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2
2024-10-10 22:45:54
作者: 席代岳
[283] 希羅狄安提到兩兄弟住進羅馬的皇宮,將這個區域平分使用。休謨對這種說法感到很驚奇,因為在帕拉廷山的建築物周圍不過1200英尺,看起來實在太小一點。但是我們要知道,富有的議員在市區外面建有廣大的庭園和宮殿,大部分都被皇帝籍沒充公。要是格塔居住在西郊雅尼庫隆山的別莊,而卡拉卡拉進駐梅西納斯在埃斯奎林山的花園,這兩位敵對的兄弟相隔有幾英里遠,中間還是有其他的皇家庭園,像是原來屬於阿格里帕、圖密善和蓋烏斯的花園,都在城市的邊緣,用橋樑通過台伯河和街道,這些地方都可連成一片。希羅狄安要想在這方面說得很清楚,除了再寫一篇論文,還要附上古代羅馬的地圖。
[284] [譯註]博斯普魯斯海峽是將羅馬帝國劃分為兩部分的最佳界線,要是這樣形成東羅馬帝國,首都就不會在君士坦丁堡,因為國都不能放在邊界,何況還位於歐洲。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285] 每一座羅馬軍營里,靠近主將住處邊有一間小廟,供奉軍隊的保護神,還有軍團的鷹幟和主將的權標,可以用宗教力量來加強紀律要求,這是一種很好的制度。
[286] 格塔的哥哥說要將他和諸神供奉在一起,好接受祭祀。目前仍舊發現有一些獎章上銘刻著尊格塔為神明的浮雕。
[287] 當時的喜劇作家不敢在他們的劇本中提到格塔的名字,而在遺囑中提到他名字的人,財產會被充公。
[288] 他可能是赫爾維斯·普里斯庫斯和賽拉西·帕埃特斯的後裔。這些仁人志士的義行,雖然沒起什麼作用,但是在塔西佗的稱譽下獲得不朽的聲名。
[289] 帕皮尼安據說是朱麗亞皇后的親戚。
[290] [譯註]亞格里皮娜的兒子就是尼祿皇帝,這位母親為了讓兒子當皇帝,用盡心機,甚至毒殺其夫克勞狄皇帝。等到尼祿即位,母親執掌大權,後來因權力引起衝突,尼祿派人將其母殺死,然後由塞涅卡向元老院寫信解釋,說是亞格里皮娜陰謀叛變,被發覺後自殺身亡。
[291] 提比略和圖密善沒有離開過羅馬附近地區,但是尼祿到希臘短期旅行過。
[292] 留下的人遭到殘酷的殺戮,逃走的人難免被指為不忠不義的叛徒。亞歷山大里亞人激怒暴君,可能是他們嘲笑卡拉卡拉和他母親有亂倫的行為,也可能是城市裡發生動亂。
[293] 沃頓懷疑這句格言是卡拉卡拉自己講出來的,只是他推到自己父親身上。
[294] 迪翁告訴我們,卡拉卡拉每年給軍隊額外的賞賜,總數高達7000萬第納(約為235萬英鎊),迪翁認為軍費的支出,比貪污腐化更為嚴重,因為那時禁衛軍士兵每年的薪餉是1250第納;而奧古斯都在位時,是每天2第納,或者是每年720第納;到了圖密善當政,將士兵的薪水增加四分之一,到達960第納。我們知道禁衛軍的人數從1萬人增加到5萬人,再加上不斷的加餉,巨額的開支就會把整個帝國拖垮。
[295] [譯註]埃德薩是奧斯若恩的首都,後來成為羅馬的殖民地,現在是土耳其的烏爾法,靠近敘利亞的邊界。
[296] [譯註]亞里士多德在亞歷山大13歲時擔任他的老師,並帶著他住在一個叫作米扎的小村,教導他3年之久,奠定他成為古往今來第一偉大人物的基礎。提到卡拉卡拉對亞里士多德門徒的迫害,是指當時柏拉圖學派和亞里士多德學派形成對立,雙方攻訐不已所引起。
[297] [譯註]查理十二(1682—1718 A.D.)是瑞典國王,是當時的名將,作戰身先士卒,也是舉世所譽的英雄。他發起北方戰爭,擊敗丹麥、俄國、撒克遜和波蘭,成為歐洲強權,1708年再進攻俄國,敗于波爾塔瓦會戰,1718年攻挪威時陣亡。
[298] [譯註]1700年,查理十二在納爾瓦會戰中,擊敗兵力多5倍的俄軍,俄皇彼得大帝僅以身免。然查理十二未乘勢追擊,反而轉征波蘭,給俄軍東山再起的機會。
[299] 卡拉卡拉喜歡使用亞歷山大的名號和標徽,這可以從這位皇帝頒發的獎章看出來,上面有很荒謬的浮雕,一面像是亞歷山大,另一面像是卡拉卡拉的容貌。
[300] 埃拉伽巴盧斯指責他的前任竟敢篡奪王位,禁衛軍統領只有奉令清理議事廳時,才能進入元老院,後來是普勞提阿努斯和賽亞阿努斯為了個人的利益才破壞這項規定。他們實際上是從騎士階級升起來,但當了議員,甚至成為執政官,還是要保留統領的職位。
[301] 馬克里努斯生長在努米底亞的愷撒里亞,後來成為普勞提安的管家,等到普勞提安覆滅時,可以說間不容身地逃脫危險。他的政敵說他的出身是奴隸,也當過為人所不齒的角鬥士,像這種誹謗敵手身世和背景的手法,好像從希臘的辯士開始,一直延續到現代那些知名人物,看起來都是一樣。
[302] 迪翁和希羅狄安提及馬克里努斯的美德和罪惡,都能保持公正無私的態度,但是在《羅馬皇帝傳》里給他寫傳記的作者,受到埃拉伽巴盧斯御用文人的影響,運用很多材料將他抹黑。
[303] 作者的立場與皇帝的意圖一樣清楚,指的是老兵和新兵,但沃頓弄錯了對象,認為指的是新成立的軍團和原有的軍團,在對待上有所不同。
[304] [譯註]埃米薩現在是敘利亞西部的霍姆斯,長久以來是阿拉伯王國的交通中樞和商業中心。
[305] [譯註]羅馬的太陽神稱索爾,可能是從埃及傳進來,每年的祭典是8月9日,後來受希臘的影響祭祀阿波羅,而埃拉伽巴盧斯所引進的太陽神是敘利亞的神祇。
[306] 按照朗普里狄斯的說法,亞歷山大·塞維魯活了29年3個月7天,他在公元205年12月12日出生,被殺於公元235年3月19日。他的表兄登基時可能約17歲,這時的他是13歲。這種計算比較符合歷史上所說的年輕皇帝,但希羅狄安說是少算了3歲。同時,依據一份錯誤的年表,他把埃拉伽巴盧斯的在位期多加了2年。
[307] 假冒的安東尼發出一份很有吸引力的號召,要是士兵將長官的頭砍下帶過來,就可以得到長官的財產和職位。
[308] 戰事發生在伊密村附近,離安條克大約22英里。
[309] [譯註]亞述帝國在公元前835年提到米底人,並已經與他們進行不斷的戰爭。米底曾在公元前7世紀成為強權國家,大約在公元前556年為居魯士所推翻。
[310] 這個名字是由敘利亞語轉化過來,意思是「虔誠事奉太陽神」。
[311] [譯註]帕拉丁山是羅馬七山之一,其餘六山順時針依序是基里那爾山、維米納爾山、埃斯奎林山、西連山、阿芬丁山、卡皮托山,而帕拉丁山正好在中央,羅馬帝國的皇宮就在此處。
[312] 埃拉伽巴盧斯派人闖進灶神聖所把一座神像帶走,並認為就是智慧女神,但負責祭祀的貞女說,她們偷天換日,讓這群褻瀆的侵入者拿走一座贗造的神像。
[313] [譯註]帕拉斯就是希臘的雅典娜女神,掌管技藝、智慧和戰爭。
[314] [譯註]阿斯塔特是腓尼基人的神祇,也是生殖和性愛女神。
[315] 帝國臣民被迫送這對新婚夫婦大批禮物,且在馬梅婭統治下,雷厲風行的搜刮使得民不聊生。
[316] 發明新的春藥可得到豐盛酬勞,要是味道不好或沒有效用,就不准發明人吃東西,只能吃獻上來的藥物,一直要到發明新的藥物,並且使得皇帝滿意為止。
[317] 他從來不吃海魚,但到離海很遠的地方,就要大家準備很多難以找到的魚類,而且愈是時令不合難以得到的東西,愈要得多,故意讓內陸的農民多花冤枉錢。
[318] 希爾羅克里斯享有這樣的權位,若非他採用陰謀手段,借著藥物把對手佐提庫斯弄倒,讓佐提庫斯的力氣名不符實,因而被趕出宮廷,他可能就會被佐提庫斯取而代之。舞者成為城市總督,賽車手被任命為巡邏隊隊長,理髮匠成為糧食局長,這3位重要的首長及很多下級官員,都是因為某器官肥大而被任命。
[319] 《羅馬皇帝傳》的編輯雖容易相信別人的話,但同樣認為這些描述過於誇大他的罪行。
[320] [譯註]希爾羅克里斯是斯多葛學派哲學家,皇帝嬖倖也用此名,可說是一種反諷。
[321] 有關埃拉伽巴盧斯逝世和亞歷山大登基的年代,各家說法不一,這問題很複雜,但我還是贊成迪翁的意見。他的計算無懈可擊,很多學者都認為很正確。埃拉伽巴盧斯在位的時間,從戰勝馬克里努斯起到公元222年3月10日被殺,一共是3年9個月4天,但是有人問到為什麼會有紀念他擁有護民官權力第五年的獎章?我們認為埃拉伽巴盧斯把馬克里努斯在位這段時間給刪除掉了,因為他是卡拉卡拉的兒子,所以統治時期是從父王過世算起,這樣一來有第五年的獎章就很合理。
[322] 元老院所以如此草率,是要破壞對帝座覬覦者的願望,同時也要防止軍隊傾軋。
[323] 監察官米提盧斯·努米底庫斯在一場對羅馬人的公眾演講中提到,如果老天爺可以讓他們沒有女人的幫助仍能活下去,他們就可以從讓人頭痛的伴侶中解救出來。他所推薦的婚姻,是為了盡公眾的責任,而犧牲個人的歡樂。
[324] 希羅狄安提到這位貴族很無辜;《羅馬皇帝傳》根據德克西普斯的權威說法,指責這位貴族有罪,因為他要謀害亞歷山大的性命。這兩人的看法南轅北轍,但是迪翁有無可否認的證據,就是馬梅婭對年輕皇后嫉妒而且極為殘酷。亞歷山大對她不幸的命運深感惋惜,但是也不敢反對他的母親。
[325] 可以參閱《羅馬皇帝傳》里有關他的傳記,編者記下一大堆瑣碎無聊的生活細節,反而把很有趣的軼事給刪掉了。
[326] [譯註]柏拉圖的《共和國》重點在於人才的培養和運用,以及如何發揮知識的力量;西塞羅的《論共和國》討論理想的政府形式,分析君主政體、寡頭政體和民主政體的優劣,反映當代的政治狀況,為羅馬共和國的弊病對症下藥。
[327] [譯註]古希臘每年在伊琉西斯舉行的秘密宗教儀式,祭祀穀物女神得墨忒爾。
[328] 從會議記錄摘要知道,亞歷山大和元老院的爭執發生在公元222年3月6日,這時他登基近一年,羅馬人在他統治下感到幸福,所以元老院要把安東尼的稱號頒給他的家族,作為榮譽的頭銜,但是要先等待,看亞歷山大是否不願僭用這個稱號。
[329] [譯註]士兵行軍時背負行囊和糧食,裝在木架上用繩索綁在肩部,除了個人的武器還要攜帶兩根木樁,用來建造防壁,所以每個人的負擔很重。所謂口糧就是麥粒,用手磨磨成麥粉後煮食。
[330] 雖然《亞歷山大傳》的作者提到,士兵為反對烏爾比安而叛變,但他沒有提悲慘結果,因為會暴露政府的軟弱。從這個有意的疏忽,可以知道作者所持的態度。
[331] 尤里烏斯·愷撒用同樣的「老百姓」稱呼,平息一場叛亂,這個字眼對士兵而言是很輕視的言辭,把犯規的人貶到很不榮譽的地步。
[332] 他的傳記里提到是出自梅泰利家族,這個說法實在太會奉承,因為在短短12年以內,梅泰利家族出了7位執政官,舉行了5次凱旋式。
[333] 《羅馬皇帝傳》提到亞歷山大的生活完全是一幅理想畫面,模仿《居魯士的教育》里對大流士的描述。他當政的作為根據希羅狄安的記載,非常理性而溫和,這與當時的歷史狀況也很吻合,但是迪翁片斷性地提到很多招致反感的事項,大部分現代作家還是相信希羅狄安。持反對立場最有力的人士,算是尤里安皇帝,對於優柔軟弱的「敘利亞人」和他那無比貪婪的母親遭遇的下場,他感到很滿意。
[334] [譯註]維愛是埃圖里亞地區的伊特拉斯坎城市,雙方在羅馬建城以後一直不和,發生很多次戰爭,被圍甚久,終於在公元前396年被羅馬完全摧毀。
[335] 依據狄奧尼西烏斯很精確的計算,從這個城市到羅馬只有100個斯塔德,或者是十二英里半,可能有些前哨會推進到埃圖里亞的邊界。納爾迪尼(17世紀義大利歷史學家)在他所寫的論文中,反對一般的意見和兩位教皇的權威看法。他認為維愛不在奇維塔·卡斯泰拉尼,應該位於羅馬和布拉恰諾湖的中途,一個叫伊索拉的小地方。
[336] [譯註]佩爾修斯是馬其頓國王,公元前172年與羅馬發生第三次馬其頓戰爭;公元前168年6月皮德那會戰被羅馬將領保盧斯擊敗,最終被俘送往羅馬監禁。
[337] [譯註]農神是義大利古老的神祇,在冬季有很大的慶典活動,廟宇位於卡皮托山的下方,是羅馬帝國的金庫。
[338] 不論是優波克、腓尼基泰倫還是亞歷山大泰倫,都比雅典泰倫重一倍。
[339] 加的斯在公元前1000多年由腓尼基人興建。
[340] 普林尼提到達爾馬提亞也有一座銀礦,每天生產量是50磅。
[341] 利普修斯(1547—1606 A.D.,荷蘭學者和政治理論家)算出的歲入是1.5億金克朗。他寫的書雖然很博學,但也充滿過多的想像。
[342] 普林尼觀察到,印度貨物在羅馬出售是原價的100倍,這讓我們知道關稅的結果。
[343] 古代不知道鑽石切割的技術。
[344] 布紹在他的論文中,引用古代《學說彙纂》里的這份目錄,然後做非常冗長的評論。
[345] 兩年以後,提比略拿征服卡帕多細亞王國為理由,減免消費稅的一半,只實施很短的期間,又恢復原來的稅率。
[346] 羅馬的法律已延續很多代,母系親屬一直沒有繼承權,這種不合理的規定到查士丁尼時代才完全廢除。
[347] 參閱小普林尼的《書信集》,很多人都因為在生前受到他的好處,所以死後就會用致贈遺產來表示謝意,當然還是有限度。有位母親剝奪兒子的繼承權,好把遺產給他,而他的做法是對他們進行調停。
[348] 貢金通常不會承包出去,所以賢明的君主通常會豁免行省幾百萬第納的債務。
[349] 普林尼仔細描述新公民所遭遇的狀況。圖拉真公布的法律對他們非常有利。
[350] 通常的貢金要是付10個奧瑞金幣,現在只要繳交三分之一個奧瑞金幣,但是鑄幣的成色要遵照亞歷山大的規定。
[351] 可以參閱阿格里科拉、韋斯巴薌、圖拉真、塞維魯和他3個對手的傳記,那個時代有名望的人物都要有這樣的經歷。
[352] 過去還找不到連續三代繼承帝座的例子,現在三代父死子繼才成為常態。登上愷撒的寶座好像都子息不豐(雖然他們經常離婚,但好像也不管用)。
[353] 希羅狄安和維克托提到,馬克西米努斯當時指揮特里巴利亞騎兵隊,同時負責新兵的訓練和紀律。要是他被任命為最高軍事指揮官,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晉升,他的傳記作家應該特別記下來。
[354] 對於不負責任的傳記作家提到的不可置信的狀況,我通常會持保留態度,像這樣極不合理的敘述,可以置之不理。有的記載是說皇帝的弄臣無意間進入帳篷,驚醒熟睡中的皇帝,弄臣害怕受到處罰,就唆使心懷不滿的士兵採取謀殺的行動。
[355] 卡利古拉是4位皇帝里登基時年齡最大的一位,當時他25歲,卡拉卡拉是23歲登基,康茂德是19歲,尼祿還不到17歲。
[356] 可以看出他根本不懂希臘語。在當時只要受過普通的教育,就會用希臘語交談和寫信,何況他還是色雷斯人。
[357] 所有歷史學家中,希羅狄安對馬克西米努斯的敗德惡行反感極深,口誅筆伐不遺餘力。
[358] 馬克西米努斯的妻子經常很溫柔地提出明智的勸告,有時也會阻止一些暴虐的事件。從現存的獎章上知道這位仁慈的皇后名叫寶莉娜,她在馬克西米努斯之前過世,享有女神的名銜。
[359] 就是將他比作斯巴達克斯(公元前73—前71年奴隸暴動的首領)和阿塞尼奧(當時著名的角鬥士,綽號雅典人)。
[360] [譯註]擔任財務官的職位就可以進入元老院任議員,由平民大會選出。羅馬的財務官負責國庫管理和財政事宜,行省的財務官負責全省的財政,管理作戰經費,是主將的法定副手。
[361] 這個市鎮位於富裕的拜薩西恩地區,在迦太基的南方150英里,戈爾狄安頒贈殖民區的頭銜,建有非常宏偉的競技場,一直到現在都保存得很好。
[362] [譯註]公元前133年,漢尼拔的征服者西庇阿的孫子提比略·格拉古出任護民官,為民請命,要將公有土地分配給窮人,後被暗殺身亡。其弟蓋約於公元前123年也出任護民官,繼承亡兄遺志,要讓義大利盟國人民獲得羅馬公民權,結果在暴動中被殺。兩兄弟之死,引起一個世紀的革命和內戰,終於使共和政體遭到絕滅。
[363] 龐培豪華的府邸在羅馬城東,後來為馬可·奧勒留據有,等到三人執政團解體,就變成皇家的產業。圖拉真皇帝不僅同意而且鼓勵有錢的元老院議員購買那些大而無當的宮殿,所以,戈爾狄安的曾祖父才有機會獲得龐培的府邸。
[364] 這四種大理石分別產於克勞地亞、努米底亞、卡里斯提亞和森納地亞。羅馬附近的大理石並不名貴,但卡里斯提亞出產碧綠色的大理石,而森納地亞的產品更值錢,白色底質上有紫色橢圓形斑點。
[365] 有時會有500對角鬥士演出,每一場不會少於150對。他有次讓100名西西里人騎著卡帕多細亞的駿馬表演馬戲,供作狩獵表演的野獸有熊、野豬、野牛、鹿、麋鹿和野驢等等,皇家主辦的節目才可以有大象和獅子。
[366] [譯註]羅馬有4名市政官,任期一年,負責的區域以羅馬市界為限,管理的項目是街道、供水、排水、垃圾、衛生、交通、公共建築、市場、娛樂等。
[367] 參閱《羅馬皇帝傳》里保留的來往信件,可以知道亞歷山大尊重元老院的職權,對議會指派代行執政官頭銜的總督敬表同意。
[368] 小戈爾狄安的侍妾,每位都有三四個小孩。他留下的「作品」絕非毫無價值。
[369] 元老院在開會討論時,為了保密起見,所有的奴僕和書記都不准在場。這是從共和國時期就保留下來的議事紀律。
[370] 這段激昂慷慨的講話是從《羅馬皇帝傳》里直接翻譯過來,好像是引用最原始的元老院記錄。
[371] 戈爾狄安在位時間,有的書籍上面記成一年六個月,根據卡索邦和潘維里烏斯的校正,改為一個月零六天。也有人提到兩位皇帝在航行途中,因船隻遇到暴風雨翻覆而溺斃,這就更不可靠。
[372] 在《羅馬皇帝傳》里提到這段是依據元老院的記錄,但是日期錯誤,因為同時是阿波羅祭典期間,可以據以修正。
[373] 巴爾比努斯是高乃里烏斯·巴爾布斯的後裔,巴爾布斯身為西班牙貴族,成為希臘歷史學家賽奧法尼斯的養子,得到龐培的幫助獲得羅馬公民的身份,西塞羅為此事發表雄辯。後來愷撒與巴爾布斯建立友誼,升他為執政官和大祭司。外鄉人從來沒有獲得這種職位和榮譽,他的侄子在阿非利加擔任總督,獲得凱旋式,也是外國人中第一位。
[374] 這是佐納拉斯(11世紀拜占庭歷史學家)的說法,但是近代的希臘學者都不甚可靠,對於3世紀的歷史無知到可悲的程度,他們虛構幾位皇帝,還硬要找出史實來證明。
[375] 希羅狄安認為元老院在卡皮托神廟召開會議,對這件事進行激烈的辯論,《羅馬皇帝傳》的記載很可信。
[376] 那時代粗心大意的作者留下很多困擾:(1)希羅狄安提到馬克西穆斯和巴爾比努斯在卡皮托節慶那天被殺,琴索尼蘇斯(3世紀一位羅馬作家)很肯定地說是在公元238年的競技比賽那天,但沒有說明月份和日期;(2)元老院推選戈爾狄安為帝,很肯定地說是5月27日,但不知是當年還是前一年。蒂爾蒙特和穆拉托里持不同的看法,各有一群學者支持,但都是漫無目標的推測之辭。
[377] 孟德斯鳩以活潑甚至高尚的方式表達出這位獨裁官的情緒。(譯按:這是指蘇拉在得勝回羅馬以後,大殺民黨之事)
[378] [譯註]尤里安·阿爾卑斯山脈位於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和奧地利交界處,是義大利進入多瑙河地區的孔道。
[379] 穆拉托里認為雪融化應該是指七八月份,而不應在2月份,若此人一生都住在阿爾卑斯山和亞平寧山之間,那他的話一定很有分量。但我認為:(1)只在拉丁文的譯本里提到很長的冬天,那是穆拉托里的主要依據,但是希羅狄安的希臘文正本里沒有這段話;(2)從太陽和降雨的變化看來不像是春天,而是夏天,由馬克西米努斯的士兵所暴露的環境就可以知道。我們也知道有幾條溪流在雪融以後全部注入提馬維烏斯河,維吉爾的詩里提到過,在阿奎萊亞東邊約12英里。
[380] 貝列努斯是凱爾特人的神祇,很像希臘的阿波羅,接受這個名字是基於元老院的感謝。廟宇里供奉光頭的維納斯神像,為的是向阿奎里亞的婦女致敬,在這座城市遭到圍攻時,她們把長發剪下來,編作投射器的繩索。
[381] 馬克西米努斯的在位時期一般都說得不很精確,優特羅庇斯認為是三年零幾天。我們可以找到很完整的拉丁文原本,而且以皮阿尼烏斯的希臘文譯本校正過。
[382] 八又三分之一羅馬尺相當於8英尺,比例是0.967∶1。相傳馬克西米努斯一天可以飲7加侖的酒,吃下30—40磅的肉,拉得動重載的大車,一拳可打斷馬腿,用手可捏碎石頭,也可以將小樹連根拔起。
[383] 參閱《羅馬皇帝傳》,執政官克勞狄烏斯·尤利安努斯給兩位皇帝的賀函。
[384] 主要是批評對元老院的歡呼過於輕率,等於是對士兵惡意的侮辱。
[385] [譯註]其實羅馬政治體制的重點就是防止獨裁專制,像是共和國的執政官一次要選兩位,每月輪流負責處理政事,任期只有1年,距離第二次當選要間隔10年,領軍作戰也是執政官各領兩個軍團,還有輪流指揮等等,所以要把這種精神想盡辦法延續下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386] 昆塔斯·克爾提烏斯(公元1世紀羅馬歷史學家和傳記作者)在皇帝即位那天極盡恭維之能事,不外乎四海昇平、國泰民安這些賀詞。要是注意這些字句,我認為更適合戈爾狄安登基時的狀況。
[387] 從兩封信可以看出來,這些豎閹被逐出宮廷時,發生了小小的暴力事件,好像是戈爾狄安已批准罷黜他們的行動。
[388] [譯註]雅努斯神廟的大門在羅馬發生戰爭時期打開,獲得和平以後關閉。
[389] 當時知名的新柏拉圖學派哲學家柏羅丁,為了增廣見識,希望能到印度,所以參加這次遠征。
[390] 離奇爾切西烏姆鎮大約20英里,正在兩個帝國的邊界。
[391] 墓碑文字不妥,李錫尼下令將碑文刮掉,他與菲利普或有親戚關係。
[392] 菲利普是波斯特拉(現在敘利亞的布司拉)土著,當時約40歲。
[393] 馬穆魯克在埃及的軍政府,可以為孟德斯鳩提供材料,使其對同一階層的統治狀況做出正確對比。
[394] 不管基於何種理由,怎麼可以把阿爾及爾政府描述成貴族政治?每個軍政府都在絕對的專制獨裁和粗野的民主制度這兩個極端之間來回遊離。
[395] 《羅馬皇帝傳》對這件事的記載根本無法自圓其說,菲利普怎麼能在指控他的前任以後,又將他尊之為神?他在下令公開處決以後,對致元老院的信件中,如何解釋自己的清白?菲利普是個有野心的篡位者,但絕不是瘋狂的暴君。
[396] 羅馬最後這次慶典的記載非常可疑而且不清楚,在一個文明進步的時代不應如此,但是的確舉辦過這場盛會。教皇卜尼發斯八世提出天主教大赦年,就是模仿百年祭的構想,要恢復古代的習俗。
[397] 間隔是100年或者是110年,瓦羅(公元前1世紀,羅馬將領、學者和諷刺詩人)和李維採用前者,女預言家認定是後者。不論怎樣,克勞狄和菲利普這兩個皇帝,都沒有嚴格遵守神諭。
[398] 賀拉斯的史詩對百年祭有詳盡的描述。
[399] 瓦羅推算羅馬的建城是在公元前754年,一般都能接受,也有人認為年代要更早一些。但是牛頓爵士(1642—1727 A.D.,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認為晚很多,他認為是公元前627年。
[400] 古代的編年史學家引用韋勒烏斯·帕特庫拉斯的話,從尼努斯即位到安提奧庫斯被羅馬人擊敗,亞述人、米底人和馬其頓人,一共統治亞細亞1895年。尼努斯即位發生在公元前2184年,安提奧庫斯之敗發生在公元前289年,根據亞歷山大在巴比倫所做的天文觀察,整個年代好像有50年的誤差。
[401] [譯註]尼努斯是古代傳說的亞述國王,也是尼尼微創建者;塞米拉米斯是亞述女王,以美貌、聰明和淫蕩知名,是巴比倫創立者,也是前者之妻。
[402] [譯註]薛西斯(519 B.C.—465 B.C.)是波斯帝國的國王,大流士之子,率軍18萬入侵希臘,在公元前480年的薩拉米斯海戰和公元前479年的普拉提亞會戰中,敗於希臘聯軍手中。文內所提200萬人是依據希羅多德的說法,數目實在太大了。
[403] [譯註]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5年率領步兵3萬、騎兵5000進軍亞洲,公元前331年9月在高加梅拉會戰擊敗波斯大軍20萬,接著征服西亞直抵印度河,建立前所未有之大帝國。
[404] [譯註]托羅斯山脈在土耳其半島南部與海岸平行,等於將最精華的地區給羅馬人。
[405] [譯註]希羅多德最早提到西徐亞人,以武力和蠻勇著稱,分為兩部,一部居於黑海北部的大草原,另一部在裏海的東邊,公元前7世紀征服整個亞洲的西部,在公元前100年左右被驅回,後不知所終。
[406] 歐提奇烏斯(4世紀安條克的主教,反對阿里烏斯教派、尼西亞會議)以及克里尼的摩西(5世紀亞美尼亞的文學家)所認為的重大事件,發生在塞琉古即位後538年,換算為羅馬人的時間,早不過康茂德在位第10年,晚可能到菲利普當政期間;阿米阿努斯·馬塞利努斯(4世紀羅馬軍人和歷史學家)很嚴謹地引用古老的歷史資料,提到阿薩息斯王朝在4世紀中葉時還統治著波斯。
[407] 這個皮匠名叫巴貝克,士兵名叫薩珊,阿爾達希爾根據前者用巴貝甘為姓,所有繼承人根據後者用薩珊作為稱號。
[408] [譯註]大流士(550 B.C.—486 B.C.)在位時,波斯帝國的國勢最盛,為了制服西面之強敵,於公元前491年率7萬人入侵希臘,馬拉松會戰失敗鎩羽而歸。
[409] [譯註]「萬王之王」是埃及國王最早使用的頭銜,後來為東方的君主所沿用;基督教用來稱呼上帝或耶穌基督。
[410] 海德(1636—1703 A.D.,英國東方學者)和普里多(1648—1724 A.D.,英國東方學者)搜集波斯傳說,在很多著名的歷史記載里加上自己的推斷,認為瑣羅亞斯德和大流士·希斯塔斯皮斯(居魯士的孫子,是波斯帝國的國王)是同時代人物。但很多與大流士約在同時代的希臘作者把瑣羅亞斯德所處的時代,推前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學識淵博的評論家莫伊爾(1672—1721 A.D.,英國維新黨政治評論家),反對他的舅舅普里多博士的看法,認為這位波斯先知的年代要早得多。
[411] 古代的慣用語稱為聖書,這種語文的注釋用貝爾維語還算很現代,是缽羅缽語的主要形式,但是從很早開始就不是活用的語言。單這個事實就可以看出這些著作有多古老,後來譯為法文傳到歐洲。
[412] 我在原則上根據丹克提爾翻譯的《阿維斯陀聖書》,參考海德的論文,寫出這段介紹的文字。但是我特別要說明,先知刻意使用晦澀不明的詞語,很多地方用東方式的譬喻,再加上法文和拉丁文的譯本表達不夠清晰,像這樣刪節過的波斯神學,很容易發生錯誤成為異端邪說。
[413] 現代的祅教徒稱為佩爾西人,把阿胡拉提升到全能者的地位,同時把阿里曼貶到等級較低的反叛惡靈。
[414] 普里多舉出很多理由,認為以後的祅教允許興建廟宇。
[415] [譯註]密特拉傳入羅馬以後成為男性之神,在二三世紀受到普遍的崇拜,但是各種儀式變得非常神秘。依據祆教教義,密特拉是光明之神阿胡拉的兒子,也是真理、純潔和榮耀之神。
[416] 參閱祆教經典《薩德》,裡面提到道德和倫理方面的戒律不多,但是儀式上的繁文縟節非常詳盡,像是一個虔誠的教徒無論在何處,凡是剪指甲或小便,就得跪拜和祈禱15次,在系上神聖的腰帶時也要如此做。
[417] 海德和普里多都認為基督教的教階組織受到祅教很大的影響。
[418] 阿米阿努斯·馬塞利努斯提到很重要的兩點:(1)祅教從印度的婆羅門得到最神祕的經典;(2)他們雖有階級,但都是同一部落或家族。
[419] 有關十一稅的神性義務,顯示出瑣羅亞斯德律法和摩西律法之間的共同性,但我們只能這樣表示,祅教的祭司後來依據需要,把篡改的文字加入先知的經文中。
[420] 普林尼認為,魔法(magic)靠宗教信仰、自然現象和天體運動來掌握人類。
[421] 薛西斯聽從祅教祭司的建議,摧毀希臘的廟宇。
[422] 摩尼教徒被祅教視為基督教同樣的異端,很羞辱地遭到處死。
[423] 這類殖民區特別多,塞琉古·尼卡托建立了39個城市,都用自己或者親戚的名字來命名,塞琉古王朝的年號一直用了508年,直到公元186年才停止使用,在帕提亞帝國里希臘城市的獎章上可以看得到。
[424] 現代波斯人將那個時期按各不同民族的王朝來加以區別。
[425] 歐提奇烏斯提到底格里斯河梅塞尼的圍攻,有些情節很像尼蘇斯和斯庫拉女妖的故事。
[426] 很多年來,塞傑斯坦的王子捍衛著自己的獨立。浪漫故事通常會將當時的事件在時間上加以轉換,說是過去很久以前發生的情節,因此把賽傑斯坦的羅斯坦王子那些神話式的勳業,轉接到真正的史實上,這也並非不可能的事。
[427] 印度洋的格德尼西亞海岸從加斯克角一直延伸到果地爾角,我們幾乎不能歸為波斯的疆域。亞歷山大時代以來人煙稀疏,居住著一個名叫伊克錫法吉的野蠻民族,他們不知道任何手藝,也不承認有主人,險惡的沙漠將他們與世界隔開。12世紀時,有一個名叫泰伊茲的小鎮,因阿拉伯商人而繁榮。整個國家到最後分為3個小諸侯,一個是伊斯蘭教徒,兩個是偶像崇拜者,都保持獨立,反對阿拔斯王朝的繼承人。
[428] 巴比倫、塞琉西亞、泰西封、摩代因和巴格達這些城市經常會弄混淆,不容易找出精確的位置。
[429] [譯註]蒙古人征服印度以後建立莫臥爾王朝,開始於1526年巴布爾稱帝,最盛時期擁有印度北部和中部以及阿富汗。到了1707年奧朗則布在位,國勢已經衰弱,整個王朝在1857年被推翻。
[430] 好奇心極強的旅行家伯尼爾(17世紀英國歷史學家和傳教士)跟隨奧朗澤布大君的營地,從德里到克什米爾。他提到這個非常龐大的移動城市,護衛的騎兵有3.5萬人,步兵有1萬人,整個營地有15萬頭馬匹、騾子和大象,5萬隻駱駝和5萬頭牛,有30萬—40萬人,幾乎整個德里城都跟著宮廷走,以供應極為繁複的需要。
[431] 夸德拉圖斯引用《羅馬皇帝傳》的記載為羅馬人的行為辯護,聲稱是塞琉西亞的市民首先不守信用。
[432] 安條克文雅的市民認為埃德薩住著混血的野蠻人,不過,在敘利亞的三種方言中,以埃德薩所講的最精純也最文雅。
[433] [譯註]尼西比斯是美索不達米亞東北部的主要城市和貿易中心,塞維魯時代是羅馬在東方最主要的據點和司令部。
[434] 這個王國後來不用奧斯若恩當國號,另外取了一個名字,延續了353年,最後一任國王是阿布加魯斯。
[435] [譯註]呂底亞國王克羅蘇斯在公元前550年左右征服所有愛奧尼亞和伊奧尼亞的希臘城市,建立一支艦隊用來攻占愛琴海上的島嶼。
[436] 色諾芬(譯按:431 B.C.—350 B.C.,希臘的將領和歷史學家,率領1萬名希臘傭兵幫小居魯士對抗阿爾達希爾的戰爭——現在這位阿爾達希爾就是用他的名字,他著有《遠征記》《希臘史》。)在《居魯士的教育》這本書的序言中,讓我們對居魯士帝國幅員的廣大有個很清楚的概念。希羅多德特別提到,大流士·希斯塔斯皮斯把波斯帝國分為20個行省。
[437] 大流士在高加梅拉會戰中,他的軍隊有200輛裝鐮刀的戰車;提格蘭的大軍有重裝騎兵1.7萬人,結果被盧克盧斯擊潰;安條克(國王)帶著54頭大象進入戰場對付羅馬人,他經常與印度的君王開戰與媾和,有次曾經集結150頭大象,但是也許會被質疑,像印度這樣有實力的國家,是否會用700頭大象組成一道戰線;根據塔韋尼爾很深入的調查,莫臥兒大君並沒有三四千頭大象,只不過有500多頭用來運行李,八九十頭參加作戰。希臘人對於居魯士帶到戰場的大象數目有不同的說法,昆塔斯·克爾提烏斯認為有85頭,發揮很大的作用。暹羅這個國家有很多大象,非常受到重視,他們的軍隊有9個旅,每個旅配有18頭大象,要是在戰爭中用上全部的162頭,還是不大可能。
[438] 蒂爾蒙特認為希羅狄安所提到的地理位置非常不正確,常帶來很多困擾。
[439] 克里尼的摩西特別拿米底的入侵當作例子來說明,強調是亞美尼亞國王科斯羅伊斯擊敗阿爾達希爾,一直把他趕到印度的邊界。事實上科斯羅伊斯是依靠羅馬人的盟友,所以過分誇大他的功績。
[440] 可以參閱希羅狄安對這次戰爭的記載,但是一般人只引用《羅馬皇帝傳》的資料。
[441] 歐提奇烏斯提及亞美尼亞國王科斯羅伊斯·努息萬把《阿爾達希爾法典》送給所有的省長,當作統治國家的基本法則。
[442] 波斯在古老的傳說年代以後,經歷很長的黑暗期,從薩珊王朝才開始有真正的歷史。
[443] 在希羅狄安和馬爾切利努斯這兩個歷史學家之間,可以看出不同的論點,這是相隔150年所造成的自然結果。
[444] 波斯人仍舊是高明的馬術騎士,他們的馬匹在東方算是最優良的品種。
[445] 從希羅多德、色諾芬、希羅狄安、馬爾切利努斯和夏爾丹的作品中,我摘錄有關波斯貴族的記載,好像每個時代都會存在對羅馬帝國的潛在威脅,或許薩珊王朝特別嚴重。
[446] 瑞典當代的科學家認為波羅的海的水位在降低,大約是每年半英寸。20個世紀以前,斯堪地那維亞平坦的地區都被海水淹沒,只有高地露出海面,形成很多面積很大的島嶼。我們可以從梅拉、普林尼和塔西佗的作品中獲得一些觀念,那就是波羅的海四周有很多面積很大的國家。
[447] 從古代的記錄中得知,在多瑙河地區,放到桌上的酒會凍結成大塊的冰。色諾芬的《遠征記》提到,不論是士兵還是哲學家,在色雷斯都感到極為寒冷。
[448] 連最好奇的日耳曼人,也不知道這個森林有多大,據說有人在裡面走了60多天。
[449] 克盧維里厄斯(1580—1632 A.D.,義大利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曾經調查過黑希尼亞森林的剩餘部分。
[450] [譯註]聖勞倫斯河的緯度比那兩條河低,但西歐受墨西哥灣流影響,氣候比加拿大溫暖。
[451] 奧勞斯·魯德貝克很肯定地說,瑞典婦女通常要生10—12個小孩,就是20—30個也不是很少見,但是他的權威說法還是值得懷疑。
[452] 普魯塔克提到辛布里人可以用寬大的盾牌,從積雪的山嶺上滑下來,讓人看到覺得很驚奇。
[453] 羅馬人可以在各種天候下作戰,有良好的紀律,可以採取有效的措施,來保持身體的健康和戰鬥的勇氣。值得一提的是,從赤道到極區這些不同的國家裡,所有的動物當中只有人能夠生存和繁殖,此外就是豬的適應性最強。
[454] 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亞志》提到高盧人順著多瑙河遷移,分散到希臘和小亞細亞等地。但是塔西佗只發現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部落還可以追溯它的高盧血統。
[455] 根據基廷博士所著《愛爾蘭史》所述,巨人帕索拉努斯是諾亞的第八代子孫,創世開始的第1978年,5月14日那天在明斯特海岸登陸。雖然他成功開創基業,但是他的妻子行為放蕩,家庭生活得不到幸福,使他非常氣憤,以致殺死她所喜愛的獵犬。這位學識淵博的歷史學者敘述得很正確,愛爾蘭首次出現女性不貞的例子。
[456] [譯註]雅弗是諾亞的第三子,也是所有歐洲人的共同祖先。
[457] [譯註]參閱《聖經·創世紀》第十一章巴別塔和變亂口音。
[458] 他的著作並非很難見到,貝爾從《亞特蘭提卡》這本書中選用很精彩的兩篇。
[459] 我們信得過學者的權威,不必就古老的北歐碑文也就是如尼文進行無謂的爭論。博學的攝爾西烏斯是一位瑞典學者和哲人,他的論點是如尼文不管怎麼說,比起羅馬人用的字母,已將圓弧簡化成直線,這樣雕刻起來比較方便。我們還要補充幾句,最古老的如尼碑文假定是在第3世紀,但是提到如尼文字的作家中,最早是韋南提烏斯·福圖納圖斯,他生於6世紀末葉。
[460] 克盧維里厄斯經常批評亞歷山大里亞的地理學家不夠精確。
[461] 日耳曼人策動科隆的烏比人反抗羅馬人的奴役,爭取自由,恢復古老的生活方式,獲得成功以後,堅持要立即推倒殖民區的城牆。
[462] 西里西亞的村莊分布很零落,相互之間要隔幾英里路。
[463] [譯註]不倫瑞克位於德國中部地區,薩克森位於德國東南靠近捷克的邊界。
[464] 墨西哥人和秘魯人沒有使用錢幣和鐵器,各種技藝還是很進步,但是在提這些技藝以及興建的紀念物時,敘述的事實過於誇張。
[465] 日耳曼人可能是從羅馬人那裡學來賭博,但是天生具有好賭成性的精神。
[466] [譯註]法國這兩區是出產葡萄酒的天堂,香檳地區的香檳酒和勃艮第地區的紅酒,更是箇中翹楚。很多酒莊打著羅馬帝國旗號,表示年代久遠,質量優良。
[467] [譯註]查理大帝(742—814 A.D.,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在公元800年經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擊敗伊斯蘭教的擴張,建立橫跨整個歐洲的大帝國,首都亞琛成為當代的學術中心。
[468] 愷撒的《高盧戰記》第一卷里提到,從瑞士出來的海爾維第亞族有36.8萬人。到了現在,佩德沃德(位於日內瓦湖北岸一個很小的區域,以好客、文雅著稱)的人口只有11.2萬多人。
[469] 保羅·迪亞科努斯(8世紀倫巴第的歷史學家)這批學者認為,遷移是很正常而且普遍的必要措施。
[470] 威廉·坦普(1628—1699 A.D.,英國政治家和文學家)爵士和孟德斯鳩對於這個題材一直是充滿著幻想。
[471] [譯註]馬里亞納(1536—1623 A.D.)是西班牙歷史學家,著有《西班牙史》;馬基雅維利(1469—1527 A.D.)是佛羅倫斯的外交家和政治家,著有《君主論》;羅伯遜(1721—1793 A.D.)是蘇格蘭的歷史學家,著有《蘇格蘭史》。
[472] 弗倫息米烏斯對於羅馬人不尊重北國的女王,感到極為憤怒。
[473] 難道我們不認為「迷信是專制之母」?奧丁(北歐神話的主神和世界統治者,這個神話的族群能維持到公元1060年)的後裔據說統治瑞典超過1000年,烏普薩的廟宇就是宗教和帝國的古老所在地。我發現公元1153年有一項特別法令,除國王衛隊外,禁止其他人等使用和佩帶武器,難道不是對打算恢復古老制度的一種曲解?
[474] 我們古老的議會需要投票表決的案子不多,但是上議院議員最大的問題,就是武裝的隨員太多。
[475] [譯註]歐洲君主國的「諸侯」是貴族階級的頭銜,層級有時比公爵高,而且一定會有封地,像日耳曼就有很多的選侯國。
[476] 通姦的淫婦會被人用鞭子抽打著趕過村莊,不管有錢或是美貌都無法獲得同情,也找不到第二個丈夫。
[477] 奧維德用200行詩來研究最適合談情說愛的地點,最後,他發現在劇院最容易找到羅馬的美女,也最容易打動她們的芳心。
[478] [譯註]維利達是當時有預言能力的處女,也可以說是女巫。
[479] 結婚禮物是一對公牛、馬匹和武器。塔西佗用華麗的文體來敘述這種題材。
[480] 條頓人的妻子在全家自行了斷以前,也會投降,條件是她們願意做灶神處女的奴隸。
[481] 塔西佗對此晦暗不清的題材只寫幾行,而克盧維里厄斯寫了124頁。前者在日耳曼發現希臘和羅馬的神祇,後者相信他的祖先崇拜太陽、月亮和烈火的三位一體。
[482] 馬賽附近有處神聖森林,盧坎將其描述成極度恐懼的場所,但日耳曼有很多這種地方。
[483] [譯註]梅克倫堡位於德國北部,易北河到波羅的海之間的地區;波美拉尼亞是德國和波蘭的北部,瀕臨波羅的海。
[484] 他們的旗幟是野獸的頭。
[485] 愷撒、狄奧多拉和盧坎好像認為高盧人有這種觀念,但是佩盧提爾為了保持正統思想,儘量減少這種印象。
[486] [譯註]塔索(1544—1595 A.D.)是義大利文藝復興詩人,主要作品有反映首次十字軍東征的史詩《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及《論詩的藝術》。
[487] 喜愛古典文學的讀者一定記得,提爾泰奧斯(公元前7世紀希哀歌體詩人,作品以征戰為主,用來鼓勵斯巴達在作戰時要奮不顧身,英勇殺敵)鼓舞士氣渙散的斯巴達人,德謨多庫斯在費阿夏宮廷中享有較高的地位。但希臘和日耳曼不太可能是同一個民族。要是我們的古史學者多思考一下,知道在類似的狀況下會產生類似的行為,就不會引經據典,喋喋不休。
[488] 薩爾馬提亞人最大的不同是騎在馬背上作戰。
[489] [譯註]協防軍是由義大利以外的盟國或被征服地區的兵所組成的部隊,用來協助羅馬的軍團共同作戰。自從第二次布匿戰爭以後,羅馬帝國的疆域廣大,本身的兵源不足,才以僱傭或攤派的方式,針對自己的薄弱部分,編組騎兵、輕裝步兵、弓弩手、投石兵等單位。羅馬將領有最高指揮權,中下級幹部由地區人員擔任。協防軍的總兵力大致與軍團的人數相當,甚至到後期還超出很多。
[490] 他們都是同樣失去一目的獨眼龍。
[491] 位於古代萊茵河兩條支流之間的廣大地區,這個部落成為低地國家的始祖,一直傳承下來。
[492] 愷撒的《高盧戰記》第四卷提到,日耳曼人認為一個國家要讓領土的外圍有一大圈的土地荒蕪,而且愈大愈好,這是極為光榮的事,可以顯現武力的強盛,炫耀無人膽敢侵犯。
[493] 很多作者在第四世紀和第五世紀都提過布魯克特里人,認為是法蘭克人的一個部落。
[494] 虔誠的布萊特里(1696—1772 A.D.,詹森教派的神父)對塔西佗的這番話非常氣憤,憑這段話認為他是一個殺人的兇手。
[495] 從塔西佗和迪翁的著作中,可以看出羅馬人是在推行這種政策。
[496] 馬可皇帝為了應付緊急的狀況,把宮殿裡值錢的東西都拿出來變賣,奴隸和搶劫犯都列入徵兵的名單。
[497] 馬科曼尼人開始在多瑙河建立一個殖民區,後來占領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馬羅波杜斯國王在位期間建立一個勢力強大的國家。
[498] 沃頓將這段距離增加10倍,但是他只要想一下就能知道,5英里就夠修築一道堅固的防線。
[499] 我們相不相信雅典只有2.1萬公民,而斯巴達也不過3.9萬人?可見共和國的大小很難有什麼標準。
[500] 這是出自佐西穆斯或佐納拉斯的記述,馬里努斯可能是行省的總督,也可能是指揮一個支隊或是一個軍團的軍官或將領。
[501] 他的出生地在布巴利亞,是潘諾尼亞的一個小村莊,但是似乎與出身德西世家後裔的說法相矛盾,或許只是巧合。600年前的祖先一開始是平民,建立功勳以後晉升執政官,後來成為德西地方的貴族。
[502] 可參閱卡西多魯斯和喬南德斯寫的序言。但格勞修斯(1583—1645 A.D.,荷蘭法學家和歷史學家)在編輯《哥德史》時,居然沒提到喬南德斯。
[503] 喬南德斯依據阿布拉維斯,引用以韻文寫成的古代哥特人編年史資料。
[504] [譯註]瑞典南部有個烏特恩湖,分隔東哥特蘭和西哥特蘭兩個地區。
[505] 在格勞修斯的緒論中,有很多是摘錄不萊梅的亞當和薩克索·格拉瑪提庫斯的作品,前者寫於公元1077年,後者在公元1200年風行一時。
[506] 伏爾泰(1694—1778 A.D.,法國哲學家、文學家和啟蒙思想家)在《查理十二國王傳》中提到,當奧地利希望教廷出兵幫忙對抗古斯塔夫斯·阿道弗斯國王時,他們說這位侵略者是阿拉里克的直系後裔。
[507] [譯註]冰島人認為雷神比奧丁更偉大,他掌管著雷電、戰爭、勞動和法律。
[508] 不萊梅的亞當在著作中提到,烏普薩的廟宇被瑞典的因戈國王摧毀,他在公元1075年即位,大約在80年後,有所基督教教堂在廢墟上興建起來。
[509] [譯註]埃達首次出現是在10世紀,這個字的意思是「曾祖母」,後來指挪威的韻文形式,開始代代以口相傳,到12世紀才有文字記載,進而發展成神話的體系。
[510] [譯註]奧丁是眾神之父,原居於亞述海附近的「眾神花園」,但他喜愛四處漂泊,後來征服北歐。他發明文字,教導民眾識字作詩,推動藝術和法律的發展。
[511] 馬利特從斯特拉博、普林尼、托勒密和史蒂芬阿努斯的作品中,搜集跟這個城市和民族有關的殘存資料。
[512] 奧丁偉大的冒險事跡可以提供英雄史詩高貴的背景基礎,也可以用來探索哥特人和羅馬人產生仇恨的原因,但並不是可信的歷史事實。從埃達所要表述的感情以及很多人為的解釋來看,奧斯-高特並不是指亞洲的薩爾馬提亞那個真正的城市,而是虛構的地方作為眾神的居所,等於是斯堪的那維亞的奧林匹克山,先知從這裡下凡,向位於瑞典南部的哥特民族宣揚一個新的宗教。
[513] 要是我們對馬賽的皮西亞斯(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航海家和地理家,曾沿著地中海向大西洋海岸航行)的航海事跡深信不疑,那麼哥特人早在公元前300年就已經渡過波羅的海。
[514] 這些城市都是日耳曼的殖民地,條頓武士進行帶有宗教和商業性質的冒險活動,13世紀在普魯士完成征服和轉化。
[515] 普林尼和普羅科皮烏斯(公元6世紀初期拜占庭歷史學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完全一致,兩人相隔的年代很久,運用不同的調查方法得到同樣的結果。
[516] 哥特人得到代表東部和西部的Ostro和Visi稱呼,是源於最早在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位置,不過他們後來的發展也保持這種方向。當他們離開瑞典時,最初的殖民全容納在三艘船上,其中第三艘船的船體最重,航行途中落在後面,這艘船上的水手後來發展成一個國家,就稱自己是格皮德人,意為「閒蕩者」。
[517] 塔西佗說,哥特人把琥珀賣給羅馬人,用來交換鐵器。
[518] [譯註]阿馬拉是維京海盜中的英雄人物。
[519] [譯註]這些半人半神都是奧丁的夥伴,全身刀槍不入,殺人如麻,稱為「熊皮戰士」或「狼皮戰士」。
[520] 特別提到的是赫魯利人和勃艮第人。馬科曼戰爭的部分原因,就是多瑙河的蠻族受到北方來的壓力,要逃向南邊而引起。
[521] [譯註]玻里斯提尼斯河就是流經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第聶伯河,注入黑海,其主要支流是流過波蘭的普里佩特河。
[522] 維尼第人、斯拉夫人和安特人是同一個民族裡面最大的3個部落。
[523] 塔西佗在這方面真是值得讚譽,尤其是很多地方小心不做定論,更可以說明他下了很大的功夫去查證。
[524] [譯註]塔內斯河就是現在的頓河,注入亞速海。
[525] [譯註]指出當時俄羅斯的勢力已抵達太平洋,不僅據有西伯利亞,而且獲得庫頁島,與日本為鄰。
[526] 貝爾在《韃靼宗譜史》這本書里提到,他從聖彼得堡穿過烏克蘭旅行到君士坦丁堡,發現那裡外貌跟古代毫無改變,現在的居民都是哥薩克人,還能保持自然的景色。
[527] 喬南德斯在他的著作中,將梅西亞的首府弄錯了。能夠逃脫格勞修斯的法眼,沒有被校正出來,倒是令人感到很意外。
[528] 這個地方仍舊叫作尼科,坐落在流入多瑙河的一條溪流旁。
[529] 佐納拉斯在他的作品裡犯了不應該有的錯誤,他認為菲利普波里斯是德西烏斯的前任菲利普皇帝所建立。
[530] 德西烏斯頒發的獎章,有的上面有「戰勝卡皮人」的字眼。
[531] 克勞狄(即位後建立了很多光榮的功勳)奉命率領200名達爾達尼亞步兵、100名重裝騎兵、160名輕裝騎兵、60名克里特弓弩手以及1000名全副武裝的新兵,據守色摩比利隘道。
[532] 孟德斯鳩說明監察官的性質和運用方式時,有一貫的聰敏,有罕見的精確。
[533] 韋斯巴薌和提圖斯是最後兩位監察官,圖拉真很謙虛地拒絕接受這個榮譽,到安東尼時就將這個前例當成規定。等到君王不兼任監察官,當然就變得沒有權力。
[534] 龐培在當執政官時,儘管受到豁免,還是親自出庭接受審訊,這種狀況不僅少見而且受到大眾的讚譽。
[535] 像是障眼法的處理過程讓佐納拉斯上了當,他認為德西烏斯已經宣布瓦萊里安是帝國的共治者。
[536] 奧古斯都為了改革不良的習性,處置特別嚴厲。
[537] 佐西穆斯及其門徒把多瑙河錯弄為塔內斯河,誤認為會戰地是在西徐亞。
[538] 奧勒利烏斯·維克托(320—389 A.D.,羅馬歷史學家)對於兩位德西烏斯的死,有不同的敘述,但是我採用喬南德斯的記載。
[539] 我引用塔西佗在《編年史》其他地方對羅馬軍隊和日耳曼蠻族接戰的類似記載。
[540] 德西烏斯是在公元251年年底被殺,新即位的君王在次年元月朔日接受執政官的頭銜。
[541] 從奧古斯都到戴克里先之間的皇帝都不獲好評,但德西烏斯卻得到很高的榮譽。
[542] [譯註]西庇阿時代是指高乃里烏斯·西庇阿及阿非利加·西庇阿父子,建立功勳的時期是公元前2世紀。
[543] 李維的《羅馬史》記載,埃及的國王最富有,但是接受羅馬致贈的一個座椅、一襲長袍和5磅重的金盤,就感到非常光榮和高興,而羅馬人送外國使節的禮物通常是價值18英鎊的銅幣。
[544] 據稱是佐西穆斯提出這種空穴來風的指控。
[545] 哥特作家至少可以說他們的同胞對加盧斯並沒有違背誓言,所以才有和平。
[546] [譯註]斯波萊托平原在羅馬北邊50英里,是進入首都的門戶,為兵家必爭之地。
[547] 優特羅波烏斯和維克托認為瓦萊里安的軍隊配置在雷提亞。
[548] 有的歷史書籍上記載,瓦萊里安即位時的年齡已經接近70,但可能與逝世的年齡弄混淆了。
[549] 在元老院對抗馬克西明的奮鬥過程中,瓦萊里安可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550] 按照維克托的看法,這其中有很大的差別。瓦萊里安從軍隊接受皇帝的頭銜,而奧古斯都的頭銜來自元老院。
[551] 從維克托的記載以及現存的獎章,蒂爾蒙特推算出伽利埃努斯聯合統治帝國,是在公元253年8月。
[552] 拉文納的地理學家提到,丹麥的邊界上有個叫作毛里蓋尼亞的地方,是法蘭克人古老的發源地,也催生萊布尼茨的巧妙體系。
[553] [譯註]德國西北部地區,包括漢薩同盟的各邦在內。
[554] 有些以撰文為生的人經常暗示此處就是法蘭克人戰勝羅馬人的沼地。
[555] 這些古老的名字在後面各個時期偶爾會提到。
[556] [譯註]瑞士的種族複雜,中北部講德語,西部說法語,東南部說羅曼斯語,而南部說義大利語,聯邦由23個州組成,採用類似自治領之政治組織結構。
[557] 布雷昆尼為波斯蒂尤默斯作傳,寫出他輝煌的一生,但是缺少可靠的獎章和碑銘做旁證。
[558] 奧托尼烏斯(310—395 A.D.,西班牙詩人)那個時代,萊里達已經殘破不堪,可能是這一次蠻族入侵的關係。
[559] 瓦列西烏斯因此誤以為法蘭克人從海上入侵西班牙。
[560] [譯註]這塊領地位於德國西部,在西利西亞西北方。
[561] [譯註]愷撒的《高盧戰記》第一卷提到與斯威弗人作戰的情形,第四卷提到斯威弗族是日耳曼人中勢力最大,也是最驍勇善戰的部族。
[562] [譯註]愷撒的《高盧戰記》第四卷提及日耳曼人的烏西皮特族和滕克特里族,在公元前55年渡過萊茵河,就是受到斯威弗族的壓迫所致。
[563] 阿西尼烏斯斯·夸德拉圖斯是一位研究民族起源的歷史學家,保存著很多語義學上的名詞,阿加提阿斯(536—582 A.D.,拜占庭詩人和歷史學家)予以引用。
[564] 斯威弗族和愷撒接戰也用這種方式,保持很大的機動能力,受到戰勝者的讚許。
[565] 一位維克多稱他是馬科曼人的國王,另一個維克多則稱之為日耳曼人的國王。
[566] 這個通道是進入克里米亞半島的門戶,寬度大概不到2英里。
[567] [譯註]歐里庇德斯(485 B.C.—406 B.C.)是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一,現存《美狄亞》《希波呂托斯》《特洛伊婦女》等19部劇本,對後世影響極大。
[568] [譯註]《美狄亞》一劇的背景就是此地。美狄亞是卡爾基斯國王的女兒,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隨之私奔後遭遺棄,憤而殺死親生二子。
[569] [譯註]奧列斯特是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的兒子,其母與人通姦殺其父,子殺其母與姦夫。
[570] [譯註]這個王國位於克里米亞的刻赤半島,所謂「梅奧蒂斯海」就是今天的亞速海,經由很窄狹的海峽與黑海相連。
[571] 博斯普魯斯早期的國王都是雅典的盟友。
[572] 阿格里帕帶著大軍控制整個海峽,博斯普魯斯地位降低成為二等國家,羅馬人有次在3天內行軍到達塔內斯河。
[573] 要是能夠信得過西徐亞人所說的話,在琉善的《陶克薩爾斯》一書里,他敘述自己的國家對博斯普魯斯國王進行大規模的戰爭。
[574] 阿里安(2世紀羅馬作家,作品有《亞歷山大大帝傳》)認為,邊防守備隊是在皮提烏斯東邊44英里的迪奧斯庫里阿斯,那個時候在發西斯的城防隊只有400名步兵。
[575] 阿里安提到兩地的距離是2610斯塔德。
[576] [譯註]就是乘坐阿爾戈號帆船,隨著伊阿宋去海外尋覓金羊毛的英雄。
[577] 圖內福爾(1656—1708 A.D.,法國旅行家)曾到此憑弔古蹟。
[578] 新愷撒里亞的主教格列高利·托馬多古斯在書信中提到此事,被馬斯庫(1689—1761 A.D.,德國法學家和歷史學家)所引用。
[579] [譯註]這些城市都在馬爾馬拉內海的周圍地區。這個內海位於亞洲小亞細亞半島和歐洲巴爾幹半島之間,兩端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在本書里把這個內海稱為普羅蓬提斯海。
[580] 圍城的兵力是400艘戰船、15萬步兵和數量龐大的騎兵。
[581] 辛瑟拉斯敘述奧登納圖斯難以置信的故事,說他打敗哥特人,並將他們殺得片甲不留。
[582] 辛瑟拉斯說第三次遠征是赫魯利人一手促成的。
[583] 雖然這件事微不足道,但是希臘人卻大肆宣揚,認為他們的同胞立了很大的功勞。
[584] 辛瑟拉斯提及赫魯利人帶來的士兵,以後非常忠誠,作戰英勇,獲得很大的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