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登極 ——皇帝又懶又貪,怎能實行新政?
2024-10-10 21:15:54
作者: 閻崇年
16世紀中葉,明朝處於國勢衰落、危機四伏的階段。自明英宗「土木之變」以後,明朝從輝煌年代步入下滑的軌道。特別是經過正德和嘉靖六十年的折騰,國家千瘡百孔,百廢待興。時代呼喚一位「中興之君」,而隆慶皇帝做到了嗎?
隆慶皇帝朱載垕繼位以後,立即實行新政,就是打著嘉靖的旗號,把嘉靖的政令都反過來。
第一,宣布大赦。對因為向皇帝建言而受迫害的官員,給予平反、復職、重用、追諡、褒恤,並懲辦諂媚助惡的官吏。
第二,禁止齋醮,拆毀道觀神壇,逮捕、懲治方士。
第三,對嘉靖皇帝的生父、生母削減祭祀禮儀等級。
第四,停止土木營建,免去部分過去拖欠的賦稅,減輕民間負擔。
除了國家大政,隆慶帝還把自己家裡被扭曲的家庭關係翻轉過來。他最耿耿於懷的是生母杜康妃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因此給予徹底翻轉。
接著,隆慶帝又抓緊為年已五歲的兒子舉行命名典禮,給這個孩子正式取名為朱翊鈞。隆慶二年(1568年)又立朱翊鈞為皇太子,這就是未來的萬曆皇帝。隆慶六年(1572年),朱翊鈞十歲,隆慶帝為他舉辦了冠禮。鍾粹宮是東六宮裡的一組宮殿,原來叫咸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為鍾粹宮。隆慶五年(1571年)改鍾粹宮前殿為興龍殿,後殿為聖哲殿,特意安排皇太子朱翊鈞(萬曆帝)住在這裡。
隆慶帝登上皇位後,倒是不修玄、不養道士,但是他完全脫掉了「好皇子」的外衣,成為一個懶惰、貪財、貪玩、好色的皇帝。他的缺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特別懶惰。隆慶皇帝的懶惰主要表現在怠政。隆慶改元剛剛十天,他就連續宣示「免朝」。隆慶帝三十歲繼位,正是精力旺盛、年富力強的年華,但他表現為「四個很少」——很少上朝聽政,很少批覽奏章,很少經筵日講,很少躬祭廟祀。即使上朝,也是不諮詢,不表態,不批示,不幹事。朝臣上奏諫言,他也不理不睬。
第二,特別貪財。史書說他想把天下庫藏都轉到內庫里,供自己享用。明朝的庫銀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庫銀,就是戶部帳上和庫里的銀錢,也就是國家或國庫的銀錢;二是帑(tǎng)銀,是皇帝帳上和內庫的銀錢,也就是皇帝的私房錢。庫銀,皇帝可以下令動用,但必須經過戶部;帑銀,皇帝可以不通過戶部,直接花銷。隆慶帝就從國庫撥錢入內帑,歸他個人支配。
第三,特別貪玩。隆慶帝像他皇父一樣愛玩,喜歡瓷器、珠寶等。如瓷器,一次就諭旨景德鎮御器廠燒造瓷器十多萬件套。隆慶帝還特別喜歡黃金,用戶部的六萬兩銀子買黃金一萬兩,給自己使用。有了黃金,還要珠寶,騷擾天下。這些白銀、黃金、珠寶、瓷器,供隆慶帝在後宮揮霍享受。
第四,特別好色。隆慶帝一再下詔,多選宮人,每次都在三百人左右,為此竟在江南地區引發「拉郎配」的風潮,也就是為了不被宮裡選走,父母不惜把女兒匆匆嫁給不般配的夫家。他頻繁封授妃子,甚至臨死前一個月還封了四位妃子。
以上這些,看似縱情享樂,榮華富貴,實際上是以透支身體、危害國家作為代價。由於色癆(可能是今天所說的結核病)引發中風,朱載垕做了六年皇帝,就病死了,年僅三十六歲。
好皇子變身如此皇帝,叫人怎麼不擔心,國家怎麼辦?內閣輔政幫了大忙。隆慶朝始終有一個強勢內閣在運轉主政。
隆慶朝先後入閣任大學士的有九人,時稱「九相」。內閣首輔,先後有三人。
第一位首輔是徐階(1503—1583),今上海人,小時候剛滿周歲就掉入枯井裡,被救出三天後才甦醒;五歲隨父出行,從山上摔下,幸好衣服掛在了樹上,得以不死;後來科舉考試中了探花,就是鼎甲的第三名。他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入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任首輔,在嘉靖、隆慶交替時,頒布一系列措施,糾正前朝弊病,有較高聲譽。
第二位首輔是李春芳,在徐階退休後接替其做首輔。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狀元,為人溫和,誠心篤行,淵學宏才,但是受高拱排擠,主動請求致仕,也就是退休回鄉,後來得到善終。
第三位首輔是高拱,原為隆慶帝在東宮的老師,因徐階推薦入閣,後來繼任首輔。
此外,還有一位大學士,雖不是首輔,但地位迅速上升,才幹得以展現,他就是張居正。他後來作為唯一一名隆慶朝大學士進入萬曆朝內閣,並成為首輔。
因為這個強有力的內閣始終在正常運轉,隆慶朝在不到六年的時間裡,完成了明朝歷史上的兩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實現明朝與北方蒙古俺答汗的「隆慶和議」。自正統以來,蒙古接連騷擾,烽火連綿,京師戒嚴,不得安寧。「隆慶和議」之後,邊費由每年近百萬兩減到二三十萬兩,而且西北部邊境數十年維持和平,直到明末。
第二件大事,就是任用戚繼光等抗倭,取得勝利,開放海禁,發展貿易,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並允許民間在海上貿易,重啟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門。
這兩項業績使隆慶帝的懶惰和放縱,似乎在人們的視野中變得無足輕重了。其實,功是功,過是過。正確的歷史態度是,肯定功績,為後人提供歷史經驗;批評過錯,為後人提供歷史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