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德國人寫的中國文學史> 41. 作家是藝術家還是人民的傳聲筒2

41. 作家是藝術家還是人民的傳聲筒2

2024-10-09 12:11:17 作者: 施寒微

  [31] 見Yi-chi Wang(汪一駒)的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 1872-1949(《中國知識分子與西方》),教堂山,北卡羅來納州,1966年。

  [32] 關於周作人,見D. E. Pollard(卜立德)的A Chinese Look at Literature. The Literary Values of Chou Tso-jen in Relation to the Tradition(《一種中國文學觀:周作人相對於傳統的文學價值》),倫敦,1973年;另見L. Bieg(畢魯直)的Die Bedeutung Yüan Hung-tao's für Chou Tso-jen: ein Ming-Literat als Identi??kations??gur(《袁宏道對周作人的意義:作為認同對象明代文士》),載S. Englert、R. Ptak(葡萄鬼)主編的Ganz allm?hlich. Aufs?tze zur ostasiatischen Literatur, insbesondere zur chinesischen Lyrik. Festschrift für Günther Debon(《東亞文學特別是中國詩歌的論文集》),海德堡,1986年,第34—48頁。

  [33] 見M. Galik(高利克)的Liang Ch'i-ch'ao and Wang Kuo-wei. The First Impact of Modern Foreign Ideas on Chinese Literary World(《梁啓超與王國維:外國現代思想與中國文學界的初次碰撞》),載Milestones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1898-1979)(《中西文學對抗中的里程碑》),威斯巴登,1986年,第7—18頁。

  [34] 見H. Kogelschatz的Wang Kuo-wei und Schopenhauer. Eine philosophische Begegnung. Wanglungen des Selbstverst?ndnisses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 unter dem Einfluss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sthetik(《王國維與叔本華:一次哲學的相遇:在德國古典美學影響下中國文學自我認識的變化》),斯圖加特,1986年。

  [35] 見H. Kogelschatz,同上,第104頁及以下。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36] 見Ching-i Tu(塗經怡)的Conservatism in a Constructive Form. The Case of Wang Kuo wei(《保守主義的建設性形式:王國維》),載MS(《華裔學志》)第28期(1969年),第188—214頁;Ching-i Tu的Poetic Remarks in the Human World(《〈人間詞話〉英譯本》),台北,1970年;Ching-i Tu的Some Aspects of the Jen-chien tz'uhua(《〈人間詞話〉的若干方面》),載JAOS(《美國東方學會會刊》)第93期(1973年),第306—316頁;A. A. Rickett(李克)的Wang Kuo-wei's Jen chien Tz'uhua. A Study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國文學批評研究》),香港,1977年;H. Kogelschatz,同上,第35頁及以下和第241頁及以下。

  [37] 轉引自H. Kogelschatz,同上,第242頁。

  [38] 轉引自H. Kogelschatz的Wang Kuo-wei und Schopenhauer. Eine philosophische Begegnung. Wanglungen des Selbstverst?ndnisses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 unter dem Ein?uss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sthetik(《王國維與叔本華:一次哲學的相遇:在德國古典美學影響下中國文學自我認識的變化》),斯圖加特,1986年,第243頁。

  [39] 見H. Kogelschatz的Wang Kuo-wei und Schopenhauer. Eine philosophische Begegnung. Wanglungen des Selbstverst?ndnisses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 unter dem Einfluss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sthetik(《王國維與叔本華:一次哲學的相遇:在德國古典美學影響下中國文學自我認識的變化》),斯圖加特,1986年,第244頁及以下。

  [40] 見W. Franke的The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科舉制度的改革與廢除》),劍橋,麻薩諸塞州,1960年。

  [41] 關於蘇曼殊,見H. McAleavy(馬德良)的Su Man-shu (1884-1918). A SinoJapanese Genius(《蘇曼殊:中日混血的奇才》),倫敦,1960年;Leo Ou-fan Lee(李歐梵)的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劍橋,麻薩諸塞州,1973年,第4章。此小說的德譯本,見Anna v. Rottauscher(魯陶舒)的Man Ju, Der wunde Schwan(《蘇曼殊:〈斷鴻零雁記〉》,維也納,1947年。

  [42] 關於迄於20世紀60年代德國文學對中國的影響的書目,見W. Bauer(鮑吾剛)、Shen-chang Hwang的Deutschlands Ein?uss auf die moderne chinesische Geistesgeschichte(《德國對現代中國精神史的影響》),威斯巴登,1982年;續編W. Bauer等主編的Das chinesische Deutschlandbild der Gegenwart. Eine Bibliographie(《當代中國的德國觀:目錄》2卷),斯圖加特,1989年。

  [43] 《小說月報》第13卷第7號(1922年7月10日),第1—12頁。

  [44] 見M. Gálik(高利克)的Mao Tun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茅盾和現代中國文學批評》),威斯巴登,1969年,特別是第70頁及以下。

  [45] 見P. D. Hanan(韓南)的The Techniques of Lu Hsün's Fiction(《魯迅小說的技巧》),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34期(1974年),第53—96頁。

  [46] 見C. Birch(白芝)的English and Chinese Meters in Hsu Chih-mo(《徐志摩的英語和漢語格律》),載AM(《亞洲專刊》)第34期(1974年),第53—96頁。

  [47] 關於五四運動,見Tse-tsung Chow(周策縱)的The May Fourth Movement(《五四運動史》),劍橋,麻薩諸塞州,1960年。關於此時期的文學,見Leo Ou-fan Lee(李歐梵)的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劍橋,麻薩諸塞州,1973年;M. Goldman(梅谷)主編的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五四時期的現代中國文學》),劍橋,麻薩諸塞州,1977年;Th. Huters(胡志德)的The Dif??cult Guest. May Fourth Revisits(《難對付的客人:再議五四》),載CLEAR(《中國文學》)第6期(1984年),第125—149頁。

  [48] 關於胡適和陳獨秀,見J. B. Grieder(賈祖麟)的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Liberal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7-1937(《胡適與中國的復興:中國革命中的自由主義》),劍橋,麻薩諸塞州,1970年;Thomas C. Kuo(郭成棠)的Ch'en Tu-hsiu (1879-1942)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陳獨秀和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南奧蘭治,新澤西州,1975年。

  [49] 《青年雜誌》第1卷第4期(1915年12月)。

  [50] 見Achilles Fang(方志彤)的From Imaginism to Whitmanism in Recent Chinese Poetry. A Search for Poetics that Failed(《中國新詩由意象主義至惠特曼主義的轉變:尋找失敗的詩學》),載H. Frenz(何吉賢)、G. L. Anderson主編的Proceedings of Indiana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Oriental-Western Literary Relations(《印第安納大學東西文學關係會議紀要》),教堂山,北卡羅來納州,1955年,第177—189頁,此處為第181頁。

  [51] 《新青年》第2卷第2號(1916年10月1日)。

  [52] 《新青年》第2卷第5號(1917年1月);轉引自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慕尼黑大學,博士論文,1977年,第9頁及以下。

  [53] 《新青年》第2卷第6號(1917年2月)。

  [54] 《新青年》第4卷第5號(1918年5月)。

  [55] 見B. Eberstein的全面的描述:Das chinesische Theater im 20. Jahrhundert(《二十世紀中國戲劇》),威斯巴登,1983年,特別是第1—187頁。

  [56] 見傅斯年的《戲劇改良各面觀》,載《新青年》第5卷第4期(1918年),第330頁;另見B. Eberstein的全面的描述:Das chinesische Theater im 20. Jahrhundert(《二十世紀中國戲劇》),威斯巴登,1983年,第36頁。

  [57] 熊佛西的《佛西論劇》(北京,1928年),第4頁;轉引自B. Eberstein的全面的描述:Das chinesische Theater im 20. Jahrhundert(《二十世紀中國戲劇》),威斯巴登,1983年,第38頁。

  [58] 關於易卜生主義,見E. Eide(艾龍)的Ibsen's Nora and Chinese Interpretations of Female Emancipation(《易卜生的娜拉與中國對女性解放的詮釋》),載G. Malmqvist(馬悅然)主編的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ts Social Context, Nobel Symposium 32(《現代中國文學及其社會語境》),無出版地,無出版日期,第140—151頁;E. Eide的China's Ibsen. From Ibsen to Ibsenism(《中國之易卜生:由易卜生至易卜生主義》),倫敦,1987年。

  [59] 關於20世紀初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見M. Gálik(馬利克)的The Genesi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1917-1930)(《現代中國文學批評的產生》),倫敦,1980年。

  [60] 胡適的《建設的文學革命論》, 1918年4月,載《中國新文學大系》(香港,無出版日期),卷1,第157、158頁;參見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第17頁。

  [61] 此書1986年於上海再版。

  [62] 胡適的《建設的文學革命論》, 1918年4月,載《中國新文學大系》,卷1,第164頁;參見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第17頁。

  [63] 《獨秀文存》,卷1,第136頁;譯文據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第21頁,稍有改動。

  [64] 《獨秀文存》,卷1,第139頁;譯文據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稍有改動。

  [65] 概述見Amintendranath Tagore(泰戈爾)的Literary Debates in China 1918-1937(《中國的文學討論》),東京,1967年。

  [66] 關於胡適,見J. B. Grieder(賈祖麟)的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Liberal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7-1937(《胡適與中國的復興:中國革命中的自由主義》),劍橋,麻薩諸塞州,1970年。

  [67] 關於這位1927年4月27日為奉系軍閥殺害的革命者,見M. Meisner(馬思樂)的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李大釗與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的起源》),劍橋,麻薩諸塞州,1967年。

  [68] 關於文學研究會,見W. Ayers的The Society for Literary Studies, 1921-1930(《文學研究會》),載Papers on China(《中國論文集》)第7卷(1953年),第34—79頁;另見M. Gálik(高利克)的Mao Tun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茅盾和中國文學批評》),威斯巴登,1969 年,第42頁及以下。

  [69] 關於作者使用的眾多筆名的工具書,是Pao-liang Chu(朱寶樑)的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Writers and Their Pen Names(《二十世紀中文著作者筆名錄》),波士頓,麻薩諸塞州,1977年。

  [70] 茅盾的《什麼是文學》,載《中國現代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1959年),卷1,第142頁;參見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第50頁。

  [71] 鄭振鐸的《新文學觀的建設》,載《中國新文學大系》,卷2,第175頁。

  [72] 關於創造社初期的情況,見A. Dolezelova的Subject Matters of Short Stories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Creation Society's Activities(《創造社活動早期短篇小說的題材》),載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亞洲與非洲研究》)第6卷(1970年),第131—144頁。

  [73] M. Velingerová(米列娜)的Kuo Mo-jo's bersetzungen von Goethes Werken(《郭沫若迻譯的歌德的著作》),載Archív Orientální(《東方文獻》)第26卷第3號(1958年),第427—497頁。

  [74] 見Winnie Tsang(藏溫尼)的Kuo Mo-jo's Goddesses(《郭沫若的〈女神〉》),載JOS(《東方文化》)第12卷(1977年),第97—109頁。郭沫若詩的譯本,見J. Lester、A. C. Barnes的Kuo Mo jo. Selected Poems from The Goddesses(《郭沫若:〈女神〉詩選》),北京,1958年;M. Loi(魯阿)的Kouo Mo-jo. Po?me(《郭沫若:詩集》),巴黎,1970年。

  [75] 郭沫若的《我們的文學新運動》,刊印於《中國新文學大系》,卷2,第199頁及以下;參見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第75頁。

  [76] 郭沫若的《我們的文學新運動》,刊印於《中國新文學大系》,卷2,第200頁及以下;參見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第76頁。

  [77] 郭沫若的《藝術家與革命家》,載《中國新文學大系》,卷6,第230頁及以下;參見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第78頁。

  [78] 郭沫若的《與成仿吾書》,載《中國新文學大系》,卷6,第233頁及以下;另見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第79頁。

  [79] 郭沫若的《與成仿吾書》,載《中國新文學大系》,卷6,第241頁;參見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第79頁。

  [80] 關於新月社,見M. Loi(魯阿)的 Die Formalisten der Neumondgesellschaft. Xu Zhimo und Wen Yiduo(《新月社的形式主義者:徐志摩與聞一多》),載W. Kubin(顧彬)主編的Moderne chinesische Literatur(《現代中國文學》),法蘭克福,1985年,第225—245頁。

  [81] 關於當時的論戰,另見Leo Ou-fan Lee(李歐梵)的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第17頁及以下。

  [82] 引自Die Literatur einer revolution?ren Phase(《革命時代的文學》),載H. Chr. Buch、Wong May(王邁)主編的Lu Hsün, Der Einsturz der Lei-feng-Pagode(《魯迅:〈論雷峰塔的倒掉〉》),漢堡,1973年,第70頁。

  [83] 關於左翼作家聯盟,及其與中國的社會主義和文學的困難關係,見Tsi-an Hsia(夏濟安)的The Gate of Darknesse.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黑暗的閘門:中國左翼文學運動研究》),西雅圖,華盛頓州,1968年。

  [84] 關於瞿秋白,見P. G. Pickowicz(畢克偉)的Marxist Literary Thought in China. The Inflfluence of Ch'ü Ch'iu-pai(《馬克思主義的文學思想在中國:瞿秋白的影響》),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81年。

  [85] 關於這場討論的有用記錄,是由文振庭主編的《文藝大眾化問題討論資料》(上海,1987年);另見Ch. Dunsing的Die literaturtheoretische Diskussion in China in den Jahren 1917-1940(《關於中國文學理論的討論(1917—1940年)》),第186頁及以下。

  [86] 見Chang-tai Hung(洪長泰)的Going to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Folk Literature, 1918-1937(《到民間去: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劍橋,麻薩諸塞州,1985年。

  [87] 見L. A. Schneider(施耐德)的Ku Chieh-kang and China's New History(《顧頡剛和中國的新歷史》),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71年,第121頁及以下。

  [88] 見M. Meisner(馬思樂)的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李大釗與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的起源》),劍橋,麻薩諸塞州,1967年,第71頁及以下。

  [89] 關於20世紀前半葉的文學(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詩集和戲劇)的出色的工具書,是A Selective Guide to Chinese Literature. 1900-1949(《中國文學指南》4卷),萊頓,1988—1990年。對五四運動以後文學的概述,見C. T. Hsia(夏志清)的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國現代小說史》),紐哈芬,康乃狄克州,1961年;1971年第二版。

  [90] 關於魯迅的文獻眾多,重要的有:Sung-k'ang Huang(黃頌康)的Lu Hsün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of Modern China(《魯迅與近代中國的新文化運動》),阿姆斯特丹,1957年;Pearl Hsia Chen(陳夏珍珠)的The Social Thought of Lu Hsün 1881-1936. A Mirror of the Intellectual Current of Modern China(《魯迅的社會思想:現代中國的思潮的一面鏡子》),紐約,1976年;W. A. Lyell, Jr.的Lu Hsün's Vision of Reality(《魯迅的現實觀》),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76年;V. I. Semanov的Lu Hsün and His Predecessors(《魯迅及其先行者》),紐約,1980年;V. I. Semanov的Aufruf zum Kampf-Lu Xuns Stellung in der chinesischen Tradition und Moderne(《〈吶喊〉:魯迅在中國傳統與現代中的地位》),載W. Kubin(顧彬)主編的Moderne chinesische Literatur(《現代中國文學》),法蘭克福,1985年,第141—171頁;C. T. Brown的The Paradigm of the Iron House. Shouting and Silence in Lu Hsün's Short Stories(《鐵屋子的範式:魯迅短篇小說中的呼喊與沉默》),載CLEAR(《中國文學》)第6期(1984年),第101—119頁;Lee Ou-fan Lee(李歐梵)的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 A Study of Lu Xun(《鐵屋子裡的聲音:魯迅研究》),布魯明頓,印第安納州,1987年;關於魯迅的重要研究的集錄,見W. Kubin(顧彬)主編的Aus dem Garten der Wildnis. Studien zu Lu Xun(1881-1936)(《出自荒蕪的花園:魯迅研究》),波恩,1989年。譯本亦眾多:Hsien-yi Yang(楊憲益)、Gladys Yang(戴乃迭)的Selected Works of Lu Hsun(《魯迅選集》4卷),北京,1956—1960年;Lu Xun, Auf der Suche(《彷徨》),北京,1983年;Einige Erz?hlungen von Lu Hsün(《魯迅的短篇小說》),北京,1974年。魯迅詩歌的譯本有:Lu Hsün, Wilde Gr?ser(《野草》),北京,1978年;Hsin-chyu Huang(黃新渠)的Lu Xun, Selected Poems(《魯迅詩選》),北京,1982年;David Y. Ch'en(陳穎)的Lu Hsun, Complete Poems(《魯迅詩歌全譯註釋》),坦佩,亞利桑那州,1988年。此外,魯迅不同體裁的作品的重要選集還有:Lu Xun, In tiefer Nacht geschrieben. Auswahl(《魯迅選集:寫於深夜》),萊比錫,1981年;W. Kubin的Lu Xun, Die Methode wilde Tiere abzurichten. Erz?hlungen, Essays, Gedichte(《野獸訓練法:小說、散文、詩》),柏林,1979年;Lu Xun, Die Gro?e Mauer. Erz?hlungen, Essays, Gedichte(《長城:小說、散文、詩》),訥德林根,1987年。

  [91] 1922年為《吶喊》寫的自序;轉引自Lu Xun, Aufruf zum Kampf(《魯迅:〈吶喊〉》),北京,1983年,第3頁及以下。

  [92] 同上,第7頁。

  [93] Lu Xun, Aufruf zum Kampf(《吶喊》),北京,1983年。

  [94] Lu Xun, Aufruf zum Kampf(《吶喊》),北京,1983年,第26頁及以下。

  [95] 同上,第25頁。

  [96] 關於魯迅的敘述技巧,見P. D. Hanan(韓南)的The Techniques of Lu Hsün's Fiction(《魯迅的小說的技巧》),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34期(1974年),第53—96頁;Raymond S. W. Hsü(徐士文)的The Style of Lu Hsün. Vocabulary and Usage(《魯迅的文體:詞彙與用法》),香港,1979年。

  [97] 轉引自H. Chr. Buch、Wong May(王邁)主編的Lu Hsün. Der Einsturz der Lei-feng Pagode. Essays über Literatur und Revolution in China(《魯迅的〈論雷峰塔的倒掉〉:關於中國的文學與革命的論文集》),漢堡,1973年,第74頁。

  [98] 雜文的德譯本,見H. Chr. Buch、Wong May(王邁)主編的Lu Hsün, Morgenblüten abends gep??ückt(《魯迅:〈朝花夕拾〉》),北京,1978年。兩篇魯迅晚期的雜文及幾篇較新的雜文,由D. E. Pollard(卜立德)譯出,載Renditions(《譯叢》)第31卷(1989年),第140—159頁。

  [99] 關於林語堂,見M. Erbes、G. Müller、Wu Xingwen(吳興文)、Qin Xianci(秦賢次)的Drei Studien über Lin Yutang(1895-1976)(《林語堂三論》),波鴻,1989年。

  [100] 見J. Last的Lu Hsün-Dichter und Idol. Ein Beitrag zur Geistesgeschichte des neuen China(《魯迅:詩人與偶像——現代中國思想史研究》),法蘭克福,1959年;Leo Ou-fan Lee(李歐梵)主編的Lu Xun and His Legacy(《魯迅及其遺產》),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85年;另見E. Baqué、H. Spreitz的柏林魯迅展宣傳冊Lu Xun Zeitgenosse(《魯迅:同代人》),柏林,1979年。

  [101] 關於蔣光慈,見Leo Ou-fan Lee(李歐梵)的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第10章。

  [102] 關於這些小說,見M. Dolezelova-Velingerova(米列娜)主編的The Chinese Novel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世紀之交的中國小說》),多倫多,1980年。

  [103] 關於中國的自傳,見W. Bauer(鮑吾剛)的Icherleben und Autobiographie im ?lteren China(《古代中國的自我經驗與自傳》),載Heidelberger Jahrbücher(《海德堡年鑑》)第8卷(1964年),第12—50頁;H. Frühauf的Frühformen der chinesischen Autobiographie(《中國自傳的早期形式》),法蘭克福,1987年;Peiyi Wu(吳百益)的The Confucians's Progres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in Traditional China(《儒者的歷程:中國古代的自傳寫作》),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90年;Y. Hervouet(吳德明)的L'autobiographie dans la Chine traditionelle(《自傳在古代中國》),載études d'histoire et de littérature chinoises offerts au professeur Jaroslav Prusek(《中國歷史與文學研究:獻給普實克教授》),巴黎,1976年,第107—141頁。

  [104] 關於這本小說集及葉聖陶的其他小說集,見D. Holoch,載Z. Slupski(史羅普)主編的A Selective Guide to Chinese Literature 1900-1949(《中國文學指南》)卷2(短篇小說),萊頓,1988年,第231—251頁;其中包括以下作者的作品:葉聖陶、許地山、王統照、柔石(1902—1931)、楊振聲(1890—1956)、王魯彥(1901—1943)、胡也頻、張天翼、羅淑(1903—1938)、吳組緗、端木蕻良、魏金枝(1900—1972)、沙汀(1904—1992)、艾蕪、葉紫(1912—1939)。

  [105] H. Liebermann譯的Y? Scheng-tau, Die Flut des Tji?ntang(《葉聖陶:〈錢塘潮〉》),柏林,1962年;英譯本,見A. C. Barnes的Yeh Sheng-tao, Schoolmaster Ni Huan-chih(《葉聖陶:教師倪煥之》),北京,1958年。

  [106] 關於這次類似法西斯式的運動的歷史背景,見L. E. Eastman(易勞逸)的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失敗的革命: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劍橋,麻薩諸塞州,1974年;Maria Hsia Chang(張霞)的The Chinese Blue Shirt Society. Facism and Developmental Nationalism(《中國的藍衣社:法西斯主義和發展的國家主義》),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85年。

  [107] 見Yeh Sheng-tao(葉聖陶)的The Scarecrow. A Collection of Stories for Children(《〈稻草人〉:童話集》),北京,1963年。

  [108] 重要的著作包括:A. Dolezelova的Yü Ta-fu. Speci??c Traits of His Literary Creation(《郁達夫的文學創作的特徵》),布拉迪斯拉發,1970年,紐約,1971年;J. Prüsek(普實克)的Yu Dafu: Subjektivit?t und Erz?hlkunst(《郁達夫:主觀性與敘述的藝術》),載W. Kubin(顧彬)主編的Moderne chinesische Literatur(《現代中國文學》),法蘭克福,1985年,第201—224頁;M. Egan的Yu Dafu and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郁達夫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形成》),載M. Goldman(梅谷)主編的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五四時期的現代中國文學》),劍橋,麻薩諸塞州,1977年,第309—326頁;W. Kubin的Yu Dafu (1886-1945). Werther und das Ende der Innerlichkeit(《維特與內在性的終結》),載A. Hsia(夏瑞春)、G. Debon(德博)主編的Goethe und China, China und Goethe(《歌德與中國,中國與歌德》),法蘭克福,1984年,第194—213頁。於小說《沉淪》外,還有其他郁達夫的作品被譯成西方語言,比如Yu Dafu, Nights of Spring Fever and Other Writings(《郁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及其他作品》),北京,1984年;J. Sohn、M. Niembs譯的Yu Dafu, Blauer Dunst(《郁達夫:〈青煙〉》),載Hefte für Ostasiatische Literatur(《東亞文學雜誌》)第6卷(1987年),第17—23頁;I. Wiesel譯的Yu Dafu, Die Nacht, in der die Motte begraben wurde(《燈蛾埋葬之夜》),載Hefte für Ostasiatische Literatur第6卷(1987年),第24—30頁。

  [109] 德譯本有A. v. Rottauscher(魯陶舒)的Yo Ta Fu, Untergang(《郁達夫:〈沉淪〉》),維也納,1947年;英譯本有Joseph S. M. Lau(劉紹明)、C. T. Hsia(夏志清)的Sinking(《沉淪》),載C. T. Hsia主編的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tories(《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紐約,1971年,第3—33頁。

  [110] 關於此問題,見H. Frühauf的Von Menschen und Büchern. Autobiographie und die Suche nach ?sthetischer Erfahrung im Werk Yu Dafu(《論人與書:郁達夫作品中的自述與對美學經驗的尋求》),載Drachenboot(《龍舟》)第2卷(1988年2月),第96—119頁。

  [111] 關於沈從文的專著,包括Hua-ling Nieh(聶華苓)的Shen Ts'ung-wen(《沈從文》),紐約,1972年;J. C. Kinkley(金介甫)的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沈從文傳》),斯坦福,加利福尼亞州,1987年。

  [112] 該小說有多種譯本,包括:Gladys Yang(戴乃迭)的Shen Congwen. The Border Town and Other Stories(《沈從文:〈邊城〉及其他小說》),北京,1981年;H. Forster-Latsch、M.- L. Latsch的Shen Congwen. Grenzstadt. Erz?hlung(《沈從文:〈邊城〉》),科隆,1985年;U. Richter(吳素樂)的Die Grenzstadt. Novelle(《邊城》),法蘭克福,1985年。

  [113] 此處要提到兩種研究:M. L. Gotz的Realistic Fiction as a Medium for Social Criticism. Short Stories of Chang T'ien-yi(《寫實主義小說作為社會批評的媒介:張天翼的短篇小說》),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碩士論文,1973年;Shu-ying Tsau的Zhang Tianyi's Fiction. The Beginning of Proletarian Literature in China(《張天翼的小說:無產階級文學在中國的開始》),多倫多大學,博士論文,1976年。

  [114] 這篇小說多次被迻譯,比如C. Durley的A New Life(《新生》),載Renditions(《譯叢》)第2卷(1974年),第31—49頁。

  [115] 見《張天翼文學評論集》(北京,1984年),其中包括作品目錄。

  [116] 艾蕪的這篇小說及其他作於1933年至1981年間的12篇小說的德譯本,見E. Müller主編的Ai Wu. Der Tempel in der Schlucht und andere Erz?hlungen(《〈山峽中〉及其他短篇小說》),慕尼黑,1989年。

  [117] 關於蕭軍,見Leo Ou-fan Lee(李歐梵)的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第11章;譯本,見H. H?ke、K.H. Pohl(卜松山)、R. Ptak(葡萄鬼)譯的Xiao Jun. Ausgew?hlte Kurzprosa(《蕭軍:短文選》),波鴻,1984年。

  [118] H. Goldblatt(葛浩文)、Ellen Yeung(楊愛倫)的Hsiao Hung, 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and Tales of Hulan River(《蕭紅:〈生死場〉和〈呼蘭河傳〉》),布魯明頓,印第安納州,1979年;K. Hasselblatt譯的Xiao Hong, Der Ort des Lebens und des Sterbens. Roman(《蕭紅:長篇小說〈生死場〉》),弗賴堡,1989年。

  [119] 關於蕭紅的作品和生平,見H. Goldblatt的Hsiao Hung(《蕭紅》),波士頓,麻薩諸塞州,1976年;R. Keen的Autobiographie und Literatur. Drei Werke der chinesischen Schriftstellerin Xiao Hong(《自傳與文學:中國作家蕭紅的三部作品》),慕尼黑,1984年。

  [120] 蕭紅作品的譯本有:R. Keen的Frühling in einer kleinen Stadt(《小城三月》),科隆,1985年;R. Ptak(葡萄鬼)的Flucht(《逃難》),載V. Kl?psch(呂福克)、R. Ptak主編的Hoffnung auf Frühling(《期盼春天》),法蘭克福,1980年;H. Goldblatt(葛浩文)的Selected Stories of Xiao Hong(《蕭紅選集》),北京,1982年;H. Goldblatt的Market Street. A Chinese Woman in Harbin(《商市街》),西雅圖,華盛頓州,1986年。

  [121] C. T. Hsia(夏志清)的The Korchin Banner Plains. A Biographical and Critical Study(《科爾沁旗草原:傳記與批評研究》),載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au temps de la guerre de résistance contre japon(de 1937 ? 1945)(《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文學(1937—1945年)》),巴黎,1982年,第31—56頁;1932年至1943年間創作的短篇小說的英譯本名為Red Night(《紅色的夜》),北京,1988年。

  [122] 見E. Jungkers的Leben und Werk der chinesischen Schriftstellerin Lu Yin (ca. 1899- 1934) anhand ihrer Autogiographie(《中國女作家廬隱的生平和作品(根據她的自傳)》),慕尼黑,1984年。

  [123] 轉引自G. Bien的Frauenbilder in Bing Xins Erz?hlungen(《冰心小說中的女性形象》),載W. Kubin(顧彬)主編的Moderne chinesische Literatur(《現代中國文學》),法蘭克福,1985年,第246—261頁,此處第246頁;初以Images of Women in Ping Hsin's Fiction的名字刊行,載A. Jung Palandri(榮之穎)主編的Women Writers of 20th-Century China(《中國二十世紀女作家》),尤金,俄勒岡州,1982年,第19—40頁,此處為第19頁。

  [124] 譯本見I. Fessen-Henjes(尹虹)等主編的Erkundungen. 16 Chinesische Erz?hler(《探索:十六位中國小說家》),柏林,1984年,第17—26頁。

  [125] 關於凌叔華,原名林瑞棠,見Clara Yü Cuadrado(於漪)的Portraits by a Lady: The Fictional World of Ling Shuhua(《一位女士的肖像:凌叔華的小說世界》),載A. Jung Palandri(榮之穎)主編的Women Writers of 20th-Century China(《中國二十世紀女作家》),尤金,俄勒岡州,1982年,第41—62頁。

  [126] 關於丁玲的詳細研究,是Yi-tsi Mei Feuerwerker(梅儀慈)的Ding Ling's Fiction. Ideology and Narrativ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丁玲的小說:現代中國文學中的意識形態和敘事》),劍橋,麻薩諸塞州,1982年。

  [127] 關於胡也頻,見R. Ptak(葡萄鬼)的Hu Yeh-p'in und seine Erz?hlung Nach Moskau(《胡也頻和他的中篇小說〈到莫斯科去〉》),巴特博爾,1979年。

  [128] 關於該作品,見W. Kubin(顧彬)的Sexuality and Literatur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oblems of the Chinese Woman before and after 1949 as Seen in Ding Ling's Diary of Sophia (1928) and Xi Rong's Story An Unexceptional Post (1962)(《性與文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1928年)與西戎的〈平凡的崗位〉(1962年)中所反映的1949年之前和之後的中國女性的問題》),載W. Kubin、R. G. Wagner主編的Essay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現代中國文學和文學批評論文集》),波鴻,1982年,第168頁及以下;G. J. Bjorge(喬布希)的Sophia's Diary. An Introduction(《〈莎菲女士的日記〉評介》),載Tamkang Review(《淡江評論》)5.1(1974年),第97—110頁;A. Gerstlacher的Frauen im Aufbruch. Ding Ling: Das Tagebuch der Sophia(《覺醒中的女性: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柏林,1984年。譯本見:Yang Hsien-yi(楊憲益)、Gladys Yang(戴乃迭)的Ting-ling. The Sun Shines over the Sangkan River(《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北京,1954年;Joseph S. M. Lau(劉紹銘)的Sophia's Diary(《莎菲女士的日記》),載Tamkang Review(《淡江評論》)5.1(1974年),第57—96頁;W. Kubin等的Ding Ling, Das Tagebuch der Sophia(《莎菲女士的日記》),法蘭克福,1980年。

  [129] 見T. E. Barlow(白露)的Feminism and Literary Technique in Ting Ling's Early Short Stories(《丁玲早期短篇小說中的女權主義和文學技巧》),載A. Jung Palandri(榮之穎)主編的Women Writers of 20th-Century China(《中國二十世紀女作家》),尤金,俄勒岡州,1982年,第63—110頁。

  [130] 《丁玲文集》(長沙,1983年),卷2,第233頁及以下。

  [131] Yang Hsien-yi(楊憲益)、Gladys Yang(戴乃迭)的Ting-ling. The Sun Shines over the Sangkan River(《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北京,1980年,第362—394頁。

  [132] 見E. M. Gunn(耿德華)的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被冷落的繆斯:上海和北京的中國文學》),紐約,1980年。

  [133] 見Stephen Cheng(鄭緒雷)的Theme and Technique in Eileen Chang's Stories(《張愛玲小說的主題和技巧》),載Tamkang Review(《淡江評論》)8.1(1977年);Hsinsheng C. Kao(高張信生)的The Shaping of a Life: Structure as Narrative Process in Eileen Chang's The Rouge of the North(《生活的形狀:張愛玲的〈北地胭脂〉中的結構作為敘述過程》),載A. Jung Palandri(榮之穎)主編的Women Writers of 20th-Century China(《中國二十世紀女作家》),尤金,俄勒岡州,1982年,第111—136頁。

  [134] 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以及文學理論著作,見20卷本《中國新文學大系(1927—1937年)》,上海,1984年。

  [135] 見C. Birch(白芝)的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Fiction(《中國小說的變化與延續》),載M. Goldman(梅谷)主編的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五四時期的現代中國文學》),劍橋,麻薩諸塞州,1977年,第385—404頁;關於20世紀上半葉小說創作的概況,見M. Dole?elová-Velingerová(米列娜)主編主編的The Chinese Novel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世紀之交的中國小說》),多倫多,1980年。

  [136] 參見P. E. Link, Jr.(林培瑞)的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ies. 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鴛鴦蝴蝶:20世紀初中國城市中的通俗文學》),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81年,1981年,第17頁及以下。

  [137] 關於茅盾,見J. Prü?ek(普實克)的Mao Dun (1896-1981). Grundzüge seiner Erz?hlkunst(《茅盾小說的主要特徵》),載W. Kubin(顧彬)主編的Moderne chinesische Literatur(《現代中國文學》),法蘭克福,1985年,第262—282頁;J. Berninghausen(白志昂)的The Central Contradiction in Mao Dun's Earliest Fiction(《茅盾早期小說的核心衝突》),載M. Goldman(梅谷)主編的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五四時期的現代中國文學》),劍橋,麻薩諸塞州,1977年,第233—259頁;Yü-shih Chen的Mao Dun and the Use of Political Allegory in Fiction. A Case Study of His Autumn in Kulinge(《茅盾小說中的政治寓言》),載M. Goldman(梅谷)主編的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五四時期的現代中國文學》),劍橋,麻薩諸塞州,1977年,第261—280頁;Yu-shih Chen的Realism and Allegory in the Early Fiction of Mao Dun(《茅盾早期小說中的現實主義與寓言》),布盧明頓,印第安納州,1986年。

  [138] 德譯本,見M. Bretschneider的Mao Dun, Regenbogen(柏林,1963年);也見Chingkiu Stephen Chan(陳清僑)的Eros as Revolution. The Libidinal Dimension of Despair in Mao Dun's Rainbow(《革命的愛神:茅盾小說〈虹〉中的絕望與情愛》),載JOS(《東方文化》)24.1(1986年),第37—53頁。

  [139] 見Yu-shih Chen的Mao Dun and the Wild Roses. A Study of the Psychology of Revolutionary Commitment(《茅盾的〈野薔薇〉:革命承諾的心理學研究》),載China Quaterly(《中國季刊》)第78期(1979年6月),第291—323頁。

  [140] 譯文,見F. Gruner(葛柳南)主編的Mao Dun, Seidenraupen im Frühling. Erz?hlungen und Kurzgeschichten(《茅盾中短篇小說集》),柏林,1975年;S. Shapiro(沙博理)的Mao Tun. Spring Silkworms. And Other Stories(北京,1956年)。

  [141] 譯文見F. Kuhn的Mao Tun. Schanghai im Zwielicht(德勒斯登,1938年);Mao Tun. Midnight(北京,1957年,1979年第二版)。

  [142] 關於秘密警察組織,見Wen-hsin Yeh(葉文心)的Dai Li and the Liu Geqing Affair. Heroism in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抗戰期間中國特務機關中的英雄主義》),載JAS(《亞洲研究雜誌》)48.3(1989年),第545—562頁;她認為,國民黨政府特務機關的成員也依然有著為偉大事業獻身的願望,在這一點上,他們同中國共產黨沒有區別。

  [143] 關於巴金,見O. Lang的Pa Chin and His Writings. Chinese Youth Between the Two Revolutions(《巴金及其作品:兩次革命之間的中國青年》),劍橋,麻薩諸塞州,1967年;Nathan K. Mao(茅國權)的Pa Chin(《巴金》),波士頓,麻薩諸塞州,1978年。

  [144] 關於俄語文學對巴金的影響,見Man Sang Ng的Ba Jin and Russian Literature(《巴金和俄語文學》),載CLEAR(《中國文學》)3.1(1981年),第67—92頁。

  [145] 巴金的《生之懺悔》,載《巴金文集》(香港,1970年),第10卷,第36頁及以下。

  [146] 德譯本有:Von F. Reissinger的Ba Jin, Die Familie(柏林,1980年);J. Herzfeldt的Das Haus des Mandarins(魯多爾施塔特,1959年);S. Shapiro的Pa Chin, The Family(北京,1958年)。

  [147] J. Kalmer譯的Pa Chin. Garten der Ruhe(慕尼黑,1954年)。

  [148] S. Peschel(莎沛雪)、B. Spielmann譯的Kalte N?chte(法蘭克福,1981年);Nathan K. Mao(茅國權)、Ts'un-yan Liu(柳存仁)譯的Cold Nights. A Novel by Pa Chin(香港,1978年)。

  [149] S. Peschel譯的Ba Jin, Gedanken unter der Zeit. Ansichten-Erkundungen-Wahrheiten 1979 bis 1984(《巴金隨想錄:觀點、發現、事實(1979—1984年)》),科隆,1985年;G. Barmé(白傑明)的Ba Jin. Random Thoughts(香港,1984年)。

  [150] Z. Slupski(史羅普)的The Evolution of a Modern Chinese Writer. An Analysis of Lao She's Fiction with Biographical and Bibliographical Appendices(《中國現代作家的演變:老舍小說分析》),布拉格,1966年;R. Vohra的Lao She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老舍和中國革命》),劍橋,麻薩諸塞州,1974年。V. Kl?psch(呂福克)在譯文集Lao She. Zwischen Traum und Wirklichkeit. Elf Erz?hlungen(《老舍:在夢與現實之間——中短篇小說11篇》,法蘭克福,1981年)中對老舍作了詳細的介紹。

  [151] 關於這部小說,見P. Gro?holtforth的Chinesen in London. Lao She's Roman Er Ma(《倫敦的中國人:老舍的小說〈二馬〉》),波鴻,1985年。譯文,見I. FessenHenjes(尹虹)的Eine Erbschaft in London(柏林,1988年);J. M. James的Ma and Son. A Novel by Lao She(聖弗朗西斯科,1980年)。

  [152] 譯文有V. Kl?psch(呂福克)譯的Lao She, Stadt der Katzen. Phantastischer Roman(法蘭克福,1985年);J. E. Dew的City of Cats by Lao Sheh(安娜堡,密西根州,1964年);W. A. Lyell的Lao She, Cat Country. A Satirical Novel of China in the 1930s(匹茲堡,賓夕法尼亞州,1970年)。

  [153] I. Fessen-Henjes(尹虹)的Lao She. Die Blütentr?ume des Lao li(慕尼黑,1985年);Helen Kuo(郭鏡秋)的The Quest for Love of Lao Lee(紐約,1948年)。

  [154] 譯文,載V. Kl?psch的Lao She. Zwischen Traum und Wirklichkeit(《老舍:在夢與現實之間》),法蘭克福,1981年。

  [155] 譯文有:F. Reissinger Rikshakuli(法蘭克福,1987年);J. M. James的Rickshaw. The Novel Lo-tto Hsiang Tzu(火奴魯魯,夏威夷,1979年)。

  [156] 譯文,載B. Eberstein主編的Moderne Stücke aus China(《中國現代戲劇作品》),法蘭克福,1980年。

  [157] 德譯本,有Heng-yü Kuo的Lao She. Blick westw?rts nach Changan(慕尼黑,1983年)。

  [158] 英譯本,有D. J. Cohn的Lao She. Beneath the Red Banner(北京,1982年)。

  [159] 錢鍾書的傳記,見Th. Huters的Qian Zhongshu(波士頓,麻薩諸塞州,1982年)。

  [160] C. T. Hsia(夏志清)也持同樣觀點,見C. T. Hsia(夏志清)的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國現代小說史》),紐哈芬,康乃狄克州,1961年;1971年第二版,第432頁及以下。

  [161] 見M. Motsch(莫宜佳)、J. Shih(史仲仁)的Qian Zhongshu, Die umzingelte Festung(法蘭克福,1988年),第118頁;也見J. Kelley、Nathan K. Mao(茅國權)譯的Ch'ien Chung-shu, Fortress Besieged(布盧明頓,印第安納州,1979年)。

  [162] 見M. Motsch、J. Shih(史仲仁),同上,第235頁。

  [163] Ch. Dunsing、Y. Monschein(孟玉華)譯的Qian Zhongshu, Das Andenken. Erz?hlungen(《錢鍾書短篇小說集》),科隆,1986年。

  [164] 法譯本,見N. Chapius的Qian Zhongshu. Cinq essais de poétique(巴黎,1987年)。

  [165] 《管錐編》4卷本(北京,1979年),小說集(北京,1982年)。《管錐編》這個標題,德語也譯為Bambusrohr und Ahle。

  [166] 關於20世紀詩歌的概覽,見E. Feifel(豐浮露)的Moderne chinesische Poesie von 1919 bis 1982(《中國現代詩歌(1919—1982年)》),希爾德斯海姆,1988年;L. Haft(漢樂逸)主編的A Selective Guid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1900-1949(《中國傳統文學精選(1900—1949年)》),第3卷(萊頓,1989年)。

  [167] 王永慶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西方》(教堂山,北卡羅來納州,1966年)中對外國學生的人數做了很好的概述。

  [168] 相應地也有一些介紹這些詩人的著作,例如M. Loi(魯阿)的Poètes chinoises d'écoles fran?aises: Dai Wangshu, Li Jinfa, Wang Duqing, Mu Mutian, Ai Qing, Luo Dagang(《受法國影響的中國詩人:戴望舒、李金髮、王獨清、穆木天、艾青、羅大綱》),巴黎,1980年;也見M. Loi的Roseaux sur le mur. Les poètes occidentalistes chinois 1919-1949(《牆上的蘆葦:受西方影響的中國詩人(1919—1949年)》),巴黎,1971年。

  [169] 見Leo Ou-fan Lee(李歐梵)的Modernism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 Study (Somewhat Comparative) in Literary History(《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現代主義:文學史(對比)研究》),載Tamkang Review(《淡江評論》)10.3&4(1980年),第281—307頁。

  [170] 《新青年》第6卷第5號(1919年5月)。

  [171] 關於朱自清,見J. M. McCaskey的Chu Tzu-ch'ing as Essayist and Critic(《朱自清的散文與文學評論》),耶魯大學,博士論文,1965年。

  [172] 《小說月報》第14卷第3期。

  [173] 關於冰心的詩歌創作,見Kang-li Pao Ping Hsin. A Modern Chinese Poetess(《中國現代女詩人冰心》),載LEW 8(1964年),第58—72頁;W. Bartels的Xie Bingxin-Leben und Werk in der Volksrepublik China(《謝冰心在新中國的生活與創作》),波鴻,1982年。譯文,有G. M. Boyten的Spring Waters(北京,1929年);Anne Cheng(程艾蘭)的Ping Hsin. Po?mes(巴黎,1979年)。

  [174] 見W. Kubin(顧彬)的Nachrichten von der Hauptstadt der Sonne. Moderne chinesische Lyrik 1919-1984(《來自陽光之城的消息:現代中國詩歌(1919—1984年)》),法蘭克福,1985年,第25頁及以下。

  [175] 關於郭沫若,請參見D. T. Roy的Kuo Mo-jo. The Early Years(《郭沫若:早期歲月》),劍橋,麻薩諸塞州,1971年;Leo Ou-fan Lee(李歐梵)的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第177頁;Guo Moruo. Der Held als Poet(《郭沫若:作為詩人的英雄》),參見W. Kubin(顧彬)的Nachrichten von der Hauptstadt der Sonne. Moderne chinesische Lyrik 1919-1984(《來自陽光之城的消息:現代中國詩歌(1919—1984年)》),法蘭克福,1985年,第172—200頁。

  [176] 德語譯本,見W. Kubin(顧彬)的Nachrichten von der Hauptstadt der Sonne. Moderne chinesische Lyrik 1919-1984(《來自陽光之城的消息:現代中國詩歌(1919—1984年)》),法蘭克福,1985年,第35頁及以下。

  [177] 魯迅的《野草》(北京,1978年);關於這些散文詩,見L. Bieg(畢魯直)Unkraut oder vom "verzweifelten Widerstand" gegen das Nichts(《〈野草〉或對著空氣的「絕望反抗」》),載W. Kubin(顧彬)主編的Aus dem Garten der Wildnis. Studien zu Lu Xun (1881-1936)(《魯迅研究(1881—1936年)》),波恩,1989年,第149—164頁。

  [178] 德語譯本,見W. Kubin(顧彬),載W. Kubin主編的Lu Xun. Die Methode, wilde Tiere abzurichten. Erz?hlungen, Essays, Gedichte(《魯迅小說、雜文、詩歌集》),柏林,1979年,第50頁;關於魯迅的詩歌作品,同上。

  [179] 關於徐志摩,見R. von Schirach的Hsü Chih-mo und die Hsin-yüeh Gesellschaft. Ein Beitrag zur Neuen Literatur Chinas(《徐志摩與新月社:中國新文學研究》),慕尼黑大學,博士論文,1971年;李歐梵(Leo Ou-fan Lee)的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第124頁及以下;對於西方形式的模仿,見C. Birch(白芝)的English and Chinese Metres in Hsü Chih-mo(《徐志摩的英中詩格律》),載AM(《亞洲專刊》)新刊第8期(1960年),第258—293頁;C. Birch(白芝)的Hsü Chih-mo's Debt to Thomas Hardy(《徐志摩與托馬斯·哈代》),載Tamkang Review(《淡江評論》)8.1(1977年),第1—24頁;M. Loi(魯阿)的Die "Formalisten" der Neumondgesellschaft. Xu Zhimo und Wen Yiduo(《新月社中的「形式派」:徐志摩與聞一多》),載W. Kubin(顧彬)主編的Nachrichten von der Hauptstadt der Sonne. Moderne chinesische Lyrik 1919-1984(《來自陽光之城的消息:現代中國詩歌(1919—1984年)》),法蘭克福,1985年,第225—245頁。

  [180] 《徐志摩全集》(台北,1969年),第2卷,第204頁;德譯本,見W. Kubin(顧彬)的Nachrichten von der Hauptstadt der Sonne. Moderne chinesische Lyrik 1919-1984(《來自陽光之城的消息:現代中國詩歌(1919—1984年)》),法蘭克福,1985年,第46頁。

  [181] 關於聞一多的生平及創作,見Kai-yu Hsu(許芥昱)的The Life and Poetry of Wen I-to(《聞一多生平及詩歌》),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21期(1958年),第134—179頁;Kai-yu Hsu的《聞一多》(波士頓,麻薩諸塞州,1980年)。

  [182] 這部著作的一種英譯本,來自R. Trumbull的Wen I-to, Form in Poetry,載Stephen C. Soong〔宋淇(林以亮)〕主編的A Brotherhood in Song.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中國的詩學與詩》),香港,1985年,第127—134頁。

  [183] 《聞一多全集》(北京,1982年),第3卷,第169—197頁,此處見第182頁及以下;德譯本,見W. Kubin(顧彬),載W. Kubin的Nachrichten von der Hauptstadt der Sonne. Moderne chinesische Lyrik 1919-1984(《來自陽光之城的消息:現代中國詩歌(1919—1984年)》),法蘭克福,1985年,第65頁;參見Kai-yu Hsu(許芥昱)的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20世紀中國詩歌選集》),伊薩卡,紐約州,1970年,第65頁及以下。

  [184] 見W. Kubin(顧彬)的Tai Wang-shu. ?sthetizismus und Entsagung(《戴望舒:唯美與捨棄》),載China. Festschrift für Alfred Hoffmann zum. 65. Geburtstag(《中國:霍福民65歲華誕紀念合集》),蒂賓根,1976年,第71—88頁;《雨巷》的德譯本,見W. Kubin(顧彬),同上,第127頁及以下。

  [185] L. Haft的Pien Chih-lin. A Stud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卞之琳——中國現代詩歌研究》),多德雷赫特,1983年。

  [186] Dominic Cheung的Feng Chih(《馮至》),波士頓,麻薩諸塞州,1979年。

  [187] 完整的德譯本,見W. Kubin(顧彬),載Feng Zhi. Inter Nationes Kunstpreis 1987(《馮至——1987年國際藝術獎》),波恩,1987年。

  [188] 部分譯文,見B. S. McDougall(杜博妮)的Paths in Dreams. Selected Prose and Poetry of Ho Ch'i-fang(《夢中道路:何其芳散文詩選》),聖露西亞,昆士蘭,1976年。——受英國文學影響方面,見M. Gálik(高利克)的Ho Ch'i-fang's Path in Dreams. The Interliterary Relations with English, French Symbolism and Greek Mythology(《何其芳的夢中道路:英法象徵主義與希臘神話的影響》),載M. Gálik的Milestones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1898-1979)(《中西文學碰撞中的里程碑(1898—1979年)》),威斯巴登,1986年,第153—177頁。


關閉