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故宮六百年風雲史> 繼位疑案(下) ——康熙帝遺詔被塗改過嗎?

繼位疑案(下) ——康熙帝遺詔被塗改過嗎?

2024-10-10 21:18:38 作者: 閻崇年

  本講我們繼續探討雍正繼位疑案。雍正繼位的最大疑點,還是來自所謂康熙遺詔。那麼,康熙遺詔被塗改過嗎?

  康熙帝的遺詔,目前看到的有五個版本:一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台北故宮博物院保存的康熙遺詔各一份,內容相同;二是《清聖祖實錄》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一月辛未(二十一日)的上諭;三是《清聖祖實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甲午(十三日)的康熙遺詔;四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甲午(十三日)康熙帝向七位皇子宣布的遺詔;五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甲午(十三日)康熙帝去世後,隆科多向雍親王口授的康熙遺詔。

  圍繞康熙遺詔,主要有以下議論。

  第一,關於擅改遺詔。雍正帝剛剛即位,就有傳言說,康熙帝原傳十四阿哥胤禎繼位,雍正把「十」字改為「於」字:「先帝欲將大統傳與胤禎,聖祖不豫時,降旨召胤禎來京,其旨為隆科多所隱,先帝殯天之日,胤禎不到,隆科多傳旨遂立雍親王。」

  這個傳言流傳很廣,乍一聽有道理,但是經不住分析。如果康熙帝真有「傳位十四子」的遺詔,按照當時的行文習慣,應當寫作「傳位皇十四子」,如果把「十」字改成「於」或「於」,就變成「傳位皇於四子」或「傳位皇於四子」,根本不通。況且當時如此重要的遺囑,應同時以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漢字還可以修改,滿文又豈能改「十」為「於」?

  儘管皇十四子胤禎是康熙屬意的皇太子人選之一,但目前還沒有發現康熙帝確定要傳位給胤禎的文獻或檔案證據。康熙帝病重時,他緊急召回的是在天壇的胤禛,並沒有召回遠在西北的皇十四子胤禎和在東陵的皇五子胤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現存的遺詔檔案也根本沒有改動的痕跡。所以,雍正帝擅自塗改遺詔的說法尚難成立。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第二,關於康熙遺詔是真是假。胤禛繼位的主要依據是康熙遺詔。現在能看到的四份遺詔,海峽兩岸保存的檔案,無法證明是真是假,既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後來偽造的。

  能夠確定是真的,就是《清聖祖實錄》記載的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一月辛未(二十一日)上諭,因為這是在康熙帝去世五年前就公布了的。不過,康熙帝雖然說這可以作為他的遺詔,但是並沒有寫明接班人的事情。

  還有一份就是《清聖祖實錄》記載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甲午(十三日)康熙遺詔。這份康熙遺詔,有的學者認為是真的,因為《清聖祖實錄》和檔案都可以證明它的存在;有的學者認為是假的,因為實錄和檔案都是雍正帝掌權後出台的,可以編造。那麼,這份詔書是真是假?我認為半真半假,為什麼?

  康熙遺詔的文字,前半部分是真的,因為前半部分就是把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上諭加以文字修飾,移到傳位遺詔里。這大段文字,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就當著諸皇子、文武大臣的面親自公開宣布了,所以是真的。而後半部分、康熙遺詔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段話「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很像我,一定能擔當繼承大統的責任,所以命他繼承朕登基,即皇帝大位),無法證明其是真的。所以我說它是半真半假。

  第三,關於康熙帝向七位皇子宣布遺詔。記載這個情節的兩本書《清聖祖實錄》和《大義覺迷錄》都是雍正帝即位後御用官員編寫的,而且出版時當事人基本上都不在人世,無法核對。而當時人所寫的《皇清通志綱要》與《永憲錄》兩本書中都沒有相關記載,所以有人懷疑這個情節是編造的。而且,康熙帝怎麼會在病重時不召集大臣、王公們一起來聽他的遺詔呢?

  另外,雍正帝說過兩位皇弟在康熙死後的反常表現:皇八弟允禩在暢春園中「並不哀戚,乃於院外倚柱,獨立凝思,辦派事務,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憤可知」;而皇九弟允禟「突至朕前,箕踞對坐,傲慢無禮,其意大不可測,若非朕鎮定隱忍,必至激成事端」。學者們認為,這兩位兄弟的表情與行為正說明他們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聽到隆科多的「口授末命」,才有如此憤恨的心態和冒失的行動。如果他們早已聽到皇父親口說過這個安排,恐怕不會是這種反應。

  第四,關於隆科多「口授末命」。胤禛在康熙帝病危當天曾三次到暢春園清溪書屋病榻前,康熙帝說:「朕病勢日臻。」可見康熙帝還沒有糊塗。但為什麼康熙帝可以把指定胤禛為繼承人的事告訴其他七位皇子,卻不當面告訴他本人呢?「口授末命」的人為什麼是隆科多一位大臣?其他大臣為什麼沒有在場?而且諸皇子也不在場?所以這個情節的確令人生疑,口授的末命也就更令人懷疑了。

  上述康熙遺詔的六個版本,只有半個是真的,且這半個沒有涉及皇四子胤禛繼位,而涉及雍正繼位的康熙遺詔,都不能確定是真的。

  既然《清聖祖實錄》記載的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一月辛未(二十一日)上諭可以確定是真的,讓我們看一下其中是怎麼說到接班人的。上諭說,從第一次廢太子之後,康熙帝就把所做所思都書寫下來,封固起來,而且要一直寫下去,立儲的大事,怎能忘掉呢?!

  所以,接班人的事情,康熙帝不可能沒有安排,也很可能有書面安排。有這樣一件事可以旁證。雍正帝即位不久,跟他的弟弟允祺、允禟等說:「爾等母親都上了年紀,先前父皇也在兩處寫有硃筆諭旨,見今你們將妃母各自迎接回家,也可得以問安侍養,盡爾孝心。」此事在雍正四年(1726年)又被提起。這件事也證明康熙帝確實安排了一些身後之事,並且用硃批諭旨的形式親筆寫下。

  這樣,就引人聯想,那份真的由康熙帝親筆寫下的關於接班人的諭旨在哪裡呢?這仍然是一樁歷史之謎。

  雍正帝的皇位是正取還是逆取?從胤禛登極至今近三百年來,這既是學術界激烈爭議的問題,也是演藝界火爆炒作的題目。歷史是勝利者的記錄,正史不會也不可能對雍正帝逆取皇位做出記載。雍正帝畢竟是一位政治家,對他的歷史評價,主要應看其政治功過。

  雍正帝繼位,儘管目前還沒有看到令人信服的康熙遺詔,但康熙帝晚年對雍親王還是信任的,病危之時也是召雍親王從天壇三次來到他的病榻之前。就在康熙帝去世當年的暮春三月,康熙帝來到雍親王的圓明園,在牡丹盛開的樓台前,見到了十二歲的皇孫弘曆,回宮後就去了解這個皇孫的情況,包括生辰八字。在過完六十九大壽後沒幾天,他又來到圓明園,隨後就宣布將弘曆帶回宮中養育。當時,只有廢太子的兒子弘皙養育在宮裡。四月,康熙帝到避暑山莊,弘曆也隨駕前去。在夏、秋兩季的五個月里,祖孫二人幾乎朝夕相處,遊歷山莊。康熙帝親手教皇孫練習書法,還寫下條幅和扇面賜給弘曆。在木蘭圍場圍獵,弘曆差點兒被受傷的黑熊撲倒,幸虧皇爺爺用虎槍打死黑熊。也就在這段時間,康熙帝帶著孫子弘曆來到避暑山莊雍親王的獅子園,並傳見了弘曆生母鈕祜祿氏,稱讚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留下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皇帝歡聚一堂的歷史佳話。所以,弘曆在康熙帝決定傳位的過程中可能也起了重要作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