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
2024-10-10 19:24:27
作者: 吳廷璆
陶瓷器方面。1833年清人朱琰撰《陶說》由葛西因是翻譯出版,刺激了日本陶業的發展。九州佐賀縣伊萬里的陶工在長崎從中國人周辰官學會了「紅繪法」(制色釉瓷法)後,經刻苦鑽研,於1643年燒成半透明彩瓷。它是白地畫紅、綠色圖案的瓷器。這種瓷器以伊萬里為集散港,所以叫「伊萬里燒」,也叫「有田燒」。
印刻及文房用品方面。日本的印刻技術是中國黃檗僧獨立傳入的。他著有《獨立禪師石印》一書,後於明治三年出版。其次是心越,他帶來了清·陳策的《韻府古篆匯選》。此書元祿年間(1688—1703)被翻印出版。黃檗山萬福寺15、18代住持中國僧大鵬,著有《印章篆說》(1811年出版)。這些關於印刻技術的書籍的出版,使日本印刻術發達起來。
德川時代的文人愛用中國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促使日本文房用品製造業發達。當時日本能生產一種「和唐紙」(日本制的中國紙),還能生產一種名「華研寫」的中國硯,同時出現了唐墨的模仿品。此外,裱裝技術也從中國傳入,清·張潮編《昭代叢書》第19集《裝潢志》(清·周嘉胄著)對日本裱裝技術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黃檗宗的傳入
從室町時代起,日本的五山十剎逐漸衰落,至德川時代,佛教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後以長崎唐三寺建立為契機,每年總要聘中國僧赴日定期(三年)擔任住持。德川初,興德寺逸然聞福州黃檗山隱元隆琦(1592—1673)之名,便向幕府推薦,四次招隱元前往。隱元於承應三年(1654)7月率弟子東渡長崎。那時已63歲。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隱元到日後,曹洞宗及臨濟宗的僧人先後受教。萬治元年(1658)隱元到江戶見德川家綱,家綱給他山城宇治(在京都南郊)地方的土地,讓他建立黃檗山萬福寺。寬文三年(1663)建成,成為日本黃檗宗的大本山。寬文四年(1664)隱元將黃檗山法席讓給弟子木庵。
木庵到江戶謁見德川家綱,家綱賜銀2萬兩及土地。後黃檗宗又發展到關東。木庵的弟子鐵牛、慧極和潮音在各地建立禪寺,大揚宗風。木庵另一弟子鐵眼,經11年經營,於1678年完成了1618部7334卷日本黃檗版《大藏經》(根據明萬曆版)的翻刻。
黃檗宗來日僧侶都擅詩文、書畫、印刻、醫藥,長崎唐三寺也以黃檗山為本廟。黃檗宗帶給日本文化的影響十分深廣,如隱元傳來明代南方寺院的建築樣式。黃檗諸僧將當時獨特的中國書法、繪畫、音樂(明代琴、笛)、佛像雕塑、醫學等傳給日本,甚至日人家常食用的胡麻豆腐、隱元豆腐、黃檗饅頭等到今天還受到喜愛。
本章第二節原載《文史知識》1984年第6期,中華書局。
第三節原載《世界歷史》1992年第6期。
第四節原載《中外關係史論叢》1994年,與鄭彭年合作。
第五節原載《日本史》第十四章,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
【注釋】
[1] 《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第6,中華書局,第247頁。
[2] 《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第6,中華書局,第258頁。
[3] 《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第6,中華書局,第264頁。
[4] 《史記》卷28《封禪書》第6,中華書局,1369頁。
[5] 《史記》卷118《淮南衡山列傳》第58,中華書局,3086頁。
[6] 《三國志》卷47《吳主傳》第2,中華書局,第1136頁。
[7] 松下見林:《異稱日本傳》卷上一。
[8] 《後漢書》卷85《東夷列傳》第75,中華書局,2822頁。
[9] 松下見林:《異稱日本傳》卷上二。
[10] 《歐陽文忠公全集》卷15《日本刀歌》。
[11] 松下見林:《異稱日本傳》卷中七。
[12] 見《蕉堅稿》,引自《異稱日本傳》卷上一。
[13] 《日本歷史》,第1卷,岩波書店,1962年,第141—144頁。
[14] 西谷正:《古代日本和朝鮮——從考古學來看》,學生社,1978年,第102頁。
[15] 《岩波講座·日本歷史》第1卷,1975年,第133頁。
[16] 《農業考古》1986年第2期。
[17] 李江浙:《徐福東渡考》,《徐福研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1年,第112頁。
[18] 見濱田耕作、梅原末治:《金海貝冢發掘報告》,1923年。
[19] 西谷正:《古代日本和朝鮮——從考古學來看》,學生社,1978年。
[20] 江上波夫、松本清張:《古代朝鮮的文化和歷史》,讀賣新聞社,1975年,第68頁。
[21] 西谷正:前引書,第104頁。
[22] 杉原莊介:《日本農耕社會的形成》,吉川弘文館,1987年,第4—5頁。
[23] 同上。
[24] 田中冢:《古鏡》,東京講談社,1979年。
[25] 賀川光夫:《宇佐—大陸文化與日本古代史》,吉川弘文館,1978年,第187—231頁。
[26] 同上。
[27] 窪田藏郎:《鐵的考古學》,雄山閣,1981年,第46頁。
[28]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華書局,第853頁。
[29] 窪田藏郎:前引書,第52頁,62頁。
[30] 窪田藏郎:前引書,第52頁,62頁。
[31] 窪田藏郎:前引書,第82頁。
[32] 八幡一郎等編:《考古學講座》第4卷,雄山閣,1969年,第207—208頁。
[33] 木通口清之:《日本人之祖先》,東京每日新聞社,1978年。
[34] 參見木通口清之:《日本人之祖先》,東京每日新聞社,1978年。
[35] 參見岡田雄:《日本民族文化的源流和日本國家的形成》,吉川弘文館。
[36] 赤城毅彥:《解開古代日本人之謎》,1980年,第189頁。
[37] 同上。
[38] 徐松石:《日本民族的淵源》,香港東南亞研究所,1966年,第31頁。
[39] 挪威人海爾達為證實古代文化能夠渡海傳播,1947年以九根圓木組成木筏,命名「太陽神號」,從秘魯的卡亞俄(Callao)港出發,經101天漂流430海里而到達波利尼亞。1970年乘第二艘「太陽神號」盧葦船,從非洲出發,航程3270海里而到達大西洋彼岸。
[40] 根據《世界美術》第16卷(世界文化社編,東京,1980年)中的統計數字。
[41] 木通口清之:《日本人之祖先》,東京每日新聞社,1978年,第39頁。
[42]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華書局,第852頁。
[43]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華書局,第848頁。
[44] 《文獻通考·四裔考》,浙江古籍出版社,第2549頁。
[45] 汪向榮:《古代的中國與日本》,三聯書店,1989年,第37頁。
[46] 《後漢書》卷76《循吏列傳》第66《王景傳》,中華書局,第2464頁。
[47] 《日本書紀》卷10《應神天皇》十四年條。
[48] 《日本書紀》卷10《應神天皇》二十年條。
[49] 汪向榮:前引書,第46頁。
[50] 赤城毅彥:前引書,第86頁。
[51] 赤城毅彥:前引書,第92頁。
[52] 松下見林:《異稱日本傳》卷上一。
[53] 副島清高:《徐福來到佐賀》,《徐福研究》,青島海洋出版社,1993年,第225頁。
[54] 副島清高:《徐福來到佐賀》,《徐福研究》,青島海洋出版社,1993年,第225頁。
[55] 井上光貞:《日本國家的起源》,1960年,第21頁。
[56] 井上光貞:《從神話到國家》,收入《日本歷史》第1卷,第211頁。
[57] 《中國史研究》1981年第3期。
[58] 《歷史與人物》1983年10月,第124頁。
[59] 《考古》1981年第4期。1983年12月《考古學雜誌》載近藤喬一《關於三角緣神獸鏡製作的契機》一文,提出了異議。
[60] 《京都日中學術交流懇談會會報》第15期,1983年6月。
[61] 田部是從事農業生產的皇室私有民。
[62] 辻善之助:《日本文化史別錄》第1卷,春秋社,1955年,第2頁。
[63] 《大日本史》卷242列傳5《諸蕃十一》。
[64] 《新唐書》卷51志,第41《食貨一》。
[65] 杜甫:《憶昔》,《全唐詩》卷220《杜甫五》。
[66] 《舊唐書》卷38志,第18《地理一》。
[67] 《舊唐書》卷50志,第40《兵》。
[68] 《新唐書》卷51志,第41《食貨一》。
[69] 凡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有一為丁,六十為老……凡給田之制,丁男中男為一頃,老男篤疾廢疾以四十畝,寡妻妾以三十畝,若為戶者則減丁之半。凡田分為二等,一曰永業,一曰口分,丁之田二為永業,八為口分(《唐六典》卷3,《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5卷)。
[70]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二編第二冊,第761頁。
[71] 《新唐書》卷57志第47《藝文1》。
[72] 《令集解》卷12《田令》。
[73] 同上。
[74] 《令集解》卷13《賦役令》。
[75] 《令義解》卷3《學令》。
[76] 《令集解》卷15《學令》。
[77] 西岡虎之助在《莊園史研究》(岩波書店,1957年)中把日本庄園史分為三期:7世紀中葉至12世紀末是成立期,12世紀末至14世紀末是發展期,14世紀末至16世紀末是崩潰期。
[78] 《尚書通考》,卷7,《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卷,第158頁。
[79] 《揚州府志》,第2卷,成文出版公司,第1頁。
[80] 《四部叢刊》,第3卷,《周禮》第8卷。
[81] 《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第1652頁。
[82] 《史記》,卷15,《六國表》,中華書局。
[83] 《漢書》,卷53,《景十三王傳》,第23《江都易王劉非》,中華書局。
[84] 《漢書》,卷6《武帝紀》第6,中華書局。
[85] 《後漢書》,志第21《郡國》,中華書局。
[86] 《揚州府志》,第2卷,成文出版公司,第8頁。
[87] 《晉書》,卷15志第5《地理下》,中華書局。
[88] 《宋書》,卷35志第25《州郡》,中華書局。
[89] 《南齊書》,卷14志第6《州郡上》,中華書局。
[90] 《隋書》,卷31志第26《地理下》,中華書局。
[91] 《隋書》,卷31志第26《地理下》,中華書局。
[92] 《新唐書》,卷41志第31,《地理志5》,中華書局。
[93] 西烏定生:《中國經濟史研究》,中譯本第165頁,農業出版社,1984年。
[94] 《新唐書》,卷53志第43《食貨3》。
[95] 《舊唐書》,卷49志第29《食貨下》。
[96] 《新唐書》,卷165列傳第90《權德輿》。
[97] 《資治通鑑》,卷222《唐紀38》肅宗寶應元年條。
[98] 《新唐書》,卷41志第31《地理5》。
[99] 根據開元二十八年(741)戶部帳,全國人口48143609。《新唐書》,卷37志第27《地理1》。
[100] 《資治通鑑》景福元年(892)七月條。
[101] 《舊唐書》,卷182列傳第132《秦彥》。
[102] 《隋書》,帝紀第3《煬帝上》。
[103] 清·李瀅:《後蕪城賦》,《揚州府志》卷30《古蹟一》,成文出版公司。
[104] 《資治通鑑》,卷183《隋紀7》煬帝大業十二年條。
[105] 《全唐詩》,第301卷。
[106] 《全唐詩》,第524卷。
[107] 《太平廣記》,卷345《孟氏》。
[108] 《舊唐書》卷88列傳第38《蘇瑰》。
[109] 《太平廣記》卷290《呂用之》。
[110] 《康熙志》,轉引自《揚州府志》卷14《物產》。
[111] 《舊唐書》,卷105列傳第55《韋堅》。
[112] 《太平廣記》,卷355《廣陵賈人》。
[113] 《唐會要》,卷100《雜錄》。
[114] 《新唐書》,卷54志第44《食貨4》。
[115] 同上。
[116] 十三所巡院:揚州、陳許、汴州、廬壽、白沙、淮西、甬橋、浙西,宋州、泗州、嶺南、鄆、鄭滑。
[117] 《天下郡國利病書》,第3卷。
[118]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頁。
[119] 八道州府:揚州、陳許、汴州、襄州、河東、浙西、浙東,鄂岳,《唐會要》第88卷。
[120] 《舊唐書》,卷49志第29《食貨下》。
[121] 《新唐書·食貨志》。
[122] 《唐會要》,第89卷。
[123] 《新唐書》,卷53志第43《食貨3》。
[124] 《揚州三首》,《全唐詩》第522卷。
[125]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2頁,沈括的《補筆談》中為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東西七里三十步。於鄴的《揚州夢記》中為九里三十步。
[126] 安藤更生:《唐宋時代揚州城研究》,《鑒真大和上傳之研究》,平凡社,1980年,第378頁。
[127] 二十四橋根據安藤更生研究只有二十二橋,即茶園橋、大明橋、九曲橋,下馬橋、作坊橋、洗馬橋、南橋、阿師橋、周家橋、小市橋、廣濟橋、新橋、開明橋,顧家橋、通泗橋、太平橋、利園橋、萬歲橋、青園橋、驛橋、參佐橋、山光橋(《唐代揚州城研究》)。
[128]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4頁。
[129] 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全唐詩》第180卷。
[130] 於鄴:《揚州夢記》,轉引自《鑒真大和上傳之研究》,第359頁。
[131] 《資治通鑑》,卷180《隋紀4》,煬帝大業元年條。
[132] 《資治通鑑》,卷181(隋紀5),煬帝大業四年條。
[133] 《資治通鑑》,卷181(隋紀5),煬帝大業六年條。
[134]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74頁。
[135] 《李文公集》,卷18《來南錄》,《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8卷第189頁。
[136] 《舊唐書》,卷110列傳第60《鄧景山》。
[137]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6頁。
[138] 《新唐書》,卷91列傳第16《李襲譽》。
[139] 真人元開:《唐大和上東征傳》,中華書局,1979年,第85頁。
[140]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00頁。
[141] 安藤更生:《鑒真大和上傳之研究》,第284頁。
[142]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02頁。
[143]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00—201頁。
[144]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00—202頁。
[145] 小野勝年:《入唐求法行歷之研究(上)》,法藏館,1982年,第68頁。
[146] 根據《隋書·東夷傳》,600年(隋文帝開皇二十年)日本曾遣使到中國,但此事在日本史書上沒有記載,故一般以607年這一次為遣隋使的開端。
[147] 《隋書》,卷81列傳第46《東夷》。
[148] 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中譯本第56—57頁,商務印書館,1980年。
[149] 《隋書》,卷3帝紀第3,《煬帝上》。
[150] 《日本書紀》,卷22《推古天皇》16年條。
[151] 《日中文化交流史》,第51頁。
[152] 《隋書》,卷81列傳第46,《東夷流求國》。
[153] 王輯五:《中國日本交通史》,上海書店,第71頁。
[154] 小野勝年:《入唐求法行歷之研究》,法藏館,1982年,第192頁。
[155]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4頁。
[156]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02頁。
[157]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03頁。
[158] 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73—74頁。
[159] 平凡社編:《世界大百科事典》,遣唐使條。
[160] 《新唐書》,卷220列傳第145《東夷》。
[161] 663年唐、新羅聯軍在朝鮮的西南白村江打敗救援百濟的日軍。
[162]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5頁。
[163]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4頁。
[164]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5頁。
[165]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31頁。
[166]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32頁。
[167] 同上。
[168] 同上。
[169]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47頁。
[170]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4頁。
[171] 《日中文化交流史》,第137頁。
[172] 《日中文化交流史》,第109—116頁。
[173]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38頁。
[174]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42頁。
[175]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47頁。
[176]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83頁。
[177] 安藤更生:《鑒真大和上傳之研究·序》。
[178] 《唐語林》,卷一《政事上》,《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8冊,第18頁。
[179] 《全唐文》,中華書局,第1761頁。
[180]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43頁。
[181]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62頁。
[182]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47頁。
[183]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47—48頁。
[184]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51頁。
[185]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39—40頁。
[186]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51頁。
[187]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62頁。
[188]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85頁。
[189]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83頁。
[190]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80頁。
[191]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80頁。
[192] 《唐大和上東征傳》,第80—81頁。
[193]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9頁。
[194]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35—36頁。
[195]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89頁。
[196]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90頁。
[197]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92頁。
[198] 同上。
[199]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3頁。
[200]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36頁。
[201]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7頁。
[202]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98—199頁。
[203]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7頁。
[204]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8頁。
[205]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8頁。
[206]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32頁。
[207] 同上。
[208]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6—17頁。
[209]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2頁。
[210]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4頁。
[211]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8頁。
[212]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9頁。
[213]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89頁。
[214]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2頁。
[215]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0頁。
[216] 同上。
[217]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4頁。
[218]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5頁。
[219]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9頁。
[220]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4頁。
[221]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30頁。
[222]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35頁。
[223]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8頁。
[224]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9頁。
[225]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22頁。
[226]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36頁。
[227]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第190頁。
[228] 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第142頁。
[229] 大庭修:《江戶時代的日中秘話》,東方書店,1980年,第34—37頁。
[230] 辻善之助:《日本文化史》第5卷。
[231] 1981年中華書局匯集其全部詩文,書札問答編為《朱舜水集》。
[232] 元贇燒:一種以瀨戶的陶土作原料,用藍色顏料作畫,塗以青白色釉,有透明感且雅致的陶瓷器。
[233] 辻善之助:《增訂海外交通史話》,內外書籍株式會社,第669—670頁。
[234] 王曉秋:《近代中日啟示錄》,1987年,第24—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