據品秩官階的有關規定,事無巨細都要獲得皇帝的首肯,包括詳盡的例證和冗長的說明,由權責部門按規定辦理。
[1172] 歐頌(310—395 A.D.,羅馬詩人)對此毫無價值的題材進行了詳盡敘述,可說一無是處。但這個題材倒是馬梅提烏斯(公元4世紀,羅馬官員,《尤里安頌詞集》編者)費了一番心血才提出來的。
[1173] 從卡魯斯即位到霍諾留的第六任執政官就職,經過了120年,這期間,每年的1月1日,皇帝幾乎都不會在羅馬主持執政官的任職大典。
[1174] [譯註]扈從校尉擔任執政官和有軍事指揮權的將領的護衛,攜帶權標和斧頭,象徵有打殺的權力。扈從的人有12員,因為早期的伊特拉斯坎有12個城市,每城派遣一位執法官為執政官服務。
[1175] [譯註]布魯圖斯(85 B.C.—42 B.C.)是羅馬政治家,刺殺愷撒的主謀,之後逃往希臘,集結軍隊對抗屋大維和安東尼,腓力比會戰(42 B.C.)敗後自殺。
[1176] 克勞狄安對於新任執政官所舉辦的表演,像賽車場、劇院和競技場的各種節目,不僅生動且極盡幻想之能事加以描述,角鬥士殘酷的搏命死斗受到禁止。
[1177] 後來會有提升執政官職權的想法,主要來自尤里安在君士坦提烏斯充滿奴性的宮廷里對大家所發表的演說。
[1178] 《十二銅表法》禁止貴族和平民的近親結婚,但是法律敵不過習俗,基於親情就是有嚴格的規定還是沒用。(譯者註:羅馬人所謂的近親包括親兄妹、堂兄妹和姑表兄妹,然而愷撒就是與姑母之女結婚。)
[1179] [譯註]羅馬共和國時代,在義大利投效的部族和建立殖民地的過程中,領袖和屬下之間,產生庇主和部從的關係,相互之間有正式的權利和義務,這是穩定社會的主要力量,等到帝國時代逐漸瓦解。
[1180] [譯註]羅馬自古以來區分為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所有的軍國大權為貴族掌有,引起平民的不滿,在歷史上發生三次大規模的平民脫離事件。第一次是公元前494年,事後羅馬設置保民官,保障平民權益,經由平民大會選舉產生,任期一年,共有十員,有否決權,可以推翻各級官吏的命令和法案。
[1181] 薩路斯特(86 B.C.—35 B.C.,羅馬史學家)生動敘述了朱古達戰爭中貴族驕縱的氣焰。就是很有修養的梅泰盧斯,也認為他的部將馬略並沒有立下蓋世功勳,對於元老院竟將他擢以執政官的高位,感到無法忍受。然而200年以前,梅泰利家族混雜在羅馬平民之中,從家姓凱基利烏斯的語意可以得知,高傲貴族的先世不過是軍中的小販。
[1182] 在羅馬開城800年時(大約是公元47年),古老貴族世家留存不多,連愷撒和奧古斯都分封的新貴,也開始走向沒落。斯考魯斯的家族(是埃米利Aemilli家族的一個分支)已衰敗到窮途末路,他的父親是木炭商,只有10個奴隸,財產不到300鎊,靠著兒子斯考魯斯建立軍功,才使得整個家族又興旺起來。
[1183] 阿格里科拉功勳蓋世而又志行高潔,被韋斯巴薌皇帝封為貴族,獲得列身羅馬古老世家的殊榮,然而他的先世至多不過是騎士階級。
[1184] 卡索邦(1559—1614 A.D.,古典文學家和神學家)迫得奧勒利烏斯·維克多(320—389 A.D.,歷史學家)承認這件事,說是韋斯巴薌曾經新封1000個貴族。像這樣誇張的數字很難讓人相信,因為整個元老院階層的人數也沒有這麼多,除非把羅馬的騎士也包括在內,他們與元老院議員的區別在於所穿的長袍有紅邊。
[1185] 查士丁尼在帝國的財政極為拮据時,還在阿非利加設置一位禁衛軍統領,他的薪給高達每年100磅黃金。
[1186] 我們要想了解羅馬帝國的高階職位狀況,可以參閱潘奇羅盧斯和戈德弗羅伊的有關著作,他們搜集很多史料和法規,融會貫通以後,歸納出極為精闢的論點。
[1187] 墨薩拉雷的名聲為舉世所譽,還不足以盡言其所建的功勳。他在青年時代經西塞羅介紹,與布魯圖斯建立深厚的友情,獻身共和國的大業。直到腓力比之役戰敗,受到戰勝者的寬恕,不計前嫌加以提攜和任用,在奧古斯都宮廷里發揮長才,擢升高位。墨薩拉雷的武功是平服阿基坦,獲得凱旋式的殊榮,而在辯才方面更要與西塞羅一爭高下。他精通文學和藝術,願意資助富於才華的人士,在晚年經常與賀拉斯探討哲學問題,也在餐桌上與德麗婭和蒂布盧斯月旦人物,鼓勵年輕的詩人奧維德寫出第一流的作品。
[1188] [譯註]羅馬的騎士階層為處於平民和貴族之間的社會階級,完全以財產為準,由監察官核定,在百人隊大會中擁有十八個百人隊。
[1189] 費利克斯·康特羅里烏斯就這一方面寫出見解獨到的論文,讓我們獲益不淺;此外,《狄奧多西法典》第十四卷,對於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的政治,詳盡敘述很多細節的部分。
[1190] [譯註]奧古斯都時代,行省區分為直屬皇帝和元老院代管兩種,其中亞細亞、希臘(亞該亞)和阿非利加,由元老院派出代行執政官頭銜的總督,比起皇帝以將領代行統治的行省,享有更大的殊榮和更高的地位。
[1191] 歐納比烏斯(345—420 A.D.,希臘修辭學家和宮廷史官)很肯定地表示,亞細亞總督(代行執政官頭銜)地位非常特殊,不受統領的管轄。要是我們了解這點,那麼說到副統領的統治權,更無法讓他接受。
[1192] [譯註]本書提到13個大行政區,實際上埃及應包括在東方行政區以內,所以是12個大行政區。要是按照公元314年的行政區劃分,4個禁衛軍統領的管轄地區應該是:高盧統領轄有不列顛、高盧、維尼西斯和西班牙4個大行政區;義大利統領轄有義大利、阿非利加和潘諾尼亞3個大行政區;伊利里亞統領轄有梅西亞和色雷西亞2個大行政區;東方統領轄有阿西阿納、龐梯卡和東方3個大行政區。
[1193] 阿非利加總督(代行執政官頭銜)的屬下有400名各級執法人員,全部都有很高的薪資,由國庫或行省支付。
[1194] [譯註]從帝國時期起,埃及的治理便異於其他行省,奧古斯都直接派遣騎士階級人士擔任行政長官,因皇帝把埃及視為私產,所以不設總督,位階較低更好控制,一則埃及最為富裕,直接掌握取用方便,再則為屋大維直接得自女皇克莉奧帕特拉。
[1195] 義大利有位副統領駐守羅馬,他的統治地區是城市100英里之內,還是延伸到義大利南部的10個行省,這個問題倒是引起了一些爭論。
[1196] 備受讚譽的烏爾比安寫出很多法學著作,現有的十卷作品中,有一本提到代行執政官頭銜出任總督(這些行省通常劃分給元老院管轄,總督由元老院派出,與皇帝直轄的行省有所區別,主要地區是阿非利加、亞該亞和亞細亞),這個職位就所授予的權責在主要的法律條款方面,與其他行省的總督並沒有差別。
[1197] 其他官員的罰鍰額度:各行省的省長或行政長官只有2個盎司;副統領是3個盎司;代行執政官頭銜的總督、東部地區的伯爵、埃及的行政長官是6個盎司。
[1198] [譯註]我國古代自漢唐以來,規定地方官不得在本鄉本土任職,尤其是明清兩朝要求更為嚴格,可見為加強監察和懲治不法,無論中外做法大致相通。
[1199] 芝諾曾立法規定,總督卸任後要留在行省50天,用來答覆各項指控。
[1200] 貝里圖斯的學校,辦理得斐然有成,使東部地區能保存羅馬的語文和法律,從3世紀延長到6世紀中葉。
[1201] 我在前面曾經探討佩爾蒂納克斯的經歷和升遷過程,現在將馬利烏斯·狄奧多魯斯的各項文官職位提出說明:(1)他的辯才出眾,在禁衛軍統領的法庭獲得律師和辯護士的職務;(2)負責治理阿非利加一個行省,擔任省長或是行政長官,因為治理有方,得到建立銅像的殊榮;(3)指派為治理馬其頓的副統領;(4)出任財務官;(5)出任神聖賜賞伯爵;(6)派任高盧禁衛軍統領,這時他的表現像年輕人那樣積極進取;(7)受到罷黜以後,曾經隱退很多年(受到詩人馬尼利烏斯的批評和指責,帶來很大的困擾),全心用來研究希臘哲學,到公元397年任命為義大利的禁衛軍統領;(8)仍舊擔任最高階職位,公元399年封為帝國西部的執政官,宦官優特羅皮烏斯是他的同僚,因為醜聞去職,所以紀年和簽署只有他一個人的名字;(9)公元408年第二度擔任義大利的禁衛軍統領。雖然他也要花錢請克勞狄安寫頌詞,但是憑著非常罕見的筆法,說他與西曼庫斯和聖奧古斯丁都能保持親密友誼,以此就可看出馬利烏斯·狄奧多魯斯的不同凡響,確是當代偉大人物。
[1202] 西塞羅以代行執政官頭銜出任奇里乞亞總督,他以元老院和人民的名義,對不列顛的部將授予同等的權力。
[1203] 杜博斯神父很用心地研究過奧古斯都和君士坦丁的各項制度,特別提到,要是奧托(Otho)在執行密謀前被處死,那麼我們現在看他就會像科爾布羅一樣,受到不白之冤。
[1204] 雖然在史籍和法典上經常提到軍事階級的伯爵和公爵,但是我們還是要從《職官志》有關資料中,真正知道編制上的數量和職位。
[1205] 羅馬軍隊區分為兩種不同的編組形態,無論是歷史學家、羅馬法規或者是《職官志》,都顯得諱莫如深。不過,戈德弗羅伊從《狄奧多西法典》的有關資料中,撰寫出冗長的專書以及簡縮的摘要,可以供我們參考。
[1206] 阿米阿努斯(330—395 A.D.,軍人和歷史學家)特別提到國內部隊愛好睡柔軟的床鋪,在大理石的房屋裡休息,他們的酒杯比刀劍還要來得重。
[1207] 阿米阿努斯在敘述這場戰事時,指出兩個高盧軍團奮不顧身地對敵衝鋒,等於以卵擊石、無濟於事。(譯按:要知道共和國時期,羅馬軍隊出征,每位執政官所統率的部隊只有兩個軍團而已)
[1208] 瓦倫提尼安把徵兵的身高標準訂在五尺七寸(約163厘米),按照英制是五英尺四英寸半;過去的標準是五尺十寸,最好的部隊要求是六羅馬尺(還不到170厘米)。
[1209] 在《狄奧多西法典》第七卷,可以見到「老兵」和「老兵之子」兩個稱呼,軍隊服役的年齡規定各有不同,通常從16歲到25歲。要是老兵之子服役時還帶著一匹馬,就有權進入騎兵部隊,帶來兩匹馬可以獲得某些有利的特權。
[1210] 按照歷史學家蘇格拉底的說法,同樣是瓦倫斯皇帝在位時期,要想免除兵役,有時要付80塊金幣。
[1211] 奧古斯都曾經下令,羅馬騎士階層的人員,要是使兩個兒子傷殘而無法服行兵役,財產全部充公,本人拍賣為奴。一位講究溫和治國的篡奪者,竟使出這樣的嚴刑峻法,也可看出當時逃避兵役的風氣。阿米阿努斯認為義大利人的柔弱和高盧人的剛強,是兩者最大的差別。然而,過了15年以後,瓦倫提尼安對高盧的統領頒布法令,凡畏戰逃亡者施以活活燒死的懲處。在伊利里亞的逃兵數量相當多,流風所及,使行省的徵兵受到影響。
[1212] 這些規避兵役的人被稱為老鼠,在普勞圖斯和菲斯特斯的作品中提到murcidus這個稱呼,是指那些懶惰而怯懦的人。按照阿諾比烏斯和奧古斯丁的說法,這些人會受到穆爾西亞女神的庇護。從怯懦所表示的含意來說,murcare這個字等於是「自殘」的同義語,為習於中世紀拉丁文的作者所慣用。
[1213] 優西比烏和奧勒利烏斯·維克多肯定會贊同此一說法。然而在君士坦丁統治時期,用在年號上具名的執政官一共有32人,其中沒有一位是蠻族。就我的解釋是君主很慷慨,不會小氣到捨不得給有功將領以執政官的職位,而是這種職位毫無實權,只能聊備一格,絲毫引不起部將的興趣。
[1214] 這可能是一種隱喻而已。帝國首位皇帝自以為長於用兵,所以把他的宮廷總管取名為營地統領,授予伯爵的位階。卡西多流斯很嚴肅地向皇帝表示,這樣一來,外國使臣能夠接受非常豐盛的皇家宴席招待,皇帝和帝國的名聲都會得到好評。
[1215] 古特里烏斯很詳盡地解說御前大臣的功能,以及在他屬下各級官員的職掌。雖然他認為這個官位可以追溯到安東尼時代,甚至到尼祿在位時,但是在君士坦丁統治以前的史書上,從來沒有發現過,所以他的努力毫無成效可言。
[1216] 塔西佗提到最早的財務官是由人民選出的,那是共和國成立後64年的事;但是也有人認為,很早以前就有這個職位,每年由執政官指派,甚至更早是由國王自行任免,這種年代久遠而又含混不清的論點,曾經引起學者的爭議。
[1217] 塔西佗認為有20個或更多數量的財務官。迪翁(150—235 A.D.,羅馬行政官員和歷史學家)很委婉地提到,要是愷撒在任獨裁官時,一次指派40名財務官,那是為了便於付出大宗借款好收買人心,然而他所增加的法務官人數,在後續朝代一直保持下去。
[1218] 年輕而沒有經驗的財務官,一般是在25歲時出任這個重要的職位。政務繁忙的奧古斯都,不讓他們管理錢財出納和國庫業務,將他們派到其他的部門。等到克勞狄在位,財務官恢復原來的職掌,後來在尼祿統治時期,終於將財務官這個職位全部革除。上面所說是在帝國任職的財務官,至於在直屬皇帝的行省,財務官受到行省財務長官的支持,更能發揮作用,所以他們也被稱為主計官。在元老院管轄的行省,一直到馬可·安東尼在位時期,還可以發現一大堆財務官。我們從烏爾比安的著作中,知道塞維魯家族當政時,行省的行政組織全部撤銷,加上後來產生的困難,每年或三年一度選舉財務官的傳統,無法實施以致自然終止。
[1219] 帝國的繼承人有時會讓官員保住原有的職位,像是圖拉真將他的財務官和表親,託付給哈德良如同他在位時那樣加以照顧。
[1220] 此部門有兩位主管財務的伯爵,《職官志》里提到東部正好出了差錯。可清楚得知,當時的金庫設在倫敦,而在溫切斯特有一座女工宿舍和廠房,但不列顛還不夠資格設置鑄幣廠和軍火庫,高盧卻有3個鑄幣廠和8個軍火庫。
[1221] 赫赫有名的貝提斯神龕,位於卡帕多細亞的科馬納,本都有個城鎮也叫科馬納,同樣設立供奉貝提斯的廟宇,等於是前者的分身。德斯·布羅斯當時出任省長,他認為兩個科馬納城鎮膜拜的神祇都是貝提斯,她是東方的維納斯,也是生殖女神,實在說,她並不是戰爭女神。
[1222] 卡帕多細亞養育的馬匹舉世聞名,戈德弗羅伊對此很感興趣,搜集古代相關資料。他提到最佳品種之一名叫帕爾馬提安,原主謀叛後,此品種馬匹被充公,養馬場位置離台納有16英里,靠近從君士坦丁堡到安條克的大道。
[1223] 查士丁尼就是為了這個緣故,才要直接統治卡帕多細亞行省,他將此行省全權委託給所嬖倖的內侍,這名宦官原來負責管理寢宮。
[1224] 阿米阿努斯·馬塞利努斯在軍中多年,也不過獲得「衛國勇士」的位階。得此榮譽的軍人若列在前十名,可擔任元老院議員。
[1225] 知名之士對於「刑求」這個問題的看法,在《法典大全》中表露無遺,很嚴格的限定只能施用於奴隸身上。
[1226] 在反對尼祿的皮索謀叛案中,只有埃比卡里斯一個人受到嚴刑拷問,其他人員未受任何傷害。當然,像這種例子提出來並沒有必要,但是要找出有力的案例,說是「刑求」非常普遍,倒也相當困難。
[1227] 才智過人的烏爾比安對這個法學觀點所下的定義,看來被卡拉卡拉的宮廷所採用,而不是被亞歷山大·塞維魯的宮廷採用。
[1228] 阿爾卡狄烏斯·查里西烏斯是資格非常老的律師,《法典大全》引用他的觀念,認為凡是涉及謀叛案,嚴刑拷問是為法所容的正當行為。阿米阿努斯基於強烈的恐懼感,也認可這種暴君可以恃仗為惡的原則。君士坦丁的後續各帝,增訂幾種法律使得「刑求」更為有效。
[1229] 每十五年頒布的財產估值詔書,能夠用來探索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在位時的狀況,更可追溯到君士坦丁時代。後來的教廷繼續沿用,但是把年度的開始時間,很合理地從9月1日改為1月1日。
[1230] 《狄奧多西法典》第七卷所列的最前面的28個頭銜,都有詳盡規定,主要是與各行省的貢金有關。但除非有權力可強制徵收,否則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1231] 整本《狄奧多西法典》對什長(在民間是里長)這個頭銜,有關的條文規定得特別詳盡,很多市民被列入這個最常見的階級,所以有192種法規涉及什長的職責和權限。
[1232] 政府採取許多預防措施來制止官員的違法濫權,即使是徵收或購買穀物,都有規定。但是只要有人讀過西塞羅控告韋雷斯的起訴書,對於穀物的過磅、付款、驗貨和運輸,都可以從中學到貪污舞弊的手法。有些總督不識字,對於法規和案例根本沒有概念,貪贓枉法時更是毫無顧忌。
[1233] 霍諾留皇帝在父皇死後兩個月,也就是在公元395年3月24日,刊行《狄奧多西法典》(法典成為正式的法規頒布運用,要等到公元438年,瓦倫提尼安三世即位以後)。裡面提到荒廢的田地有52.8萬餘羅馬畝,我將它換算為英制,1羅馬畝約合2.88萬個平方羅馬尺。
[1234] 戈德弗羅伊對於「丁稅」有深入研究,他的論點受到重視,但是他解釋「丁口」這個字,認為是據以分配財產的分量,或是不動產的丈量,完全否認個人稅額財產估算值的觀念。
[1235] 要計算君士坦丁和後續各帝的貨幣值,可以參考格里夫斯(1602—1652 A.D.,數學家和自然哲學家)研究羅馬銀幣「笛納」以後所寫內容極為精闢的論文,得到以下各項原則:(1)無論是古代或現代羅馬磅,它的金衡重量單位都是5256格令,比起英國磅的5760格令,大約輕了十二分之一;(2)1磅黃金合48個奧瑞金幣,但是那個時代鑄成72塊同樣面額的小塊金幣;(3)5個奧瑞可兌換1磅白銀的法定貨幣,因而1磅黃金,按照羅馬的算法是兌換14磅8盎司的白銀,照英國的算法是13磅白銀;(4)英國1磅白銀鑄成62個先令。根據這些數字,可以知道羅馬的1磅黃金等於英國貨幣是40英鎊,而且羅馬人在計算大宗金額時,通常用黃金作單位,因此我們可以把奧瑞金幣當成法定的通貨,固定的兌換比率是11先令。
[1236] [譯註]赫拉克勒斯是宙斯和美女阿爾奇索厄的兒子,為天后赫拉所妒恨,被迫完成很多危險的工作,成為膾炙人口的「十二項功業」,其中第十項是殺死厄里茨阿島的三頭三身怪物革律翁,把劫去的牛群送回來。
[1237] [譯註]赫拉克勒斯的第二件工作,是除去勒那平原上的九頭蛇海德拉,雖然頭被砍斷又會重生,最後還是死在赫拉克勒斯的神力之下。
[1238] [編注]指吉本生活的時代。
[1239] 得到這樣的人口數據並不容易,是政府將出生、死亡和婚姻的登記資料加以整理後才有的,資料現存放在巴黎「統計總局」。整個王國的年度平均出生人口,採取五年的數據(從1770年到1774年,前後兩年都包含在內),男孩479,649人,女孩449,269人,合計928,918人。黑諾特是法國的一個省,每年出生人口是9,906人,從1773年到1776年,平均人口總數是259,097人,分析後可知,年度出生人口與總人口數的比率大約是1∶26,這樣可算出法國的總人口數,一共是24,151,868人。如果採用較保守的比率1∶25,那麼整個王國的人口是23,222,950人。從法國政府孜孜不倦的研究中(個人認為值得效法),我們對這個重要的題材可以獲得更正確的資料。
[1240] 古代的統治地區包括鄰近的訥韋爾。奧頓和訥韋爾現在都是主教轄區,前者有610個教區,後者有160個教區。就行政區域劃分,勃艮第現在是法國的一個省,它的教區經統計有476個。根據十一年的出生人口登記加以分析,用1∶25的比率,可算出總人口數,再除以教區數可以得到每個教區有656人,而奧頓和訥韋爾共有770個教區。這樣就可算出埃杜伊人據有這個地區,它的人口總數是505,120人。
[1241] 沙隆和馬孔都是主教轄區,前者有200個教區,後者有260個教區,可以得知人口總數是300,750人。這個增加的地區可以找出原因來加以證明:(1)沙隆和馬孔在早期都是埃杜伊人的統治地區,這點毫無疑問;(2)在高盧的《職官志》中,它們並未列入城市,只能算是軍事營地;(3)在第五世紀和第六世紀之前,這兩個地點未設置主教府邸。然而歐邁尼斯在所寫的《頌詞》中有段文章,成為有力的反證,使我不敢把埃杜伊人在君士坦丁統治時期的地盤,沿著可通航的索恩河向前延伸。
[1242] [譯註]羅馬共和政體的獨裁官,是一個負責處理危機的職位,基於緊急狀況或特定需要,由元老院推派,有權召集「百人連」大會,選舉下任執政官,即使護民官也不得對獨裁官行使否決權,任期通常為6個月。
[1243] 西班牙的塔拉戈尼斯行省向克勞狄皇帝呈獻七頂金冠,高盧另外還送了700磅黃金,這是我依據利普修斯(1547—1606 A.D.,學者和政治理論家)修正後的合理資料。
[1244] 元老院議員可以免於出錢為勝利者製作金冠,因為他們並非戰敗者,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向皇帝奉獻黃金還是有這個必要。
[1245] 狄奧多西大帝訓勉其子,有些話很值得深思,他指出羅馬的皇帝有別於帕提亞的國王,不是靠皇家血統而是憑著才德服人。
[1246] 君士坦丁德政最主要的資料是來自優特羅皮烏斯和小維克托,兩位都是非常公正的異教徒,在他整個家族絕滅以後才記錄當時的史實。甚至就連佐西穆斯和尤里安皇帝,也都承認君士坦丁的作戰英勇和軍事功勳。
[1247] 尤里安在當愷撒時就想嘲笑他的伯父,他那值得懷疑的言詞,得到學者如施潘海姆(1629—1710 A.D.,古典學者和作家)的證實,主要是從獎章上可得知。優西比烏認為君士坦丁這樣的穿著和打扮,是為了公眾而不是因自己喜愛。但我們必須承認,愛慕虛榮的紈絝子弟,並不需要找任何藉口。
[1248] 佐西穆斯和佐納拉斯讓人以為密涅維納是君士坦丁的侍妾,但是迪康熱(1610—1688 A.D.,法國東方學家和語言學家)發揮俠義的精神,從一份頌詞中找到證據,能夠肯定她的身份。
[1249] 迪康熱續繼佐納拉斯以後,認為漢尼拔利阿努斯的名字原來叫君士坦丁,只是不知後來為何被長兄所占用。
[1250] [譯註]監察官是羅馬共和政體最尊貴的職位,共有兩位,由「百人連」大會選出,任期五年,未曾擔任過執政官者不能出任,主要職責是審查元老院議員資格,核定各種階級和財產。
[1251] [譯註]珀羅普斯被其父塔塔盧斯宰殺以饗眾神,受到眾神的憐憫而復活;卡第繆斯是腓尼基的王子,曾殺死巨龍而埋其齒,牙齒變成一群武士從地中躍出,相互殘殺剩下五名,追隨他建立底比斯城,引進文字。
[1252] 拉克坦提烏斯後來之所以貧苦無依,一方面可以用來讚揚他是公正無私的哲人,也可以拿來羞辱那位毫無人性的東家。
[1253] 這位詩人的名字是波菲里烏斯·奧帕塔提阿努斯。
[1254] 優西比烏之所以保持沉默,是因為面對事實,爭辯毫無意義,這是埃法格里烏斯(346—399 A.D.,基督教神秘主義學者)在250年以後推論出來的看法。
[1255] 科迪努斯為了證明雕像是君士坦丁豎立,後來由於阿里烏斯的怨恨心理,才將這座像藏匿起來,在他憑想像所寫的史書中,特別假造希波呂圖斯和小希羅多德兩位證人。其實他的記載完全是空中樓閣,根本毫無價值。
[1256] 佐西穆斯認為這是我們這時代的作品,其實憑著現代人的智慧,只要獲得古代若干線索和暗示,就能將情節並不明顯、敘述並不完整的故事,添油加醋說得天花亂墜。
[1257] [譯註]密諾斯是克里特島的國王,宙斯和歐羅巴的兒子,死後成為冥府三判官之一。他的女兒菲德拉是阿提卡國王提修斯的妻子,與前妻之子希波呂圖斯調情,遭到拒絕憤而自殺,遺書說遭繼子調戲,提修斯大怒,請海神處死希波呂圖斯。
[1258] 佐西穆斯把這件事歸之於君士坦丁死去的兩個妻子,一個是清白的福斯塔,另外那個淫婦是三位繼承人的母親。根據傑羅姆的說法,克里斯帕斯和福斯塔的死亡,中間隔了三四年之久。老維克托很審慎地不著一詞。
[1259] 要是福斯塔被處死,按照情理一定在宮殿內私下執行。但是演說家克里斯托異想天開,竟說是把這位皇后赤身裸體丟在荒山曠野,讓猛獸給吃掉。
[1260] 尤里安好像把她稱為克里斯帕斯的母親,她可能採用那個頭銜,至少,她並不是迫害過他的仇敵。尤里安把福斯塔的命運與波斯皇后帕里莎提斯相比,羅馬人很自然地想到這是另一位亞格里皮娜。
[1261] 君士坦丁以前的皇帝,都把「至尊者」當讚頌語,但這並非合法且確定的頭銜。
[1262] 君士坦提烏斯的學習精神非常勤勉值得欽佩,但是他的想像力很遲鈍,在詩文和修辭方面的成就有限。
[1263] 優西比烏有計劃地提升君士坦丁的權勢和尊榮,對於他把羅馬帝國當作私人產業來分給兒子,全都加以肯定。至於如何劃分行省的資料,可能是來自優特羅皮烏斯和兩位維克托的著作,還有就是瓦倫西安的文集。
[1264] 出身卑微的卡羅西魯斯是叛變的首領,也可能只能算是一場暴動。由於達爾馬提烏斯的處置非常機警,叛亂很快被平定,他被捕以後在塔爾蘇斯的市場被活活燒死。
[1265] 保薩尼阿斯提到,雅典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廟,保存著一副薩爾馬提亞人的胸甲,好奇心很重的旅客會仔細加以檢視。
[1266] 曾有篇論文提到有毒的標槍,通常毒液是從植物中提煉出來,但斯基泰人用毒蛇的毒液加上人血。這種狀況在人和神這兩個世界都常發生(希臘神話里,天神使用毒物當武器非常普遍),要是有紀律的敵人使用有毒武器,並不能說他是野蠻民族。
[1267] 奧維德(43 B.C.—17 A.D.,羅馬詩人,代表作為長詩《變形記》,以及《歲時記》和《哀歌》)在七年悲慘的放逐生涯中,寫出九卷《哀歌》,除了文辭典雅,結構完整,在那種困苦的環境裡心靈到達更高的深度,而且羅馬的詩人之中除了他,再也沒人有機會見識到黑海的旅程和異鄉的景色。
[1268] 薩爾馬提亞人的賈齊格部族定居在提比斯庫斯河的兩岸,普林尼(27—79 A.D.,羅馬博物學家)在公元79年出版的《自然史》里曾經提到過。在斯特拉斯和奧維德的時代,也就是60或70年前,他們居住的地區已經越過葛特河,到達黑海的沿岸。
[1269] 有關汪達爾國王統治薩爾馬提亞人的假說,需要跟哥特人喬南德斯(6世紀時的哥特人歷史學家,著有《哥特史》)與君士坦丁的希臘和拉丁歷史學家的看法一致才行。也可以說,伊希多爾(560—636 A.D.,聖徒,塞爾維亞主教,神學家)所居住的西班牙是在哥特人統治之下,所以把薩爾馬提亞人當作他們的敵人,而不是汪達爾人。
[1270] 我感到很抱歉,在敘述切森尼蘇斯人的戰爭和協議時,毫不猶豫地採用《生為帝王者君士坦丁》這本書的資料,我現在發現作者是10世紀的希臘人,他對古代歷史的記載不僅混亂,而且很多是杜撰的故事。
[1271] 優西比烏在提起印度人時注意到三種狀況:(1)他們來自東邊海洋的對岸,所敘述的可能是中國的海岸,或者是印度東南部的科羅曼德爾海岸;(2)他們帶來光輝的寶石和不知名的動物;(3)國王豎立君士坦丁的雕像,臣民提出抗議,因為這樣等於承認君士坦丁具有最高的權力。
[1272] 君士坦丁在聖使徒大教堂為自己準備神聖莊嚴的墳墓,只有優西比烏對君士坦丁的生病、死亡和葬禮有完整的記錄,把君士坦丁一生最好事跡寫在第四卷。
[1273] 古代的法律已實施了500年,廢止後仍無法根除羅馬人的成見。他們仍舊認為堂表兄妹之間的婚姻,是一種帶有血親通姦性質的亂倫。尤里安的內心基於迷信和憤恨,指責堂表兄妹之間的聯姻關係。這種禁止事項在君士坦丁死後恢復,並加強要求,但依據法理學的原則,並沒有引用到歐洲的民法和不成文法之中。
[1274] 尤里安指控他的堂兄君士坦提烏斯犯下屠殺親人的罪行,只有他間不容髮地逃脫毒手。阿塔納修斯(293—373 A.D.,聖徒、神學家、教會政治家、捍衛正統教會對抗阿里烏斯派)肯定這種說法,雖有不同理由,他還算得上是君士坦提烏斯的仇敵。佐西穆斯也提出同樣的指控。但對於優特羅皮烏斯和兩位維克托只是簡單幾句帶過。
[1275] 6世紀的阿戈西阿斯(536—582 A.D.,拜占庭詩人和歷史學家)是這些故事的作者,他在宮廷的大使館裡,經由翻譯家塞爾吉烏斯的協助,從波斯的編年史學家所摘錄的文件里獲得很多資料。
[1276] 塞克斯特斯·魯弗斯肯定地說,波斯人想求和但徒勞無功,因君士坦丁正準備進軍。他在這種情況下所提出的權威性說法,沒有譁眾取寵之處。但優西比烏的證詞更為重要,他提到條約即使還沒批准,準備工作也已做好。
[1277] 君士坦提烏斯在這年的作戰中,可能斬獲甚多,所以把阿迪阿貝尼庫斯·馬克西穆斯的頭銜封給自己。
[1278] 當時的演說家提到這件事只是含糊籠統地暗示一下,亞美尼亞的歷史學家敘述非常詳盡,但是兩者之間的說法倒是很吻合。當然一般學者重視後者所提供的資料,把前者的頌詞看成可有可無。要是相信摩西的說法,安條克這個名字在前幾年出現過,但當時只是一個位階並不很高的政府官員。
[1279] 阿米阿努斯很生動地描繪薩拉森人遊牧和掠奪的生活,從敘利亞的邊界延展到埃及的瀑布。也可以從馬爾庫斯的冒險事跡中知道,傑羅姆(聖徒、西方教會的教父、聖經學者和翻譯家)很有趣地提到當時的情況,說是從貝里亞到埃德薩的大道上,盜賊多如牛毛。
[1280] [譯註]盧庫盧斯(110 B.C.—56 B.C.)是羅馬將領,曾任財務官、行政長官,擊退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的入侵,以生活奢華著稱於世。
[1281] 尼西比斯現代已減少到只有150戶人家,沼澤地區生產稻米,肥沃的草原從摩提爾一直延伸到底格里斯河,覆蓋著城鎮和鄉村的遺址。
[1282] 狄奧多爾(7世紀出生於耶路撒冷的教皇,642—649 A.D.)把這樣的奇蹟歸於埃德薩的主教聖詹姆斯,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他帶著羅馬皇帝的圖像來到城牆上,派遣一支蚊蚋大軍去叮咬戰象的鼻子,使一大群新來的塞納契里布人感到非常難受。
[1283] 尼布爾(1733—1815?A.D.,德國探險家和科學家)雖承認邁多里烏斯河會漲水,他在那裡看到一座十二孔的橋樑,但很難相信怎麼把一條小溪當成寬闊的河流。當時有很多情況仍不清楚,所描述的巨大擋水工程,就讓人無法相信。
[1284] [譯註]阿姆河位於中亞,全長1400英里,從帕米爾高原流向鹹海。
[1285] 這次內戰的起因和結局,敘述得雜亂無章而且矛盾百出,我對這段歷史的看法,主要還是參考佐納拉斯和小維克托的觀點。小君士坦丁逝世時曾經被正式宣布的追悼文,人們可能可以從中找出一點蛛絲馬跡,但是演說家為了審慎起見,何況他們對題材的運用品位不高,所以只是一些含糊其詞的口號。
[1286] 君士坦斯有這種邪惡的嗜好,要不是經過公開的承認,在他兄長之下擔任高官的老維克托,也不可能用肯定的語氣加以證實。
[1287] 這方面倒是可以相信,馬格嫩提烏斯所出生的蠻族殖民區,是君士坦提烏斯·克洛盧斯(君士坦丁的父親)在高盧所建立。馬格嫩提烏斯的行事風格,使人想起愛國者萊徹斯特伯爵,也就是名聲顯赫的蒙特福德,說服老實的英國人追隨他。雖然他是法國人,卻大起兵刀要把英國人從外國寵幸手裡解救出來。
[1288] 此古老城市一度很富裕,昔日名稱為伊利貝里斯,慷慨的君士坦丁提高它的地位,用自己母親的名字來增添城市光彩。海倫娜(當地人還是叫它埃爾納Elne)成為一位主教的駐地,很久以後府邸才搬到佩皮尼昂,是現代魯西永地區的首府。
[1289] 優特羅皮烏斯在敘述維特拉尼奧時,比起兩位維克托更為心平氣和,而且也更為翔實可信。維特拉尼奧出生於梅西亞最野蠻落後的地區,父母是家世卑微的平民,沒有受過教育,等到晉升高位才開始學習識字。
[1290] 撒爾底迦位於現代城市索非亞附近,比起納伊蘇斯和西米烏姆這兩個城市,就當時狀況來說,更適合作為會談地點,傑羅姆、蘇格拉底和索德曼都認為沒錯。
[1291] 小維克托指出維特拉尼奧的放逐,特別用稱號「享福的退休者」來加以強調。蘇格拉底負責與皇帝聯絡,很直接地說維特拉尼奧就是一個「腦袋單純的笨蛋」。
[1292] 布斯比奎斯(1522—1592 A.D.,佛蘭德斯的外交家,對土耳其人的生活和歷史提供很多有價值的資料)橫越下匈牙利和斯拉夫尼亞時發現,土耳其人和基督徒的相互敵對行動,使得整個地區成為一片焦土。然而他提到那裡土地特別肥沃,草的高度長到可以把大車遮蔽住,使人無法看見。
[1293] 這座有名的大橋是蘇萊曼蘇丹在公元1566年構建,兩側是高塔,用大木塊堆起來做支撐,方便他的部隊向匈牙利進軍。
[1294] 君士坦提烏斯這天與墨薩的阿里烏斯派主教瓦倫斯一起祈禱,主教宣稱會戰一定能得勝,使皇帝獲得信心。蒂爾蒙特注意到,尤里安對君士坦提烏斯在墨薩會戰表現的英勇事跡,竟不置一詞,這種沉默的態度,有時就成為最可靠的證據。
[1295] 按照佐納拉斯的記載,君士坦提烏斯出戰的8萬人,損失3萬,馬格嫩提烏斯的兵力是3.6萬人,損失2.4萬人,有關其他的情節看來也可靠,但是僭主的兵員數量不對,可能是作者或者是抄寫者出錯。馬格嫩提烏斯集結西部帝國全部兵力,包括羅馬人和蠻族的部隊,不僅強大,而且讓人畏懼,所以估算至少有10萬人。
[1296] 尤里安強烈抨擊僭主不惜孤注一擲,採取很多殘酷的手段,為了戰爭的需要也可能是貪婪的斂財,頒布詔書強制執行,用高壓的方式要臣民購買皇室的封地。這種財產不僅產權可疑而且非常危險,在當時動亂的狀況下,可以拿來當成叛逆的證據。
[1297] 馬格嫩提烏斯的獎章用來慶祝兩位奧古斯都和愷撒的勝利,愷撒是他另一個弟弟,名叫德西德里烏斯。
[1298] 尤里安對這個人的下落不知怎麼表示才好,或許是自知犯了大罪只有一死了之,要不然就是淹死在德拉弗河,或者被復仇惡魔把他從戰場抓到地獄受永恆的懲罰。
[1299] 在《羅馬皇帝傳》中有一段話,朗普里狄斯稱讚亞歷山大·塞維魯和君士坦丁抑制宦官的勢力,嚴詞指責其他朝代縱容豎閹作惡亂政。
[1300] 色諾芬(431 B.C.—350 B.C.,古希臘將領,歷史學家,也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著有《遠征記》和《希臘史》)提到居魯士信任宦官,將自身的安全交給他們護衛,這倒是有很特別的理由。居魯士看見被閹割的動物不易控制的暴烈天性消失,變得馴服聽話,而且體能和精力並未減弱,所以他認為這些人受過手術後,就會自外於人類社會,更加依附他們的恩主。人類在這方面有長久的經驗,我並不認同居魯士的判斷,當然也有若干很特別的例子,有些宦官確實非常忠誠,英勇過人而且才華出眾。但是我們檢視波斯、印度和中國的歷史,就會發現宦官勢力的興起是王朝覆滅的主要因素。
[1301] 色阿米阿努斯寫出這段歷史的目的,是在使馬梅提烏斯、利巴里烏斯(314—393 A.D.,安條克修辭學家和詭辯家)和尤里安自己的嚴厲抨擊,顯得公正有理,君士坦提烏斯宮廷確實惡貫滿盈,人神共憤。
[1302] 奧勒利烏斯·維克托指責君士坦提烏斯疏於政事,行省的總督和軍隊的將領用人不當,從他即位以來的諸般舉措中,可以獲得結論,那就是國勢陵夷以致難撐危局,朝中大臣較他本人更難辭其咎。
[1303] 格里高利·納齊安贊指責判教者忘恩負義,阿雷蘇薩主教馬可救過他的性命,竟然恩將仇報。我們聽說尤里安曾經藏匿在教堂的聖所,然而這種傳聞並不可靠。
[1304] 有關尤里安接受教育和歷盡艱辛的最可信記錄,是他寫給「雅典元老院和人民」的書信,這也是他公開的宣告。利巴里烏斯站在異教徒這邊,蘇格拉底要幫基督徒說話,他們都保存有一些很有趣的情節。
[1305] 有關擢升加盧斯為愷撒的相關事宜,可以參閱埃達提烏斯、佐西穆斯和兩位維克托的著作。根據斐洛斯托傑斯(368—433 A.D.,拜占庭歷史學家)的說法,有位阿里烏斯派主教提奧菲盧斯曾經以保證人的身份參加盛大的婚禮,對加盧斯的支持不遺餘力。但是蒂爾蒙特認為這件事不可能發生,一位異端分子沒有資格獲得皇室的殊榮。
[1306] 最初同意尤里安在君士坦丁堡研究學問,但因聲譽日隆而引起君士坦提烏斯的猜忌。年輕的愷撒接受勸告,為了息事寧人,而退隱到比提尼亞和愛奧尼亞,僻遠之地不會引人注目。
[1307] 我必須引用優特羅皮烏斯的評敘,他在加盧斯去世後15年寫出這部簡史,時過境遷,沒有利害關係,對書中人物不必故意奉承,也無須譁眾取寵加以誹謗。
[1308] 阿爾米努斯個性誠摯,不會誤用史實以月旦人物,但是講求辭藻華麗,主觀意識甚重,難免被人視為不合情理。
[1309] 這個人是亞歷山大里亞的克勒馬提烏斯,唯一的差錯是不肯與岳母發生苟且之事,她因愛生恨,非要取他性命不可。
[1310] 刺客花錢買通一群軍團的士兵,謀叛活動被租房屋給他們的老婦人發覺,受到告發因而事機泄露。
[1311] 引用阿米阿努斯的原文有錯,所以前後文矛盾,可借一份古老手稿,修正其中的謬誤,若把lenitatem(溫和寬厚)改為levitatem(輕舉妄動),則整個意義就很明白。
[1312] 阿米阿努斯寫出氣勢博大的一部史書,僅僅參考第十四卷的第七章和第九章,就已足夠使用,無須從各種不同來源搜集分散而且不完整的資料。斐羅斯托傑斯雖然偏袒加盧斯,但他的著作頗有價值,不可忽略。
[1313] 君士坦提娜比她的丈夫先出發,途中得到熱病,逝世在比提尼亞一個名叫科隆姆·蓋利康隆姆的小鎮。
[1314] 駐紮在哈德良堡的底比斯軍團,派代表來見加盧斯,毛遂自薦願效犬馬之勞。《職官志》記載,共有三個底比斯軍團,熱情澎湃的伏爾泰(法國啟蒙思想家、作家、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為剷除可惡的傳聞,不使流毒貽害人間,借著微小的理由,聲稱羅馬軍隊根本沒有底比斯軍團這個番號。
[1315] 尤里安公開申訴他的兄長未經審判即行處死,這樣一來,他對敵人的殘酷報復就是正當的行為,至少也有藉口可以防止別人的指責。但是也會讓人認為他這樣做,是因為君士坦提烏斯剝奪他繼承帝座的權利。
[1316] 尤里安在寫給雅典人民的書信中,對自己身處的險境和內心的感受,描述得極為生動。他用一種模稜兩可的說法想要誇大自己的痛苦,同時暗示整個期間延續一年以上,但是就時間上看來與《編年史》的記事不盡吻合。
[1317] 尤里安要把君士坦丁家族的罪行和不幸,故意塑造成充滿隱喻的傳說,同時很樂意地敘述和傳播。他的第七篇《演說辭》,結語部分就是用這種方式表達,立場公正的布萊特里將它翻譯成拉丁文。
[1318] 優西比婭皇后是馬其頓人,生長在帖撒洛尼卡的貴族家庭,父親和兄長都曾出任執政官,在352年與皇帝結婚。在帝國分裂的時代,不論是哪一派的歷史學家,都對她讚譽有加。
[1319] 利巴里烏斯和格里高利·納齊安贊極盡雄辯之能事,前者把尤里安捧為英雄人物,後者貶之為罪惡暴君。格里高利是尤里安在雅典的同學,很戲劇化地敘述判教者在早年就有邪惡的症候,不僅是身體有缺陷,就是言語和行為也極為怪僻。然而,他倒是否認自己有預測的能力,知道尤里安會給教會和國家帶來災禍。
[1320] [譯註]提圖斯和圖密善都是韋斯巴薌皇帝的兒子,兩人的性格作風有天壤之別。提圖斯在位一年死亡,全羅馬感到哀傷,其弟接位後成為暴君,被家人所殺。
[1321] [譯註]密涅瓦是羅馬神祇中司智慧、藝術、發明和武藝的女神,等於希臘的雅典娜。
[1322] 尤里安用幽默的語氣,提到他蛻變的過程、沮喪的心理以及突然進入一個新世界的困惑。新世界的一切事物對他而言,都是那樣陌生而且具有敵意。
[1323] 荷馬把「紫色」這個字當作「死亡」的形容詞,意義含混倒是很常見。尤里安同意這種說法,用來表示個人焦慮的性質和目標。
[1324] 尤里安用極為悲慘的詞句,表達他身居高位所感受的痛苦。皇家御宴有精美而奢華的飲食,年輕的哲學家對此不屑一顧。
[1325] 阿米阿努斯原原本本知道西爾瓦努斯的作為和下場,他自己就是少數追隨烏爾希西努斯假裝前往投靠者之一,歷盡艱辛把西爾瓦努斯篡奪的政權弄垮。
[1326] 霍爾米斯達斯是波斯流亡在外的皇子,他對皇帝做這件事有所評論,像是「要想養匹馬,先要有馬廄」(所謂馬廄是指圖拉真廣場),真正的含意是建紀念物要有功勳。霍爾米斯達斯也有其他的名言流傳,如「發現死在羅馬與他處無殊,此為亡者唯一不快之處」,要是我們在阿米阿努斯的作品中讀到,不過再度證明羅馬人的虛榮心而已,這也是憤世嫉俗者所具有的矛盾心理。
[1327] 日耳曼尼庫斯遊覽底比斯古老的遺蹟,最年長的僧人向他解釋象形文所代表的意義。很可能在拼音字母發明之前,這些模仿自然而且變化多端的圖形,就是埃及人的常用文字。
[1328] [譯註]大流士·希斯塔斯皮斯即大流士大帝(550 B.C.—486 B.C.),繼承祖父居魯士建立的波斯帝國,已達巔峰時期,公元前491年率大軍入侵希臘,失敗而歸。
[1329] [譯註]斯特里蒙河流經希臘北部的安菲波里斯入愛琴海。
[1330] 卡帕多細亞的優斯塔修斯是詭辯家,也可稱為哲學家(這兩種稱呼在那時代幾近同義),他是詹布利庫斯的門徒,聖巴西爾(St.Basil, 329—379 A.D.,聖徒、愷撒里亞主教、對抗阿里烏斯派的主要人物)的朋友。歐納庇烏斯很高興把蠻族國王受到蠱惑的光榮事跡,歸功於這位有哲學家風範的大使,說他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完成任務。
[1331] 安托尼魯斯合乎禮儀用尊敬的態度,接待羅馬的將領,使對方感到賓至如歸。阿米阿努斯在提到這位叛徒時,抱著同情和欽佩的心情。
[1332] 阿米阿努斯注意到這些細節,證明希羅多德的記述真實不虛。波斯人的確保有恆久不變的生活方式,不論在哪個時代,他們都高歌痛飲,沉溺於醉鄉之中,設拉子的美酒遠勝穆罕默德的律法。
[1333] 迪亞爾貝克爾又稱阿米德,或是喀拉阿米德,土耳其官方資料上記載,這個城市有1.6萬戶,統治的帕夏有三座馬尾旌府邸。「喀拉」的含意是指「黑色的磚石」,用來築成固若金湯的古老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