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歷史教育的四大特徵
2024-10-13 11:36:34
作者: 吳廷璆
日本政府在戰前推行的歷史教育,突出表現出了「神國主義」「皇國主義」「軍國主義」「排外主義」四大特徵。
第一,「神國主義」特徵。
日本戰前的歷史教育中充斥著神話傳說,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首先,宣稱日本是神國。日本文部省1872年出版的小學歷史教科書《史略》開篇即列出10位「神皇」,其中第一代神「先於天地而生……主宰萬物」,伊奘諾神、伊奘冉神「生大八洲國及其諸島、諸神,又生天照大神」,天照大神之孫「受封神敕……遂自天降於日向高千穗峰」。[119] 1903年至1919年使用的國定小學歷史教科書均從「天照大神」開始記述日本歷史,1943年的國定國民學校歷史教科書第一課標題即為「神國」,開篇記述了神生日本八島的內容,意在強調日本國土乃「神生」。
其次,稱天皇為「現御神」。上述《史略》中記載第一代「人皇」神武天皇為最後一代「神皇」之子,歷代傳承,及至第122代明治天皇。1940年的國定小學歷史教科書在卷首刊登了天照大神將日本國敕封給「天孫」的「神敕」全文,意在將「皇祖」與「神」之間的聯繫具象化,並稱「我國民仰天皇為現御神」[120]。
另外,還渲染對外征戰之「神佑」。在戰前使用的國定小學歷史教科書中,1920年新增加了「神武天皇東征」時「金雞」突現、嚇退敵兵的神話;關於元朝攻打日本的歷史,1935年開始將「大風驟起」改為「神風驟起」,1943年更以「神風」為大標題,稱「大日本乃神國……能安度此等大難,唯神國使然。」[121]
日本政府勾勒的「神國」歷史情境為:日本國乃「神國」,故自古負有對外征戰的神聖使命;天皇為「現御神」,故為天皇戰死也將變成神;日本自古對外用兵即有「神佑」,故對中國及英美等開戰必將獲勝。如此「神國主義」的歷史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養國民對內服從專制統治的自發意識、對外積極為國獻身的自覺精神。
第二,「皇國主義」特徵。
戰前的歷史教育以「皇國」為根本宗旨,並以天皇為中心內容。
首先,規定歷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皇國」。1890年《教育敕語》規定教育的最終目的為「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歷史教育隨後予以貫徹實施,要求小學歷史課「讓學生知曉本邦國體之大要」(1891年),師範學校歷史課要「振奮尊王愛國之志氣」(1892年),中學歷史課要「明國體特異之所以」(1901年),所謂「國體」即「奉戴萬世一系之天皇」。進而,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1941年規定國民學校「國史」課的宗旨為「自覺皇國之歷史使命……知曉肇國之宏遠、皇統之無窮、歷代天皇之鴻業……皇國發展之史跡」,1943年將中學「國史」課改稱「皇國」,其宗旨為「明確皇國之主體立場……感受皇國之大生命……涵養以皇國為主體的新文化創造精神」。[122]
其次,歷史教科書中充斥著「皇國」內容。前述《史略》第一冊「皇國」的全部內容為歷代「神皇」及「人皇」的名稱、血統、在位年代、主要治績,且「要求幼童背誦」。1903年國定小學歷史教科書中,日本古代史以「皇」為標題者占45%。[123]另外,1903年至1945年使用的國定小學歷史教科書中,均附有天皇世系的「御歷代表」,「年表」也以天皇為序。
日本政府如此強調「皇國」,旨在以「天皇」的名義統合國民,使其聽命並服務於專制權力。
第三,「軍國主義」特徵。
戰前歷史教育還大量涉及日本自古以來的對外戰爭,軍事色彩濃厚。
首先,包含大量有關戰爭的內容。《史略》便記載了神武天皇「東征」、神功皇后「伐三韓」、豐臣秀吉「伐朝鮮」等日本古代對外征伐的內容。1903年至1919年的國定小學歷史教科書均將「神武天皇」「神功皇后」「元寇」「豐臣秀吉」「台灣征伐」「甲午戰爭」等列為各課大標題。1920年國定小學歷史教科書大幅增加了「神武天皇東征圖」「蝦夷征伐要圖」「甲午戰爭要圖」「日俄戰爭要圖」「大山岩大將進入奉天城」「歐洲大戰地圖」「我機襲擊青島無線電站」等近20幅戰爭插圖。日本政府1943年開始要求中學歷史課講授「大東亞戰爭與皇國使命」等內容。
其次,賊喊捉賊,掩蓋日本對外戰爭的侵略性質。在1903年至1945年間使用的歷次國定小學歷史教科書中,有關侵華戰爭,記述甲午戰爭時稱「日本軍艦在豐島沖遭到清艦炮擊,遂開戰端」[124],「九一八事變」的起因是「中國軍隊炸毀了南滿洲鐵路,我國不得已而出兵」[125],「盧溝橋事變」緣於「中國士兵在北京附近的盧溝橋向正在演習的我軍開槍」[126];將對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記述為「與滿洲國之親善」[127];對太平洋戰爭的記述為:「從400年前開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俄國、美國頻繁地侵蝕東亞。我國早已看透其野心,固守本國,激勵亞洲各國,致力於驅逐歐美勢力」[128]。總之,對日本近代以來挑起的一系列對外侵略戰爭,或強調其虛假的被迫性,或美化其親善性、解放性,對「侵略」隻字不提。
上述「軍國主義」的歷史教育,誘使日本國民踴躍投身對外侵略戰爭,且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第四,「排外主義」特徵。
日本戰前的歷史教育經歷了一個不斷排斥、刪減外國歷史的過程。如前所述,1872年規定的小學歷史教育中包括外國歷史。然而,從1881年開始至二戰結束,小學歷史課中完全取消了外國歷史,僅講授日本歷史。此後,外國歷史僅在中學、師範學校講授,其課時量總體上明顯少於日本歷史。而且,從1931年開始,中學歷史課強調以「國史」首尾呼應,師範學校則明確要求「簡略外國歷史而更精深國史」。
此外,日本政府對外國歷史中的西方歷史、東方歷史,採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一是解釋、批判西方歷史。在西方歷史中,西方國家由君主至民主的歷史發展趨勢顯而易見,這便與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國體」相矛盾。因此,日本政府1901年要求中學、師範學校歷史教育「明國體特異之所以」,1911年要求「說明」與「國體相悖」的外國史,1937年要求「批判」與「國體相悖」的外國史。二是篡改、刪節東亞歷史。在東洋史中,韓國、中國等東亞國家歷史悠久且曾惠及日本,這便與日本對外侵略的「大義名分」相衝突。因此,日本政府在1910年吞併韓國後,要求刪除「朝鮮建國」,「將朝鮮事例移入日本歷史」。1931年以後,中學、師範學校相繼要求「簡略」東洋史,並要求將地名、民族等歷史名詞「統一」為被日本侵占後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