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魏晉:歷史大變局下的個人命運> 第四章 蹺蹺板上的東晉 司馬睿:這皇帝當得太難了

第四章 蹺蹺板上的東晉 司馬睿:這皇帝當得太難了

2024-10-10 21:04:30 作者: 張程

  一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而混在森林深處的小灌木則是最安全的,有樹蔭可以遮蔽又不需要承擔風險。西晉末年,皇室內訌,多少皇親貴胄身首異處、血流滿地,司馬炎一系的近支子弟更是損失殆盡。而作為皇室遠支疏宗的琅琊王司馬睿倖存了下來,並發展壯大,在西晉滅亡、北方淪陷以後建國江南,開創了東晉王朝。

  琅琊王司馬睿是司馬懿的曾孫,和晉惠帝、晉懷帝同一輩分。司馬睿在皇室中的地位很低。他的爺爺司馬伷(zhòu)是司馬懿的小妾伏夫人所生(八王之亂中的汝南王司馬亮也是伏夫人所生),是庶出的少子,被封為琅琊王。琅琊大約在今天山東臨沂地區,是諸葛亮的老家。司馬伷就娶了諸葛亮的族孫女為妻。當時社會上流傳「牛繼馬後」,司馬懿正在篡奪曹魏政權,認為這是在預示牛氏將取代司馬家族,於是對朝廷中的牛氏大臣起了疑心。恰好有個大將叫牛金,不幸被司馬懿給毒死了。想不到,「牛繼馬後」的預言應在琅琊王這一支血脈上,第三代琅琊王司馬覲的王妃夏侯氏私通小吏牛氏,生司馬睿。後來司馬睿成了東晉皇帝,不正是「牛繼馬後」嗎?司馬睿的身世之謎雖然對皇室不敬,卻被正經八百地記錄在了《晉書》中。

  司馬睿十五歲承襲了琅琊王的爵位,整個少年時代和大半個青年時代都是在默默無聞中度過的。他既沒有血緣優勢,又無權無兵,是一系列政治活動的看客。如果說他的過人之處,就是能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保全自身,一直安然無恙。八王之亂前夕,司馬睿「每恭儉退讓,以免於禍」。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到永興元年(304),政治鬥爭愈發尖銳,司馬睿終是被牽涉其中,不能再獨善其身。當時晉惠帝被挾持到鄴城,司馬睿也跟著去了。東安王司馬繇勸掌權的成都王司馬穎對晉惠帝客氣優待,司馬穎不僅不聽,還把他殺了。司馬睿是司馬繇的親侄子,怕遭牽連,趕緊化裝逃走。成都王司馬穎下令一切關口、渡口都不准貴人通過。司馬睿到達黃河渡口時,就被攔住了。情況緊急,幸虧有一個叫宋典的隨從急中生智,拿馬鞭朝司馬睿身上一拂,笑道:「舍長(指看管房子的小吏),官府把你當作達官顯貴拘留了,看來你很有貴相啊!」守渡口的官兵信以為真,就把司馬睿等人放行了。

  司馬睿逃亡後,堅定地站到了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永興二年(305)司馬越授意司馬睿去守下邳(pī),並派自己的參軍王導給司馬睿當助手。王導出身琅琊王氏,是世家大族的子弟,眼光獨到,看到天下已亂,決心尋找一個可靠的盟友開創新局面,而他找到的這個盟友便是司馬睿,他看中了司馬睿的低調和沒有歷史包袱的清白背景。司馬睿的封地是王導的老家,他也因此對王氏很有好感,刻意籠絡。史稱王導「傾心推奉」,司馬睿「亦雅相器重,契同友執」。司馬睿跟著司馬越在洛陽,王導不斷勸他脫離洛陽,藉口回封國而去東方開闢新局面。於是司馬睿決定出鎮下邳,王導也跟他一起,兩人的搭檔生涯正式開始了。王導和琅琊王司馬睿同齡,當年都是三十歲。

  中原之亂愈加激烈,王導和堂兄弟王敦、王曠(王羲之的父親)三人關在小屋子裡,嘀咕了半天,覺得中原局面混亂,無可作為,不如去相對安定的南方東吳古地開闢新局面。於是,王導建議司馬睿去東南地區獨當一面。司馬睿很贊成,向司馬越申請移鎮南方。朝廷中的王氏兄弟王衍、司馬越的妃子裴氏二人被司馬睿和王導做通了工作,都鼓動司馬越同意司馬睿的請求。司馬越也想給自己在南方安排一個後路,萬一北方不濟還可以去東南地區棲身,就答應了。沒想到司馬越很快身死,生前安排的後路成了司馬睿的飛來橫財。永嘉元年(307),司馬睿出任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和王導拉上一眾人馬,搬到了建鄴。

  司馬睿前往東南,名義上是移鎮,其實類似逃亡,帶動了北方官民的南逃浪潮,史稱「永嘉南渡」。

  二

  司馬睿到建鄴時,距離陳敏覆滅才過去半年光景。南方局勢也不是一潭靜水,世家大族和一般百姓在觀望,就看司馬睿如何作為。司馬睿到建鄴大半個月了,竟然沒有一個江東士人前來拜訪。

  建鄴是東吳的故都,不是誰坐在這裡都能得到東南地區的支持的。西晉平吳後,江南童謠稱:「局縮肉,數橫目,中國當敗吳當復。」「局縮肉」是對司馬皇室的蔑稱;「橫目」就是一個「四」字,「數橫目」就說西晉壽命只有四十年左右;四十年後「中國當敗吳當復」。而從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王朝到307年司馬睿南下,已經四十年了,恰好天下大亂,很多東南百姓就認為改朝換代的時候到了。又有民謠說:「宮門柱,且當朽,吳當復,在三十年後。」這個說得更明白,意思是東吳滅亡三十年後將會復國。東吳是280年滅亡的,三十年後就是310年,離司馬睿到建鄴還差三年。當年陳敏反叛,在東南能迅速掀起大風大浪,和民心反晉思吳有很大關係。琅琊王司馬睿要想在東南站穩腳跟,必須安撫本地人民的對立情緒,首要便是取得江東大族的支持。

  西晉王朝分崩離析,皇室成員在江東士人心中早已大大貶值,而司馬睿這個琅琊王又是西晉皇室中的邊緣人物。現在,司馬睿帶著一大幫人逃到南方來,誰又能保證他們能在此長久立足?鐵打的州縣流水的官,說不定過幾年司馬睿就會被人撤了,說不定連西晉王朝都不存在了!所以,江東的世族大姓輕蔑地稱司馬睿、王導等人為「傖父」,這是吳人對北方人的一種蔑稱。

  東南人心不附,王導著急了。對於他們這些南下的北方世族來說,司馬睿的命運就是他們的命運;南方土著排斥司馬睿就是間接地排斥包括王家在內的南下的北方士人們。司馬睿在南方站不住腳,王家等人也站不住腳。

  於是在南下建鄴的一個多月後的三月三日「修禊節」,王導在秦淮河邊導演了這麼一幕:

  司馬睿坐在奢華的肩輿之上,在皇家儀仗的簇擁下,緩緩而來。王導、王敦等北方世族和名流都恭恭敬敬地騎馬跟隨其後。整個隊伍威嚴肅穆又不失豪華熱鬧,將西晉王朝的泱泱皇室風範展現給了當時在江邊過節的江南世人。江東的紀瞻、顧榮等著名大族都在江邊搭著席位,占著地盤過節。目睹這一幕,他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震撼。皇室骨肉相殘之後竟然還能保持這麼威嚴的陣勢;原來司馬睿在北方的地位這麼高,得到了這麼多大人物的支持;原來司馬睿等人還知道南方的節日,主動參加,與民同樂。震撼之餘,南方士人紛紛拜倒在路旁。司馬睿落座後,江東各大族的代表人物也紛紛上前拜見。司馬睿、王導等人專門挑一些南方人不知道的新聞、禮儀、賞賜來說事,那些世代居住在江東的世家大族聽得暈頭轉向,回家後更是紛紛感嘆,司馬睿這批人不可小瞧啊!

  緊接著,南方各大人物和名流先後接到了司馬睿的聘書。司馬睿一下子徵辟了一百六十個幕僚,許諾高官厚爵。司馬睿任用顧榮為軍司,加散騎常侍,遇到軍國大事都向他諮詢;任用賀循為吳國內史,將東南核心的吳郡託付給本地人治理。紀瞻、周玘、張闓(kǎi)等江東世族也都被委以重任。東吳滅亡後,江東士人的仕途變得很不順暢。如今司馬睿大施恩惠,迅速將士人團結在了身邊。史載:「由是吳會風靡,百姓歸心焉。」

  在這件事中,王導發揮了重要作用。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世族桓彝(yí)南渡過江之初,看到司馬睿勢力微弱,擔憂地對同樣南渡的汝南世族周顗說:「我們因為中原大亂才到此間來求生存,不料官府如此微弱,怎麼能維持下去!」後來桓彝見到了王導,交談之後對周顗說:「我剛才見了管仲,再也不擔憂了。」這個桓彝只是一個一晃而過的配角,而他的兒子桓溫和孫子桓玄,卻在之後掀起了驚濤駭浪。

  王導在建鄴協助司馬睿收拾人心,王敦則領兵在外四處攻城略地擴充地盤,揚州、江州、荊州、廣州、交州紛紛歸附司馬睿,南下的其他北方世族共同出力穩固南方政局,很快就打開了局面。對於北方世族來說,他們內部肯定存在爭權奪利和黨同伐異,但在北有強敵、南有土著的不利情況下,擁戴司馬睿,同心協力在江南一隅打開局面,是維持各自門第和利益最現實的選擇。所以,我們看到在永嘉南渡之初的幾年裡,北方世族空前團結。這種團結僅此一回,當局面穩固後,北方世族很快起了內訌,觸發了多次內戰。

  在此空前團結期間,北方世族在江南漸漸站住腳跟,穩定了下來,而土著的江東世族則受到擠壓,不再是南方社會起主導作用的力量。

  西晉末期,義興周氏、吳興沈氏領銜江東世族,號為強宗;緊隨其後的是吳郡四大家張、朱、陸、顧。北方世族初來,都不敢直接和他們對抗,紛紛避開現在的蘇南和太湖流域,深入浙江、江西一帶圈地占田,發展勢力;其後有會稽的孔、魏、虞、謝四家。這些家族的勢力強大,張昌之亂中,石冰侵略江南、陳敏反叛主要是被江東世族,特別是義興周家起兵平定的。石冰、陳敏之外,有個叫錢璯的人夥同孫皓的兒子孫充,再次企圖恢復東吳政權。義興周家的周玘組織家族力量,配合鄉里民兵再次平定了這次叛亂,史稱周家「三定江南」。可見江東世族當時力量之強大。

  但是江東世族在東吳滅亡後,就沒有了統一的組織者,相互之間也沒有進行必要的思想溝通,形不成合力。比如義興周氏往往是有事就組織軍隊,打完仗後便解散部隊,主要目的是保衛鄉土,維護家族利益。始終沒有一個強權人物成功領導江東世族與西晉朝廷對抗。

  也許是為了穩定多次騷亂後的江南,在永嘉南渡初期,江東世族並沒有反抗北方世族的南下,坐視他們逐漸站穩腳跟。等到北方世族開始擠壓土著勢力的發展空間時,江東世族們才開始後悔。周玘被司馬睿懷柔任命為吳興太守,他聯絡一部分人計劃要殺死北方官員,改用南方人士。機密泄露後,司馬睿不敢公開鎮壓,先調周玘為南郡太守,等他離開吳興後突然改任他為軍咨祭酒,不再讓周玘掌握實權。周玘最後憂憤而死,臨終對兒子周勰(xié)說:「殺我的是諸傖子,能報此仇,才好算我的兒子。」司馬睿明知周玘造反,仍然諡他為「忠烈」。周勰繼承父志,聯絡族人陰謀起兵反晉。叔父周札不願意造反,向司馬睿告密。司馬睿還是不敢公開鎮壓,利用周家內部矛盾,採取暗殺手段平息了紛亂。周勰卻沒有受到懲處,司馬睿待之如初,只是日後不再對江東世族委以實權。可見直至此時,江東世族的勢力還是強大得讓朝廷不敢小覷。

  隨著統治的逐漸鞏固,北方世族在使用籠絡策略之餘,還採取了分化方法讓江東世族自相削弱。王敦親近吳興沈家,以沈充為心腹和謀主,後來派沈充帶兵消滅了義興周家。沈充依靠王敦勢力做大,一度私鑄錢幣,還參與了王敦之亂。王敦造反被平定後,沈充被部下所殺,吳興沈家轉衰。周、沈兩家內耗衰落,標誌著江東世族力量的下滑。在整個南朝時期,江東世族的實力都處於北方世族之下。

  話說司馬睿在南方算是安定下來了,北方卻出了大麻煩。316年,匈奴人攻陷長安,晉愍帝司馬鄴投降。司馬睿成為僅存的、握有實權的藩鎮宗室。殘存的晉朝州縣,如北方并州的劉琨,南方揚州、荊州、江州的王導與王敦等人紛紛向司馬睿勸進,希望他延續晉室血脈。第二年,司馬睿在建康(為了避晉愍帝的名諱,建鄴改稱建康)稱晉王,改元建武作為緩衝,東晉開始了。建武二年(318)三月,晉愍帝司馬鄴遇害的消息傳到建康,王導趕緊勸說司馬睿繼承帝位。晉王司馬睿順理成章稱帝,史稱晉元帝。

  據說司馬睿剛到建鄴的時候,大家一同吃一回豬肉都是奢侈的享受。最好的豬脖頸肉自然是司馬睿獨享,其他人只好眼巴巴地看著他吃,那塊肉因此被稱為「禁臠」。十年後,南渡的北方官民完全改變了局面,開創了一個新的王朝。司馬睿和王導的搭檔關係也就升級為了司馬睿當皇帝,王導當丞相的政治結構。至此,王導讓司馬睿勢力在南方紮下了根,也讓琅琊王家和北方世族在南方紮下了根,奠定了富貴百年的基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