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東北亞能源合作中的中國與日本
2024-10-13 11:37:31
作者: 吳廷璆
一、東北亞能源合作:「擁天時」「占地利」但要「促人和」
東北亞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潛力大且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具有明顯的梯次結構。東北亞是指中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朝鮮、蒙古六個國家。東北亞在能源領域,具有儲量豐富但能源消費格局和分布格局不均衡等特點。近些年來,伴隨著東北亞地區經濟持續穩步發展,促使東北亞地區的能源需求總量在世界能源需求總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目前已近1/5,中日韓三國已成為世界石油消費市場的中心之一。但目前東北亞在能源領域至今也沒有建立起真正的合作機制,這不僅令人遺憾,而且也使本地區顯得很「孤獨」。其實,東北亞能源合作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可能性」加「必要性」之所以未形成「現實性」關鍵是雖具備「天時」、「地利」的條件但欠「人和」。
「天時」就是時間條件良好,即機遇、機會。東北亞能源合作目前具有「天時」條件。首先,20世紀90年代以來,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日益加強,以往的意識形態經濟和意識形態被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所取代。各種形式的區域、次區域合作不斷湧現,已逐漸形成了寬領域、多層次、廣支點、官民並舉的態勢。[69]世界經濟區域一體化呈現出的這種迅速發展的態勢,客觀上要求東北亞各國應抓住此次機會,加強區域合作,否則就會在區域化潮流中被邊緣化。東北亞各國對此已基本上形成了一種共識。目前在東北亞的主要國家中日、中俄、中韓、日俄、日韓和俄韓等之間相繼建立起的相互友好與合作的關係為東北亞能源合作迎來了難得的天時條件。
其次,追求利益的共同性和需求的互補性是東北亞各國進行區域能源合作的最佳結合點,而這種最佳結合點的時機已趨於成熟。東北亞各國經濟結構梯次明顯,資源條件也各具特色。日韓兩國的GDP就相當於歐洲的70%左右[70],中國經濟每年以不低於7%的速度增長,而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對能源的大量需求。中國的石油消費去年第一次超過日本而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進口石油的依賴程度也已達32%;日本居世界石油消費第三位,並幾乎是一個石油純進口國;韓國也是居世界排名前列的石油消費大國,而且是完全依賴進口。中日韓三國在世界石油消費大國的前5名中占據了3席。[71]
與此相對,俄羅斯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有油氣前景的陸地和海域面積約1290萬平方公里,探明儲量為70—100億噸,占全球8%—13%。其中,石油已探明的儲量約占世界第6位,天然氣已探明的儲量傲居世界第一。從1993年俄羅斯為了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採取了擴大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出口來拉動經濟的增長,能源出口從1993年轉為正增長,1994年增長8%,1995年增長18%。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出口成為俄羅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俄羅斯雖擁有豐富的資源,但經濟方面急需發展資金,且勞動力稀缺。在能源開採方面也存在著資金嚴重短缺、長期投資不足、設備陳舊、採油技術落後等問題,要想把現有的地質儲量變為探明儲量再變為可采儲量,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還需要起碼8—10年的時間。[72]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可以通過能源地區合作加快其融入亞太地區市場的步伐。
因此,在能源已成為經濟增長的瓶頸的今天,中日韓對能源保障安全的渴望與俄羅斯在資金、勞動力方面的不足所形成的這種極強的區域互補性和利益共同性,孕育著東北亞能源合作的可能與必要。
其實,東北亞能源合作不僅具備天時條件也有「地利」優勢。「地利」就是有利的地理條件,即地緣之利。進入21世紀,以地緣關係為基礎的區域經濟合作極為活躍。據日本貿易振興會統計,世界上有地區貿易194個,已生效的有107個。[73]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俄羅斯是依山傍水的鄰居,陸路中朝俄三國相通,水路中朝俄韓日五國相通。中國的地理位置把俄羅斯的遠東和中亞地區、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相連。從韓國的首爾仁川機場出發,在3個小時內可達東北亞的43個人口百萬以上的城市。[74]選擇能源豐富而距離較緊的地區作為能源供應地,可大大節省能源運輸時間,降低能源運輸成本,減少能源運輸中的不安全性。因此,這種得天獨厚優勢地緣優勢成為東北亞能源合作的剛性條件。
雖然東北亞能源合作中有「天時、地利」等有利條件,而至今仍未實現合作,究其原因儘管很多,但本質原因則是東北亞各國間因「互信」指數低,導致缺乏「人和」。
東北亞的「互信」問題主要是歷史問題和領土問題。中日、日韓、日朝、朝韓、朝日之間的關係中存在許多歷史遺留下來懸而未決的問題,如:朝韓間的軍事對抗狀態,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釣魚島歸屬問題以及日本對中國台灣態度問題,日俄南千島四島歸屬問題,韓日的竹島問題,朝日之間的「綁架人質」問題,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干擾著各國間的「人和」,缺乏「人和」的直接後果必將影響並阻礙東北亞能源合作的進程。
伴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某些國家有意製造「中國威脅論」,不能用平常心對待「中國的和平崛起」,這也給國家間的互信蒙上了一層陰影。此外,美國的在東北亞戰略和對朝核問題的態度也直接影響著東北亞地區的能源合作。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東北亞能源合作現狀是:擁「天時」占「地利」但欠「人和」。今後,東北亞各國在「擁天時」「占地利」的基礎上還要努力「促人和」。在東北亞能源合作中,首先需要中日間加強互信與合作,形成推動整個東北亞能源合作的合力。
二、中日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博弈現狀:競爭大於合作
作為比鄰而居的中日兩國既能源消耗大國也是能源進口大國,在能源領域有著共同的弱點。這種「共同的弱點」既是中日合作的基礎,也是競爭的原因。最近幾年,中日在能源領域展開的博弈備受世人關注。
中國的能源狀況是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對外依存度逐漸增大。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末曾一度是世界上第5大石油生產國,但從1993年中國從純輸出國變為世界上進口量增長速度最快的石油進口國,2002年我國的進口石油已增至7180萬噸,占我國進口石油消費總量的30%(2.408億噸)。[75]中國的石油消費去年第一次超過日本而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進口石油的依賴程度也已達32%。2005年,中國的石油進口量達到1億噸,占我國總需求量的45%。日本是一個能源極度匱乏、石油消費居世界第三位的國家。在1979年以前,日本工業生產所使用的原油,約有99.9%依靠進口,而從中東地區的進口占88.8%。在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後,日本果斷採取了抑制能源消耗、實施節能措施、加強石油儲備、開拓能源進口渠道、大力推進能源替代等措施。日本在「石油來源多元化戰略」的指引下全面出擊,將能源來源的重點由中東向俄羅斯、北非、南美轉移。日本民間能源企業人士指出:「毋庸置疑,日本政府在亞洲最重視中國和泰國。如果經濟持續發展的中國能源消費量不減少。我們心裡希望中國不要從中東進口原油。」中日能源領域的競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產油區的競爭。石油是國家經濟的「血液」。中日由於各自的原因,目前都陷入入「貧血」狀態。中國為解決石油問題早在1992年中央就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方針來發展我國石油工業。1999年又提出「走出去」的能源發展戰略。在中國實施能源進口多元化的同時,同為東亞能源消費大國的日本也在爭取擴大中東以外的油氣供應地。中日在能源的競爭首先體現在爭奪俄石油上,也就是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的競爭俄羅斯石油的「安大線」與「安納線」石油管道之爭。「安大線」是修建從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安加爾斯克油田直達中國東北大慶,長達2400公里的跨國石油輸送管線。中俄兩國從1994年到2003年,歷時9年,完成了該項目可行性研究,並對管道建設和供油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入論證。正當破土施工之際,卻因日本的介入而變得撲朔迷離,日本提出以西伯利亞地區安加爾斯克為起點,建成一條直通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區納霍德卡的石油管道(安納線)。這樣原本大局已定的「安大線」節外生枝,方案頓時擱淺。2003年3月,俄方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把輸油管道在中俄國境附近分叉,分別修建通往中國和通往日本的兩條支線,但通往中國的支線先行動工,對此日本表示不能接受。
日本突然同中國爭奪俄羅斯石油是由其戰略意圖的。首先,實現石油來源多渠道戰略,分散石油進口過度集中的風險,確保日本的能源安全。日本進口的石油主要來源於多事的中東地區,2001年的日本石油消費的87.9%依然來自中東地區。如果中東地區長時間發生動亂,必將影響日本石油的正常供應,使日本經濟受到威脅。其次,弱化俄羅斯遠東地區對中國經濟不斷增強的依賴性,以便確保日本在東北亞的傳統經濟地位。
中日在俄羅斯以外地區的油氣資源也存在競爭。在中東地區,中日對伊朗油田的開發全展開了較量。在北非地區,中日之間也在暗中較量。
其次是圍繞能源運輸路線引發的中日矛盾。日本是一個極端重視經濟利益的國家。對於中國的崛起,無論是在歷史因緣上,還是現實政治上,都不是它所希望看見的景象。在21世紀的外交基本戰略中,它已經把中日關係定性為「協調與共存」和「競爭與摩擦」混在的關係。[76]面對日益緊張的能源危機,近年來兩國在俄羅斯、伊朗和北非進行了明爭暗鬥的同時,在運輸通道方面也有矛盾。中國南海作為日本油氣運輸的安全通道和對外貿易的重要走廊,有其重要的戰略價值。日本80%以上的石油進口要通過中國南海水域,因此日本在馬六甲海峽和南海安全運輸問題上所下的賭注遠高於中國,以航道安全為名染指南海。中國在南海加強自身存在和海軍現代化進程將正在成為「制衡」日本的一個潛在槓桿。另外,台灣問題對亞太的能源安全也至關重要,台灣海峽不僅是能源安全運輸到中國北方省份的最經濟和最直接的運輸走廊,而且日本和韓國的石油供應也不得不通過中國台灣海峽和台灣東部。也正因如此,日本某些人的「台灣情結」及宣稱「台灣海峽屬於公海」的言論,有增無減。
中日兩國能源安全領域出現的競爭與問題,除了中日兩國本身的國家利益外,也與美國的亞太戰略和對華政策密不可分的。1996年,日美簽署的《保障聯合宣言》稱:「當日本周邊地區發生的事態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產生重要影響時,兩國將進行磋商與合作」,並將日本的安全保障區域擴大到南中國海區域。[77]1997年,日美又簽署了新的《防衛合作指針》,提出了所謂「周邊地區」的模糊概念,更於1999年制定《周邊事態法》,將日美同盟的合作範圍擴大到了中國的台灣海峽。從以上可看出,日本通過日美同盟有旨在控制其作為石油運輸走廊的南海區域和台灣海峽。
中日間在能源方面不僅有競爭也有合作。目前中日間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前景好,合作領域廣泛。許多項目的合作停留在政府呼籲及學術研討層面的多,有實際進展的少。2001年11月「東協+日中韓」領導人會議在汶萊舉行,日本政府頻頻使用「亞洲能源安全」這個詞。此次議上,小泉首相提議舉行「亞洲能源安全研討會」。2002年4月,小泉首相在中國海南島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第一次會議上強調:「亞洲的經濟發展離不開能源的穩定供應。」2003年10月3日中日韓在峇里島簽署了《中日韓推進3方聯合小組宣言》,《宣言》決定在能源等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
目前中日在能源領域總體上是競爭大於合作,這種局面持續下對雙方都是不利的,加強合作不僅是必要的也是趨勢。伊藤忠商事公司顧問藤野曾分析說:「日中兩國領導人就亞洲石油儲備等能源安全問題坦率交換意見的時機已經成熟。否則,日中兩國有朝一日可能會爭奪中東原油。」[78]
三、中日在能源博弈中的最優選擇:「合作下競爭」
中日間在能源領域的博弈的表現形式就是競爭與合作。中日間能源自給能力和對外依存度的相向性、地緣政治經濟的相關性、主要進口油氣資源的同源性,不可避免的導致兩國在國際能源領域展開競爭。[79]如何協調和正確引導對抗式、排他式的惡性競爭,避免「零和」式傳統博弈結果,應是中日共同追求的目標。中日兩國在能源領域要達到「雙贏」或「多贏」的良策是在「合作下競爭」,「國家間的利益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
必須承認競爭是永恆的,只有出現競爭才會談到合作。「合作下競爭」是指競爭各方當清晰認識到在某領域或某事物中彼此存在競爭時的態度及行為選擇,即:中日間面對在能源領域競爭中應「選擇合作,在合作的框架下進行競爭」,而不應「繼續競爭,當競爭到快要各敗俱傷時在合作」。這裡所說的「合作下競爭」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在合作方之間的競爭;二是合作方與外部的競爭。
中日兩國在能源博弈中的最優選擇之所是「在合作下競爭」是有其道理的。一是歷史的教訓與啟示。1997年發生在的東南亞金融-經濟危機對同處於亞洲地區各國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警示與啟示:加強合作。此次危機使亞洲區域內幾乎所有國家的增長率都出現大幅度下降,工業指數和外匯儲備都出現嚴峻形勢。特別是對原本低迷的日本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導致持續低迷,這從側面也反映出東南亞各國在金融領域缺乏有效合作。中日兩國要防微杜漸、亡羊補牢,儘快加強合作的步伐,儘快建立東北亞能源合作體系。今日的歐盟最初也是由歐洲煤鋼聯盟發展而來的,歐洲煤鋼聯盟中的各個國家並不是不存在競爭,但這種競爭因是在合作下的競爭,故是有序的競爭、是多贏的競爭。中日應從中得到啟示、加以借鑑,以便走向「協同競爭」。
二是現實的機遇與挑戰。合作源於競爭,合作的本質是增強競爭實力,弱化競爭的負面影響。中日在能源問題上共同面臨著中東局勢的變化、石油價格的不穩定、石油運輸管道的鋪設(安大線與安納線之爭)、能源運輸通道的安全保障和其他一些難題。解決這些難題的辦法就需要真誠加強合作,努力尋找雙方的利益交匯點。中日從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都要經過繞不過去得「馬六甲海峽」,而此航道常年充滿著多國紛爭、海盜猖獗的危險性。另外,中日共同還面臨著油價偏高的問題,目前中日兩國從中東購進的石油比歐美國家每桶要高出一到兩個美元。據中國能源網CEO韓小平向本報記者計算說,每年中國因為這個差價,就要損失7.5億美元。由於缺乏協調,中日之間在這一價格問題上都沒有迴旋的餘地。[80]可見,合作對中日雙方是非常有必要的。中日兩國通過合作來加強自身的實力,就可以較為從容面對各種難題的挑戰。
四、中日能源合作的意義:「化療」歷史積怨
美國著名能源問題專家卡爾德認為,由於地緣政治結構和自然資源的差別,能源對這一敏感地帶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源可能造成大國對抗從而加劇地區緊張;另一方面,通過重要的新形式的合作,各國之間的矛盾可得到化解。」[81]中日兩國都需要認識到,中日兩國如果離開地區合作而「單打獨鬥」都將不能達到真正提高本國地位的目的。[82]
中日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不但能大大推動東北亞能源合作、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進程,而且還可以「化療」中日兩國間存在的歷史積怨,改善中日關係。中日兩國間「歷史問題」已成為當前中日關係的毒瘤,此毒瘤若放任不治,一旦惡化後果不堪設想。中日兩國的歷史積怨主要體現在:日本不能正確反省戰爭責任問題、首相屢次參拜靖國問題、篡改歷史教科書問題、慰安婦的賠償問題等等。舊的積怨還未解決,現在又添新許多的不和諧音符,如:齊齊哈爾毒氣事件、珠海買春事件、西北大學日本留學生辱華事件、與中國爭奪能源等等。從中日在「安大線」和「安納線」之爭中,可看出日本對中國的不信任,擔心中國利用「安大線」損害日本的利益。不信任的直接體現就是不真誠合作,不合作的結果從目前看是不言而喻的,不但都並沒有達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還影響了彼此的關係。
中日兩國雖然存在著許多積怨,但對兩國來說,通過廣泛的合作是逐漸可得到解決的。東北亞能源合作對中日兩國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平台。中日間如果能在能源合作領域真正合作,減少排他性的競爭,相信是會對「歷史積怨」這一「毒瘤」產生「化療」作用的。當然,僅僅短時間的、一次性化療是不會根除這一毒瘤的,只能相對地緩解。要想徹底根除這一「毒瘤」,還要取決於中日間合作的利益度和真誠度的大小。「歷史積怨」會讓位給國家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