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分享經濟的爆發> 平台是「公司-市場」的新混合體嗎

平台是「公司-市場」的新混合體嗎

2024-10-09 12:12:55 作者: (印)阿魯·薩丹拉徹

  在許多方面,有人會將分享經濟看作是向「數字組織」、向外包、向開放式創新,以及突破公司界限的發展趨勢的高潮。一方面社群已經從僅僅提供思想(開放式創新)演變成提供真實的服務(分享經濟);另一方面,人們會不會將Uber、Airbnb看作是有著成千上萬(可能很快會有百萬級)的小承包者的規模巨大的「微外包」操作呢?

  我認為將這些新機構看作純市場和層級結構的一種混合體會更具實用性。表3.1表現了與層級結構、市場相關的一些參考因素,將四個流行的平台(Uber、Airbnb、Etsy和TaskRabbit)按照22個參考因素分別進行分類(我會在第8章中再次提到部分參考因素,它們在評價平台上「員工式」供應者時,或者評價平台本身是否支持分享經濟創業的時候同樣很有用)。

  表 3.1 平台:層級結構、市場,還是混合體

  注: a. TaskRabbit會提供積極的建議,可以讓客戶不用看完所有可用的供應者。

  b. 一些Uber司機受制於他們的汽車貸款。

  c. 在某些城市,Uber的員工會發送信息告知司機應何時何地出勤。

  d. Airbnb在平台內部構建了定價工具。

  我在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的MBA學生安德魯·科沃爾(Andrew Covell)、瓦倫·傑恩(Varun Jain)和瓊·欽(June Khin)曾幫助我利用這個表將一百多個分享經濟平台進行分類。我們的研究顯示不同的平台之間存在巨大差異。許多與促進創業的市場相似,而另一些看起來更像雇用承包商的層級結構。除了Airbnb、Etsy和BlaBlaCar,還有勞動力平台如Upwork和Thumbtack、社交美食平台如VizEat和Eatwith、本地導遊交流平台Vayable(由分享經濟先驅人物黃蘊瑤[Jamie Wong]所創立)等都明顯更像市場,駕乘分享服務平台Lyft和Uber介於兩者之間,專注於服務和勞動力的平台如Luxe、Postmates和Universal Avenue都比分享經濟平台的平均水平更接近層級結構。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當然,這只是進行分類平台的許多方法中的一個。也可以根據供應者提供的服務、平台的商業模式、消費模式被改變的產品的種類、被打破的行業或者幾種因素相結合來進行分類。我發現了其他三個有助於我組織思路的思維框架。他們提供了一個有用的附加視角,通過它我們可以理解成百上千的可能現在以及將來會被標記為「分享經濟平台」「需求經濟平台」或「群體經濟平台」的實體機構。

  甘斯基的「多孔狀」網格

  在甘斯基《聚聯網:商業的未來》一書中,麗莎·甘斯基列出了兩個維度,通過這兩個維度,我們可以在判定相關的點對點租賃平台是否可能出現前對某個產品進行評估:即產品有多少價值(成本)和所有者對該產品的集中使用程度(使用頻率)。在她的理論框架中,低使用率、高價值的產品(圖3.2中右下方)是「網絡敏感點」。為什麼?因為沒有經常被使用的產品,比如汽車或吸塵器,有許多空閒時間,所以租賃的前景更有意義。然而,除非產品十分有價值,否則相對租入(或租出)獲得的價值,租賃市場的協調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點對點租用一輛價值3萬美元的汽車有一定意義,但對價值100美元的吸塵器意義就不大了。

  圖 3.2 甘斯基的「多孔狀」網格的一個示意圖

  甘斯基的體系為預測不同類別產品的分享經濟出現的可能性提供了一個簡潔的評估雛形。正如前言中討論的,我們已經看到了點對點的汽車租賃市場在幾個國家中出現,如美國(Getaround)、法國(Drivy)和荷蘭(SnappCar)。

  按照甘斯基的邏輯,我們也期待大量活動出現在高端奢侈品(比如勞力士手錶)市場上。2013年,創業公司Eleven James新開發了一個名貴手錶的租賃服務。然而,在真正的點對點平台出現前,這類服務首先需要對保險模式進行創新。兩個在美國推出的點對點汽車租賃平台,Getaround和Turo,都首先花了一年多時間與保險公司一起設計並商業化了一種全新的保險產品,它包含從物主到非物主的租金。有人可能會立即將甘斯基的體系延伸出去,用它去評價內化於我們的財產中「空閒資源的價值」,將其計算為在產品沒有使用的各個片段時間裡可以獲得的潛在租金的簡單加總,然後總結道,擁有更高潛在租金(波茨曼的術語中稱為「閒置產能價值」,或者本克拉稱為「更易分享性」)的財產更容易出現點對點租賃市場。因此,儘管個人住宅使用頻率很高,但因其基礎資產價值很高,即使很小的閒置產能也能帶來很高的潛在租金。Airbnb的成功證明了其釋放潛在租金價值的能力。

  此外,就像相應資產特異性能決定特定商業經濟活動是按照層級結構還是市場進行組織的道理一樣,通常會有相應的資產特異性決定客戶如何從產品中獲得價值——而這種特異性越高,我們就越不容易看到點對點租賃市場的出現。例如,在同樣的使用強度下,產品對用戶的定製程度越高(例如,定製的伴娘禮服),出租的可能性就越小;相應地,客戶對該資產的特定投資越少(例如,滑雪服或一個帳篷),我們就越有可能看到點對點租賃市場出現。同樣,從產品中獲取價值所必需的專門學習水平越高,該產品越有可能留為私用而不會用於租賃。

  如果潛在租金在其主人的收入中占比更高,其租賃市場也將更有可能會出現。當然,從「收入效應」和「財富效應」的微觀經濟學教科書中,我們知道收入越高和財富越多的人更有可能擁有貴重物品。然而,有一些貴重物品(如汽車)的擁有者遍布各個收入階層。可能沒有特別高收入的人也有貴重物品,因為這些物品品質優良或是人們夢寐以求的。例如,獨立製片人經常可能擁有昂貴的電影和攝影設備,占了其收入非常高的比例。同樣,「創新設備」的早期愛好者會花很多錢在新的「酷」的產品上,比如2013年推出的虛擬頭戴設備Oculus Rift。正如前言中討論的,KitSplit就是這種設備的點對點租賃市場。

  此外,大多數物品,甚至是那些擁有地位吸引力的物品,通過我所稱的「消費價值」來傳播價值——例如,你通過使用iPhone,或佩戴勞力士手錶而得到的價值。但另一些物品具備「所有權價值」,擁有所有權因為有私人意義(例如,一個訂婚戒指或一本有作家親筆簽名的首發版的書),又或者因為它塑造或標記了你的身份(例如,一塊有文化意義的珠寶,儘管也可能與其擁有的汽車有關),而其本身具備價值,所有權價值較低的產品尤其適合點對點租賃。

  資產的折舊速度與其可租借能力有著複雜的關係。一方面,迅速貶值的資產的所有者(如高端服裝,其價值與它是否「當季」有關係)有更大的動力將其租出去,在其價值「消失」前,從中獲得最大的價值。我希望看到這些物品的租賃服務平台(如Rent the Runway)能更加流行。另一方面,其價值不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東西,其「空閒資源的價值」壽命更長,更適合點對點租賃。

  我將在第5章中回到並進一步深度探討點對點租賃市場的經濟學話題。

  波茨曼的四個象限

  2013年,雷切爾·波茨曼提出了一個組織「協作經濟」的框架,列出了經濟活動的四個寬泛的方面:協作生產、協作消費、協作金融和協作教育。

  (1)協作生產涉及通過協作網絡來設計、生產和銷售商品。

  (2)協作消費通過分享再分配來尋求資產最大化。Airbnb和Getaround就是很好的例子。

  (3)協作金融包括協作形式的融資,如Funding Circle、Kiva或比特幣(在沒有傳統的第三方中介情況下使人們進行交易)。

  (4)協作教育包括協作形式的教育,如Coursera和edX,它使世界各地的人不管是否是在校的學生都可以學習頂尖大學的課程;或Skillshare和Trade School,可為知識學習提供點對點模式。

  歐陽的蜂巢結構

  隨著分享經濟在2012年和2013年的發展,傑瑞米·歐陽開發了一個被他視為「協作」的不同類型的經濟活動以行業為基礎進行劃分的方式。他的協作經濟蜂巢結構在2015年提供了分享經濟的細緻分類,同時也是一個對這種跨行業的新經濟組織形式的適用範圍和影響的實用追蹤方式。[45]

  當我寫這本書時,歐陽的分類方法涉及的大類包括了學習、市政、資金、商品、衛生與健康、空間、食品、公用設施、出行、服務、物流和企業。然而,在每個寬泛的類別中又有進一步的劃分。例如,運輸行業分為計程車式的運輸服務(如Uber)、汽車貸款服務(如Getaround)和汽車優化服務(如SherpaShare)。換句話說,對於每個類別都有觀察其分享經濟活動特異性的梯度視角。歐陽協作經濟蜂巢結構也清晰地說明了雖然分享經濟一直被用於促進單純的分享和微型企業,但大公司也同樣歡迎它。

  今天的分享經濟似乎要創建新的機構來組織經濟活動,從而在整個經濟領域裡為人們提供價值,既作為消費者,也作為生產者。以上內容對於我們下一章的主題——去中心化點對點的新技術同樣適用。

  註:協作經濟讓人們相互之間就可以得到他們需要的。蜂巢結構是靈活的,可以在已有的結構上隨時加入、分享和增長。在蜂巢結構1.0版中,只有中心區域的6個類別:資金、商品、食物、服務、移動服務、空間。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蜂巢結構2.0版在1.0版的基礎上,擴充了另外6個類別:學習、健康、物流、企業與組織、公共設施、市政。在最新的蜂巢結構3.0版中,又增加了4個類別:勞動力供給、美容與保健、分析與聲譽、交通工具,目前共計16個類別。

  資料來源:傑瑞木·歐陽,2016年3月,。

  圖 3.3 協作經濟蜂巢結構3.0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