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寶物 ——成化鬥彩雞缸杯、三秋杯
2024-10-10 21:15:04
作者: 閻崇年
明代成化以後,皇帝相對比較輕鬆,這和明代的票擬制度有關。宣德帝為保障他年幼的兒子繼位制定了內閣票擬制度,凡事由各衙門提出方案,內閣大學士為皇帝草擬處理意見,司禮監代表皇帝硃筆批示。皇權運作,皇帝用了兩手——權力交內閣,票擬交內監,二者相制約,皇帝操君權。所以,到成化時,皇帝基本上不用操心朝廷的日常事務,由內閣和司禮監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在這種情況下,成化帝在宮裡都做些什麼呢?
成化帝喜歡讀書、繪畫、寫字、聽戲,有較高的藝術造詣。他還特別喜歡收集珍寶和古玩,他寵愛的萬貴妃也有同樣的雅好,於是派出宦官到全國各地採辦,比如陝西、遼東的藥材,東北、朝鮮的海東青、白鵲、文魚,遼東、山西、陝西的皮貨,江南的花木,四川的生漆,江西、浙江的瓷器,廣東、廣西的珍珠,湖廣的魚鮮;通過廣州、泉州、寧波等市舶司搜羅異域的寶石、珊瑚、珍珠、香料、珍禽等,甚至曾經打算仿效永樂皇帝,派人出洋收集;還派宦官往浙、閩、川、滇、陝開採銀礦,往遼東、湖廣等處淘金、採金,往江南督辦織造,往江西景德鎮燒造瓷器,忙得不亦樂乎。
成化時有一種瓷器名揚天下,就是成化鬥彩。什麼是成化鬥彩?這是成化朝時景德鎮御器廠燒制的一種瓷器新品種。這種新瓷器,在一件瓷器上,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畫,爭相鬥艷,色彩鮮麗,所以得名鬥彩。燒制工藝比較複雜,先在瓷胎上畫青花,上釉,入窯經1300攝氏度高溫燒制;再在釉上繪紅、黃、藍、綠各種色彩的圖畫和紋飾,二次入窯,經 600~800 攝氏度低溫燒制完成。
先說鬥彩雞缸杯。杯的外壁繪兩組相同的雞群,都是一隻公雞、一隻母雞、三隻小雛雞。母雞和公雞沉穩,雛雞頑皮,活靈活現,躍然瓷上。雞群周圍,洞石清秀,幽蘭碧青,牡丹吐艷,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雞缸杯形體娟秀,胎薄如紙,構圖自然,色彩淡雅,形象生動,情趣怡然。這種杯子是御用酒杯。說起飲酒,文獻記載,金章宗曾偕寵妃月下游幸瓊華島(今北京北海公園瓊島)。二人對坐,飲酒和詩。皇帝出上句:「二人土上坐。」愛妃對下句:「一月日邊明。」明朝宮廷已經開始有了喝白酒的習慣。酒味濃烈,故用小杯。相傳,成化帝與萬貴妃明宮月夜,碰杯戲飲。2014年4月8日,一件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在香港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上以2.8124億港元的天價成交,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成化時期御窯瓷器的價值和水平。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早在明朝萬曆時期,成化鬥彩瓷器就已經價值連城,深受萬曆皇帝喜愛。當時成化窯的酒杯每對貴到白銀百兩。成化窯雞缸杯是酒杯當中最貴的。清初大收藏家高士奇專門寫了一首《成窯雞缸歌注》,說:「成窯酒杯,各式不一,皆描畫精工,點色深淺,瑩潔而質堅。雞缸上畫牡丹,下畫子母雞,躍躍欲動。」到了清朝中期,成化窯雞缸杯價值一百兩銀子。清乾隆皇帝也寫下詩句「雞缸最為冠」,說雞缸杯是瓷器當中的冠軍,給予讚譽。
再說鬥彩三秋杯。相傳此杯是成化帝專為萬貴妃燒制的,一共燒制了五對,選出一對最好的,成為傳世精品、孤品、神品。為什麼叫三秋杯?因為畫面描繪的是秋天景色,而秋季指農曆七、八、九三個月,稱為「三秋」,所以有「三秋杯」之稱。
說到這三秋杯,必說孫瀛洲(1893—1966)。孫瀛洲先生原是河北冀縣農民,後為北京敦華齋古玩店老闆。他學勤業精,20世紀40年代曾以四十根金條從當鋪買到清宮流散出的一對鬥彩三秋杯,拿回家裡珍藏,一人關在屋裡欣賞,妻子三番五次催促吃飯,都渾然不動。1956年,他把這對珍貴的三秋杯捐獻給故宮博物院。
成化瓷器之所以精美,原因之一是有清官在景德鎮御窯督陶。
成化時有一位賢能清廉的督陶官何瓛(huán)被派往景德鎮。何瓛,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自幼聰穎,非常雋秀,作文賦詩,眾人驚訝。但是,他參加科考,六次落第,非常鬱悶。一位張公惜才,建議他去做官。他就到吏部競聘任職。吏部讓他做饒州別駕。別駕,就是副職。他心裡不樂,去找張公。張公說,饒州的副職,雖官府在府城鄱陽,卻有衙署在景德鎮,所職掌事務,只有御器廠一件,沒有雜務,勸他就職。於是,何瓛攜帶家眷到景德鎮上任。
當時,成化帝要求御窯照著宣德窯的範本燒造御用龍鳳瓷器,何日思夜想,戰戰兢兢,會同工匠,共同密商。於是,他們選取精細材料,繪製最佳圖樣,每次燒窯,放置上百成千的瓷胎。然後,何瓛整肅衣冠,與同事一起,默默祝禱,燒窯完全成功。瓷器運到宮裡,受到皇帝喜歡。
就這樣,何瓛三年任滿,又任三年,考核滿意,再留任三年,在景德鎮連任九年。何瓛居官,清廉勤慎,體恤民情。如發生窯變的瓷器,雖然精彩,但是他從不上繳皇宮,因為窯變太偶然,不可重複,如果皇帝喜歡,讓再燒一件,怎麼辦呢?於是,何瓛將這些窯變極品瓷器儲藏在倉庫里,加以封存。景德鎮人感激何瓛為民造福。
何瓛不攀富貴。寧王看中他的孫子,要結為姻親,他毅然謙辭。後來,寧王敗落,何瓛之高明得以顯現。
到他離職的時候,浮梁縣官民,景德鎮工匠、市民,有的背著慈母,有的搭起帳篷,夾道相送,盛況空前。何瓛退休後,家居優閒,讀書著述,二十年後卒,壽八十五。正如《論語》里說的「仁者壽」,一個人,有一顆仁慈、善良的心,往往心胸比較開闊,心態比較平和,這些都有益於健康長壽。何瓛當時能夠有八十五歲的高壽,也許這就是他的秘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