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的榮耀 ——明朝唯一連中三元的學霸
2024-10-10 21:15:01
作者: 閻崇年
大家都知道,科舉考試中,最高級別的考試就是在皇宮裡的殿試。明朝二百七十六年,能夠進入皇宮參加殿試的佼佼者不多,考到狀元的就更少了,有明一代,殿試八十九科,也就是先後考出了八十九位狀元。但是,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獲得第一名,也就是把解(jiè) 元、會元、狀元集於一身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名叫商輅(lù)。
先介紹一下科舉考試。
明清的科舉考試,繼承隋唐以來的科舉考試傳統,但略有變通。在童試考秀才之後,主要分為三級:第一級為鄉試,在省城舉行,由學政(教育局局長)主持,朝廷派鄉試主考官,中試者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級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貢院考試,朝廷派會試主考官,中試者為會士,第一名稱會元;第三級為殿試,由皇帝主持,在皇宮舉行考試,中試者為進士,第一名稱狀元。新科狀元走出皇宮,是從奉天門、端門、午門、承天門(天安門)、大明門的中門走出;免試入選翰林院庶吉士,相當於保送讀研究生;直接授修撰(從六品)等。所以,連中三元,非常難得,也是非常榮耀的。
那麼,商輅是個怎樣的人呢?
商輅(1414—1486),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人。他不僅學問超群、為人正直,而且丰姿瑰偉、儀表堂堂。因此,明英宗在殿試的時候欽點商輅為狀元,並讓他做展書官,就是在皇帝經筵的時候陪侍的官員。從此,商輅就在皇帝身邊做文學侍從,以備顧問。
風光太短,好景不長。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替代英宗,改年號為景泰。當時,蒙古瓦剌大兵壓城,國都北京危在旦夕,朝廷面臨兩大難題:一是要不要遷都南京;二是要不要保衛北京。
面臨上述兩大政治難題,在朝大臣無法迴避,不能含糊,必須回答——一方面,以徐有貞為首,主張遷都,其連帶的問題是,不必保衛北京;另一方面,以于謙等為首,反對南遷,必須堅守北京,其連帶的問題是,誓死保衛北京。
商輅在這個臨大事、決大策的關頭,堅決反對遷都,主張積極抗敵。當時于謙為兵部尚書,他為兵部左侍郎。這個搭檔說明,他的志趣和品性,與于謙何等相似!
英宗「南宮復辟」後,于謙被殺,商輅被革職,斥為民。英宗經常回憶說:「商輅是朕所取之士,曾經和姚夔一起輔佐東宮,所以頗為不舍。」但他還是沒有再任用商輅。
明英宗駕崩後,成化帝繼位,商輅重新得到重用。所以,商輅身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四朝,他的事功主要在成化朝。
成化朝的內閣有個特點——清一色的學問官,如陳文,正統元年(1436年)殿試榜眼;劉定之,正統元年(1436年)會試第一名、殿試探花;彭時,正統十三年(1448年)殿試狀元;而商輅,則是連中三元。
成化三年(1467年)二月,商輅被召回北京,受命以原官入內閣。商輅推辭,成化帝說:「先帝已經知道你冤枉,你不要推辭。」
在成化時期,商輅先後擔任兵部、戶部、吏部的尚書,在內閣竟達十年。商輅為官正直,不容邪惡,對皇帝寵信的大太監汪直,敢於建言,維護正義;對於皇帝寵愛的萬貴妃,也敢拒絕所請,不給面子。
先說第一件,彈劾大太監汪直。明朝先後設立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等具有特務性的機構,偵緝四出,任意抓人,屢興大獄,酷刑逼供,賣官鬻爵,無法無天。其中,西廠設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由太監汪直總管,氣焰囂張。
有一天,成化帝收到一份奏疏,寫了太監汪直十一大罪,最後寫道:「聖上您偏聽偏信汪直,而汪直又讓一群小太監做耳目。他們都說是秉承您的密旨,專事刑殺,擅作威福,戕害善良,無惡不作。自從汪直用事,官員不安其職,商賈不安於途,庶民不安於業,若不立即除去,那麼,天下安危,就不知道是不是可以保住了!」
成化帝看了奏章,非常生氣,說:「用一個太監,怎麼會危害天下,誰支持寫的這份奏章?」
商輅正色回奏說:「朝臣無大小,有罪都要請旨逮問,汪直擅自抄沒三品以上京官。大同、宣府,是邊城要害,守備片刻也不可缺,但汪直一天就抓走多人。南京,是祖宗根本之地,這裡的大臣是朝廷留守大臣,汪直卻擅自收捕。諸近侍在皇帝左右,汪直自行更易變換。汪直不去,天下怎麼能沒有危險? 」
大學士萬安、劉珝(xǔ)、劉吉也支持商輅的意見。商輅說:「各位先生皆為國如此,我還有什麼可憂慮的。」於是,成化帝撤銷西廠。商輅等官員奏罷西廠,是明史以正壓邪的一件大事。
再說第二件,敢於冒犯萬貴妃。萬貴妃看重商輅的名望,就拿出她父親的畫像,讓商輅在上面題贊,還要給金銀綢緞作為潤筆費。商輅不給面子,極力推辭,說:「不是皇上的欽命,不敢應承。」萬貴妃不高興,商輅也不在乎。
商輅後來升兵部尚書,又兼文淵閣大學士,進入內閣。成化十三年(1477年),商輅又晉為謹身殿大學士。前面講過,明代內閣在文淵閣上班,一般為七位大學士,一位是首輔大學士,另外六位分別以皇宮的宮殿命名官職,比如華蓋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和東閣大學士等。
商輅退休後,華蓋殿大學士劉吉見他子孫林立,感嘆道:「我與您同事多年,未曾見您筆下妄殺一人,所以老天報答您。」商輅回答:「我是不敢使朝廷妄殺一人罷了。」商輅居家十年卒,年七十三,諡文毅,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寰宇通志》(與修)等著作存世。
商輅為人,平易簡單,寬厚有容,臨大事、決大議,一旦決定了就毅然堅持。歷史對商輅的評價是一個字:正。人的一生,得一個「正」 字,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