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書法
2024-10-10 19:24:24
作者: 吳廷璆
德川中期傳入日本的中國畫,日本稱作「南畫」或「南宗畫」,又叫「文人畫」。南宗畫或文人畫是一般士大夫或業餘畫家畫的,與職業畫家所畫的「北宗畫」(宋元傳統的畫院派山水畫)相對。中國至明代,南宗畫壓倒其他一切派別,清代南宗畫更盛。南宗畫最大特點是線條柔和,構圖寬廣,以烘染代替過去的濃彩重墨。
寬文十二年(1672)日本翻印了中國的八種畫譜(1620),寶永七年(1710)又第二次翻印。畫譜的出版,對日本的南畫運動影響很大。元祿十五年(1702)翻印了楊爾曾編的《圖繪宗彝》(1607)。寬延元年(1748)翻印了集南畫之大成的《芥子園畫傳》,後來又不斷翻印,約有10種版本。據統計,當時日本翻印的編輯的清人畫論畫譜有六七十種。
享保五年(1720)以來,精通南畫的商人伊孚九(吳興人)經常到長崎經營,帶去南畫的畫法。到長崎求教的日本人很多,但真正繼承伊孚九畫風的只有池大雅(1723—1776)和與謝蕪地(1716—1783)兩人。他們開創日本南畫,不拘格局,清新奔放的風氣,由此推廣到全國。
花鳥寫生畫家沈南苹(名銓,吳興人)影響日本畫壇也大。他於1731年到長崎2年,畫的特色是構圖精緻,色彩華麗,模仿者多,形成了日本南苹畫派。後又發展到京都、大阪。
黃檗諸僧書法出色,以大字取勝。朱舜水和陳元贇也是書法家,推廣唐樣書法。杭州人俞立德,深得文徵明筆法,將書法傳授給北島雪山。後又有草書家胡兆新、徐荷舟等推進了學習明人草書的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