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百年南開日本研究文庫(全十八冊)> (一)戰前歷史教育的階段性

(一)戰前歷史教育的階段性

2024-10-13 11:35:28 作者: 吳廷璆

  從明治維新到二戰結束的半個多世紀期間,隨著內政改革的推進與對外擴張的展開,日本政府不斷修改歷史教育,以適應其內外政策的需要。根據教育宗旨與教育內容的變化,日本戰前的歷史教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872—1890年),從《學制》頒布到《教育敕語》出台,歷史教育公開打出「尊王愛國」的宗旨。

  維新伊始,明治政府積極推行「文明開化」政策, 1872年頒布的《學制》頗具自由色彩,同年所頒《小學教則》規定的歷史教育也相對開放。高等小學(4年)後兩年要求講授《萬國史略》《五洲記事》,當時「最為普及」的小學歷史教科書《史略》(共4冊、文部省1872年出版)中兩冊為「西洋」史,外國歷史較受重視。另一方面,高等小學前兩年要講授《王代一覽》《國史略》,上述《史略》第一冊為「皇國」史,雖然內容不多,但「要求幼童背誦」,顯然,本國史更居優先地位。[38]換言之,在明治初年,歷史教育既有兼顧「外國」的開放性,也有強調「王代」「皇國」的保守性。

  1879年以後日本的教育政策整體上趨向保守。該年,明治天皇頒布《教學聖旨》,批判此前「馳於文明開化之末」的流弊,宣布此後的教育應以「仁義忠孝」為本。基於此,文部省於1881年5月頒布《小學教則綱領》,闡明了根本性的教育宗旨。其明文規定「凡講授歷史時,……特別要培養尊王愛國之志氣」,要求「講授日本歷史中建國之體制、神武天皇之即位、仁德天皇之勤儉、延喜天曆之政績……王政復古等重要事實」。[39]小學歷史教育開始以「尊王愛國」為宗旨,同時完全刪除了外國歷史。

  進而,從1886年開始,小學必須使用文部省「審定」的歷史教科書,其審定標準為「了解本邦國體之大要」「激發忠君愛國之志氣」。[40]翌年,文部省公布《小校歷史編纂宗旨》,要求「編纂時應著力揭示王室之隆替」,「教育小學生背誦歷史時,不可忘記自然培養其尊王愛國之情」;所列75條「日本歷史」編纂目錄中,直接以天皇或皇后為題者7條(約占10%)。[41]「尊王愛國」的宗旨進一步貫徹到了歷史教科書的編纂內容中。

  第二階段(1890—1917年),從《教育敕語》頒布到「臨時教育會議」設立,歷史教育開始強調「皇國」與「軍事」的宗旨與內容。

  1890年10月,日本政府頒布《教育敕語》,明確規定了「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的最高教育宗旨。這一宗旨,既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表達了「皇國」內涵,也以「緩急」「義勇」隱喻了軍事目的。基於該宗旨,日本政府先後頒布或修訂了《小學教則大綱》(1891年)、《普通師範學校課程及程度》(1892年)、《中學令施行規則》及《中學教學要目》(1901年)、《小學校令》(1903年、1907年)、《師範學校教學要目》(1910、1911年)、《中學教學要目》(1911年),[42]相繼修改了各級歷史教育的宗旨、內容及課程設置等。

  在教育宗旨上,開始強調「國體」。1891年小學「日本歷史的宗旨是讓學生知曉本邦國體之大要、培養國民之志操」,1892年師範學校歷史課要求「特别致力於明辨我國體、振奮尊王愛國之志氣」,1901年中學歷史課要求「明國體特異之所以」。所謂「國體」,即指「奉戴萬世一系之天皇」。[43]歷史教育宗旨在「尊王愛國」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萬世一系」之「國體」。

  

  在教學內容上,「皇國」內容進一步加強。1891年小學、1892年師範學校歷史教學大綱中均新增了「皇統之無窮」「歷代天皇之聖業」的內容;1901年中學歷史教學目錄中,日本古代史直接出現天皇或皇后的條目約占29.3%(1910年提高到29.8%)、近現代史約占14.1%;1903年小學歷史課採用「國定」教科書後,[44]第一期(1903年)第一卷以「皇」為標題者占45%、第二期(1909年)第一卷約占43.5%。[45]進而,1911年發生「南北朝正閏問題」,即原先各級歷史教育中均講授兩個天皇並立的「南北朝」歷史,但這一記述「一見即想到天有二日、國有二王」,與「萬世一系之國體」相矛盾,於是,日本政府將各級歷史教育中的「南北朝」均改為「吉野朝廷」。[46]

  另一方面,歷史教育開始納入對外擴張的軍事內容。1891年小學、1892年師範學校的歷史教學大綱中先後新增「國民之勇武」「武備之張弛」的內容,1901年中學歷史大綱中開始列有「日本武尊」「韓土內附」「越蝦夷征伐」「武人之登用」「朝鮮征伐」「海防策」「甲午戰爭」等軍事條目。1903年以後開始使用的第一、二期小學國定歷史教科書中,均列有記述古代天皇與皇后率軍征討熊襲、蝦夷、朝鮮的「日本武尊」「神功皇后」兩課,記述近代對外侵略的「台灣征伐」「甲午戰爭」兩課,第二期開始增加「日俄戰爭」一課。[47]進而,日本1910年吞併韓國後,小學歷史教科書、中學及師範學校歷史教學目錄均新增「韓國合併」一項;師範歷史課更是篡改朝鮮歷史,將「韓土叛服」「韓土離叛」改為「韓土變遷」,刪除「朝鮮建國」,並「將朝鮮事例移入日本歷史」。與此同時,1910年的中學歷史教學目錄新增加了英俄法之「東方經略」「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等內容,開始強調「列強對清國之壓迫」。

  在課程設置上,更進一步強調「日本歷史」。1891年,日本政府將原高等小學的「歷史」必修課改稱「日本歷史」,同時將「日本歷史」增設為普通小學的選修課。從1907年開始,進一步規定「日本歷史」課為普通小學的必修課。

  第三階段(1917—1937年),從「臨時教育會議」到「教育審議會」設立,歷史教育進一步凸顯了「神皇」「軍國」色彩。

  面對一戰後列強爭霸加劇的形勢,日本政府先後設立了直屬首相的教育決策機構——「臨時教育會議」(1917—1919年)、「文政審議會」(1924—1935年),旨在改革教育,提高國力,躋身於列強之列。其間,日本政府於1920年大幅度修改了小學國定歷史教科書,1925年修改《小學校令》、師範學校「規程」及「教學要目」,1927年修改《中學校令施行規則》,1931年3月修改《中學校令施行規則》《師範學校規程》、師範學校及中學的「教學要目」,[48]進一步修改了各級學校的歷史教育。

  在教育宗旨上,「臨時教育會議」1917年、1918年先後建議:「要堅決維持國體之尊嚴」,須「在教育少年時期深刻沁入畏吾帝室、尊吾帝室之觀念,……要時常教育學生於心底常浸潤我國體實異於各國、體會我皇室對國民之可貴。」為此,要「更加重視國史課,在兒童腦里貫徹建國之精神、國體之要義,以資國民道德。」[49] 1927年中學、1931年師範學校的歷史課均新要求「知曉國體無比尊嚴之所以」。對於「國體」,進一步要求達到「敬畏」「無比尊嚴」的程度。

  教育內容上的改革,突出表現在1920年出版的第三期國定歷史教科書中。該教科書大幅度渲染了「神皇」色彩。譬如第1課「天照大神」,較之前兩期更加「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天照大神躲進「天之岩屋」、在眾神取悅下出「岩戶」的過程。記述「神武天皇東征」時,新增「金雞」神話:「霎時間烏雲滿天,突降冰雹,不知何時一隻金雞停於天皇所持弓箭前端,其光強耀,壞人目眩而不能戰……」記述「神功皇后征三韓」時新增:「新羅王驚稱:聞東方有日本神國……今日來者必為日本神兵。」開始間接稱日本為「神國」。[50]同時,教科書的軍事色彩也進一步加強。如大幅度增加了「神武天皇東征圖」「蝦夷征伐要圖」「甲午戰爭要圖」「日俄戰爭要圖」「大山岩大將進入奉天城」「歐洲大戰地圖」「我機襲擊青島無線電站」等近20幅戰爭插圖。該期教科書在戰前歷時最長(至1934年、1935年),其生動的記述及插圖,使學生更為深入地接受了「神皇」和「軍國」內容的薰陶。

  在課程設置上,日本政府1920年將小學歷史教科書名稱由「日本歷史」改為「國史」,1925年、1926年、1927年又分別將師範學校、小學、中學的「日本歷史」課名稱改為「國史」,均強調「國」的意識。1931年改革的中學歷史課分為甲、乙兩類,甲類課程「自國史開始,後進入外國史,進而以國史終結」,即以「國史」首尾呼應,乙類課程亦要求「以文化為中心的國史終結」;1931年師範學校歷史課則明確要求「稍簡略外國歷史而更精深國史」「講授東洋史時,重視與我國有關之事項,……其他則簡略」。

  第四階段(1937—1945年),從「教育審議會」設立到二戰結束,歷史教育中的「神國」「軍國」內容被極端強化。

  1937年日本政府設立直屬首相的教育決策機構——「教育審議會」,全面改革教育,以備擴大侵略戰爭。在該審議會首次會議上,時任首相近衛文麿要求:「現時之教育……要更加貫徹國體之本義」。[51]何謂國體?日本政府解釋稱:「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奉皇祖之神敕永遠統治之,此乃我萬古不易之國體。」[52]可見,此時的「國體」,除了此前一貫強調的「萬世一系」,新增了「神」的含義。為了貫徹該宗旨,日本政府先後於1937年3月修改《中學教學要目》《師範學校教學要目》,1941年3月新頒《國民學校令》《國民學校令施行規則》,1943年1月及3月新頒《中等學校令》《中學校規程》,對戰前的歷史教育進行了最後一次改革。

  在教育宗旨上,一是強調「明徵國體本義」。該宗旨最早出現於1937年的中學、師範學校歷史教學大綱中,旨在渲染「神皇」統治,同時要求站在日本的立場上「批判」有悖「國體觀念」的外國史。二是要求「明確肇國精神」。1937年中學、師範學校歷史教學大綱中均新增該要求,並解釋其意為「保持宇內為家、正義布於四海」;1941年小學、1943年中學的歷史課進一步要求「自覺皇國之歷史使命」。

  在教育內容上,一是強調日本為「神國」。1937年中學、師範學校的歷史教學要目中均新增「敬神崇祖」「敬神尊王」的內容。第五期(1940年、1941年)小學國定歷史教科書將日本歷史的開端由「天照大神」上溯到「伊奘諾、伊奘冉」二神,同時在卷首刊登「神敕」全文,並始稱「天皇為現御神」;第六期(1943年)上卷第1課標題即為「神國」,並描述了「神生」日本各島的過程。二是強調日本對外戰爭的「正義」與「神佑」。1943年中學歷史教學要目中新增「東亞之共榮」「歐美之東亞侵略」「大東亞戰爭與皇國使命」等內容。第六期小學國定歷史教科書新增記述:「神武天皇定都橿原,欲以該都為中心宣揚天照大神之大御心,遂命『掩八紘而為宇』。」意指日本對外武力擴張自古便出於「神命」。關於元軍攻打日本,第五期新增小標題「神風」,第六期列為大標題,並記述稱:「大日本乃神國。……能安度該大難,唯神國使然。」[53]旨在強調日本對外征戰自古便有「神佑」。

  在課程設置上,1937年中學歷史課全部以「國史」首尾呼應,且「選擇國家本位之重要事項」,特別要求刪除東洋史中「不重要的歷史名詞」「地名、民族等儘量統一為今日我國慣用名稱」。1943年,中學歷史課中的「國史」改稱「皇國」。

  此後,隨著戰爭的節節失利,日本政府從1943年3月開始陸續將學生「動員」到戰爭體制中,1945年3月明令停止學校授課,各級歷史教育自然終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