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初期歷史教育的定位
2024-10-13 11:36:31
作者: 吳廷璆
近代之初,日本政要便極為重視歷史教育,並從政治意義上、軍事意義上對其做了如下兩方面的定位:
第一,培養「忠君愛國」的手段。
1879年,明治天皇在《教學聖旨》中明確要求小學教育「揭古今忠臣、義士、孝子、節婦」以培養「忠孝之大義」,時任太政官參議、法制局局長的伊藤博文就此回應稱:「政府唯應深刻留意,歷史、文學、習慣、語言乃組成國體之元素,宜應愛護之,不可混亂之、殘破之。」[113]也就是說,日本最高首腦將「歷史」定位為「忠孝」「國體」的首要元素。隨後,日本文部省便予以貫徹實施,如1881年規定小學「知曉教授本邦歷史之宗旨,培養學生尊王愛國之志氣」,[114] 1886年規定歷史教科書的檢定標準為「使學生了解本邦國體之大要」「奮起忠君愛國之志氣」,[115] 1890年要求「(小學)尤應發揚尊王愛國之志氣……主要以修身、日本地理、日本歷史及日常必須之事為素材……」[116]
日本政府為何如此強調「忠君愛國」?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禮(1886—1889年)在給政府的建議中寫道:「蓋國民篤忠君愛國之氣……則精神所向、萬派一注,可耐久忍難,同心協力,以興事業……庶幾將忠君愛國之意普及於全國……必多益於鞏固國本、維持國勢。」[117]換言之,早在明治初年,日本統治者便將歷史教育視為統合國民、鞏固國本的手段。
第二,發動對外戰爭的工具。
1890年3月,時任首相山縣有朋在其《外交政略論》中提出:「我國利益線之焦點實在朝鮮……保護上述利益線之外政,必不可缺者,一曰兵備,二曰教育……國之強弱,須以國民忠愛之風為元質……觀歐洲各國,通過普通教育,根據其國語、其國家之歷史及其他教學方法,在智力發展之初薰陶愛國之念,使之油然而成第二天性……國家之成為國家者,唯依此一大本質。」[118]所謂「保護利益線」即侵占朝鮮,山縣的邏輯即是:要占領朝鮮,須以「國家之歷史」培養國民的「愛國之念」,歷史教育開始被納入對外侵略的軌道。
通過歷史教育培養國民的「愛國之念」、鞏固國家發展,這固然無可厚非,但將其視為對外侵略的工具,便是非正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